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2-07 23:01:10| 人氣710|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文化研究-16>文化創意產業之文化研究。(2009/02/07)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前言
台灣之地,面積約3.6萬平方公里,四面環海,海岸線長約1,566公里,有平原,諸如嘉南平原、蘭陽平原、屏東平原等,亦有高山聳立,中央山脈海拔幾千公尺以上,峰峰相連,而最高者玉山頂海拔約為3952公尺,所以,林相分佈豐富,生態種類繁多而多元化,在氣候則更為有特色,北回歸線從嘉義切過,使得嘉義以北為亞熱帶氣候,嘉義以南則為熱帶氣候,南北的氣候差異在夏天則較不明顯,而在冬天則北部地區確實是比較寒冷,但基本上台灣為海島型氣候,春夏秋冬季節之變化並非極端的明顯,故台灣的氣候,有「四季如春」之美名。

這就是台灣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有山川河流,有大海,有高山和平原,自成一格,此乃運育台灣多元文化的溫床,連橫作台灣通史有「婆娑之洋,美麗之島」之說,荷蘭人到台灣亦讚嘆,Formosa,中文取其諧音翻成「福爾摩沙」,都是在為台灣自然環境之美的讚賞;其實台灣之美,絕不僅止於此天然環境之美,亦在多元族群和多元文化的展現,各族群的文化,多元而豐富,亦可稱為現今台灣的「內在美」,研究台灣文化,也許可為之再讚賞之!

台灣地理位置相當特殊,隔著台灣海峽緊鄰中國大陸,歷代以來,先祖先民,據研究指稱,從先秦開始,陸陸續續,即有渡海來台開墾者,俗稱「唐山過台灣」,甘冒生命之危險,不怕台灣海峽這條「黑水溝」之險峻風浪,登陸在台灣這塊土地上,披荊斬棘,努力開墾,刻苦耐勞,以求得安身立命之地,代代相傳至今,所以,基本上台灣是一個移民社會,除了台灣原住民之外,各個族群,都是外來的移民,也只是先來後到之差別而已。

但在政治上,也由於台灣的地理位置相當重要,西邊有中國大陸,北邊為日本,南邊有南洋群島,東邊則遠隔太平洋有美國,一直是要衝之地,為各方勢力所欲奪之者,約在1624年至1662年間,最早有荷蘭和西班牙的佔領,然後是在1661年,鄭成功趕走荷蘭人,以台灣為反清復明之根據地,統治台灣,在1683年則又為清朝收復,直到1895年馬關條約,清朝則將台灣又割讓給日本,從此台灣變成日本國土最南端的第五大島,日治時代有50年之久,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台灣則又歸還中國,當年在大陸主政的中國國民黨政府為代表接收,1945年國民黨政府亦派文武官員接收台灣,台灣乃重回祖國的懷抱,稱為台灣光復,至今2009年,中華民國在台灣,也有64年之久。

但,有人認為「日本歸還台灣」之說,這是有相當模糊之處,也有很多的爭議,主要是在開羅會議和波次坦會議的兩個宣言,都有語焉不詳之處,諸如對「宣言」的看法,是否具國際法之效力認定,台灣既為清廷已「割讓」給日本,也就屬於日本之國土,此與「佔領」的意義不一樣,所以,也留下美中日在台灣現今這塊土地上的國際政治角力,尤其是美中兩國之較勁,更為激烈;而在台灣社會的內部,為此段歷史,亦有「台灣前途未定論」之質疑聲音,使得問題之爭更為複雜難解,筆者在此提出此事,也只是提出這樣的事實狀況,並非想深入研究之,主要目的在說明這段歷史的爭議會跟現今台灣社會的族群融合有些關係,而台灣社會既已是自由民主的社會,這種討論,甚至於各種主張,當然也是必需受到尊重,不可視之為大逆不道,此乃多元文化的特性,各族群融合之基礎。

