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6-10 11:43:16| 人氣801|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若非冤親起訕謗

推薦 6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永嘉禪師在『證道歌』云:若非冤親起訕謗,怎得無生慈忍力?

 

在人的一生之中,可能有些人在有意或無意之間,曾遇到所謂的冤家、死對頭,對自己毀謗、陷害而造成傷害。

 

往往這些人卻又是與我們相熟的朋友或親人,這是由於彼此之間,多生累劫相互糾纏的緣故。

 

當遇上了這樣的逆緣境時我們很容易在心中會產生不滿不快跟不解,嚴重的話甚至會生起嗔恨及報復之心,而這樣反而使自己造下更多的罪業,難以解脫。

 

對一個真正修行學佛行菩薩道的人而言,碰上了這種情況就會反思:正所謂一個巴掌拍不響,別人對我不好,一定是我哪裡做得不好,才會使對方這樣待我。

 

就算今生我沒有做對不起他的事,也一定是在往昔之中我曾經罵過他、害過他,他才會這樣對我,這些都是我應該受的,是我應該償還的債,在我心中不可以起惡念。

 

於是此時對他:不但不對他生嗔心、報復心,反而還要為他持咒念經做回向,祈求佛菩薩加持他,使他放下心中的不快與恨意,早些釋懷,遠離愚癡無明,少造惡業。

 

對己:要把握機會修忍辱的功夫!因為如果沒有境界來考驗,如何知道自己的道境、道力修的如何 ?

 

自己心中要明白一點,在法界中絕沒有一個佛菩薩會去做嗔恨眾生、傷害眾生的事,如果自己的三業還有這樣的念頭跟行為,就已經與「道」相違背,是不可能得成就的。

 

唯有默默地檢視自己的三業行持,自己將一切逆緣、惡果承擔起來,修學忍辱!

 

因為有了這個「慈忍力」,才會生起願為眾生頂擔痛苦的「大悲力」。

 

有了這個「大悲力」,才能擺脫凡夫意識的「分別心」,遠離世俗恩怨情仇的糾葛,證得佛菩薩及阿羅漢等超脫六道輪迴的聖者才具有的「妙智力」。

 

「覺」與「未覺」者,差別就在這一念之間。

 

但道理是這樣沒錯,真正關鍵處還是在於對這個道理的「執行力」。

 

 

to know is onethingto do is another

 

 

 

頂禮 第三世多杰羌佛

 

 

 

 

 


台長: 紅塵佛子
人氣(801) | 回應(0)| 推薦 (6)|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心情筆記 |
此分類下一篇:如是因,如是果
此分類上一篇:貪欲之心的過患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