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染色這回事,我想CP皂要比MP透明皂要難搞許多。
MP皂若是透明皂基,其實大部分的時候,你放什麼顏色,它就會是什麼顏色。
但是CP皂則不。
它有點白底的顏色,無論加了些什麼,總是會比你想像的要淺一些。
天然的染料,比較常發生褪色的情形;若是耐鹼性的化學染料則比較不會發生這種情況。
但是我發現天然的石泥類,頗能顯色,並且比較不易褪。
綠石泥做出的就是淺綠色,紅石泥做出的就是粉紅色,放多一點或許顏色會深一點,藍泥的話可就不一定了,大概要多放一點,但是不會出現明亮的藍色,我猜。
通常我把石泥加入皂之前,會先用少許的水溶化泥類們。當然,要是不先加水也是可以,會在皂中出現點點狀,也蠻可愛的。但是因為本人比較鍾愛均勻的染色,所以先用水溶它們通常可以讓我得到滿意的作品,並且會比直接加入用量少,效果好(有點像廣告詞)。
除了石泥之外,我還用過一些不錯的天然粉類或染料,也蠻能顯色的,例如:指甲花粉,紫草根,匈牙利紅椒粉,黃芥末粉,中藥青黛粉,天然的胭脂蟲紅。這些染料們,有些染出來可以像原色,有些則是不太一樣。
指甲花需要先浸泡,(不浸泡的話好像顏色會不一樣,可能是綠色的吧!我忘了...)做出來是”屎”色。很抱歉用了這樣的形容,但是真的蠻像的...據說印度人都是用指甲花來護髮,又傳說它對皮膚是有好處的。總之,我是分不出來的。
紫草根使用時,須先浸泡在油中,做的時候把紫草瀝乾再秤油重,做出來是美麗的紫色。現在有一種懶人專用的紫草粉,也可以直接加入,但是它是不溶於水的,所以無法事先用水來溶它,得用油。做過這兩種的心得是:紫草無論是原株或是提煉的粉末,味道都不太好聞,頗臭。雖然做完之後,也沒啥味道。這種中藥材之類的都無法溶於水就是了,例如青黛粉也是一樣。但是青黛粉好像比較不易褪色,(目前尚在觀察中),做出來是有點灰藍灰藍的顏色,非常古樸。有一種比較深沉的氣質,像是古裝劇裡頭的古代服裝的那種顏色(這樣形容不曉得是否能體會?!)。
匈牙利紅椒粉也是不溶於水,先溶於油的話,做出來的顏色會比較暗,不曉得為何?但是直接加入,則會有美麗的亮橘色,也不太容易褪色。
黃芥末先溶於水,做出來其實並不是黃色,是偏土的土黃色,有點舊舊的感覺,有一次做出來之後有點失望。大概放太多了。
胭脂蟲紅也蠻能顯色。胭脂蟲據說是一種及有經濟價值的蟲(真是少見),因此並不便宜。但是因為它是動物性染料,當然具有很多的蛋白質,可想而知,加入皂中會有一陣很嗆的臭味。顏色大約是紫到紅色,放越多就越偏紫紅。上回做的時候,因為真的蠻臭的,放的不多,以致於只有淺粉紅色的程度,比粉紅色還淺。
另外,拜科技所賜,有很多磨成粉的蔬菜類粉末,例如菠菜,南瓜等等。
以後大家就不必再辛苦榨汁了,只要把磨成細粉的蔬菜加進去即可。菠菜一樣擁有可愛的綠色,但也一樣褪色的很快。
至於化學染料,變化就多了。大家可以試著玩玩看,把顏色交錯著用,便可以染出獨一無二的色調,因為可能下次也調不出一模一樣的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