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12/18 中時電子報】
文◎黃創夏
前言:
台灣,還有多少教育、環保、生態、健保、轉型正義、弱勢族群……應該重視,卻沒有足夠政治舞台的議題。「政黨票」正是讓這些議題,得到宣揚的法制機制。
國民黨威權統治時代末期,「選舉」不但是「民主假期」,而且還是「創意發動機」。一些平常不能講的話,一些平時不能做的群眾集會,一些平時不被注意到的觀念,一些讓台灣更進步的創意,都暫時被解禁、被宣揚與討論了。
從1986年到1995年,選舉機制推動了民主,逐漸在台灣驅逐了威權幽靈,建立起新的遊戲規則,台灣因此進入了一個讓人民驕傲、世人刮目相看的新歷史時代。那個時代裡,「選舉」和「民主」,不論是機制和過程,都充滿了開創性。
怎麼會這樣呢?1996年之後的台灣選舉,竟然完完全全走了樣,選舉機制慢慢定型化了,進而僵化,最後,竟變成了選民無可奈何、無言以對的權力重分配的無聊過程。
選舉 竟已成了「道德假期」
現在的選舉,已經變成了「政務假期」、「道德假期」,從總統到行政院,從中央到地方,所有人紛紛放下手中應該負責的工作,一心一意只有選舉。一到選舉,政府停擺,媒體發燒,然後,社會民眾又一次地被拋入政治立場選邊站的水深火熱煉獄中。
這十幾年以來,由於台灣內部的對立,已經創造了一種扭曲、反動的選舉惡質道路。在捍衛自己陣營的最大利益前提中,只要能贏,所有的基本是非都可以擺一邊,所有的進步價值都不去深談,只是個口號,都成了「情緒提款機」,抓住了情緒,什麼事情都可以橫衝直撞,亂整一氣,例如「轉型正義」與「反貪腐」,口號震天響,有哪點實質制度上的正義與程序?
反正,「板塊選民」才是影響勝負的主流力量。只要掌握了「操縱議題的技術」,成功動員自己的板塊選民,贏了,一切都不要緊了。
「板塊」,原是出自地理學的名詞,台灣的選民正如巨大沉重的地質板塊,「板塊」具有高度的惰性,很難被推動,也很難消長,反正永遠都有一票人,一定投藍;反正也必有相對應的一群人,鐵桿投綠。
在此惰性中,政黨與候選人,何必去關心選民最切身的問題;又何必去費力氣提出進步主張來改善社會,爭取進步呢?
政黨票 淪為政黨分贓票
選舉,本來可以是個民意具有高度流動、甚至透過不同階段的候選人與政見,創造社會新的流動機制。在板塊的惰性中,漸漸都被犧牲了。因為板塊選民一心一意只想要增加己方政黨的席次,一心一意只在防範敵對政黨,在意對方的席次能否再被壓制。所以,政黨信任票依然成了政黨分贓票。
這種「反淘汰」的反常選舉心態,讓2008年元月12日的國會大選,原本能給台灣帶來新生態的「單一選區兩票制」,不但被忽視,更可能被犧牲。
兩票制的精神,是要讓選民能在投票時,一票投給自己選區的候選人,一票投給自己中意的政黨。兩票制的設計,是為了要去「逼」政黨為了爭取政黨被認同,跳開選區候選人的派系糾葛,強化不分區的提名名單。
理論上,選民的「政黨票」,就是一種對不分區名單的「信任公投」。理想上,政黨應會去找在專業上真正有能力、在社會上名聲好,但不會也不適合群眾造勢,譁眾取寵的候選人,而不該再塞進一群過氣或偷懶的政客。
這次選制的改革,也將不分區立委席次分配,不再依靠區域立委的得票率來分派。設計的目的,就是要讓不分區立委和區域立委能夠從民意基礎上,更徹底的分割,才不會讓區域立委動不動就將不分區立委視為「附加品」,如此一來,不分區的專業立委才有機會具有更高自主性,甚至強化黨內的決策權,進而去影響所屬政黨的品質。
進步價值 靠第2票宣揚
從進步意義上來看,許多小黨在單一選區中,區域立委先天吃了虧,不分區名單正是在制度上保留給他們宣揚理念的機會。德國的「綠黨」,當年正是靠著不分區的設計,將反核與環保議題,從民間社運拉高到中央政治的正式舞台。
台灣,還有多少教育、環保、生態、健保、轉型正義、弱勢族群……該重視,卻沒有足夠政治舞台的議題。「政黨票」正是讓這些議題,得到宣揚的法制機制。
很可惜的是,第一次兩票制的實驗,卻依然被淹沒在「板塊」的喧囂當中。社會上最關注的仍是,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席次消長,會不會影響到2008年3月22日的總統選舉大局?至於不分區名單還有哪些人、還有哪些小黨、哪些主張?幾乎不被重視,也無從發生。
選民輕忽 兩大黨更偷懶
至於主要競爭的國民兩黨,他們反而好整以暇地偷懶,反正,最核心的關切是「勝負」,何必對選民清楚交待自己政黨的個性、何必向選民提出政策路線。兩個黨的組織都很像、兩個黨的經濟政策也很像、兩個黨的國防政策也很像、兩個黨的社福政策也很像……捉對廝殺,熱鬧非凡。
但是,這兩個政黨,竟是相似度奇高的雷同,沒有鮮明的決策個性區隔、沒有階級屬性差別,吵翻天的,竟是,國民黨是「外省人」的黨,民進黨是「本省人」的黨;國民黨是「統一」的,民進黨是「獨立」的;國民黨是「北部」的,民進黨是「南部」的……。這些不是基於理性的認知,而多半是情緒性的認知標籤。
翻翻兩黨的現實黨綱、政策說帖、實際的競選政見,以及歷年選票的分布統計,都可以用具體的實證發現,那些區隔,都是假性議題。真是怪啊!兩個幾乎一樣性格的政黨,竟可以搞到非藍即綠、非綠即藍的激化選民,板塊惰性拖累台灣呢?
假議題更能掩蓋真主張,許許多多在各個領域長期奉獻,許許多多有助社會改革的進步主張,都在板塊對立中,被遮掩了,實在讓人不得擔心,藍綠對決分明是政客精密炒作出來的,盡是虛幻情緒,台灣人民還要吃這一套,多久呢?
民主與選舉,曾是台灣解決問題的答案,現在,板塊思維再不脫離的話,選舉,竟是台灣問題的根源,還真是一種最無言以對的諷刺啊!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