在經濟上,大概可以這樣說,自古以來,即是農業社會,世世代代以務農為主,雖然也是有商業活動,但基本上還是農業時代的商業活動,直到1949年中國國民黨政府遷台之後,也是因應世界經濟發展之潮流,發展農業生產技術,和科技製造,拓展對外貿易,整個社會也就漸漸地轉變成現今的工商社會,也締造了傲人的所謂「台灣經濟奇蹟」,IT科技產業亦在全球的產業分工上舉足輕重,然這樣的經濟發展,亦有其所遇到的瓶頸,就製造科技產業而論,乃面臨國際上激烈嚴厲的競爭之挑戰,尤其是新興國家之新起,在這樣的國際產業發展局勢之下,台灣的經濟發展想要更上一層樓,也勢必要再另闢一條新的活路,此活路應該就是「文化創意產業」,更簡單地看,我們也可以這樣說,「文化創意產業」將為我們台灣立國的第二根柱子,第一根當然就是科技製造產業。

然而「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在各方面主客觀之條件上,在發展的環境可說是與科技製造產業有180度的不一樣,也就是剛好相反的意思,例如,發展科技製造業,也許就是嚴謹的思考邏輯,不可有分毫之誤,而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可能就是鬆散的思考邏輯,甚至於是跳躍式的思考,科技人才的培養,就是有紀律訓練,而文化創意產業的人才之培養,可能就是整體大環境的種種氣氛之經年累月的醞育,基本上是自由的,沒有規則的,開放的,沒有這種文化與創意的大「環境」,必然不可能發展所謂的「文化創意產業」,所以,這也是科技製造產業為了創造更高的消費價值,想要導入文化與創意的一種挑戰,不同思維之衝突,可想而知其困難之處。

再論文化,在社會文化的演化過程中,文化的融合,是否也意味著,我們的社會文化會統一而失去其多元性,而必需在兩者之間作個痛苦的抉擇,還是說多元文化融合的結果,多元文化必然一定會消失,為此,是否有預防解決之道,也許文化可同時是多元與融合並存;而族群的融合,有可能嗎?一旦有了族群的衝突,會不會從此一直對立,不可能有化解之日,或有何解決之道,讓各族群之間彼此互相尊重,相互包容;而多元族群對這塊土的認同又為何?這些問題之釐清與解決,方可為「文化創意產業」提供一個良好發展的大「環境」,這就是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之根本,所以本文將深入瞭解在台灣文化中,台灣文化的多元特性與多元族群之融合問題,以期發現一些可供擬定發展「文化創意產業」訂策略之參考依據。

一、多元文化的融合
談到文化,這是一個相當抽象的概念,依照殷海光先生在「中國文化的展望」一書中就列舉出46種西方學者對「文化」的定義,可想而知這是一個眾說紛紜的概念,但筆者是有這樣的看法,文化雖然是抽象,但文化是我們生活的一種「基礎空間」,我們就是生活在其中,若沒有這樣的「基礎空間」之存在,我們是無法生活下去,而也是因為文化這樣的「基礎空間」是相當的基礎,所以,我們通常只會注意到文化的展現之風貌,不會去察覺文化的存在,這樣的現象,就好比水、陽光和空氣,這是我們活下去的基本要件,尤其是空氣,但我們在生活上,這些卻又是理所當然,不大會在乎到底「水、陽光和空氣」存在不存在,除非出問題了,例如缺水或限水,我們才會體會到其重要性,原來沒有「水、陽光和空氣」,我們是活不了的,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當文化被消滅了,那個民族也就消失了,甚至於可說,當一個國家的文化被消滅之時,那個國家也就一定會滅亡。

