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九次 國際佛光會世界大會主題演說
公是與公非 (2000)
第八次世界大會主題演說
地點:台灣
副總會長、各位理事、各位貴賓、各位協會會長、各位與會的佛光人代表等,大家吉祥如意!
佛教自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傳來中國,今年屆逢二千年,又適值政府首次明訂佛誕節為國定紀念日,在這個佛教徒同感殊榮的歷史時刻裏,今天能有來自世界五大洲的佛教菁英共聚在佛光山參加第八次的國際佛光會世界會員代表大會,誠乃「千載一時、一時千載」之盛舉,希望本屆的大會能為佛教再創一個發展的新契機。
已是新的世紀開始,無庸置疑的,將是一個科技更發達、經濟更繁榮的新世紀。然而,科技文明雖然豐富了物質生活,卻也改變了人類的價值取向,現代人的是非觀念混淆,造成整個世界的脫序亂象。因此,本次大會特以「公是公非」為主題,希望藉此呼籲舉世人類能共同再造一個公理正義的人間社會,希望人人都有「公是公非」的道德勇氣,人人都能樹立「公是公非」的社會形象。
所謂「公是公非」,也就是「大是大非」。西諺有云:「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真理就是「公是公非」;佛說:「依法不依人」,依法就是「公是公非」。
「公是公非」是評論世間一切好壞、對錯、正謬、善惡的法則與智慧;有智慧才有「公是公非」。「公是公非」是檯面上的,不是私下的;是天下人的,不是個人的;是普遍法界的,不是片面的;是萬眾平等的,不是差別的;是凡事必然的,不是變異的;是亙古永恒的,不是一時的,因為「公是公非」就是般若真理,有般若真理才能證悟解脫。當初佛陀捨棄王位出家,正是感於生命的苦空無常、四姓階級的不平等,以及眾生的顛倒妄想,因此毅然割愛辭親,出家修道;佛陀的證悟真理,就是「公是公非」般若智慧的顯現。「公是公非」不是以自我為中心,而是以公理正義為依歸;「公是公非」不是以一家一國為對象,而是以全法界眾生的幸福安樂為訴求。所以,佛陀成道時即向普世宣告:「眾生皆有佛性,人人皆得成佛」,而這種「生佛一如」、「眾生平等」的真理,便是「公是公非」的極致發揮。
佛陀所證悟的真理--「緣起性空」,所謂「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是在說明宇宙世間一切都是依因緣法則而運行,人有生老病死的因緣,世界有成住壞空的法則。因緣聚則生,因緣散則滅,生生滅滅,讓自然界有花開花謝、宇宙間有生住異滅、人世裏有貧富貴賤等「無常」變化,這不是神明創造,也不是威權左右,這就是「公是公非」。
佛教的「因果業報」講「種如是因,得如是果」,這就是非常公道的「公是公非」;無論達官貴人或販夫走卒,無一不是在「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定律下循環。「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如果真能做到,這就是「公是公非」。
古代的帝王貴族,總想把榮華富貴延續到來世,因此陪葬大量的金銀財寶,但是這並不合乎「因果業報」;所謂「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這才是「公是公非」。
「公是公非」是維繫社會秩序的公義紀律,也是修養個人品德的圭臬指南。一個人的身語言行、舉心動念,不要以為他人不知,所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冥冥之中必然有「公是公非」的準則。
世間上有的人以利害為重,有的人以是非為重;以利害為重的人不講究是非,以是非為重的人不計較利害。古來多少聖賢為了發揚「公是公非」的精神,他們輕利害,甚至捐棄生命也在所不惜。宋朝理學家張載的「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種「公是公非」的精神,即仁人君子所謂的生命中之生命也。莊子在《天道》中說:「是非已明,而賞罰次之」,又謂「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同體」;義大利天文學家伽利略,為了堅持自己在天文及力學上所獲致的實驗結果,拼死不向神權低頭,這都是具有「公是公非」的大智、大勇的表現。
在一個講究倫理道德的社會裏,群眾都十分重視「有是有非、大是大非、真是真非、公是公非」的道理;反觀今日社會,是非觀念普遍淡泊,可以說在我們周遭的人,大都是「少是少非、無是無非、不是不非、混淆是非」。因為當今人類不肯服膺是非公理,「成者為王,敗者為寇」,造成強權代替「公是公非」、金錢左右「公是公非」,投機的投機,取巧的取巧;是非不彰,真理不明,怎有「天道良心」呢?
