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現今多元的台灣文化之形成
談到台灣文化,當然是中華文化的一支,或者說是中華文化的一部份,這是要看研究所設定的範圍而定,但基於本文之文化研究的目的,也就暫且設定在台灣文化本身的探討;現今台灣文化的形成,也就是說現在台灣文化的樣貌,大概就是這樣子,歷代先祖先民從大陸渡海來台,移民在此開墾定居,代代相傳,結果是閩南地區漳州和泉州之地最多,所以,在台灣講閩南語的人口也就最多,還有部份也是來自於閩奧地區的客家人,當然就是講客家話,分佈在台灣的北部、中部、南部和東部都有,但在總人數上比移民是來自於漳州和泉州兩地的閩南人少很多,還有台灣本地的原住民。
這是日治時代以前,所形成的台灣文化樣貌,認真地說應該是完全各自獨立的生活文化,我們可以這樣看,由於在那時交通可說是極端地不方便,這些來自大陸的文化應該就是在台灣各地落腳,當時台灣各地的台灣文化應該還是保留在大陸老家帶來的一切,原住民應該也是過著原住民原有的生活方式。
直到1895年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開始,當然這是異族的統治,在情感上我們是不能認同,算是一種文化的入侵,但在文化的研究上,應該是極端地理性真實地看待這一段台灣的歷史,日本統治台灣應該算是台灣文化的第一次融合,包括日本文化的融入,日本統治台灣50年之久,也算是很長的一段時間,日本為了統治台灣,也是推行很多影響深遠的政策,其中對文化影響最大者應該就是皇民化,所以,在1945年台灣光復之初,很多住在台灣的人,尤其是受過日本教育的人,不論是閩南人,或是客家人,還是原住民,除了講自己的母語之外,都會講日文,這也是1945年國民黨政府接收台灣之時,由於當年住在台灣的人,根本聽不懂北京話,而有一些衝突,用文化研究的觀點視之,應該就是台灣文化的再次衝突與融合。
台灣文化的第二次融合,應該可自1949年開始正式算起,國民黨政府當年在大陸國共內戰失利,整個中央政府遷至台灣,在統治初期,勵精圖治,圖謀反攻大陸,算是國共內戰的延續,在台灣島內則嚴厲控管,威權統治,極端地迫害人權,當然,我們現在不能以現今的觀點論這一段的歷史之功過,那時有其特有時空背景的主客觀條件,一切不可同日而語。然而在文化的研究上,應該可以說這是台灣文化的再次衝突與融合,國民黨政府當年退守台灣,也從中國大陸帶來文武百官要員,知識份子,同時大陸各省也有很多人跟隨國民黨政府遷徙來台,可算是台灣再一次的大量外來移民之湧入,也帶入台灣中國大陸各地的文化的融入,尤其是中原文化的輸入,現在故宮的文物寶藏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
當年國民黨政府的統治,一心一意就是想著反共復國,可說是完全沒有考慮到文化層面的問題,所以,為行統治之便,獨尊中原文化,最為典型的就是以北京話為國語,透過學校教育推行國語,甚至於壓制那時的台灣文化,最為典型的應該就是黃俊雄的布袋戲,在最為轟動之時,竟遭新聞局禁演,改成國語發音的布袋戲,這就好比平劇用台語唱,當然黃俊雄的布袋戲就演不下去,而成為絕響,在很多電視節目也是有規定台語節目不能超過一定的比例。
當然當年的國民黨政府如此地壓制台灣本地的文化,其用意也並非真的要消滅台灣文化,而是為其政權之統治考量,而這也應該是誤打誤撞,也使得台灣的文化很快地又融入了中原文化,別的不說,就以說北京話來說好了,當這二、三十年來,中國大陸的市場開放,並快速的發展,在台灣的每一個人,到大陸不論經商或旅遊,在語言上可說是暢行無阻,這也是很多國際趨勢大師如大前研一所論者,台灣是最瞭解中國的國家。由此可見,文化之融合,其實其過程是相當痛苦的,並不是那麼令人愉悅,有時是用逼迫的,甚至於造成文化的衝突,但事後再回頭去看,文化的融合跟歷史事件一樣,有其偶然性,結果難料。
