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前天有一位鄰居氣呼呼地拿了一張醫院複診通知單來,因他不識字,所以要我們幫忙看回診日期。因回診時又要向公司請假,他不想請假越說越是激動,我先生問他,是生命重要還是錢重要?見他還是怒氣沖沖,我想這時候多說無益,不如不說。眨眼提醒先生勿再與他說話,言多必失,避免犯口業,最後還是氣呼呼離開了。
會譴責一個人、一件事,是因為自己有太多的怒氣,即使是一點事也能引燃怒火。但氣的到底還是自己,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罷了!
別人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可引以為鑑,也可以透過身邊的人來覺察自己,改變自己,修練自己。
想起幾十年前的某一天,公公因欠了別人十萬元的賭債,債主找上門來,那時候大家聽到要拿錢出來幫公公還債都沒有人願意,我和先生跑了很多間郵局領了十萬元還給債主,事後過不久她們又給我們安上一條不孝的罪名,還到處散播謠言,說了我們很多的壞話,讓很多人誤解。
以前每每想起這件事時,心裡就會難過、生氣,但過去心不可得,經歷過歲月的洗禮後不覺得難過了,怒氣、怨氣都消了。很多事,換個角度想就會不一樣,雖然蒙冤受辱,但也感恩讓我有學習成長的機會。
遇到他人來考驗,要以歡喜心面對,不要嗔恨,不然就考不過了。去我執就是要無我相,若把「我」拿掉,別人的唸和罵都不是在唸或駡自己。佛曰:「自造善惡,自受因果」,對方造對方的業,您修您的,若心未淨,考驗未過,磨練就會一直來。
(分享完畢)
修行是修心,非修相;心性不提升,修行的層次就在原地打轉。誦經是修行上重要的功課,但誦越多經代表修行的層次越高、心性越好嗎?那可不一定!修行要修到功夫成片,最重要的就是修心,心要如何修?就是嘴巴唸經,心跟著經義轉,也就是「行經」的意思。誦經不行經,心性就不會轉,貪嗔痴就不能去除,境界來臨時,一樣會在境上生心,一樣會被境所轉,越修越不清淨,隨時都被外境牽引,心性如何能提升?
修行,不在於外在的表相,而是內在心性的層次。就好比修行人要有恭敬心,禮敬一切眾生如禮敬諸佛。這是發自內心將一切眾生當作佛來看待,才能成就佛門所說的究竟圓滿。眾生皆是未來佛,皆具佛性,只是暫時被五濁惡世的塵沙業所蒙蔽,所以需要靠修行來去除,一點一點地恢復清淨光明。來到這世間修行的眾生都一樣,在佛法之前人人平等,貧富貴賤、親疏遠近都是自身的分別心,佛菩薩一視同仁,慈悲度眾,不管有情無情,一切恭敬,一心頂禮,歡喜讚嘆,無所分別。如同古人所講:「大而無外,小而無內」,全部都包括在其中,無二無別。
修行,不是嘴巴講講就是在修行,要將經典中佛菩薩的智慧付諸實行,在日常生活當中,分分秒秒、時時刻刻都要遵循佛菩薩的教誨,生活不離佛法,佛法不離生活。好習慣是可以培養的,說話畫、做好事、存好心,每天不間斷,就會漸漸養成好習慣,讓自己起心動念、言行舉止都與佛越來越親近。壞習慣也是可以去除的,依照經典的教誨去除無明習氣,不該做的絕對不做、不該想的絕對不想、不該說的絕對不說,一切以佛經的教誨為主,將佛經的光明思想刻畫在自己的腦海中,如此,佛光就能漸漸滲入阿賴耶識中,將黑氣驅散,將染污的阿賴耶識漸漸漂白,恢復本來面目。
每當遇到境界來臨時,小編就常常問自己,這件事佛菩薩會怎麼看待?佛菩薩會怎麼做?佛菩薩會怎麼去說?用佛菩薩的智慧去看待一切境相,問題就能圓滿解決,沒有痛苦、沒有執著、沒有煩惱,一切順利,且還能在解決後通通都放下,清淨自在。佛菩薩的智慧哪裡找?都在經典裡頭。所以說,誦經更要行經,心性才能提升,才能修得清淨心與不動心,才能與佛菩薩相應。
佛家語云:「心外無法,法外無心」,心就是佛,佛就是心,都是自性所變現,離開自性沒有一法可得。所以,心淨則國土淨,菩薩心即是我心,只要心淨,處處都是佛國淨土。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