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傳系 潘奕仲
日本教育制度
教育文化背景
歐洲人在江戶時代來到日本時相當驚訝,因為當時日本人有相當高的教育和大眾文化,而歐洲人認為沒有工業革命這一切不可能存在。當時估計男子識字率達到50%,而女子也達到20%,在大城市例如江戶和大阪更高,遠高於許多國家。寺廟和神社為每個人提供閱讀、寫字和算術課程。武士階級則有他們自己的學校來學習。老師們大多不領薪水,並受到很好的尊重。當時估計日本有14,000間學校和750,000名學生。在一個類似的公立學校系統被建立的情況下,一個現代化並加入歐洲教育理念的公立學校系統很快就被建立起來,這個制度甚至到今天都沒有太大的改變。
女性教育問題在平安時代就是重要課題。在戰國時代,情況開始明朗,女子可以接受教育,因為如果她們的丈夫戰死,她們就要幫忙保衛家園。佛教和神道教的看法也有幫助,因為它們並不輕視女性,而且待她們平等。《源氏物語》就是由一個在平安時代的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所著。
日本近代教育行政制度創立於明治維新。明治新政府成立初期,中央及地方教育行政事務原由大學管理。明治四年,正式設立「文部省」為中央教育行政機關,以「文部卿」為其最高長官,採取極端集權的行政制度。
現行學制概述
根據學校教育法第一條規定,本法所稱學校包括小學校、中學校、高等學校、中等教育學校、大學、高等專門學校、盲學校、聾學校、養護學校、及幼稚園。
由學制圖可以看出,日本的學制大致上,和我國六三三四制相同。幼稚園自三歲的幼兒開始,一直到六歲進入小學校為止。義務教育自六歲開始至十五歲結束。
學童自年滿六歲進入小學,小學修業年限六年,畢業後絕大部分進入修業年限三年的中學校,一小部分進入最近新成立的一種學校叫「中等教育學校」,修業年限六年,屬於完全中學的性質。
中學校畢業後有三種升學途徑:一為三年制的高等學校,二為五年制 高等專門學校,三為修業年限彈性很大的專修學校高等部或各種學校。另外,日本近年一直在推廣「單位制高等學校」制度。所謂單位制高等學校,是不規定修業年限,不依學年區分課程,也不依學年進級,只要修完規定學分即可畢業的一種高等學校,其特色有:
1.除必修科外,可以配合自已的時間及興趣,選擇自已想學習的日期及科目修習。
2.因為無學年之區分,故無留級制度,每個人都可依自已的進度學習。
3.每學期均可入學、畢業、轉學,且過去修得的高等學校單位,亦均可採認累積計算。
高等學校畢業後可升入大學。大學分為四年制及二年制兩種;二年制者稱為短期大學。四年制大學畢業可以升入大學院。大學院分修士課程及博士課程。修士課程修業年限一般為二年以上,博士課程修業年限一般為三年以上,直攻博士則修業年限一般為五年以上。
*********************
德國教育制度
教育文化背景
德國的教育體制主要是從中古世紀以後開始發展,起初,受教權只屬於貴族以及神職人員,隨後才逐漸普及至一般人民,使全民教育體系的發展興盛起來。而義務教育的傳統則是建構在馬丁•路德思想的影響下,普魯士王國是世界上最早設立國民教育系統的國家之一。當時的國民學校(Volksschule)課程是一個8年的教育,並提供當時早期工業化世界的所需,同時也因為新人文主義的產生,影響到學校教育發展的方向:閱讀、寫作、算術,以及道德、責任、軍訓等。上層社會和富裕階級的小孩通常進入4年的私立學校並接受一些大學預科的課程;而一般大眾則幾乎無法進入中等學校。
基礎教育層級
德國基礎教育層級的學校為小學Grundschule,凡是在當年六月30日前滿七歲的兒童皆須進入小學就讀,此為義務性教育不可拒絕。這也是教育改革的一項措施。 在大部份的邦裡,小學為四年制,只有柏林與布蘭登堡為六年。
在這個階段的最大特色即是不給於孩子功利的分數成就導向Leistungsdruck,因此在小學的一、二年級並沒有各科成績單,而是以老師評論來作為學習成果的考量。所以對於需要學習能力或學習成效較差的學生則是採取加強措施而不是留級制度。除此之外,針對國小的課程也有些新的改革,例如在外語課程上也實用許多;而且在教學方法上則是較強調在教學過程中,教育理論的實踐,而非專業性的知識授予,例如像是自我自由工作、主題式教學、開放式教學等…。
另外,小學的課程型態也反映出現今的社會現況的改變,例如:全面性的半天課程、跨年級的課程,以及班級中學生程度的異質性等…。
第二級初階
第二級初階也可稱為”中級”教育,主要有幾個分類: 職業預校(主幹中學)Hauptschule、實科中學Realschule、文理中學初階Sekundarbereich I des Gymnasium,還有綜合中學Gesamtschule。 其畢業學位為綜合中學畢業証書Hauptschulabschluss,或是中級文憑mittleren Reife,而這也是文理中學進階的必要條件之一。
職業預校(主幹中學)
職業預校起初是由國民學校進階級Volksschuloberstufe,而從1964年更改為此名。 其發展是以職業教育為主,並強調實務性與方法操作的面向。雖然原先強調的是在職業上的實用價值,然而卻產生許多問題與批評,例如: 在職業預校中只有少部的學生有實際上學,但他們絕大部分都有著較弱勢的社會背景,或是德語並非其母語等嚴重的問題。 以學生人數比而言,在鄉村中,職業預校學生的比例遠高於城市;像在Bayern邦與Baden-Württemberg邦的學生就佔了30%;為因應這樣的情況,教育委員會Kultusministerkonferenz決議,開放實科中學與職業預校的轉學制度,以強化職業預校學生的學習能力。
