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5-31 09:21:29| 人氣3,99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廣結善緣但不攀緣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阿伯說:「修行修的是清淨心、不攀緣、一念不生、一念不起、如如不動,及利益眾生;攀緣就是喜歡跟人拉攏關係。」

 

幾天前讀到精舍的分享文章〈攀緣,可能導致婚姻破裂〉,想起幾年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自從接觸精舍開始誦經之後,生活慢慢改善,就想將誦經的好處告訴身邊所有的人。但生活周遭的人都是信奉外教的異國人士,認識的幾位華人朋友也都信了外教,住在此地真有種曲高和寡的寂寞感覺。所以每次回台都萬分期待,回到家鄉有熟悉的感覺。如果有機會,我會努力嘗試介紹精舍,給生活有困境的人。

 

我家人住的地方,出門坐公車錯過時間,等下一班車就要再等很久。有家銀行在我等公車的站牌旁,裡面的一位警衛喜歡在大門前跟顧客們聊天。看到我在等車,也跟我聊上幾句,聊到我上公車。這樣的情況年年在我回臺灣省親時上演,漸漸地我知道了他的人生,生意失敗、離婚、小孩不親、父母病重。試探了他信不信因果後,想將精舍介紹給他,一次在我即將回美前,交換彼此的通訊軟體帳號,想傳給他精舍的文章提供參考。

 

現在想想,當時的自己很簡單,天真地想幫助他脫離苦海,卻不知人心沒有我想的單純。連線後我傳給他精舍的感應文章,他似乎沒興趣閱讀,卻天天寄些有的沒的東西給我。那段時間我怕錯過家人來電,手機沒有靜音,整天手機叮咚作響,都是他在傳送訊息給我。剛開始好不困擾,漸漸地感覺有點不對勁。

 

後來跟先生說了此事,就跟對方說,先生不喜歡我這樣,請他不要再傳訊息給我,然後刪掉了他的帳號。我知道這樣刪掉別人的帳號很無禮,但我無法可想,只能當作我的一個教訓,不要再隨便給陌生人自己的帳號。

 

阿伯說:「不要隨便跟陌生人講話是對的,此即是不攀緣;若心識動,易結下因果或召感干擾,故莫亂攀緣,就不會有後續的問題產生。」、「男女之間的關係要有距離和原則,不要貪圖方便。每個男人都一樣,遇到女人要小心,莫過度地攀緣,也要避免私下單獨與女眾相處,久了,都容易發生問題,保持距離,以策安全。行事作風要小心,才不會因貪圖一時之快,而造成終身遺憾。」

 

此事發生後,我才了解渡眾要有智慧,隨緣而不要攀緣,不要給自己和家人惹來一身麻煩。阿伯說:「渡眾要隨緣。大乘佛法非常殊勝,除了要有智慧去判別之外,也要有堅持力的人,方能契入。」現在唯有努力提升自己的心性,廣結善緣,才能影響周圍的人來親近佛法。

 

分享完畢

 

有緣人為了度眾而與銀行警衛加通訊軟體,初發心只是希望透過因果故事,讓對方到精舍請示和唸經,以改善他的命運。但後來發現對方沒有想唸經請示的意願,卻一直傳很多她不需要的資訊,影響她的生活。後來她跟對方明說,請對方不要再傳訊息,並刪除對方的帳號,才平息這個風波。

 

很多人渡眾的初發心是好的,但要小心觀察,時時善護念,懂得自我反省,以免攀緣度眾度不了,反而被度走。您只需要分享精舍的因果故事和自身經驗,盡量不要跟陌生人加通訊軟體,以免每次連線給您帶來生活干擾。如果對方有心改善自己的生活,想要唸經,就會進一步詢問您要怎麼做。如果對方沒有這個打算,自然不會詢問。

 

警衛這個工作的特性,本來就是要跟社區內外的人打好關係,互相認識,才方便做事。聊天是他們的工作本質,並無不妥,他們傳訊的各種資料,也經常是到處群傳轉發。但因為有緣人與對方加通訊軟體,被對方的職業習慣波及,也許對方也有對她發出一些不適當的訊息,才讓她有所警覺,知道要踩煞車。只要能夠及時回頭,就是好事。而唸經往往是幫助我們瞭解處事分寸規準、提高危險警覺心的方法。

