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5-12 22:01:32| 人氣1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如高山般的阻礙

    以下為一位師姐分享,來文照登:

 

 記得最初接觸精舍時,開示出許多條業障,有些很急迫,菩薩慈悲讓我們可以用功德轉換的方式早點了結因果,這也開啟了我布施的緣分。一開始布施的時候,總是會計較,想說布施多少可以迴向幾條業障、這張收據又可以補多少福德。行善布施,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但因為貪著布施的功德,使得布施變得非常狹隘,不過是拿錢換功德了債而已,並沒有從中體會布施的意義,充其量只是花錢消災。如果智慧沒有提升,花再多的錢也無法確保永恆的安逸,因為,做善事歸做善事,沒有智慧,一樣持續在造業,就像挖東牆補西牆,牆永遠補不好,天災人禍一來一樣會倒。斷惡修善,是每一個人的本分,都是應該做的事情,但沒有智慧,不明白因果,實在很難做到。

 

 記得小時候,媽媽要求我和妹妹輪流洗碗、打掃家裡,那時候我就常常計較著:為什麼今天碗比較多是我洗?昨天碗比較少是妹妹洗?為何每次輪到我洗的時候,碗都特別多?媽媽是故意的嗎?又為何弟弟總是不必做任何家事?凡事大家都幫他做好好的,只因為他是男生,所以什麼都不用做?現在想想都覺得自己實在好笨,為何以前的肚量這麼狹小?洗個碗也要計較?大家都是一家人,同住一個屋簷下,做家事是應該的,誰做都一樣,不需要計較。能做是福,做得多更是大福報,廣欽老和尚常說:「我們修行,吃的苦難有多少,福報便有多少。福的深淺,視所吃的苦多寡而定。」所以,從小我就有累積福報的機會,只是心盲眼盲,不懂得珍惜,總是愛計較,心量不夠寬廣、智慧也尚未開啟,因為我的無明和計較,越不想吃苦,未來就會吃越多的苦。

   

 並不是說洗個碗就是修苦行,所謂的苦,就是能讓自己起任何無明煩惱的事情都是苦,都是我們需要去磨練、突破的。小時候我很有長輩緣,大家都疼著我、讓著我,嬌生慣養的,所以洗個碗、掃個地對我來說,真的很苦啊!凡人的心態,有公主可以當為何要當婢女?當然是當公主好呀!公主怎麼可以洗碗?所以一要我做事,我就叫苦連天,但母命難違,只能在心裡生悶氣,由此可知,我因為吃不了苦,生起了多少無明煩惱,造下了難以計數的身口意業呀!也因為這樣,所以我的妄想雜念特別多,心也不清淨,常引來外靈干擾或沖犯而不自知。

 

 感恩佛菩薩慈悲,並沒有放棄我,遇到精舍之後,才知道自己有多麼幼稚、有多麼身在福中不知福,開始修行後才發現,原來修行是在藉各種事境來磨鍊我們不起無明煩惱,藉此剪除習氣,鍛鍊做人做事的各種能耐,並不是要做什麼苦差事才叫做苦行。打破對一切順逆境的分別、剪除煩惱,就是在修苦行。修行人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開發智慧,捨不得自己吃苦,未來要捨的還會更多,人生就是一連串不斷失去的過程,要捨得失去,才能真正獲得。

 

 因為自身無始劫以來的習氣使然,以及從小優渥的生活環境,所以未修行前我非常心高氣傲,凡事放不下身段,認為丟臉跟丟命一樣嚴重。經文是佛菩薩的慈悲智慧,開始唸經後,在經文不斷的薰陶之下,漸漸明白所謂的高傲,就是一個造業的傷人武器,不但傷人也傷己,必須快快修正,迅速剪除。貢高我慢是我第一個要對治的煩惱,修行就是要修一個慈悲心、歡喜心和卑下心,若我連卑下都做不到,如何升起歡喜心?沒有歡喜心,如何有慈悲心呢?為了修正自己,我開始專找自己原本不願意做的事情來做,例如:隨身攜帶一個大袋子,走在路上看到垃圾就撿,不管有多髒,看到就撿起來。一開始皺著眉頭撿,到後來,越撿越歡喜,凡是我走過得街道,都乾乾淨淨的,自己的心也越來越輕鬆。原本也會擔心行人異樣的眼光,彎腰撿垃圾的時候,路上的行人都一直看著我,心裡也覺得挺不好意思的,但是,我告訴自己一定要突破,做對的事不能在乎別人的眼光,要把我相去除。就像阿伯曾說:「闖紅燈是一件不對的事,不能大家都在闖,妳就跟著闖。修行也是如此,不能因為大部分的人沒在修,我也就跟著不修,做對的事情要堅持,還要能忍辱,忍受眾人可能對您的排斥和異樣的眼光。