當然「水、陽光和空氣」,這也只是個比喻,用以瞭解什麼是文化,文化應該是比生活價值觀更為根本而基礎,所以,活在相同的文化之下,也會有不同的價值觀,乃必然之現象;我們也可以再這樣比喻「什麼是文化」,文化就好比是土壤,什麼樣的土壤就要種植怎樣的植物,栽種的土壤錯了,可能全部都會枯死,而即使是種對了土壤,土壤的好壞,也是會決定植物生長的好與壞;這就是文化的作用,所以,一個人不論是出生在何處,其父母親是那一國人,出生後只要是在美國長大,看起來就會是美國人那個樣子,而在日本長大的,也就是日本人那個樣子,而這也不完全只是講美語或是講日語之差異而已,由於生長的文化之不同,美國人和日本人看起來就是不大一樣,在生活價值觀,思維模式,和待人處事上當然會不一樣,所以,倒過來說,我們大概可以很確信推論,應該有所謂的美國文化和日本文化之存在。

再論這種文化的「基礎空間」,其構成應該是這樣,包括物理空間,以及在這個物理空間上所有的文化「基礎空間」所產生的「文化」再次的融入其中所構成,這個融入的現象是隨時隨地不斷地在發生,所以,文化是有可能演變,當這種融入的力量足夠大的時候,這個文化的基礎空間就有可能改變成另外的一種,例如,台灣社會的民主化,而通常這種融入的力量都不會太大,所以,有些文化幾千年來就是那個樣子,根深蒂固,不容易改變,也許生活方式改變了,但其文化的「基礎空間」在本質上並沒有改變,所以,在那個文化中長大的人,看起來就跟好幾代以前的人差不多一樣,尤其是在思維和核心的價值上,根本就會是一模一樣,這就是一般所說的文化傳承。

當我們對什麼是文化採用生活之「基礎空間」這樣的定義之時,所謂「多元文化」這樣的概念就更為清楚,在一個文化的「基礎空間」中有很多的子空間,其「基礎空間」的結構則變得更為複雜,其複雜的程度,就看有多少個子空間在此文化的「基礎空間」裡面,所以,若一個文化為多元的文化,則其所展現的生活文化之風貌也就更為豐富而多樣,或者說是更為多元,包括思維的方式,與生活價值觀;而假如一個文化是一元的文化,那可想而知,其生活風貌將是非常的貧瘠,這也是為什麼多元文化在發展「文化創意產業」之時,具有其最大的發展優勢。

而在文化的融合上,簡單地說就是兩個文化的「基礎空間」,相遇而變成一個文化的「基礎空間」,而在這個融合的過程中,有可能就會產生文化的衝突,其結果可能會是融合成一個多元的文化「基礎空間」,或者就是單一的文化「基礎空間」,所以,多元文化的概念也未必一定和文化的融合互相對立,而在現今科技文明之時代,由於交通工具之發達,這種文化與文化的相遇融合,似乎也是必然之發展趨勢,所以,解決文化消失的最好方案,看來應該就是追求多元文化的可能性,既融合而又多元。

從這樣的文化之觀點,文化的形成,應該是這樣,在兩個文化的相遇之處,就有可能產生文化的衝突,然後再融合,再反過來思考,也有可能是這樣,在一個文化的演進過程中,可能因為某些主客觀的因素,雖然,文化的融合是一種趨勢,但也有可能從原來的文化體系中產生新的一種文化,這種新產生的文化,在表面上看起來,會誤以為跟原來的完全一樣,可是其文化的「基礎空間」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所以,在新的文化中,其思維和生活價值觀也就與原有的文化漸行漸遠。

以上,筆者在文化的研究上,導入文化「基礎空間」的想法,以探討多元文化的融合,甚至於從原有的文化體系中產生新的文化,在此這種論說,其目的皆僅在於文化本身的研究探討,期能為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找到一些理論上的基礎,釐清發展方向,若我們採用文化「基礎空間」的想法,其實,也是可以探討一些類似我們常說的,像青少年文化,次文化等等,這意思也就是說,文化「基礎空間」的想法,也只是一種想法,還需更多的發展以求其完備性,但也可以用此研究一個任意所設定的文化體系。以下將運用這樣的觀點為基本出發點,企圖實際探討一下台灣文化,以期為台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找到發展的方向。