自由民主是現代人類引為最好的政治目標,但是用我的自由妨礙你的自由,用我的主張強要你奉行,而又美其名之曰「自由民主」;正如大魚吃小魚、貓跟老鼠講民主、民眾和獨裁者講民權,會有「公是公非」嗎?現在的社會動輒主張公投,公投很民主,也符合「公是公非」的精神,但是參與公投的人都懂得「公是公非」嗎?甚至決策者對整個事件都有「公是公非」的觀念嗎?五十一票對四十九票的民主,就是「公是公非」嗎?如果本身公私不分、是非不明,一旦認知有了問題,就沒有「公是公非」。故知「公是公非」要有大智慧、大勇氣,對公理正義要負有道德的責任,要講究公平、講究正直、講究無私、講究無我,若能如此,才是所謂「全民的希望」,能夠達到全民的要求,那才是有「公是公非」的自由民主。
「眾緣所成」、「同體共生」,甚至「公有共管」、「集體創作」都是「公是公非」的原則,如古代的佛教十方叢林「傳位傳賢」、唐堯禹舜的「禪讓天下」,甚至孫中山先生的「天下為公」,這都是「公是公非」。
在佛教史上,不少祖師大德對於毫無師承關係的學僧,只要能堪受大任,莫不欣然傳法授位,例如弘忍傳位於六祖惠能,獦獠也能得法作祖,此皆「公是公非」的行為。遺憾的是後世弟子對「公是公非」的認知不夠,例如有的人「依人不依法」,有的人「依神不依佛」,有的人「依師不依理」,有的人「依假不依真」,致使不能體會祖師的心意,所以禪門才因而日漸式微。
《金剛經》講的「布施無相」、「度眾無我」、「修行無住」、「證悟無得」,這就是「公是公非」。「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而一切無所不相,如:「無我相」的人,必不自私執著;「無人相」的人,必能平等尊重;「無眾生相」的人,必不外相分別;「無壽者相」的人,則不會一成不變。泯滅四相,必有「公是公非」,凡事必能依法依理。所謂只問是非善惡,不計毀譽得失;「寧教老僧墮地獄,不拿佛法當人情」,都是發揚「公是公非」的真理大義。
所謂「公是公非」,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要經得起良知的認同,更要經得起歷史的評鑑。曹操當初挾天子以令諸侯,有人尊他為亂世英雄,有人譏他為竊世奸賊;武則天的評價,有人肯定她的天才治績,有人唾棄他的荒淫亂政,他們的功過,即使歷史也難以給予「公是公非」的評價。「周公輔佐成王日,王莽禮賢下士時;假使當時身先死,不知如何定忠奸?」此即所謂「公是公非」不易為人瞭解之處,若無大智大慧,何能有「公是公非」的認知?
世間上,有的人因緣際會,卻無實才;有的人懷才不遇,怨嘆時運不濟。其實,論三世的因果,此中必有「公是公非」。南非總統曼德拉,在被囚禁三十年之後能坐上總統寶座;中華民國的孫中山,歷經十次的革命終能締造民國,此乃必有「公是公非」的關鍵存在。即如今日工商企業界投資經營,賺取合理的利潤,本來無可厚非,但不可將社會的發展歸功於自己的貢獻,須知世間上凡一切成就,必有相關的因緣助成,所謂高樓大廈,需要多少的一磚一瓦,所謂開花結果,需要多少的地水火風,對於許多默默助成的因緣,我們若能懂得感恩報答,這才能還給世間一個「公是公非」的公道。
現代舉世提倡環保,重視生態保育,然而以少數的該存,多數的該死,此種不合公平的觀念,也有待重新研討。「公是公非」要放諸四海而皆準;「公是公非」是法界眾生賴以生存的規則。現在一般民間把「公是公非」寄望於包青天,然而我們身邊的包青天在那裏呢?「因緣果報」就是「公是公非」;「善惡業感」就是「公是公非」;「事理圓融」就是「公是公非」;「最後判決」就是「公是公非」。因此,希望今後凡我佛光人,都能以「公是公非」為立身處事的準則,人人都有「公是公非」的睿智,大家一起發願,共同來創造一個公平正直、法界圓融的祥和社會。
最後祈求佛光加被,祝福大家吉祥如意,大會圓滿成功!