 

 廣欽老和尚說:「心不定妄想就多,妄想多的人,更需要做一些雜務事,將念頭有個寄託。否則妄念紛飛,心定不下來,念佛也念不下去,修行就是對一切粗賤的工作,都要無分別的去做,主要在磨我們的傲氣、消我們的業障。有苦才有行好修,沒苦就沒道行可言。」為了對治我的高傲煩惱,我開始刷廁所,每當妄念一起無法降伏的時候,我就開始拿著刷具刷廁所,我很愛乾淨,容不得一點髒,說穿了就是有潔癖,但這也是一種執著,怕髒怕亂,是一個很嚴重的分別心,如何渡眾利他?為了剪除這個壞習氣,只要煩惱一上來,我就開始找廁所刷,從家裡的廁所刷到公司廁所,放假的時候,就去刷公廁。鄉下的公廁較少在定期維護,所以挑戰性很高,剛開始邊刷邊掉眼淚,心裡想:「為何沒事找事做?在家裡悠閒的唸經不是很好?為何要來這又髒又臭的地方?」但是,我下定決心要剪除自己的習氣,這些都只是過程,修行的重點就是要修心,怕髒怕亂的人就是還有分別心,成不了大事。漸漸的,刷廁所越刷心越靜,不再覺得這是一件苦差事了,心裡也越來越快樂輕鬆。想著來這裡方便的人們,都能有個乾淨舒適的地方解決人生大事,他們快樂,我心裡也跟著快樂。雖然做的汗流浹背,但是心是安定自在的,沒有任何煩惱。

 

 曾經因為工作時間長又忙沒有時間唸經而煩惱,只要有空,就想唸經而不願意做別的事情,那時候認為只有唸經最要緊,其他什麼事都不重要。雖然只是心裡這麼想,但慈悲的阿伯就是有本事知道我方向盤歪了,正在漸漸走偏,常常送來一句話或是一個小故事來提醒我。「口念心不轉,喊破喉嚨也枉然。」、「轉心性,就轉運程。」雖然被提醒的當下常常滿頭問號,不明白為什麼阿伯要這樣提醒我?但是靜下心來想想,渡眾利他是修行人的本分,是應該做的事情,如果只顧著自己唸經而不為眾生奉獻自己,只圖自己誦經持咒,一味地自私,這樣的修持,乃是執我相,心地只會越來越狹窄,一輩子無法解脱。反之,將身心奉獻於渡眾利他的事,為眾人做一切功德,令他人得到利益,雖然誦經的時間少了、但一切的經藏已在其中,則智慧漸開,心胸漸廣。

 

 自古以來,高僧大德常說:「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瑣事中修。」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境,都是磨練自己的好機會,我們要在一切的煩惱中好好調理自己,這是別人無法代替的事,等調理得當,自然智慧明朗,無明散去,當我們修到化苦為樂時,自然一切事情就會清淨明朗,無不通曉,而智慧大開。修行是從苦中修,越修越不覺得苦,漸漸覺得快樂輕鬆,並沒有感到是在受苦,這就是業障漸漸在消、智慧漸漸在開;若是越做越覺得痛苦煩躁,那就是無明與業障在翻絞。做任何事沒有苦的感覺,做什麼事都輕鬆自在。做利益眾生的事也不覺得在做什麼,更不覺得自己在渡眾生,就像吃飯穿衣一樣稀鬆平常,當成自己的本分在做,就能輕鬆自在。