1.現今多元的台灣文化之形成
談到台灣文化,當然是中華文化的一支,或者說是中華文化的一部份,這是要看研究所設定的範圍而定,但基於本文之文化研究的目的,也就暫且設定在台灣文化本身的探討;現今台灣文化的形成,也就是說現在台灣文化的樣貌,大概就是這樣子,歷代先祖先民從大陸渡海來台,移民在此開墾定居,代代相傳,結果是閩南地區漳州和泉州之地最多,所以,在台灣講閩南語的人口也就最多,還有部份也是來自於閩奧地區的客家人,當然就是講客家話,分佈在台灣的北部、中部、南部和東部都有,但在總人數上比移民是來自於漳州和泉州兩地的閩南人少很多,還有台灣本地的原住民。

這是日治時代以前,所形成的台灣文化樣貌,認真地說應該是完全各自獨立的生活文化,我們可以這樣看,由於在那時交通可說是極端地不方便,這些來自大陸的文化應該就是在台灣各地落腳,當時台灣各地的台灣文化應該還是保留在大陸老家帶來的一切,原住民應該也是過著原住民原有的生活方式。

直到1895年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開始,當然這是異族的統治,在情感上我們是不能認同,算是一種文化的入侵,但在文化的研究上,應該是極端地理性真實地看待這一段台灣的歷史,日本統治台灣應該算是台灣文化的第一次融合,包括日本文化的融入,日本統治台灣50年之久,也算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日本為了統治台灣,也是推行很多影響深遠的政策,其中對文化影響最大者應該就是皇民化,所以,在1945年台灣光復之初,很多住在台灣的人,尤其是受過日本教育的人,不論是閩南人,或是客家人,還是原住民,除了講自己的母語之外,都會講日文,這也是1945年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之時,由於當年住在台灣的人,根本聽不懂北京話,而有一些衝突,用文化研究的觀點視之,應該就是台灣文化的再次衝突與融合。

台灣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應該可自1949年開始正式算起,國民黨政府當年在大陸國共內戰失利,整個中央政府遷至台灣,在統治初期,勵精圖治,圖謀反攻大陸,算是國共內戰的延續,在台灣島內則嚴厲控管,威權統治,極端地迫害人權,當然,我們現在不能以現今的觀點論這一段的歷史之功過,那時有其特有時空背景的主客觀條件,一切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在文化的研究上,應該可以說這是台灣文化的再次衝突與融合,國民黨政府當年退守台灣,也從中國大陸帶來文武百官要員,知識份子,同時大陸各省也有很多人跟隨國民黨政府遷徙來台,可算是台灣再一次的大量外來移民之湧入,也帶入台灣中國大陸各地的文化的融入,尤其是中原文化的輸入,現在故宮的文物寶藏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當年國民黨政府的統治,一心一意就是想著反共復國,可說是完全沒有考慮到文化層面的問題,所以,為行統治之便,獨尊中原文化,最為典型的就是以北京話為國語,透過學校教育推行國語,甚至於壓制那時的台灣文化,最為典型的應該就是黃俊雄的布袋戲,在最為轟動之時,竟遭新聞局禁演,改成國語發音的布袋戲,這就好比平劇用台語唱,當然黃俊雄的布袋戲就演不下去,而成為絕響,在很多電視節目也是有規定台語節目不能超過一定的比例。

當然當年的國民黨政府如此地壓制台灣本地的文化,其用意也並非真的要消滅台灣文化,而是為其政權之統治考量,而這也應該是誤打誤撞,也使得台灣的文化很快地又融入了中原文化,別的不說,就以說北京話來說好了,當這二、三十年來,中國大陸的市場開放,並快速的發展,在台灣的每一個人,到大陸不論經商或旅遊,在語言上可說是暢行無阻,這也是很多國際趨勢大師如大前研一所論者,台灣是最瞭解中國的國家。由此可見,文化之融合,其實其過程是相當痛苦的,並不是那麼令人愉悅,有時是用逼迫的,甚至於造成文化的衝突,但事後再回頭去看,文化的融合跟歷史事件一樣,有其偶然性,結果難料。