發心與發展 (2002)
第九次世界大會主題演說
地點:日本
各位貴賓、各位會員:
大家好!國際佛光會創會已然邁入第十一年了,今天大家不遠千里,從世界各地前來日本東京參加第九次世界會員大會,實在非常難得殊勝。
聯合國曾訂定一九六五年為「國際開發年」,「開發」是這個時代大家共同的任務。尤其廿一世紀是個科技進步,資訊發達的時代,一般人莫不以汲汲開發世間的經濟生活為要務,而我們佛教徒則以開發內心的真如佛性為根本。
國際佛光會是一個佛教的團體,因此我們不但要有「內在」的開發;我們同時也要有「外在」的開發。內在的開發就是開發我們的心地;外在的開發就是開發我們的世界。
例如,現在舉世矚目的太空總署,長期以來一直積極地開發外太空,人類不但登陸了月球,甚至發現火星、木星裏也有水源,也能提供植物的生存;甚至蘇聯和平號的衛星,在太空服務人類十多年後,才在去年於南太平洋功成身退。世界的能源專家,也不斷地探勘海底,開發海底石油的能源。現在的開發公司,更致力發展都市建設、開發山海新生地等工程。目前世界上著名的機場,包括香港過去的啟德機場、現在的大嶼山機場,還有新加坡的樟宜機場、曼谷的廊曼機場等,不就是興建在海埔新生地上的建築物嗎?
此外,現在的學校教育,有將「開發潛能」列為教學計劃者,還有文學家開發文學的領域,創作許多優美的詞章、動聽的詩歌,以及哲學家發揮對未來學的思惟、對人類慈悲心的提倡等,這些都是在開發我們的精神世界。由此可知我們人類文化一直都在不斷地進步中。
國際佛光會的會員也和社會大眾一樣,時時都在開發自己,以求自度;念念開發社會,以期度他。例如「佛光會員四句偈」說:
「慈悲喜捨遍法界,惜福結緣利人天;
禪淨戒行平等忍,慚愧感恩大願心。」
從這四句偈中,我們希望會員大眾能開發自己的慈悲心,開發自己的喜捨心,開發自己惜福結緣、慚愧感恩的心,甚至開發自心本性裏大願大力的禪心佛性,以期自利利他,自度度人。
此亦說明,本會自從十一年前創會之初,就在提倡自他開發、內外開發、事理開發。主要的是希望我們的家庭,不只是開發財富能源,更要重視開發人際關係的和諧;不只是希望升官發財,更要以福利社會人群為心志之所歸。
今年是國際佛光會創會屆滿十一周年,又值廿一世紀人類新紀元的初始,所以我們特別在國際佛光會第九次世界會員代表大會在日本召開的此刻,提出「發心與發展」的主題,希望今後人人在「發心」方面,要能發四種心:
一要「發慈悲心,怨親平等」;
二要「發增上心,定慧等持」;
三要「發同體心,人我一如」;
四要「發菩提心,自在圓滿」。
「發心」之外,還要有四種「發展」:
一要「發展人性的真善美好」;
二要「發展世間的福慧聖財」;
三要「發展人際的和樂愛敬」;
四要「發展未來的生佛合一」。
發心,就是建設自我;發展,就是建設世界。幫助自己要「發心」;幫助世間要「發展」。茲略述其義如下:
一、發心
佛教的百千法門中,「發心」最為重要。發心就是開發我們的心地。佛教將「心」比喻為「田」、為「地」;田地不開發,如何能播種?心地不開發,如何長養菩提?所以在佛門的修持裏,都要我們發「四無量心」,發「四弘誓願」,並且實踐「四攝法」、「四加行」,以期自度度人。
省庵大師說:「入道要門,發心為首;心發,則佛道堪成。」因此,希望我們會員大眾要發四種心。
1.發慈悲心,怨親平等
