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2-06-26 11:22:55| 人氣58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紀錄片]:我們的,新紀錄年代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原刊 2002.4.24 自由時報 自由副刊 [新世代的文化觀]

如果說,1950年代以後,西方國家正式進入所謂的「紀錄世代」;台灣則要遲至八○年代中才算正式開始。這只要看看七○年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總是頒給「國慶閱兵大遊行」 之類的宣傳影片,便可想像其貧瘠。

當時,前行代的創作者如張照堂、阮義忠等人,由黑白攝影轉進紀錄報導,開啟所謂「人間關懷」的先河,隨後吳乙峰、李道明、黃明川等人相繼投入,為那沈寂已久的暗夜擦亮一道微弱的火光。

近十年來,由於解嚴之後社會轉趨成熟,加上電視媒體的推波助瀾,吸引了許多有志者投入紀錄片的領域,題材也從以往的封閉、單一,慢慢擴展開來。舉凡社會運動、民主抗爭、勞工與公娼、原住民文化、弱勢團體、土地倫理、生態觀察與環保議題等等,繁花盛景的圖像,確實令人耳目一新。

然而,紀錄片在台灣開始為普羅大眾所重視,並當成一種獨立的創作媒介
,亦僅僅是最近幾年的事而已。台南藝術學院的成立,公共電視的開播,還有民間影像工作室的大力推廣,民眾們才開始重新認識這種有別於劇情電影和新聞實錄的創作形式,並且認真咀嚼其內容所彰顯出來的社會意義。其間,許多優秀的新生代導演亦開始發聲,蕭菊貞的國族歷史,周美玲、陳俊志對同志議題的探索,鴻鴻介於劇場、電影與紀錄之間的形式互動,吳米森的「偽紀錄片」實驗,還有流離島影導演群對顛覆紀錄片實驗美學的嘗試…凡此種種,都漸漸擺脫前行代導演的人文主義美學,企圖發展出屬於台灣自己的紀錄觀點。

這些新生代導演,大多出生於戰後,對傳統的束縛都有說不出的厭惡與疲倦,也更沒有「人道關懷」的包袱;傳統的說故事形式已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他們企圖尋找的,是更新、更自我的影像語言,以致在題材上,呈現的是比以往更私密的紀錄形式。舉凡個人或家族歷史的挖掘,青少年次文化的爆發力,以及女性身體與意識的自覺等等,都開拓了比以往更寬廣的影像視野。

然則,在欣喜的同時,亦並非毫無隱憂。長期以來,台灣影像環境的困窘,導致製作經費拮据,單打獨鬥的獨立製片形式成為主流,紀錄片工作者往往只能以熱血和時間來換取效率,影片精緻度實難和國外相比。而與此相對的趨勢,則是DV創作工具廉價化與方便化,使得紀錄片的拍攝更為容易,台北市政府一度有意推廣為「全民運動」。可以想見的將來,隨著社區總體營造概念的推展,地方文史工作者運用紀錄片來紀錄地方耆老、歷史文獻或者社區重大事件的頻率會越來越高;紀錄片和電影分庭抗禮,在各大國際影展綻放光芒的案例也會越來越多。

現在,正值國片電影市場萎靡不振的時刻,每當我碰到電影界的導演朋友,發現他們正在籌拍紀錄片時,那背後的氛圍裡,我往往嗅聞到:屬於我們的,新紀錄時代就要來臨了。

台長: 李志薔
人氣(58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