1949年開始在國民黨統治台灣的初期,雖然,禁東禁西的,但在各方面還是要仰賴於美國,對於美國文化的防堵,可說是門戶大開,在教育思想上也是以美國等西方文化為標竿,從每個人大約在國中的時候都要學習美語,很多人大學畢業後就千方百計去美國留學,大概可知當時的狀況,所以,從過去從1949年開始,美國文化也就這樣不斷地湧入台灣,很自然地,在現今的台灣文化中,有很大的一部份應該是有美國文化的成份。
而日本文化對現今台灣文化的影響,除了在日治時代50年那一段之外,或許也是因為有日治時代那50年,台灣從1949年開始,不因日本在1945年撤離台灣而中斷,在經濟上反而跟日本有很密切的關係,而台灣的人對日本文化的接受度也是相當高,所以,現今的台灣文化有一部份也是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現在的台灣有很多人留學日本,也有很多的日本企業,日本的商品,有很多日治時代的建築物,台灣大學的前身在日治時代則為日本台北帝國大學,由此亦可見,文化的事件,一旦發生就很難磨滅。
這就是現今台灣文化的多元特性,有中華文化的部份,也有美日的文化成份,再加上台灣的原住民文化,可說是相當地豐富而多元,而這應該也是台灣文化的一種特質,對外來文化的接受度相當高,幾乎可以說並沒有文化歧視的壞現象,例如,最近這幾年來,有很多的東南亞的外籍勞工在此工作生活,尤其是外籍新娘嫁到台灣來,這應該可算是台灣最近一批新的移民,當然也帶入東南亞各地的文化,我們也都可以漸漸看到很多諸如泰國的商品在販售,越南小吃等。
2.現今多元台灣文化的隱憂
從以上的論述,現今台灣文化的多元特性,應該是無庸置疑,但台灣文化的演進在未來是否還可以如此地保持其多元的特性,這種多元的特性會不會因一些主客觀的因素而喪失,這應該是現今台灣文化的隱憂,所謂隱憂,也就是我們已經可以看到很多的跡象,在在都顯示,台灣文化可能就要喪失其多元特性,這也是台灣想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即將遇到的棘手問題。
首先是各文化族群的母語之喪失,這當然跟國民黨政府初來台灣極力推動國語的政策有很大關連性,不是說推動講國語不好,而是在這個推動的過程中,又是透過教育體系,獨尊中原文化,有意無意地貶抑在地的台灣文化,讓人感覺講國語是比較高尚,而講地方語言,大概就是屬於中下階層,販夫走卒,比較沒有水準所以,國語的推動可說是相當地徹底,但其後遺症也就是現在這個樣子,大家都習慣講國語了,反而比較少用地方母語,漸漸地年輕的一代,由於現今當父母親的,就是1949年開始受國民黨政府的教育長大的,在家也都是講國語,在學校上課也是講國語,也就這樣把母語給忘掉了。
這種喪失講母語的能力,在閩南語這部份可能還沒有那麼嚴重,但也是值得擔憂之事,年輕的這一代,對比較深一點的台語就聽不大懂了,而比較嚴重的應該就是客家話,年輕的這一代不會講客家話這種母語的,太多了,會講的很少,大概深一點的就完全聽不懂了,而最為嚴重的,應該就是原住民的語言,現在台灣13族的原住民母語,有的因為族人的人數已經很少,原住民的母語也許要列為特別保護的母語,若母語消失了,文化就不可能傳承,在老一輩消失之後,原住民文化很自然就消失了。
另一個多元台灣文化的隱憂,應該是現代科技對生活文化的衝擊,由於現代的科技發達導致一種新的謀生方式,也使得很多傳統文化,漸漸地完全跟目前的生活沒有關係,都變成歷史文物了,例如,以前農業社會的牛車,現在應該很難在現實的生活中看到了,以前在廚房的竈,是用來煮飯煮菜的,現在當然都是用瓦斯爐了,或者是電鍋,電磁爐,微波爐等取而代之;以前原住民可以在山上打獵打山豬過生活,或者在海中抓飛魚,而今打山豬抓飛魚,跟謀生已無多大的關係,不小心打到保育類動物,可能還要被罰坐牢。