「慈能與樂,悲能拔苦。」娑婆世間最大的缺陷,就是愛與恨的分歧、怨與親的疏離。其實,愛恨、怨親都是主觀的分別,例如自己身上的一塊爛肉,由於是自己的,因此就會好好的加以洗滌、治療、保護。本此心理,如果我們對於自己不喜歡的人,能夠「以愛止恨」、「以親處怨」,懂得人我乃是「同體共生」、「人我一體」,把你我的立場相互融和,進而開發自己的慈悲心,所謂「無緣大慈,同體大悲」,則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親眷,都是我們的羅喉羅。
所以佛經說:「以慈止怨,以忍息諍」;基督教也說:「愛你的仇敵」;儒家則有「泛愛眾而親仁」的精神。佛陀更以叛徒提婆達多為自己的逆增上緣,這一切都是慈悲心的展現。
慈悲是佛法的根本。《維摩經》說:「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佛教的三藏十二部雖然有無量的法門與教義,但是皆以慈悲為根本;《怖魔經》說:「一切佛法如果離開慈悲,則為魔法。」
所謂「慈悲」,如《八大人覺經》說:「生死熾然,苦惱無量,發大乘心,普濟一切,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自古以來,菩薩發心都是甘願為眾生做牛做馬,為眾生服務;如果沒有眾生,何來佛道呢?所以慈悲是通往佛道的一條捷徑。
慈悲不僅是理念上的了解,更應該從身體上付諸實踐。例如:地藏菩薩的「地獄度眾」、韋馱尊者的「三洲感應」、溈山靈祐禪師的「願做眾生的老牯牛」、布袋和尚的「撿拾人間的煩惱」等。歷代的諸佛菩薩、一切聖賢,那一個不是如觀世音菩薩一樣:以慈眼視眾生、以悲心度眾生,以慈悲來示現人間呢?
慈悲是淨化、昇華的愛。人與人之間,如果能換個立場,人我對調,為對方著想,就能興起慈悲的念頭。一念慈悲可以化除貪欲,一念慈悲可以化除瞋恨,一念慈悲可以化除驕慢,一念慈悲可以化除怖畏。所謂「一人慈悲,眾皆伴侶」;「萬人慈悲,法界一如」。如果一個人實踐慈悲,大家都可以做我們的朋友;如果社會大眾都發起慈悲運動,普天之下自然也都能如兄弟手足一般的相親相愛了。
過去,佛陀的慈悲曾經讓眾生得到庇護安樂;現在希望我們的佛光會員,也能本著佛陀的慈悲心懷,先從自他怨親平等做起,能夠如《法華經》所說: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一切年輕於我者,皆是我的兄弟姊妹;即使是冤家仇敵,我也可以化他、愛他,但不能恨他。以此慈心來引導全世界人類,邁向光明幸福的康莊大道。
2.發增上心,定慧等持
「增上」就是增勝上進的意思。《成佛之道》說:「下求增上生,現樂後亦樂。」對於世間的物用,我們並不排斥、否定,因為人在世間上生活,自然就需要眷屬的愛敬、淨財的增長,以及福樂富貴的不斷增上,這才是人間生活的要求。
但是,我們光有外在的富有,這是不夠的,我們對於內在的精神,還必需透過「定慧等持」、「止觀雙修」,不斷的自我提昇,以期如「佛光會員信條」所說:「我們現證法喜安樂,永斷煩惱,遠離無明。」
談到「定慧等持」,在《六祖壇經》的「定慧品」中,惠能大師說:「定慧一體,本是不二。」「定」,就是要我們遇境不動心、不氣惱;「慧」,就是要我們運用得體,凡事如法,那就是智慧的妙用。如大顛禪師的侍者告訴大顛禪師說:對付韓愈要「先以定動,後以智拔」。
定與慧,離一非道。《涅槃經》說:「定多慧少,增長無明;慧多定少,增加邪見。」六祖大師則說:「常生清淨心,定心而有慧;於境上無心,慧中而有定;定慧等無心,雙修自性證。」
定與慧的關係,如金與器、如水與波、如燈與光,都能相互為用,不即不離。定與慧,如鳥之雙翼,如人之雙臂;如果「定慧等持」、「體用一如」,還有何事不能成辦呢?