 

「凡事淡中知滋味」, 佛菩薩渡眾利他並不貪著一切,反而將一切的好處迴向給十方法界,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當我們了解,宇宙之間一切法跟自己的關係是同體的,既然是同體,就沒有任何條件,行善利他沒有條件,清淨的愛心、平等的愛心,確確實實和十方法界眾生是一體的。「斷惡」是我們的義務,「修善」是我們的本分,照著本分腳踏實地的修、拼命的做,所有的一切善事,都是我們該做的事,有好處,自己不領受、不貪著,就是菩薩道。

 

(分享完畢)

 

   「凡事淡中知滋味」,人生越簡單,越能體會其中的奧妙滋味。現代科技發達,凡事求便利、求迅速,大多數人都在繁忙之中忘了停下腳步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了解自己靈魂深處的需求,往往被五光十色的外境所迷而不自知。生活要過,靈性也要提升,外在與內在相輔相成,才能遇事不起煩惱,每一個階段都能清淨自在。

 

    您現在過的是怎樣的生活呢?繁忙緊湊、枯燥乏味、爭執紛擾、勾心鬥角、計較防備、煩惱憂傷還是清淨自在呢?每天給自己一小段時間與空間,靜下心來沉澱內心,認真想想來這世上一遭到底是為了什麼?富貴名利如浮雲,就算讓您暫時抓到了,也是一下子就成為過眼雲煙,人生除了汲汲營營追求那些外在的名利富貴之外,還有更多值得探索的真諦等待您去發掘,靜坐是個好方法,除了沉澱內心還能讓身體放鬆,讓身心靈都得到充分的休息,心靜下來之後,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會不一樣,處理事情也會更加的成熟圓融,這就是智慧的顯露。

 

以下引用星雲大師說偈:

   

眾生為慢纏,染著於憍慢,為見所迷惑,不免生死患。─《出曜經》

 

在《出曜經》裡,有四句偈很好:「眾生為慢纏,染著於憍慢,為見所迷惑,不免生死患。」說明了眾生若染著於憍慢的習性,會讓自己的見聞覺知受到蒙蔽,在生死大海裡流轉,無法出離。

 

 「眾生為慢纏」,憍,即對自己的長處產生傲慢自大的心理;慢,即對他人起高慢心,認為:我比你有錢、有地位,我比你能幹、家世比你好、學歷比你高;即使自己學歷沒有比人高,智慧、能力沒有比人好,仍是狂妄自大,自以為了不起。然而「我慢高山,法水不入」,一個憍慢心重的人,由於不肯虛心接受一切,即使再好的法也無法流入他的心裡。

 

   「染著於憍慢」,憍慢,如同渾濁的色彩,會把一個人原本純淨的色彩變得污濁不堪,大家看了不歡喜,也會造成人際往來的障礙,做什麼事都不容易得到助緣。

 

   「為見所迷惑,不免生死患」,尤其被自己的思想見解、執著所迷惑,凡事都是:我認為、我的意思、我的想法……,真的是這樣嗎?不一定,反而因為你執著你的見解,而造種種惡業,終日沉淪在愚痴無明中,大家都不願意和你往來親近。這樣的人生不但沒有前途,此生盡了,不免還是繼續生死輪迴,憂患無窮。

 

    因此,一個人的貧富貴賤、長壽夭亡、順逆得失,都有其源頭,要想有光明的未來,必須先檢視自己的舉心動念。

(引用完畢)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凡事應先檢討自己而不是責怪別人,修行,就是用智慧對治煩惱、剪除各種習氣的過程,把自己調理好、修正自己,別老是用放大鏡檢視別人、橫生禍端,如此,就能避免爭執、減少紛擾,成就一個仁民愛物的大同世界。阿彌陀佛!

 智慧到了極點啊,沒有智慧的境界,那才是真智慧這也等於老子說的,大智若愚;智慧真到了極點,就是最平淡的人。世界上最高明的人,往往就是最平凡,相反的,平凡就是偉大。無有定法,如來可說無為福屬於清福之類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台長: 淡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