1949年開始在國民黨統治台灣的初期,雖然,禁東禁西的,但在各方面還是要仰賴於美國,對於美國文化的防堵,可說是門戶大開,在教育思想上也是以美國等西方文化為標竿,從每個人大約在國中的時候都要學習美語,很多人大學畢業後就千方百計去美國留學,大概可知當時的狀況,所以,從過去從1949年開始,美國文化也就這樣不斷地湧入台灣,很自然地,在現今的台灣文化中,有很大的一部份應該是有美國文化的成份。

而日本文化對現今台灣文化的影響,除了在日治時代50年那一段之外,或許也是因為有日治時代那50年,台灣從1949年開始,不因日本在1945年撤離台灣而中斷,在經濟上反而跟日本有很密切的關係,而台灣的人對日本文化的接受度也是相當高,所以,現今的台灣文化有一部份也是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現在的台灣有很多人留學日本,也有很多的日本企業,日本的商品,有很多日治時代的建築物,台灣大學的前身在日治時代則為日本台北帝國大學,由此亦可見,文化的事件,一旦發生就很難磨滅。

這就是現今台灣文化的多元特性,有中華文化的部份,也有美日的文化成份,再加上台灣的原住民文化,可說是相當地豐富而多元,而這應該也是台灣文化的一種特質,對外來文化的接受度相當高,幾乎可以說並沒有文化歧視的壞現象,例如,最近這幾年來,有很多的東南亞的外籍勞工在此工作生活,尤其是外籍新娘嫁到台灣來,這應該可算是台灣最近一批新的移民,當然也帶入東南亞各地的文化,我們也都可以漸漸看到很多諸如泰國的商品在販售,越南小吃等。

2.現今多元台灣文化的隱憂
從以上的論述,現今台灣文化的多元特性,應該是無庸置疑,但台灣文化的演進在未來是否還可以如此地保持其多元的特性,這種多元的特性會不會因一些主客觀的因素而喪失,這應該是現今台灣文化的隱憂,所謂隱憂,也就是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很多的跡象,在在都顯示,台灣文化可能就要喪失其多元特性,這也是台灣想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即將遇到的棘手問題。

首先是各文化族群的母語之喪失,這當然跟國民黨政府初來台灣極力推動國語的政策有很大關連性,不是說推動講國語不好,而是在這個推動的過程中,又是透過教育體系,獨尊中原文化,有意無意地貶抑在地的台灣文化,讓人感覺講國語是比較高尚,而講地方語言,大概就是屬於中下階層,販夫走卒,比較沒有水準所以,國語的推動可說是相當地徹底,但其後遺症也就是現在這個樣子,大家都習慣講國語了,反而比較少用地方母語,漸漸地年輕的一代,由於現今當父母親的,就是1949年開始受國民黨政府的教育長大的,在家也都是講國語,在學校上課也是講國語,也就這樣把母語給忘掉了。

這種喪失講母語的能力,在閩南語這部份可能還沒有那麼嚴重,但也是值得擔憂之事,年輕的這一代,對比較深一點的台語就聽不大懂了,而比較嚴重的應該就是客家話,年輕的這一代不會講客家話這種母語的,太多了,會講的很少,大概深一點的就完全聽不懂了,而最為嚴重的,應該就是原住民的語言,現在台灣13族的原住民母語,有的因為族人的人數已經很少,原住民的母語也許要列為特別保護的母語,若母語消失了,文化就不可能傳承,在老一輩消失之後,原住民文化很自然就消失了。

另一個多元台灣文化的隱憂,應該是現代科技對生活文化的衝擊,由於現代的科技發達導致一種新的謀生方式,也使得很多傳統文化,漸漸地完全跟目前的生活沒有關係,都變成歷史文物了,例如,以前農業社會的牛車,現在應該很難在現實的生活中看到了,以前在廚房的竈,是用來煮飯煮菜的,現在當然都是用瓦斯爐了,或者是電鍋,電磁爐,微波爐等取而代之;以前原住民可以在山上打獵打山豬過生活,或者在海中抓飛魚,而今打山豬抓飛魚,跟謀生已無多大的關係,不小心打到保育類動物,可能還要被罰坐牢。

