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4-05-08 12:37:30| 人氣4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人生無常,珍惜平常!

以下文章為一有緣人來信分享:

 

現場開示精華錄:

 

「前世和現在所遇到的,都是過去世所造下的因果,自造善惡,自受因果,所以要處處與人為善;多唸經,與在能力範圍內多做善事,認養孤兒,關心鰥寡孤獨,累積起來,就是下輩子能過好日子的福德資糧,這樣以後就會遇到善緣。」

 

「身體好才是最重要,也才有能力能夠修行;身體不好,延壽沒有意義。生命不要長,而是要活得幸福,且能帶給人幸福。」

 

在醫療行業待了十幾年,最大的體悟就是:「人生無常,珍惜平常!」舉最近的一個例子,上星期有位媽媽推著她坐輪椅的兒子來看診,當時我沒有仔細看,心裡想著:「他應該是新病人吧!」因為我印象中,從沒在這家醫院看過坐輪椅的小病人,而且才剛滿十歲。就在我胡思亂想的時候,聽到醫生叫這位小病人的名字,我心想:「咦?這個名字怎麼這麼耳熟?」接著就聽到醫生很驚訝的問這位媽媽:「他怎麼變這樣?」這位媽媽指著坐在輪椅上的兒子說:「他因為心臟瓣膜的問題去看醫生,醫生建議開刀,還說是很簡單的手術,成功率達97%以上,結果沒想到開了之後就變這樣了!」

 

我站在不遠處看著輪椅上的小男孩,靜靜地聽著醫生和小男孩媽媽之間的對話:「他因為手術後造成血栓,血栓再造成腦缺氧,最後變成四肢癱瘓……。連醫生也說:『這樣的機率很低!』當時我心想,這應該是業障討報造成的。因此我趁醫生幫這位小男孩診療時,去候診室的書報架上拿了本《因果濟世集》,在小男孩的媽媽幫他兒子拿藥時,把書鄭重的交給他媽媽,並且囑咐她:「有些事情發生,是科學和醫學無法解釋的,為了妳兒子,我希望妳看了這本書之後,能夠姑且一試!」

 

回想這個小男孩之前每次來看診的情景,是那樣地活潑好動,再對照眼前癱坐在輪椅上,ㄧ動也不動、嘴歪眼斜的他,我抬起頭,眨眨眼,把眼淚逼回去。

 

說真的,到目前為止,還有許多疾病的發生是找不到原因的。有些被歸類為腦部病變,例如癲癇;有些是自體免疫疾病,例如紅斑性狼瘡;或者是心理壓力造成,例如憂鬱症……。這些找不出病因,需要終生治療的複雜疾病,雖然不是絕症,但也不能根治,要長期吃藥控制。

 

曾經我也是需要長期吃藥控制病情的一份子。我有家族遺傳性氣喘,因為是過敏體質,所以氣喘、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症狀我通通都有。後來還因為一場嚴重車禍導致頭經常暈眩脹痛,所以我真的是一天都沒停過藥。經年累月的生病吃藥,還導致我心情低落、鬱悶,得了憂鬱症。

 

這幾十年生病、吃藥、打針所花的醫藥費,差不多都可以買一間小套房了。在我藥物種類越吃越多、藥物劑量越吃越重,病況卻越來越糟,連醫生也束手無策。疾病纏身的我開始懷疑自己生命的價值,就在覺得生無可戀的時候,老天爺讓我遇到了牟尼精舍!

 

抱著「死馬當成活馬醫」的心態,我對業主菩薩懺悔,藉由誦經迴向給業主菩薩後,那些所謂過敏體質造成的狀況,終於有了好轉。直到此時我才相信,有些事情真的是「要人也要神」!

 

沒有經歷這幾十年的病痛折磨前,任何人只要跟我說因果報應、業主菩薩的事,我都會嗤之以鼻,罵對方無知,甚至還說:「人類都能夠上月球了,你還在迷信那些有的沒的。」有些人不見棺材不掉淚,而我就是屬於這類型的人。現在的我會說:「佛菩薩利用種種善巧方便,循循誘導我這個迷途的孩子,指引我方向,找到正確的路!」

 

當您還在想「人生所為何來」時,請試著拿起經書吧!在您誦經之時,答案自然就會浮現在腦海中。

 

分享結束

 

宇宙天地有一股萬物皆受掌控的神祕力量,就是「因果」。佛法重視因果,認為「因果通三世」,不是單純凡眼所見的今生而已。「菩薩畏因,眾生畏果」。菩薩明瞭因果業報的可怕,所以為求好的結果,一開始就造好的善因,這是「慎始」。

 

但是,凡夫眾生不明白因果業報的可怕。人無完人,我們都曾為了滿足自己欲望而侵害到別人。小至惡念生成,大至做出惡行,都是讓因果形成的「業因」。譬如偷盜之人,明知道偷盜行為犯法,被抓到要吃牢飯,卻抱著不會被抓到的僥倖心態,等到事跡敗露,才苦苦哀求、後悔不已,這便是眾生的無明。又譬如,大家都知道並排停車是違法的,卻往往貪求方便,不去多想,可能因為您的方便,造成後方來車的不便,嚴重者甚至還可能造成他人出車禍,危害生命。

 

世間抱著僥倖心態的人太多了,每個人都以為自己的作為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自己的起心動念皆烙印在阿賴耶識中,無所遁形。若讓更多人明瞭因果制約,人人心中抱持著「舉頭三尺有神明」的觀念,隨時約束身口意等惡念、惡行,就會少造些惡因,讓社會多些祥和與平靜。 

 

許多人面對生命中的苦難,常常怨天尤人,覺得為何老天如此不公?為何誰誰誰這樣對我?為何自己如此貧窮?為何有才能和抱負卻沒有發展的機會?為何會生這種難以治癒的病?為何人家開刀就康復?我開刀沒康復就算了,還併發各種副作用?但是您可曾想過,為何發生這一切不幸的是自己不是別人?