以上所舉之例,也只是一些例子,而實際上這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在文化的演進過程中,無可避免的很多的傳統文化會消失,這似乎也是一種文化的演進趨勢,過去的生活,雖然在文化上相當地豐富而多樣,但生活是很辛苦的,現今任誰也不願意再開牛車乘載貨載物,還是說再用竈煮飯燒開水,而這樣的傳統文化的喪失,問題會是使得現今的台灣文化失去其多元的特性,因為科技的文明,相當地便利,可能會將生活的方式變成相當地統一,少了變異的特性。
面對這樣的問題,其解決之道,也許可以透過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將很多的傳統文化,還是說歷史文化,再度的重現,運用現代的商業模式,將傳統文化再創新,以傳統文化為創作的素材,再次的演出,變成一種經濟價值,而將之保存下來,以展現文化的多元面貌。例如一八九五這部電影,客家文化就是很好的創作題材。再譬如說,在海角七號茂伯彈的月琴,就是傳統樂器,看了海角七號,我們至少也可以知道有這樣的一種傳統樂器。
以上是有關於多元文化的論述,對於多元文化的融合之問題,應該是避免文化多元特性的消失,不是害怕文化的融合。接下來將再就多元族群融合的問題探討之,以期瞭解在現今的台灣文化中,多元族群是如何地演進,是否有族群衝突的問題,是否有台灣文化認同的問題。
二、多元族群的融合
族群,應該可以這樣定義,凡是生在同一個文化「基礎空間」者,其集合體則稱為族群,所以在台灣文化中,雖然現今的台灣文化已經融合成一體,就是台灣文化,但也因為台灣文化的多元之特性,也就是說在台灣文化的「基礎空間」中存在多個子集合,所以在現今的台灣文化中也就有很多族群,大致可分為閩南人73.3%(1,657.2 萬人)、客家人佔13.4% (304.8萬人)、大陸各省市人佔8.0%(181.1 萬人)及原住民佔1.9%(43.3 萬人)。(資料來源:台灣論談,
http://www.twbbs.net.tw/724631.html )
而此一研究並未包括最新的外籍新娘這一部份,雖然所佔的比例會更小,但現在的台灣文化中也是有這樣的族群存在。
關於族群的融合為單一族群,在基本上這是不可能的發生的事件,而且也沒有這樣的必要性,同時這也是認同的問題,很多也是天生的,跟血統有關係,也有地緣的關係,是很難改變的事情,並且也是很個人的私事,這應該是沒什麼可值得討論的,例如,有人小時候在高雄長大,等到18歲到台北念書,畢業後就在台北就業,等到50歲的時候,住在台北的時間有32年之久,這樣到底要算高雄人還是台北人;再舉一例,王建民在紐約洋基隊打球,若一直打下去到退休後再轉任投手教練,等到王建民60歲時再次從美國職棒大聯盟退休,這時其住在美國的時間,一定會比住在台灣久,當然美國人不會那麼無聊Check一下王建民是那裡的人,但若真的有人問王建民是那裡的人,當然是台灣人,可是王建民在美國出生長大的小孩子,應該就不會認為自己是台灣人。
而像這樣的族群認同的問題,在現今的台灣社會變得相當敏感,而壁壘分明,在過去的幾十年來,每遇到選舉,族群認同的問題,一定會被搬上檯面,變成選戰的主軸,戰況相當激烈,所幸這種衝突幾乎是言語上的衝突,沒有使用暴力,當然這樣的族群衝突是有原因的,以下我們將從族群的衝突開始探討之
1.台灣文化中的族群衝突問題
族群的衝突現象,在早期的移民時代,也就有發生過,從大陸各地渡海來台的群聚,可能為爭地,就發生了族群之間的械鬥,這也意味著,當兩個文化的相遇,除了文化的融合之外,可能就是先產生衝突,然後再融合。在台灣近代最不幸的族群衝突,規模最大,應該就是民國36年的228事件,這是台灣文化的歷史傷口,雖然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已相當努力真誠面對,但至今還未能完全撫平。