以上所舉之例,也只是一些例子,而實際上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在文化的演進過程中,無可避免的很多的傳統文化會消失,這似乎也是一種文化的演進趨勢,過去的生活,雖然在文化上相當地豐富而多樣,但生活是很辛苦的,現今任誰也不願意再開牛車乘載貨載物,還是說再用竈煮飯燒開水,而這樣的傳統文化的喪失,問題會是使得現今的台灣文化失去其多元的特性,因為科技的文明,相當地便利,可能會將生活的方式變成相當地統一,少了變異的特性。

面對這樣的問題,其解決之道,也許可以透過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將很多的傳統文化,還是說歷史文化,再度的重現,運用現代的商業模式,將傳統文化再創新,以傳統文化為創作的素材,再次的演出,變成一種經濟價值,而將之保存下來,以展現文化的多元面貌。例如一八九五這部電影,客家文化就是很好的創作題材。再譬如說,在海角七號茂伯彈的月琴,就是傳統樂器,看了海角七號,我們至少也可以知道有這樣的一種傳統樂器。

以上是有關於多元文化的論述,對於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問題,應該是避免文化多元特性的消失,不是害怕文化的融合。接下來將再就多元族群融合的問題探討之,以期瞭解在現今的台灣文化中,多元族群是如何地演進,是否有族群衝突的問題,是否有台灣文化認同的問題。

二、多元族群的融合
族群,應該可以這樣定義,凡是生在同一個文化「基礎空間」者,其集合體則稱為族群,所以在台灣文化中,雖然現今的台灣文化已經融合成一體,就是台灣文化,但也因為台灣文化的多元之特性,也就是說在台灣文化的「基礎空間」中存在多個子集合,所以在現今的台灣文化中也就有很多族群,大致可分為閩南人73.3%(1,657.2 萬人)、客家人佔13.4% (304.8萬人)、大陸各省市人佔8.0%(181.1 萬人)及原住民佔1.9%(43.3 萬人)。(資料來源:台灣論談,http://www.twbbs.net.tw/724631.html )
而此一研究並未包括最新的外籍新娘這一部份,雖然所佔的比例會更小,但現在的台灣文化中也是有這樣的族群存在。

關於族群的融合為單一族群,在基本上這是不可能的發生的事件,而且也沒有這樣的必要性,同時這也是認同的問題,很多也是天生的,跟血統有關係,也有地緣的關係,是很難改變的事情,並且也是很個人的私事,這應該是沒什麼可值得討論的,例如,有人小時候在高雄長大,等到18歲到台北念書,畢業後就在台北就業,等到50歲的時候,住在台北的時間有32年之久,這樣到底要算高雄人還是台北人;再舉一例,王建民在紐約洋基隊打球,若一直打下去到退休後再轉任投手教練,等到王建民60歲時再次從美國職棒大聯盟退休,這時其住在美國的時間,一定會比住在台灣久,當然美國人不會那麼無聊Check一下王建民是那裡的人,但若真的有人問王建民是那裡的人,當然是台灣人,可是王建民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小孩子,應該就不會認為自己是台灣人。

而像這樣的族群認同的問題,在現今的台灣社會變得相當敏感,而壁壘分明,在過去的幾十年來,每遇到選舉,族群認同的問題,一定會被搬上檯面,變成選戰的主軸,戰況相當激烈,所幸這種衝突幾乎是言語上的衝突,沒有使用暴力,當然這樣的族群衝突是有原因的,以下我們將從族群的衝突開始探討之

1.台灣文化中的族群衝突問題
族群的衝突現象,在早期的移民時代,也就有發生過,從大陸各地渡海來台的群聚,可能為爭地,就發生了族群之間的械鬥,這也意味著,當兩個文化的相遇,除了文化的融合之外,可能就是先產生衝突,然後再融合。在台灣近代最不幸的族群衝突,規模最大,應該就是民國36年的228事件,這是台灣文化的歷史傷口,雖然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已相當努力真誠面對,但至今還未能完全撫平。