因此,我們希望佛光會員,人人發增上心,定慧等持。
至於「發增上心」,在佛教裏認為,「五乘佛法」也是從人、天進入到聲聞、緣覺,而到達菩薩的目標,這就是增上;「四羅漢果」也是從須陀洹、斯陀含,而到阿那含、阿羅漢,依序增上;菩薩的五十一階位,也是從十信、十行、十住、十回向、十地,而到等覺、妙覺的佛果。所以,修行絕非一蹴可及,而是逐漸增上的。
現在的佛教,以在家信眾為多,信眾以家庭眷屬的愛敬為根本,如果把家庭的日用、社會的名聲、物質的利養,都排除在佛法之外,則信徒以何而生存呢?
所以,本會一直強調,出家僧眾應以發「出離心」為要;在家信眾只要發「增上心」即可。如果能夠從發「增上心」,漸漸的看破放下,而能激發菩提心,達於「定慧等持」,則何愁慈悲不能圓滿呢?
3.發同體心,人我一如
世間上,最煩惱的事就是「差別」,諸如男女、貧富、知見、中外等各種差別。因為有差別,就有諸多的矛盾;有矛盾就會產生抗拒;彼此抗拒的世間,人我怎能和諧一如呢?因此,吾人要求世間的和平幸福,就必須泯除人我分別,發同體心,人我一如。
佛法昭示我們:「同體平等,人我一如」。黃山谷在「戒殺詩」說:「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原同一種性,只為別形軀。」想到如此,大地眾生皆和如來一樣,具有智慧德相,只因我人妄自分別,故而才從差別中生出世間的一切苦相。
世間上的眾生有種種性、種種相;然而相上雖有白種人、黃種人和黑人等種族的分別,但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例如,人人對於安全、和樂、平安、順遂,都是一樣的需求;既然如此,我們就不應該把自己的幸福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就不可以把自己的成就建築在別人的渺小上面。
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佛教主張要把禪悅法喜與世間大眾共同分享,要把世間上的一切眾生,都看成是自己的伴侶,都是我自己身心的一部分,都是我自己的生命所有。
說到眾生,在類別上,有「胎生、卵生、濕生、化生」;在形相上,有「若有色、若無色」;在精神思想上有「若有想、若無想」等等。眾生雖有千差萬別,但性靈和吾人都沒有分別。即使是大地山河、樹木花草,因吾人成佛,它也可以跟我們的自性連為一體。所以,一切眾生,自性真如都是平等的。
人類,與自己愈近者愈親,與自己愈遠者愈疏。你看,舉世的芸芸眾生,同國、同黨、同派、同事、同學、同鄉、同姓、同一家;所以有夫妻之情,有兒女之情,有父母之情。愈是近親,愈是感到和自我的關係密切,所以要建立同體的觀念,先要建立舉世人類都和我有相互的關係。例如,農夫種植米穀,我才有飲食;工人織布,我才有衣穿;甚至我們生活中的一切,那一樣不是社會大眾所供給的呢?如果沒有他們的心意、精神、勞苦,則我們便無法得生。所以離開了眾生,離開了因緣,「我」就不能單獨的存在;能夠建立人我眾生一如的思想,則在同體共生的理念下,還愁世界不會和平嗎?
4.發菩提心,自在圓滿
菩提心就是犧牲奉獻,就是成就眾生,因此菩薩道的精神,就是發起「上弘下化」的菩提心。
實踐菩薩道的大乘行者,受持菩薩戒除了有防非止惡的攝律儀戒以外,更有勤修善法的攝善法戒,以及度化眾生的饒益有情戒。這顯示了菩薩行者不僅要消極地不作惡,更要積極地修一切善,乃至遍學一切法門,以度無邊眾生。
根據《菩薩善戒經》說:「有二因緣失菩薩戒,一者退菩提心,二者得上惡心。」因為菩薩發心是為廣度眾生,如果不發上弘下化的菩提心,便不能稱為菩薩。
歷代聖賢發菩提心,行菩薩道者,均可作為吾人修行的典範。如《本生經》載,佛陀在往昔行菩薩道時,曾不惜性命「捨身飼虎,割肉餵鷹」,以完成菩薩布施度的宏願;作忍辱仙人時,為歌利王割截肢體,以不生瞋恨而圓滿忍辱的修行。
此外,目犍連「為教殉難」、富樓那「蠻邦興化」、摩訶男「自沉河底救族人」、法珍比丘尼「斷臂募資刻藏」等,若非靠著菩提心發起的力量,如何能有此大願大行!如果沒有歷代的古德們捨身捨命行菩薩道,佛法命脈如何延續於後世?