在228事件之後,外省族群與台灣各族群之間,互相就有些戒心,尤其是在228事件中有親友遇害者,更是恨之入骨,而這也是人之常情,而在社會上族群之間的通婚,在當時雙方父母也會反對,有的甚至於事先告誡,結婚對象不得是外省人,所以,為此違抗父母之命的也是有之,但整體而言,族群之間還是相安無事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過生活,日子久了,也就融合在一起。
而族群對立的問題,也是因國民黨政府在1949年開始統治台灣,在最初期,可能是因為語言不通,當時會講中文的台灣人應該不多,再加上228事件的戒心,政府用人,則偏向用外省族群,台灣人不能擔任政府各大大小小機關單位之首長,這也是多年之後,導致最近這些年來的族群對抗之原因,也使得每次選舉之時,總是有些候選人喜歡操弄族群的議題,也就是因為國民黨政府當初的一些用人政策所留下的族群融合問題。
僅管是如此,曾經發生不幸的228事件,但歷經時間的洗鍊,整個社會的反省之後,現今的台灣社會是不是多元族群融合的社會,還是說,就如同選舉之時所操弄族群對抗那樣水火不容,據筆者的觀察,族群對抗應該相當表面的,其實台灣現今的社會,各族群之間是相當地融洽,甚至於可說完全地融合,但族群還是各自存在,這種族群融合的現象,在年輕的一代,則更為明顯,每個人同樣是出生在台灣這塊土地上,從小開始在此長大,很自然地沒有族群的問題。甚至於在政治上,有些政客儘管大力地運用媒體操弄族群的對立,但結果也是無效,自取其辱,若台灣社會有族群問題,我們馬總統又如何能選上總統,現在的台北市市長也不會是郝市長,外省族群畢竟是占少數。
2.台灣文化的認同問題
台灣在族群的融合過程中,族群的衝突和對立是難以避免,從文化研究的角度視之,這也不是不好的現象,衝突和對立往往是一個社會問題的呈現和謀求解決的開始。台灣社會本來就是一個移民社會,先來後到的各個族群,在先天的天性上就有這樣的特質,「移民」,也就是說在台灣這塊土地的認同,也只是「過客」,誰知道下次又要「移民」到那裡,在以前的年輕學子,如果可以的話都是這樣子,「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在台灣退休的人,也是想去美國定居,這就是台灣文化的多元特性之優勢,但也是一種隱憂。
而這樣的台灣文化認同問題,在李前總統主政的12年之間,除了推動台灣社會的民主化之外,亦極力倡導台灣主體意識的主張,喚起全民對台灣文化的認同,為台灣文化帶出一種新的氣象,我們可以從最近爆紅的「海角七號」看到台灣文化的認同就如民主化一樣,已經在台灣社會深入人心,也都變成現今台灣文化的一部份。
三、結論
本文對台灣文化的探討,企圖導入文化「基礎空間」的論述,嘗試著對「文化」提出一種新的詮釋,由此再導出多元文化的意義,和多元文化、多元族群融合的解決之道,並深入探討台灣文化的形成,和台灣文化的認同問題,期能為台灣發展文化創意產業所遇到的文化本身之基本問題,提出一些看法,但此皆為探索性地思考,也就是說還有很多可繼續研究探討的空間。
也由於本文是基於文化層面的探討研究,難免要論及過去的歷史之演進,與所發生的事件,也會觸及一些敏感的問題,但都是為文化研究的觀點處理之,並無任何對錯,好與壞之判定,純就事實的呈現,畢竟這些都已經是台灣歷史文化的一部份。而文化創意產業之發展,創意當然很重要,不可或缺,但文化本身之基礎研究與瞭解,也是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之根本。
註:本文乃筆者最近為文化創意產業邀稿所寫的萬言之論,正式送出者已大幅修改,與此文為最早的初稿已相去很遠,頗覺得此初稿還不錯,乃稍加修改刊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