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教徒》:精美絕倫的集體謀殺案
□ 文/火神紀
是不是因為摯愛;所以,
我們顯得無所畏懼。
——火神紀。題記。
翻拍自1973英國經典的cult同名電影。這部電影除了在向73年版本致意之外,也許,更多的是引起了我對73年那個版本原片的嚮往。
奈何原版的那部電影所能查到的資料實在有限。先來看看我能找到的關於該片的一些資料。
《鄉村之聲》稱:《異教徒》憑藉其複雜的類型、大膽的主題和曲折的故事成為英國影壇名副其實的Cult經典。
BBC稱:這是一部會讓你失去知覺並噩夢不斷的電影。
據說影片的原始版本被埋在在英格蘭的M3高速公路下面,因為影片公司老闆不喜歡這部電影,甚至稱之為垃圾。目前在美國和英國能夠找到的本片都是不完整版本。
似乎只有這些了。我在想,什麼樣的電影會遇到這樣的遭遇呢。這讓我想起了前陣子看的那部《香煙烙印》的電影裏面所講到的那部《世界的真正末日》。在電影裏永遠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那部電影可以已經被塑造成了最讓人遐想以及充滿嚮往的電影了。
當然我並不期待這部電影或者73版的那部同名電影會像那部《世界的真正末日》那樣充滿魔力,因為我知道,這樣的期待並不真實,電影裏的電影再讓人遐想,畢竟也不存在,否則拍出《香煙烙印》的John Carpenter也不必拍出那部還算不錯的《香煙烙印》而放棄了那部傳說中具有可怕魔力的《世界的真正末日》。那樣的電影也許只能存在於電影裏,瘋狂的導演腦子裏最瘋狂的狂想罷了。因為不可能存在,因為沒有,因為就算有也殘缺不全,所以,那樣的電影才是真正最讓人嚮往的電影。而73版的《異教徒》無疑跟《香煙烙印》裏的塑造出來的那部《世界的真正末日》很接近。這也許也是我對那部電影充滿期待的原因吧。
這部電影所能引起我的欲望是如此強烈的。那麼,再回過頭來看這部電影。從電影和之前的73版的資料來對比的話,也許不難發現的是,這部電影無疑把很多東西都給弱化了,或者不應該說是弱化,而是商業化了。看起來能讓更多人接受,也不至於那麼匪荑所思了。思想上的接近和視覺上的分化讓這部電影更具有市場價值也有更大的票房號召力。
至少在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從來不曾感覺,這部電影能和cult沾上半點邊。儘管導演尼爾•拉布特曾說,這部電影是在向73版的那部電影致敬,可是,這部電影已經完全大眾化了。
我看的版本是未分級的版本,也就是導演剪輯的未經審核盡可能保持原貌的版本,可是這種向大眾化靠近的味道依舊非常強烈。如果說,這部電影如果盡可能地忠於73年那個版本的話,那麼,也許73版也並不那麼吸引我了。電影商業化的進程總會傷害原來的某些電影,翻拍只是為了致敬,為了讓人們記住原來的那部本來應該讓更多的人記憶深刻的電影,那麼也許這部電影所做的還遠遠不夠。而如果翻拍僅僅只是為了剽竊原來作品的創意和構思,僅僅只是為了商業利益的話,那麼,翻拍也許就大可不必了。
翻拍一部經典的電影永遠要面對同樣的窘境,是對經典作品來一次全新的演繹和詮釋呢,還是僅僅只是忠於原作品所有的一切。也許,每一個翻拍經典的導演總想著加入一些新的看法和思索,可是這樣的工作永遠只是一場自廂情願的徒勞。翻拍的作品給人的口碑,能勝過前作的,幾乎寥寥無幾。
何況是這樣的一部被稱為邪典的cult電影。更瘋狂地向cult靠近,或者沖著商業票房而去而向大眾妥協呢。這部電影無疑選擇了後者。
