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6-16 00:21:07| 人氣1,232|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國內教育--何謂十二年國教1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財金系 王文享

<資料來源>: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第一節 教育現代化的方向
目前社會各階層、各領域都在逐步加強自主能力,主體性的追求成為現代社會的明顯趨勢,這種趨勢使指導式的教育越來越不能充分符合需求。家長、社區對教育事務,要求有更多、更廣泛的參與;公民也要求更多終身學習的機會。為因應二十一世紀社會的特點與變遷方向,教育現代化更應配合主體性的追求,反映出人本化、民主化、多元化、科技化、國際化的方向。
一、人本化:全人發展,實現自我
個人相對於社會與自然環境,應該是彼此交融而非對立的系統。健全的個人發展,須以健全的社會與自然環境發展為先決條件;同樣的,健全的社會與自然環境發展,亦須以健全的個人發展為重要基礎。因此,通過教育的方式,提升人的素質,使個人過著有意義、有尊嚴、有貢獻的生活,並且使人類具有綿延不斷的生物與文化的命脈,就是「人本」的取向。
人本化的教育是全人的教育,強調培育學習者的健全思想、情操及知能,使其能充分發展潛能、實現自我。人化本的教育不會接受職業市場、特定政治目標及意識形態的捆綁,而要使每個人發揮內在理性與尊嚴,瞭解自身所處的本土環境、歷史及文化,進一步建立和諧、守法、富足的社會,創造和平與潔淨的世界。
二、民主化:民主參與,守法樂群
教育的民主化,必然會瓦解威權式的管制措施,從而建立教育的自主性,創造更多自由選擇的機會。在民主自由的趨勢下,國民的社會責任感、守法精神及基本選擇能力,尤須透過教育歷程加以提升,以培育能自主且合群的下一代國民。
三、多元化:多姿多樣,活潑創新
開放社會的特徵,是對多元價值的寬容,並能尊重社會上的少數或弱勢群體,而提供適才適性的教育。為達成此目標,在族群、地區、收入、性別、體質或心理等方面,居於弱勢地位的學習者,其受教育的權利、機會及待遇,會受到更多更好的關注與保障。因此在保持菁英教育的水準之外,尤應重視普及教育的提升,亦即在發展教育功能的同時,又能維護社會的公義。
社會在政治理念、職業選擇、消費需求及人生成就等價值判斷上多元化後,每個人能從自己的基礎上,不斷精益求精、發揮潛能、追求卓越。這種奮發向上的動力,目的不在於促使每位學習者與同儕激烈競爭,而是要肯定社會上多元的成就與價值,這種多元取向有利於整體國家與社會創造力的提升。
四、科技化:知識普及,能力導向
未來社會與國家的活力,將建立在民眾的行動能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上。教育歷程必須改變偏重智育、以考試為重的文化,轉向培養各種「關鍵能力」。在讀、寫、算之外,有關分析、組織、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均會獲得更大的關注。現代教育尤其會以普及科技知識,推廣科學精神為要務,在知識之前,理性與專業將受到較大的尊重。因此教育過程中應重視科技的運用及培養使用科技知識的能力,惟有科技融合人文思維,才能帶領人類走向更寬廣的未來。
五、國際化:立足本土,胸懷世界
交通與資訊的發展,使國際間交往愈加密切,世界的隔閡無形縮小。現代人應敞開胸懷,接納不同的文化,以建立一個具有國際觀的現代社會。在國際化的衝擊下,人們更會珍惜本土固有文化,以維護國民的自信與自尊。教育國際化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促使國民理解、欣賞世界各地歷史文化、尊重其他族群傳統,另方面亦應發揮本土文化的優點,建立對本土的熱愛與珍惜,並將本土之優良文化推廣至世界各地。
第二節 教育改革的理念
教育改革的工作既要矯正現有體制的弊病,更要建立新的秩序與價值。在理念上,首要的措施應該是教育鬆綁,不僅要解除教育體制上的不當管制,還應該袪除錯誤觀念與習慣的束縛。其次應該由保障學習權出發,讓學習者的主體性得到尊重。為維護未成年人的學習權,父母的教育權應給予適當的保障。而另外從施教者的立場看,教師的專業自主也必須加以維護。
一、教育鬆綁
我國教育上的一個明顯的失調現象,便是加諸教育太多不必要的束縛。因此在進行其他細緻改革之前,須先將此一阻礙發展的因素解除。
表面上看來,教育上的管制措施,目的在於保證、進而提升教育的品質。然而經過長時間的運作後,高度管制的不良副作用已日漸凸顯出來。特別是一些非教育的因素對教育的約束,更是迫切須要鬆解,例如政黨意識的灌輸、為人力規畫服務的教育政策、文化或性別上的偏見、文憑主義的束縛、軍事訓練的需求等等。但教育鬆綁無須如鐘擺般,從高度管制的極端,走向完全放任的另一極端。教育既然是一種公共的事務,適當的管制仍難以完全避免。但任何教育的管制措施,應以達成教育自身的目標為最優先考慮,而不是為非教育因素提供服務,回歸教育是重建合理規範的基本方向。
重新建立教育體系的合理規範更應回歸憲法,落實〈憲法〉的民主精神與地方自治原則。〈憲法〉裡有關教育的思想應該有合理的衍伸與解釋,以配合時代變遷的需要。另外,與教育相關的各種國際協定、公約與宣言,我國雖然無法參與制定,但是仍然應該尊重國際社會對教育的基本共識。
依循回歸教育、回歸憲法的方向,教育鬆綁是一種符應社會民主化、多元化的全方位重建工程,可從推動制定〈教育基本法〉開始,再及於教育法令體系的檢討與修訂,最後到各種教育活動的調適。使得教育能在合理合宜的規範下,創造出健康多元發展的空間。
在教育鬆綁的進程中,要特別強調自律與負責。鬆綁的事項也應該視具體的時空條件與成熟度,妥善規畫執行。其中涉及教育機會均等的管制措施,應能達成提供弱勢者更多機會為原則。
二、保障學習權
教育的出發點必須是對於人性的信心,相信人有向善的秉性,這也是教育人本化的基礎。因此教育的原動力必須回歸到教育的主體,也就是自我改善與自我實現中的個人。就教育而言,個人最根本的意願便是學習,學習權應該被視為一種基本的人權。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1985 年發表〈第四次國際成人教育會議宣言〉,對學習權的意涵界定相當廣泛:「學習權就是:閱讀和書寫的權利;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的權利;想像和創造的權利;瞭解人的環境和編寫歷史的權利;接受教育資源的權利;發展個人和集體技能的權利。」該宣言進一步認為:「學習的權利不僅僅是發展經濟的工具;而應該被承認是基本的權利之一。學習的行為是教育活動的中心,事實上,學習行為使人從受事件支配的客體狀態變為創造自己歷史的主體地位。」
學習權既然可視為一種具有創造性的基本人權,為滿足學習而實施的教育,就不該成為宰制人的手段,也不該成為阻礙追尋真理與自由的工具。具體來說,國家至少要維護下列有關教育中立性的主張:
1. 公共的教育體系不得為特定的意識形態服務,也不得強迫學習者接受或拒絕特定的政治或宗教主張。
2. 施教者不可濫用權威的方式,使學習者處於被支配的從屬地位;施教的內容,也不應只為特定的社會階層及其價值觀服務。

台長: butterfly Yen 奶油蝴蝶
人氣(1,232)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教育學習(進修、留學、學術研究、教育概況)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