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1-30 04:57:03| 人氣504| 回應4 | 上一篇 | 下一篇

129獸,網與犬為狩獵工具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129獸,網與犬為狩獵工具

 

壓印狩獵紋三角形空心灰陶墓磚,

167公分,

西漢,西元前206-西元24

 

    甲骨文的獸字演變到小篆的時代,字義稍有轉折而字形則有很大的差異,幸好演變的軌跡很清楚,不難辨識。甲骨文的字作()等形,周代的金文作〈〉等形,秦漢的小篆作〈〉。此字商代的意義是動詞狩獵,所以創意應該是打獵用的田網以及犬以會意,因為兩者都是打獵的必要工具。

    字形的演變,一般的情況是由寫實逐漸變為抽象。但是從字形的連續性來看,此字是逐漸變為繁複,從這個字的右旁是個犬字,腹部從比較寫實的雙線變成單線,是由繁簡省,這是所有犬字的一致變化。左邊的田網,最先應該是具體的形象,但到了甲骨文的時代已經簡化到一個長柄的前端有分叉的形象),接著分叉的前端多了個圓圈),更具體描寫為了活捉野獸,田網的前端不是尖銳的。接著是把網子的部分也清楚地表現出來了)。接著的變化是直柄的中段加了一點,再由一點成為短橫畫)。跟著是直柄的下端多了個三角形),這個三角形表達長柄的銅鐓,不拿著時可以插入土使豎立著。到了小篆的時代,柄前端的分歧脫離成獨立單位,三角形的鐓也類化為小篆特徵的圓圈。

    獸字的田網的部分的形象在小篆之前都是很清楚的,但是小篆使字形離析之後,其形象就不容易看出來。因此讓許慎誤解了,說;「獸牲也。象頭足地之形古文下從之屬皆從。守備者也。一曰足曰禽,四足曰獸。從、從犬。」以為此字表現一頭野獸的樣子。現在有了甲骨文以來一系列的字形,獸字以一把田網與一隻犬組合,是完全可以確定的。

     在禽字的介紹,已解釋田網是種重要的補獵工具,為的是活捉野獸。獸的意義在商代是狩獵,以田網創意的原因很清楚,那麼犬呢?

    犬即狗,可能是最早被人們訓養的野獸。其體能遠遜於許多大型野獸,難於離群,在野外過獨立的生活,因而養成集群合作的本能,易於被早期的人們所馴養。那麼早狗就被訓養的原因,推測是因狗獨自捕獵的能力有限,難於同大型的野獸競爭,常無所獲而挨餓,以致經常徘徊於人類的居處,吃食人們丟棄的皮、骨、肉等。人們既習慣於它們友善的存在,對自己生活也不生什麼負擔。因此溫馴者就被留下,通過互相的合作和選擇,狗終於失去其野性而成家畜,幫助人們捕獵、看守門戶。

     很多野獸深藏起來以逃避人們搜索擒殺的厄運。而狗正好在這方面有所作用。狗有嗅覺上的天賦異能,能從野獸遺留的血、汗、尿、糞的氣味去分辨動物,並加以追蹤、誘發和驅趕,以方便人們加以捕殺,從而分得殘餘。所以用以捕捉活體的田網和嗅覺靈敏可以追蹤野獸的犬,都是打獵時需要的工具,所以用來表達狩獵的意義。後來才擴充其意義至被捕獵的對象野獸。【甲骨文,本義即後來的嗅字,以犬及其鼻子表意)。

台長: 殷墟劍客
人氣(504) | 回應(4)| 推薦 (4)|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文字小講〈121-140y |
此分類下一篇:130尞,積柴焚燒
此分類上一篇:127禽,活捕野獸的獵網

旅人
現代文明人
心中還有一隻隱藏的獸

晚安,老師
2012-01-31 22:54:26
版主回應
是什麼獸啊,我不能明白,獸有多種,是溫軟還是兇暴的呢!
2012-01-31 23:25:22
旅人
/是什麼獸啊,我不能明白,獸有多種,是溫軟還是兇暴的呢!/

是佛洛伊德說的潛意識──本我的世界
2012-01-31 23:46:00
版主回應
我最怕哲學,沒有讀過佛洛伊德的著作,謝謝指教。
2012-02-02 10:25:58
WitchVera
一般來說,在網站上寫這些文章,對於升等或提高知名度都沒有用,教授很少會費力貼學術通俗化的文章,大都像臉書作為與學生溝通的管道,我是意外地朋友替我設了網站,就開始寫,最先是寫得很有勁,現在當成交作業,有點辛苦。
姜姓和許姓好像都是奉祀神農的樣子〈好像算同宗〉,台北木柵捷運站的前面有個許氏宗親會館,我記得屋頂上也有神農塑像的樣子。
2012-01-29 11:34:35

版主WitchVera回應
寫文貼在自己格裡, 可以是廣為周知, 也可以是自我修正與評估, 但憑自己作主的意味兒應該是最主要的功能, 所以當生活中游刃有餘時來發布, 就比較趣味, 例如 邱傑 先生長年記者累積下來的寫作功力, 在發布文章與圖片上, 絲毫不馬虎就很欣賞, 可不須如此要求自己, 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未盡相同.

能在站台裡有所收穫, 這是上您格裡讀文的目的, 中文世界的浩瀚很值得探索的啦~~ 祝福 文安
2012-02-01 15:45:57
2012-02-01 15:47:47
版主回應
在加拿大的時候,為了讓更多人認知古代中國社會與文物,我在華人報紙寫過幾次專欄。在網站上介紹中國文字也有同樣的期望,多一個人讀就多一分功。以前在學校,無別事可作,比較有寫的意願,現在在燒飯之餘,有時只想休息,不想作別的事,所以貼文時間相隔越來越久。
我是以教授的身分寫文字介紹,都是有根據很嚴肅的,所以有時讀者讀起來很悶,那也是沒辦法的了。
2012-02-02 10:38:45
琴俠
接我一劍
這些文字就像劍術
化劍成文
甲骨劍法果然厲害
2012-02-04 10:07:27
版主回應
每種學問都有各自的門道與方法,研究文字的創意也有一套原則,不是亂猜的,就像琴藝與武術,也各有準則,我重視從生活經驗探索文字創意。
2012-02-05 22:22:12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