在228事件之後,外省族群與台灣各族群之間,互相就有些戒心,尤其是在228事件中有親友遇害者,更是恨之入骨,而這也是人之常情,而在社會上族群之間的通婚,在當時雙方父母也會反對,有的甚至於事先告誡,結婚對象不得是外省人,所以,為此違抗父母之命的也是有之,但整體而言,族群之間還是相安無事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過生活,日子久了,也就融合在一起。

而族群對立的問題,也是因國民黨政府在1949年開始統治台灣,在最初期,可能是因為語言不通,當時會講中文的台灣人應該不多,再加上228事件的戒心,政府用人,則偏向用外省族群,台灣人不能擔任政府各大大小小機關單位之首長,這也是多年之後,導致最近這些年來的族群對抗之原因,也使得每次選舉之時,總是有些候選人喜歡操弄族群的議題,也就是因為國民黨政府當初的一些用人政策所留下的族群融合問題。

僅管是如此,曾經發生不幸的228事件,但歷經時間的洗鍊,整個社會的反省之後,現今的台灣社會是不是多元族群融合的社會,還是說,就如同選舉之時所操弄族群對抗那樣水火不容,據筆者的觀察,族群對抗應該相當表面的,其實台灣現今的社會,各族群之間是相當地融洽,甚至於可說完全地融合,但族群還是各自存在,這種族群融合的現象,在年輕的一代,則更為明顯,每個人同樣是出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從小開始在此長大,很自然地沒有族群的問題。甚至於在政治上,有些政客儘管大力地運用媒體操弄族群的對立,但結果也是無效,自取其辱,若台灣社會有族群問題,我們馬總統又如何能選上總統,現在的台北市市長也不會是郝市長,外省族群畢竟是占少數。

2.台灣文化的認同問題
台灣在族群的融合過程中,族群的衝突和對立是難以避免,從文化研究的角度視之,這也不是不好的現象,衝突和對立往往是一個社會問題的呈現和謀求解決的開始。台灣社會本來就是一個移民社會,先來後到的各個族群,在先天的天性上就有這樣的特質,「移民」,也就是說在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也只是「過客」,誰知道下次又要「移民」到那裡,在以前的年輕學子,如果可以的話都是這樣子,「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在台灣退休的人,也是想去美國定居,這就是台灣文化的多元特性之優勢,但也是一種隱憂。

而這樣的台灣文化認同問題,在李前總統主政的12年之間,除了推動台灣社會的民主化之外,亦極力倡導台灣主體意識的主張,喚起全民對台灣文化的認同,為台灣文化帶出一種新的氣象,我們可以從最近爆紅的「海角七號」看到台灣文化的認同就如民主化一樣,已經在台灣社會深入人心,也都變成現今台灣文化的一部份。

三、結論
本文對台灣文化的探討,企圖導入文化「基礎空間」的論述,嘗試著對「文化」提出一種新的詮釋,由此再導出多元文化的意義,和多元文化、多元族群融合的解決之道,並深入探討台灣文化的形成,和台灣文化的認同問題,期能為台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所遇到的文化本身之基本問題,提出一些看法,但此皆為探索性地思考,也就是說還有很多可繼續研究探討的空間。

也由於本文是基於文化層面的探討研究,難免要論及過去的歷史之演進,與所發生的事件,也會觸及一些敏感的問題,但都是為文化研究的觀點處理之,並無任何對錯,好與壞之判定,純就事實的呈現,畢竟這些都已經是台灣歷史文化的一部份。而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創意當然很重要,不可或缺,但文化本身之基礎研究與瞭解,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根本。

註:本文乃筆者最近為文化創意產業邀稿所寫的萬言之論,正式送出者已大幅修改,與此文為最早的初稿已相去很遠,頗覺得此初稿還不錯,乃稍加修改刊於此。

台長: 阿舍仔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