這部電影是這樣走向大眾的。去掉了殘酷血腥的描寫而加入了大量的心理鬥爭的描繪;而73版裏也許更著重描繪的性開放的社會在這部電影裏基本上被略去不提;沒有太多的血腥和暴力而更多地用氣氛的營造來吸引觀眾,更注重了在氣氛上的營造而不是視覺上的衝擊;更把一個凱爾特人後裔改成了一個離群索居的母系社會縮影,這無疑與凱爾特人的社會構造大相徑庭了。這種種的改造無疑是把觀眾的視線從視覺上轉移到心理爭鬥和氣氛營造上。而這部電影還有一個很突出的特點,對於原來的作品裏性開放的那些描繪統統去掉,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更隱晦的欲望以及對於活人祀祠的渲染。
可是在這部電影裏,活人祀祠依舊也只是一個華麗的噱頭。如果只是沖著cult去看這部電影的話,估計會大失所望。當然,在看到這部電影和73版的資料介紹之前,也許沒有人會把這部電影和cult聯繫起來。不過換一個角度來說,這部電影依舊沒有讓人失望。
這部電影僅有的在視覺上讓人不忍直視的僅僅那幾組活人祀祠以及之前準備工作所鋪張的鏡頭看起來相對顯得殘忍,很多也許可以更殘酷的視覺都被弱化了。柳條人的焚燒基本上沒有多少篇幅,一個男人絕望地嘶吼以及四竄的火苗,這一切,並不足以配襯起cult的標籤。但是,如果從犯罪學的角度以及在這場謀殺案上所花費的時間精力來說,這部電影,卻足以被稱為是一場精美絕倫而且鋪設華麗的謀殺案。
試著想像一下。如電影裏修女撒摩西斯勒所說的,我們一直在準備一個重要的祭品,而這就是你的命運。我們需要一個陌生但又和我們有某種聯繫的人,和我們有血緣關係的人。我們小心翼翼地佈置了所有一切,每一件已經發生的事,感到驕傲吧,你做得很好。當我們選擇你的時候,你的命運早就在多年前就註定了。這是一個早已經寫好了的故事:你將成為祭品死去,將永遠坐在眾神中間;這是巨大的你無法拒絕的榮耀。
這將花費他們多大的精力以及時間來策劃這一切,而且每一步的策劃裏要預想到多少的可能性,而實施這樣的計畫將是一個多麼宏大的工程呢。電影裏所展示的是這個計畫最終成功實施以及最後的結果,而在電影之外我們的想像力中,我們可以想到的是,他們最終完成了這樣一個宏大的工程以及完全實現了他們所要的效果,每一步,每一個細節,如他們所說,他們小心翼翼地完成了這一切。動用了愛情、親情、女色等等抽象的可動用的資源以及更多的人力物力那些可見的具體資源而最終完成了他們這個堪稱完美的集體謀殺案。
以信仰之名,以祀祠之名,以神聖之名。殺戮,在他們看來也許是聖潔而榮耀以及偉大的。
也許,我對他們最感興趣的並不是他們殺人以及活人祀祠的那個過程,而是他們實施的這個過程。從薇蘿離開這個世外的私人海島之前他們應該就開始策劃,然後和愛德華相遇,相愛,直到有了身孕在結婚之前突然離開,再回到小島生下女兒蘿恩,再等幾年之後,所有的維克人一起寫了那封求救的信件把愛德華誘上他們的夏日島。所有的人在愛德華來了之後開始演戲,一直把時間推移到祀祠日的時候他們最終按照他們的想法實施了他們所要的祀祠,也就是我們所謂的謀殺。
這是一個極其漫長而且設計非常巧妙的謀殺案。而時間的跨度之大,幾乎是我所看過的謀殺案裏最有耐性的困獸之鬥。維克人的耐心以及他們就站在他們的圈套外看著獵物卻忍著暫時不去傷害他的那種韌性絕對是驚人的。
殺死一個人在電影裏顯得尤為容易,可是讓一個人按照他最有力的生命方式,預知他的所有一切行為而後讓他不由自主地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死去,也許就不那麼容易了。