菩提心不是一時的情緒,而是從生活中點滴的受持奉行;菩提心是不放棄一個眾生,不輕視一點小善;菩提心是以佛道為依歸,以真理為法侶。
佛光會的宗旨目標,就是要帶給眾生佛法,尤其是歡喜的佛法;是要讓每個人能夠改善自己,從煩惱的枷鎖中解脫出來,享受人生的歡喜,從物質和自我的束縛中解脫出來,享受群我共生的喜悅。
人生一期一期的生命,過去世、未來世因有隔陰之迷而無法掌握,但是一定要能掌握現世的歡喜。一個人如果擁有再多的金銀財寶、功名富貴,乃至美貌、學識等,卻不快樂、不歡喜,這樣的人生也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在佛法裡提倡禪悅、提倡法喜,諸佛菩薩中更有歡喜佛、禪悅藏菩薩、歡喜地菩薩等。這說明在佛法裡如果沒有體會到佛法的歡喜,就是沒有宗教的體驗,這樣的信仰就有了危機。如果有了法喜的人,即使給人批評、漫罵、欺負,也不會失去歡喜,即使苦行,乃至誦經、拜佛、布施助人,也都會充滿了快樂歡喜。
所以,布施、修行,都是法喜、快樂的事;如果布施很苦、修行很苦,就不自在,不自在,就不是菩提心。人生如果不自在,也不圓滿;觀世音菩薩「遊諸國土」,遊,就是自在。因此,希望吾等佛光會員,人人都能效法諸佛菩薩的廣發菩提心,能夠「上求佛道」,也能「下化眾生」;能夠在菩提心中自在解脫,才能圓滿。
二、發展
國際佛光會自一九九一年二月一日在台灣創會,繼而翌年的五月十六日在美國成立世界總會。十年來佛光會一直本著既定的宗旨、目標、方向在發展。
佛光會的發展方向,就是希望我們每個人,從做好一個「佛光會員」,繼而建設「佛光人家」,接著發展「佛光社區」,到最後創造「佛光淨土」為終極目標。
創造佛光淨土既是佛光人努力發展的目標,因此我們希望未來的佛光會,應該加強檀講師、檀教師、檀導師的訓練,加強佛光會員的國際宏觀,大家一起來開發世間的能源,更一起來開發內心的寶藏,希望大家朝著下列四個方向,努力實踐。
1.發展人性的真善美好
佛光會自創會以來,一再的提倡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尤其在有關信眾的教育方面,我們在各地舉辦讀書會、短期出家修道會、各種講習會、各種成長營,甚至青少年的進修班、交響樂團,還有佛光青年團、佛光成人禮等。
我們在文化、教育、公益上給予信徒的教育,主要就是要大家開發真善美的品德。因為現在的世間,家庭裏的份子,彼此缺乏真情,所以家不成家;社會上,群我之間缺少善行,所以產生人我決裂。由於人類不把真如佛性裏的美好,表現到人間來,大家共榮、共有、共好,反而到處充滿了貪瞋嫉妒,猙獰醜陋,失去了真善美好的因緣,這個世間還有什麼可愛的呢?
