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說,祖上曾設有讀書田,由宗族所持,宗族里只要讀書出眾,中了秀才舉人和進士的,就會按級別給予那一房獎勵,小時候聽爺爺講故事,神嚮往之,所以從小到大,家裡總會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絕非虛言,這是直接物化了這句古言了。
因為有讀書田,所以族里各房讀書風氣頗盛,想想,只要讀好書,只要考試考出好成績,就實打實地給你分田產,那種感覺,比現在的家長說考了多少分就帶你去旅遊或者給你買台什麼電腦還是手機的衝擊性,要大太多了。
爺爺最喜歡講的故事是,祖上有某位大賢,素有賢名,讀書出色,十三歲已中秀才,當年家裡受辱愛欺,於是十三歲的先賢直接上衙門擊鼓鳴冤,鐵口銅牙力辯當年的縣衙知縣方大人並且打贏了官司,完成了一次民告官的義舉,並且告的那個官,就是當時主持官司的知縣。
小時候聽爺爺講這個故事時,爺爺口沫橫飛慷慨激昂,當然講完之後也不免有點黯然——祖上的榮光似乎早已經消散,於是爺爺總會嘆一句——讀自己的書眾人惜,賭自己的錢眾人罵,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呀。
這個故事,其實已經無考了,爺爺講了無數次,但是到底是因為什麼去告官,然後又是如何把主持官司的知縣辯倒,過程如何,不知道是爺爺沒有講清楚,還是那時候我年小,只聽了個大概,所以錯過了最精彩的一部分;所以那個故事的關鍵詞在現在回想起來,就是——十三歲,秀才,民告官,贏。回頭有機會我去問問家裡的老人,看看還有沒有人記得這個故事,如果記得這個故事,能不能把過程給分說分說,或者有機會去圖書館想想縣誌,看看有沒有這個案宗的記錄,不過民告官還告贏了,如果我是知縣,我估計會讓書記員把這事給划了,別留下記錄。
無考,所以我不知道這個故事幾成真假。不過從這個故事可以知道,至少到爺爺這一代,家裡族里,讀書風氣極盛,而這種風氣,跟祖上設置的讀書田,應該是頗有關係的,只要讀好書,只要考上功名,宗族直接給田地,聽著頗為激勵呀。
小時候聽這個故事,我是挺受激勵的,雖然到我們這一代,祖上的書田也只是聽說而已,但是確實是為那個機制激勵,也為那些故事激勵,老祖宗是怎麼想出這麼一個獎勵機制的,將百無一用是書生的職業讀書直接轉化成物質獎勵,社會上的獎勵也許還有些虛妄無法一下子直接觸及,但是宗族里直接給予的,倒是實打實可以看到觸摸到的,這種獎勵機制的與社會反饋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兌現機制更直接,也更直白。
傳統意義上的書田,似乎沒有這麼直白,如《詩山書院志》第四、第五卷書田上下則記錄詳盡——清代時有錢人捐錢給書院用來買田,租給農民獲取租金,獲得的經費用來辦學,這就是所謂的書田,書院直接受縣學官監督,並設山長管理。可見那時候的書田,並不是直接給田產,而是將書田租賃出去,將地租收入用於支付師生薪資(束脩)及學習費用(膏火),形成穩定的經濟支撐,解決了福建南安地區學子求學難的問題,培養出多名舉人、貢生,成為地方教育標桿。通過《詩山書院志》記錄田產分布與契約,由“董事”和“山長”分工管理,確保資金透明。
又如傳承了千年的江南望族吳越錢氏,被譽為“千年名門望族、兩浙第一世家”,《錢氏家訓》的家庭篇里就寫:家富提攜宗族,置義塾與公田;歲飢賑濟親朋,籌仁漿與義粟。家庭富足時要幫助家族中人,設立免費的學校和共有的田地;年景飢荒時要救濟親戚朋友,籌備施捨的錢米。在家訓的規範下,各地錢家紛紛“興啓蒙之義塾,設積谷之社倉”,廣置義田、義莊、祭田,拿出其中的部分收入,作為公共教育經費,周濟家族中的那些貧窮子弟入學。這種早期的教育基金模式,保證了錢氏子孫受教育機會的均等,也成為錢氏家族人才輩出的重要保障。
讀書田的本質是 “以田產養教育”,將經濟資本直接轉化成文化資本,通過經濟循環實現教育普惠。想想小時候聽的那個故事,爺爺說的,也許也是跟這些例子相似吧,只是我自己的理解上有偏差,宗族的書田集中在某處,如果真的是給田產,讓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秀才要如何去也許離家挺遠的地方耕作呢,大概的操作應該是跟上面說到的這種方式相似,所謂的分田產,田產之所屬應該依舊還是歸宗族所有,而讀書有成之後,由宗族將應該給他的那一部分田產的收益,由宗族劃分給個人。
爺爺已經過世許多年了,所以竟然是如何操作,我其實同樣無可考了,甚至我覺得,會不會連爺爺也僅僅只是耳聞,並未親見,畢竟爺爺的年代,已經開始進入新社會了,宗族社會基本上已經瓦解了,所以如果真要去究其真源,大概重去宗祠里問問宗族里的老人了。
今天,因為女兒臨近中考,奶奶跟羲小姐說,如果你的中考能考到哪個高中,就獎勵你什麼,如果能考上更高一級的學校,就獎勵你什麼什麼;羲媽媽也跟風,對羲小姐同樣許下獎諾。那時候一聽,突然就想到了爺爺曾經講過的這個故事。雖然我算讀書不成,雖然我的求學時代也讀書田同樣也只是傳說,但是現今的什麼讀書獎勵,跟當年的這種書田制度,倒也頗有相似之處,像現在很多農村,如宗族里出了什麼清北的高材生,很多鄉鎮、宗祠、甚至小區的業委會,也會有類似的獎勵,追根朔源,跟我們這種以耕養讀以田養學的傳統不無關係。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田,便是將這種空泛的談資變成了真實的資讀,從形而上學的哲學辯證直接變成形而下的物化,倒也頗有現實激勵意義。
覆燈火,青龍黃道建日;趨守日,玉宇,青龍,忌月建,小時,土府,月刑,陽錯;龍日衝狗,戊戌煞南;2025-04-05 18:33:59;乙巳蛇年庚辰三月甲辰初八。
圖片由豆包大模型1.5 Chrome Engine 版本 121.0.6167.34(正式版本) (arm64)文生圖模型3.0生成。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