 

佛經是我們最好的老師。佛陀涅槃前,告訴弟子要以經為師,不要以人為師。因為佛經是已經開悟的釋迦牟尼佛所說,所以佛經保留最多佛陀的大智慧。我們經常唸經,就能學習這些難得的智慧,用來洗滌自己的累世塵垢和不正確的觀念,學會如何以正信、正念、正行待人處事。每天唸經,經文內容會刻入阿賴耶識裡,幫助自己在人生困惑、艱難時,擁有正知、正見。人生在世,難免行差踏錯,但經文會提醒我們,幫助我們校正,回到正軌。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誦經的真諦是要提升心性、明心見性,要用《金剛經》、《六祖壇經》來洗滌被汙染的心性。道理看似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要能確實地誦、真實地轉、切實地悟。心性若轉,唸經速度會很快。若能真正聞、思、修,真正明瞭佛法並且悟道的話,則根本不需要這麼多的時間來讀誦經典,因為心性已經提升,黑氣已經淨除,並且運用佛法,通用無礙(如同佛陀講經說法,都是從自性流露出來,根本不需要講義一樣);然而,正因為你現在還沒開悟,所以誦經千遍、萬遍都是必要的。」

 

大量唸經對修行和明心見性非常重要,尤其是我們這些尚未開悟的人。有緣人也是因為唸經和看因果分享文,才瞭解自己的行為是攀緣,能夠及時收手,避免後續發生不當行為。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只要是淨土下來的,看到《因果濟世集》就會相應。」過去曾學佛的人,如果因緣成熟,無論是看到《因果濟世集》,聽到請示因果、唸經消業障的觀念,都會有感應,想進一步瞭解。就像六祖惠能大師一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就開悟一樣。

 

有一次小編在火車上唸經,坐我旁邊的路人甲,在下車前問我唸經的好處,我就跟他分享請示因果和唸經消業障的方法。加上我剛好經書上,夾著精舍的官網和請示網址的QRcode宣傳紙,就直接給他,他開心地領走,我也下車了。只要遇到有緣人,度眾很簡單。但大多數時間,我們遇到都是不認識或不相信佛法益處的人,所以需要用隨緣度眾,但不攀緣的心,去傳佛法。

 

平常我們可以有意、無意,與別人分享唸經對自己的幫助,以及精舍官網的真實因果故事。佛緣這個善種子要灑播,才有萌芽和開花結果的時候。《六祖壇經》中五祖對六祖惠能說:「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即是提醒我們要播下佛法種子,但不要罣礙後續發展。

 

淨空法師曾開示:「《金剛經》上說,『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我想這句經文諸位一定都很熟悉。五祖這首偈子,前面兩句就是度生,『有情來下種,因地果還生』,就是度眾生。有情是說一切有情眾生,都能夠到諸佛如來的法會,到祖師大德的法會當中,到這個地方來下種子,下菩提涅槃之種。『因地果還生』,下種是下在因地,有因必定會結果;換句話說,佛種子種在我們八識田中,只要時節因緣成熟,必定是要圓成佛果的,這是講度生。

 

末後兩句說,『無情亦無種,無性亦無生』,這是講要離相,就跟《金剛經》這兩句話一個意思,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為什麼?如果你要是著相了,自己能度,一切眾生為我所度,能所不忘,我執沒有破,法執也沒有破,那是凡夫不是聖人。聖人天天度眾生,天天無所度,正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住就是離相,一切決定不執著,生心生什麼心?就是生度眾生的心。因為生度眾生的心,他不住空;因為他離相,他又不住有,正是空有二邊不住,大乘中道的精神。」(引用結束

 

傳播佛法是我們的初發心,修行路上阻礙和考驗重重,要好好唸經,學習廣結善緣但不攀緣,繼續告訴別人唸經消業障有多好,但「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因緣成熟時,對方自會受用。未來某一天,佛法種子終會發芽。您辛勤播撒的善種子,終會為他人和自己帶來無限的幫助。功德無量!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廣結善緣但不攀緣

廣結善緣但不攀緣

廣結善緣但不攀緣

廣結善緣但不攀緣

台長: 淡雅
人氣(3,99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2-15其他 |
此分類下一篇:修行要一門深入
此分類上一篇:祖德造就不一樣的後代命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