 

老天真的不公嗎?其實沒有。人們今世所承受的,無論悲傷喜悅,全都來自自己過去世的善惡造作,老天爺只是依照您所造之業,把您送到相對應的地方,讓您接觸到應該面對的一切人事物。

 

若您過去廣結善緣,造善較多,您就會較好過,遇到各種來報恩或喜歡您的人,當您的貴人或助手。反之,若您過去世自私自利,處處找人麻煩,犯法鑽漏洞,害人無數,您就要面臨相同的報應,利益被犧牲,被人找麻煩,被人陷害。您過去怎麼對人,現在人家就怎麼對您。想要過上好日子,除非在此之前您曾累積過大福報尚未用盡,否則根本不可能。這不是老天爺不幫忙,而是祂們想幫忙也沒辦法,因為不能違背天地共遵的因果法則,而這也就是為何現在有人在哭,也有人在笑的原因。

 

常言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因果業報,分毫不差。當過去世為惡的業力找上門時,除非您當世改過、修行,造下無數善業,才有可能重報輕受,否則,您怎麼做,就該怎麼受。

 

難道,貧困悲苦之人就沒有扭轉命運的可能嗎?當然不是!我們雖然無法改變過去世所做壞事,卻能在本世透過「因果債,功德還」的方式,將現前的業力消除。這也是牟尼精舍一直提倡改變命運的方法,不用花您一毛錢,只要花您的時間,專注地唸誦佛菩薩開示的《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唸滿所需數量,再到精舍迴向圓滿,即可消除困擾您人生的問題。

 

有些人早就在誦經,卻因為不知道該怎麼迴向、迴向給誰導致生活持續不順;有些人則是沒有因緣到精舍,或是到精舍時晚了一步,懊悔為何不能早點接觸精舍,讓自己或親人活久些、少受點苦!因此,能夠認識牟尼精舍,透過佛菩薩的因果開示,明瞭受報原因而誦經迴向,消除業力著實難能可貴。以下引用精舍現場師姐分享:

 

「昨天遇見一對夫妻,太太為癌症第四期。夫妻兩人都有誦經的習慣,解說過程中兩人都特別專注和恭敬,非常有禮貌且客氣。我講解到一半的時候,太太說:『有開示業障出來,她真的很感恩了!』說著、說著,她眼眶泛紅了!看著本來心事重重的他們,笑笑地離開精舍,我想這應該就是度眾的意義:『幫助眾生離苦得樂。』

 

『水到絕境是飛瀑;人到絕境是重生。』這句話形容的真是貼切!有時人跌入谷底,反而能看見不同的風景,真的會讓人想徹底改變自己,這時生命又有另一番風景。世人要遇到像精舍這樣可以『因果債,功德還』的管道,真的很不容易,要有大福報者才能得遇且深信,也只有遇過許多磨難的人,才會珍惜和明白。精舍『因果債,功德還』的方式,確實是可以幫助深陷苦海的眾生離苦的一盞明燈,度人上岸的法船。」分享完畢

 

精舍提倡的「因果債,功德還」正是把錢還給您的債主,讓債務一筆勾銷的妙法。若您平常有在行善布施,也有誦經、唸佛號,卻還有許多不順,蔡師兄說:「您平常很努力在賺錢(行善、唸佛、唸經),但您沒有把賺來的錢還給您的債主張三、李四,這筆債務還是存在,錢還是您的,不是他們的。」換言之,不能只行善累積福報,不銷業障,也不能只銷業障不行善積德,行善與銷業障要並行,人生才能真正平安順利。

 

人有生老病死,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我們卻能以佛法智慧,用更宏觀的視野,賦予生命另一種高度。有業力討報是件好事,我們才能還清前債,重新開始新的生活;有業主菩薩出現也是好事,我們才能放下我慢心,謙卑感受世間萬物;有身體病痛更是好事,我們才能體認到世間無常,進而生起出離心。人生是苦海,因為有這些苦,才讓我們更珍惜當下!

 

牟尼精舍運用種種善巧方便,循循誘導眾生認識佛法、接觸經典。如果您被開示出新業力,恭喜您,您又往還清債務之路邁進一步;如果您恰如文章所說,已經癌末才到精舍請示,那麼您更應該把握時間,萬緣放下,一心向佛,這是最聰明、最有智慧的做法。祝福所有眾生皆能把握這難得的機緣,一心向佛。「願生西方淨土中,九品蓮華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720428897.jpg

720428900.jpg

720428903.jpg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台長: 淡雅
人氣(4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2-4身體疾病問題 |
此分類下一篇:佛菩薩的奇異恩典
此分類上一篇:人生的低潮和黑暗面,該怎麼辦?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