實科中學
實科中學是仿效普魯士的中學而建立,因應較高等的職業教育需求而生,而且實科中學也一直是德國教育體系中的典範,具有良好的教育成效,其學生的來源背景主要是社會的中產階級,其成功因素是奠基在兩方面: 一方面實科中學的教學內容重視德國轉形成第三級產業的社會背景;另一方面由此畢業的學生可獲得中級文憑,並具有許多選擇發展的可能: 可以選擇較高等的職業發展;也可以繼續升學,例如進入職業導向的文理中學,因而往高等教育體制邁進。 所以實科中學在德國為教育體制中發展較成功的學校類型。
文理中學
在1955年的Düsseldorfe Abkommen條約中規定,凡是走向普通高級中學導向 者,皆稱為”文理中學Gymnasium”, Gymnasium此字的概念是緣由於希臘時代運動、辯論的場所,引申為所有哲人的聚集之處。因此此類型中學有濃烈的人文主義背景,過去主要以古老語言或是非職業性教育內容為主題,但至1990年以後,愈來愈多的學生在第二級初階的選擇上,走向文理中學,因為這是一條最容易獲得高中畢業考Abitur通過文憑的路,並且可以直接進入所有高等教育學校類型,不論是職業教育體系、技術學院或是大學。
綜合中學
綜合中學是以"機會平等”為其創辦基礎,希望所有成績較差的學生,並不會只因某些科目的成績不理想而喪失更佳的學習機會,,他們可以依據個人的偏好與興趣考量來發展,不會如社會淘汰的機制一樣,因為部分的弱勢而失去更好的發展。 但是反對者卻從實際層面來進行批評: 過多的學校類別在工業國家中是十分罕見的;另一方面,綜合中學生的競爭力也受到挑戰。 綜合中學主要分為兩類: 整合性綜合中學integrierten Gesamtschulen,在這裡學生完全整合,沒有成績分組;另外一類則是也就是協和性中學kooperativen Gesamtschulen,在這類學校哩,學生在部分科目中,必須依據成績分組上課。
第二級進階
第二級進階也可稱為“高級Oberstufe“教育,其中主要包含職業教育體系的雙元制度 以及文理中學的高年級,也因應愈來愈多文理中學畢業生想要接受職業教育的訓練,所以有許多職業領域的學科也逐漸移轉至高等教育的範疇中。
文理中學高年級
從第11年級開始進入文理中學的高年級階段,依據各邦的規定不同為2至3年的時間。在這個階段,授課方式採取課程制Kurssystem,也就是學生可以依據其喜好與發展方向自由選擇學習課程與重點科目,並以此作為進入大學院校的準備。文理高中與綜合高中的高年級均具有相同的資格條件進行高中的畢業考。除此之外,因為愈來愈多文理中學畢業生選擇進入職場工作或是繼續接受職業教育,所以許多文理高中也針對新興職業或熱門工作需求的重點科目進行發展,以縮短在校學習的年限,並將原先的教學方法做更新,來因應學生意願與社會需求的新趨勢。
職業學校
德國職業教育的類型,依據不同專業的需求有不同新的發展,而德國義務教育的年限是到18歲,因此為了符合工作領域上的各項專業以及強制學習年齡的要求,有許多針對不同的情況所設立的學校,例如:職業學校Berufsschule、職業專門學校Berufsfachschule、專科學校Fachschule等...各種職業學校的類型。
除此之外,文理高中也因應社會工作需求,提供各種相關於職業的重點科目培養,如:以科技教育為主軸的高中Technisches Gymnasium、以經濟領域為主的高中Wirtschaftsgymnasium、還有高級專業學校Berufsoberschule等...,由此畢業的高中生具有領取高中畢業文憑Hochschulreife的資格。
第三級高等教育
德國高等教育體系大概含括了340所高等學校Hochschulen,其中大部分是公立,大約有160所的大學、神學院、教育學院以及藝術學院,每年約有3/4的大學生都是集中在這裡學習;其餘的學生則分屬於應用技術大學Fachhochschule、職業技術學校Berufsakademien,等相關領域。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在於培養研究人才,對於新知識與學術研究的創造與發展,現今德國約有190萬人在大學就讀,預計到2011年將會成長至220至240萬人。
進入高等教育體系的門檻主要是高中畢業考Abitur,而依據各學系的要求,所應具備的條件也有所差異;而攻讀學位也必須依照學習的發展與考試制度來完成。
*******************************
潘奕仲 心得:
透過這次的資料收集和彙整,讓我了解更多國外教育的制度和體系,而這次報告會採用日本和德國的教育體系來報告,是因為這兩個國家同為二次大戰的戰敗國,但卻能在戰爭的廢墟中建立起令人驚嘆的經濟奇蹟,相當值得探討,但我想,其中的原因有不少是徹底的教育改革和落實所帶來的影響,而這其中必定有許多國內教育可以學習和省思的地方,而這正是這次報告最大的獲益。
********************************
賈子寬 心得
國內的教育跟國外的教育都各有好壞,也許有些對外小孩很適合,但卻不太適合台灣的小孩,所以不該一昧的學外國,像之前李遠則教改到後來還不是出來跟全國人民道歉說他錯了,教育是百年大計,不該改來改去的,或許外國教育比較自由,但中國人卻不太適合那樣,東方有東方的風格,這是我的看法。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