一個人來實施這樣的殺人案也許也挺難的,因為他不可以出半點差錯;可是一大群人一起來實施這樣的殺人案也許要更加難上加難,因為每一個人都不可以出差錯露出破綻。我們能設想到一個人出錯的概率有多大,而一大群人出錯的概率將是大大增加的。預知所有的一切以及避開所有最有可能出錯的大部分概率之後完整地實施了自己所要的一切,這樣的謀殺案要比一個人拿著刀去路邊上砍死一個路人要艱難得多也可怕得多。
這部電影所做的也許更多的是停留在對於這個駭人聽聞的故事背後那井然有序的策劃和謀略,而不是這個故事所傳達給我們的那種精糙的表面。
這些維克人為什麼能夠如此深謀遠慮地完成這種看似不可能完成的工作呢。這也許跟他們的社會構造有著極其緊密的關係。從社會形態學來說,一個社會群體的生存的基礎以及他們所崇拜的那個基礎往往也決定了他們本身的社會結構和生存模式。
這個叫夏日島的地方,基本上是以養蜂以及採集蜂蜜為生的,於是我們也許應該回過頭來看看他們維持生計的蜜蜂是如何生活的。首先維持蜜蜂的整個種族的基礎就是它們的秩序和分工,蜂后不須勞作就可以享用最好的食物,因為它肩負著繁衍生息的重任;工蜂負責所有的勞作,而雄蜂則負責和蜂后交配。這樣的分工和永遠不會紊亂的秩序是蜜蜂社會的最基礎構建。
而這些夏日島上的維克人平靜生活在的表面下支撐起他們的整個社會結構的,其實就是這種蜂巢式的社會結構。當然,人類並不可能像蜂后那樣具備那麼強悍的生殖能力,於是,撒摩西斯勒僅僅只是一種精神上的蜂后,她既領導著這個小島上的民眾,也擔任著祀祠和發號施令的角色。當然,關於那個她躺在房間裏的白色床上的特寫,從某種程度上總會讓我們想起那只瘋狂的蜂后。
而男人,在這個島上基本上都是充當著繁衍後代的角色。他們做著粗重的活以及和所有的女人交配以保障種族的生息。這也是跟他們的社會構建緊密相關的。歷史課上的老師曾經告訴我,決定一個社會是母系社會或者父系社會的一個最根本的原因是,當時他們最主要的生產力是女人或者男人。而養蜂采蜜,這樣的生產方式無疑是女性顯得更優勝些。當然,也許如同撒摩西斯勒所說,她們用她們的方式愛著屬於她們的男人。
而能促成這個謀殺案的最根本原因就是蜂巢式社會構造那種精緻的秩序和分工。也只有如此井井有條的人群結構才能策劃並實施一個成功概率如此之底的謀殺案。
尼古拉斯•凱奇的慘叫聽起來如此悲涼;凱特•賓漢的惻隱之心看起來也多少有點無奈;低沉的艾倫•鮑斯汀;讓人驚豔的女教師莫莉•派克以及風情癡女莉莉•索博斯基……
這部電影多少還是有點看頭的。就算驚悚起來並不那麼可怕,殘酷起來也多少不那麼血腥,可是電影背後透出來的寒意讓人欲罷不能。
寫到這裏我突然不再那麼期待73版的那部同名之作,我在想,也許在某些方面那部電影會不會比這部稍勝一些呢。可是,總沒有那麼多美好的事情總能如願,以一種稍帶瑕疵的的不完美來看待這世界,帶著那種不滅的渴望也許要比真實的具體來得更舒暢一些。承認那些不完美的一切以及認知這個不夠完美的世界,也許,比徒勞地想著去改造這個世界來得更輕鬆些。
於是,我選擇享用。
2007-04-15;丁亥年甲辰月己卯日;寒潮節;岱誕。
附注:電影資料擴展鏈結。
■片名:《The Wicker Man》
■譯名:《異教徒》/《柳條人》
■導演:尼爾•拉布特(Neil LaBute)
■主演:艾倫•鮑斯汀(Ellen Burstyn)/莫莉•派克(Molly Parker)/尼古拉斯•凱奇(Nicolas Cage)
■類型:驚悚/劇情/恐怖/懸疑
■片長:106min
■國家:美國/德國
■語言:英語
■發行: 華納兄弟公司
■上映: 2006年9月1日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