真善美好,是人間最重要的目標,也是人間最需要開發和建設的境界。《妙法聖念處經》說:「眾善應可愛,如父復如母;美善體安然,能離於喧諍。美善人天喜,美善增勤勇;美善眷屬多,美善三塗離。美善息諸惡,美善離煩惱;能棄語過非,應修諸眾善。」
真善美好的人生,是天上、人間,大家一致共同追求的目標。為了開發人間的真善美好,我們希望本會大眾,今後應該在身口意上,依循佛陀的開示:
一、說話時,要說真語、實語、如語、不異語、不誑語等令人受用的好話。(《金剛經》)
二、做事時,要做善行、懿行、美行、利行等有益於人間的好事。(《阿含經》)
三、存心時,要存慧心、道心、悲心、願心等祝福別人的好心。
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這也正是本會所提倡的「三好運動」。本會長久以來雖然一直都以推動三好運動來發展人性的真善美,並且將此視為發展的重要任務,但是總覺得還是不夠。因此,我們更希望政府當局,乃至全世界的有識之士,對於有關開發人性真善美好的建設,都應該給予獎勵,給予宣揚。以期風氣所及,讓我們的人間社會,到處所聽到的都是美好的聲音,到處所見到的都是真誠感人的事情;到處所想到的都是為人服務的善事。
我們希望全體佛光會員,大家率先動員,大家一起來學習發展,讓我們推己及人,創造一個和諧美好的人間,讓大家都能擁有一個真善美好的人生。
2.發展世間的福慧聖財
世間上,人人都希望發展自己的事業,發展自己的財富。但是,我們尤其希望大家能重視福慧事業的發展,重視共有聖財的發展。
說到財富,有「狹義的財富」,諸如金錢、房屋、土地、股票等;有「廣義的財富」,例如健康、智慧、人緣、信用、道德等。
除此以外,還有「有價的財富」,譬如聲望、名譽、成就、歷史;也有「無價的財富」,比如人格、良知、真心、本性等。乃至有形的財富、無形的財富;現世的財富、來世的財富;個人的財富、大眾的財富;物質的財富、精神的財富;一時的財富、永遠的財富等等。
所有的財富,要能與福慧建立關係;福慧是人生最究竟圓滿的財富。佛陀是福慧具足的兩足尊;福慧事業不能發展,人生就不能圓滿。所以我們呼籲大家,為了要福慧具足,要發展聖者的財富。
所謂聖者的財富,例如般若禪定的財富、法喜禪悅的財富、慚愧感恩的財富、慈悲智慧的財富;也就是淨財、善財、法財。
《諸法集要經》說:「珍寶有散壞,法財用無極;唯所修善法,百千生相逐。」真正的財富,不一定要看銀行裏的存款,也不一定是指土地、房屋、黃金、股票,這些都是五家所共有,個人無法獨得;人生唯有發展信仰、滿足、歡喜、慚愧、人緣、平安、健康、智慧等,才是真正的擁有世間的福慧聖財。這些財富不但現世受用,來世還可以受用;不但一時受用,還可以終身受用;不但一人受用,還可以大眾受用。
因此,人不要只看重個人的財富,也要創造、發展共有的財富。甚至,你固然可以擁有私有的財富,但你更要懂得享受共有的財富,例如陽光、空氣、淨水等。你懂得的話,宇宙山河、公園道路,都是我們能享有的財富,我們還會貧窮嗎?
人為什麼來到人間?人不是為了受苦而來,也不是為了鬥爭而來;是為了享受人間的福慧,享受人間的資源,享受自心的平靜而來。但是這一切,也要靠我們自己來發展,才能獲得。
3.發展人際的和樂愛敬
世間不是我們任何一個人的,世間是由很多個人所共同組織成的社會,大家在社會裏共求營生。
世界上幾十億的人口,大家要想和樂愛敬的共同生存,當然就要培養人際之間的關係,發展人我之間的共同需要。所以就有人在物質上發展富麗堂皇的都市,在經濟上發展銀行貨幣的流通,在感情上發展婚姻眷屬的關係,在生活上發展衣食住行的需要。
但是,在社會的各種建設當中,也有一些不當的發展,例如,舞廳、酒家、賭場、幫派等場所或組織的設立,提供人們在追求五欲之樂,追求感官刺激的同時,也讓內在深層的性靈生活跟著墮落、沉淪了。所以社會出現了畸形的發展,人際之間也造成了許多的矛盾、許多的糾紛;也因此使得和樂愛敬的人際關係,在此世風日下、世道紛雜的混亂時刻,更加顯示出它的重要性,更加的需要吾人去為它重新估定價值。
過去,基督教發揚博愛,墨子發揚兼愛,儒家發揚仁義,歷代諸子百家、宗教學者,莫不希望在思想、學術上發展出另外的一套方案,以充實人際之間和樂愛敬的關係。
但是,從各種發展的結果看來,開發人類賴以維持社會秩序的和樂愛敬之美德,還是有待佛教來負擔起責任,因為佛教講「心」,心才是一切善美品德的源頭。
一般開發世間的能源,那只是物質上的發展;發展內心的寶藏,那才是真正給人超脫的方便。例如,國際佛光會為了淨化人心,多年來一直發展「把心找回來」系列活動;為了促進社會的健全和諧,我們推展「七誡運動」;為了找回人性的尊嚴,我們提倡「慈悲愛心人運動」;為了群我關係的互助,我們舉辦「三好運動」等。
歷屆的佛光會世界會員大會,我們相繼提出「歡喜與融和」、「同體與共生」、「尊重與包容」、「平等與和平」、「圓滿與自在」、「自然與生命」、「公是公非」等主題演說,目的就是希望發展一個和樂愛敬的社會人間。
此外,我們主張「尊重會員大眾,來時歡迎去時相送」;我們提倡「實踐生活修行,隨時隨地心存恭敬」,也都是為了和諧美好的人我關係。
我們更希望會員大眾,人人學習佛陀「示教利喜」的精神,不斷開發自己內在的能源。我們要學習《法華經》中常不輕菩薩「我不敢輕視汝等,汝等皆當作佛」的尊重;我們要實踐普賢菩薩「隨喜功德」等深弘誓願;我們要效法古德先賢們「為大法也,何惜生命」之堅忍不移的精神。希望我全體佛光會員,都能朝此目標發展,並臻完成。
4.發展未來的生佛合一
現在的時代,對人間的發展可以說一日千里,大家對未來的發展,更是寄以殷切的關注。
「未來學」是這個時代的熱門學科,大家的眼光都望向未來,注意未來。例如,現在的青少年都懂得要有「生涯規劃」,現代的長者也在計劃如何「安渡餘年」,以及各國政府也有五年計劃、十年計劃,甚至有人在研究十年後、百年後的世界。可見對未來的發展,已經成為這個時代重要的任務。
過去,佛教也總是鼓勵信徒要修好來生;來生就是未來。現在的科學家,已經在預備未來要佔領太空,因此現在不但有人到月球預購土地,甚至有人計劃移民其他星球。人類對於宇宙世界,愈來愈有更大的發展,愈來愈具有宏觀的思想。
自古以來,一般普通的民眾,都希望開發天堂,以供自己長住久安;佛教徒也開發兜率內院,寄望親近彌勒尊佛,時常聽經聞法,以期成佛。還有許多佛教大乘行者,立志開發東方琉璃淨土,開發西方極樂世界,以期能夠「生佛一如」。
所以,佛教對「未來」,已經有數百千年的發展經驗,現在經過科技的文明,經過各種文化的啟發,對於發展未來的理想,更是愈來愈濃厚。像佛教徒的合掌、禮拜,都是希望藉此與諸佛菩薩接心,但現在的佛教弟子,他的願望不只是接心,而希望與諸佛菩薩長相左右,達到生佛合一的目標。
我們閱讀經文,都看到東方世界、南方世界,各處世界裏的諸佛菩薩和他的子民如何和諧、如何安樂。這已經不是經文上的記載,這也是我們人類應有的發展理念。
在《佛性論》有一段記載:「由般若故,成就佛法;由大悲故,成熟眾生。由二方便,住無住處,無有退轉,速證菩提,滅五過失,生五功德,是故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
生佛合一,這不但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甚至心佛眾生,本來就是等無差別的真理。所以,我們希望佛光會員們,能夠在現世的人間,開發我們的慈悲智慧,開發我們的真如佛性;只要我們能夠時時擁抱真理,只要我們能夠永作佛國的一員,那就是與佛合一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綜上所說,「發心與發展」實在是每一個現代人,不僅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對國家,甚至是對全宇宙人類應有使命。
因此,我們希望從今以後,大家不要辜負了佛教裏「發心」這麼美好的用語,不要讓它成為老生常談的空話,希望人人都能真正的「發慈悲心,怨親平等」;「發增上心,定慧等持」;「發同體心,人我一如」;「發菩提心,自在圓滿」。
「發展」,也不要讓它成為社會上發展物欲的專屬,希望人人真正做到:「發展人性的真善美好」;「發展世間的福慧聖財」;「發展人際的和樂愛敬」;「發展未來的生佛合一」。
發心,人人要發,刻不容緩;發展,即時行動,期能早日圓成。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