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鄰居奶奶一輩子都在與人計較,一點點也不讓人,佔到便宜就心情愉悅,吃點小虧就整日罵罵咧咧。年輕的時候,家庭美滿,孩子的學業也不錯,怎知孩子長大後,工作常不穩定,不是失業就是被裁員,連鄰居奶奶自己也身體欠安,健康每況愈下。她天天為家裡的事情唉聲嘆氣,就更愛與人計較了。
俗話說:「有量才有福」,易經:「厚德載物」。萬般愛計較,實在耗福報,待人應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量大福就大。人要心存善念,善的力量會循環,多多行善,功不唐捐。給別人一條路走,就是在為自己舖一條處處有貴人相助的路;給別人一線生機,就是在為自己打造處處生機;給別人一絲幫助,就是在為自己累積善緣與福報。這世間萬事萬物都離不開因果,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受惡果。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生而為人,應當好好修行,以經為師,多多行善,才不會虛枉此生。
(分享完畢)
人若不懂因果,不知善惡到頭終有報的道理,貪嗔痴就會不斷地膨脹,持續造作惡業,累積一件又一件的苦果,最後還是自己承擔,如《地藏經》云:「父子至親,歧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
修行,才能懂因果、明道理、改過錯、修惡習……,如此,才能將累劫累世所堆積的塵垢漸漸滌除,拭去心性上的汙濁,恢復本自清淨的自性。
每個人都要修行,但是,要在哪裡修?又如何才能修的好?其實,每個人都有一個很好的修行道場,那就是「日常生活」。人生百年,由數十個寒暑組成,一個寒暑由數十個天組成,一天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以,修行就是好好過生活。把生活中所遇到的人用慈悲心對待,所經歷的事用智慧圓滿,待人用心、處事圓融,如此,則事事皆可圓滿成就,也能在這過程當中,轉識成智,轉煩惱為菩提,轉痛苦為正覺。
古德云:「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每個人的內心都存在「真如佛性」,這就是佛所住的靈山。所以,修行是向內觀照自心,修內心的自性佛,而不是到處跑道場、拜宮廟、走山朝聖,在人云亦云中迷失方向,找遍外在的一切人師人佛,卻忽略自心自性珍寶,尋尋覓覓,向外攀求,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修行是修心,非修相。修心是修內心的自己,修相是修別人眼、耳、鼻、舌、身、意的自己;一個是真如自性,一個是塵世假我,您要修哪一個呢?
淨空法師:
佛法的修學,要特別注意,佛法叫「內學」。內是什麼意思?內是觀察自己。觀察自己,你才能成就。
要觀察自己,決不能夠觀察外面;你要去觀察外面,在佛法講,你是外道,學佛學成外道了。什麼是外道?心外求法。
六祖惠能大師在《六祖壇經》裡面講,他怎麼成就?「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世間是外,最重要的是返照自己,這才能成就。
外面是一面鏡子,鏡子是照自己的,不是照別人的,這裡頭含義很深,絲毫都不能錯。古往今來的修行人多,成就的人不多,什麼原因?向內照就成就了,向外照就錯誤了。
《楞嚴經》裡面,「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菩薩講他自己怎麼修行證果的?他用的是耳根,「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你想想看這味道。
他耳朵不向外面去溜,接觸外面的聲音,往裡頭迴光返照,人家用這種功夫證得等覺的果位;我們凡夫的毛病是:「眼往外面色相溜,耳往一些音聲上溜,都是對外,不懂得回頭。」
菩薩們厲害,他見色,見了之後,他能迴光返照,一返照就見到「色」性;耳一回頭,就見到「聞」性。那個性是「自性」,禪宗裡面講「明心見性」。所以回頭就見到自性,不回頭你就著相了。「色聲香味觸法」都是相,叫六塵,你著了六塵的相;回過頭來,你就見到六塵的性——佛門所講的「明心見性」,就是這麼一回事情。
著相,決定起妄想分別執著;見性,妄想分別執著就沒有了。妄想是無明煩惱,分別是塵沙煩惱,執著是見思煩惱,大乘法用的方法巧妙,不但能斷煩惱,它能夠快速地斷煩惱。我們學佛要在這些地方下功夫。
所以真正修行人在哪裡修行?佛經上常常講的道場。道場我講得很多,一切時一切處只要你會用功就是道場。道場是不是指建築很莊嚴的佛殿?不是!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沒有一切建築,石窟裡頭、大樹之下、草原之上,佛在那裡一坐,大眾圍繞,就講經說法,那就是道場。所以要懂得「道場」兩個字真正的意義。
六祖大師說:「直心是道場」,說得多麼簡單、多麼究竟。換句話說,你起心動念與法性相應、與性德相應就是道場;如果與法性、與性德不相應,就是坐在寺院大雄寶殿釋迦牟尼佛塑像面前也不是道場。(引用完畢)
佛家語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我們今天能得人身,又能聞佛法,是多麼千載難逢的殊勝機緣,要好好珍惜,在這名為生活的道場裡,修好自己的人生課題。好好過日子,是基本功課;用智慧過日子,是必修功課;引導眾生好好過日子,是進階修學;幫助眾生用智慧過日子,是加權修學。
修行要「以經為師」,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日日持誦大乘經典,時時刻刻將佛菩薩的教誨運用在日常生活當中,懺悔、改過,這就是最好的修行。
世間人,總是為了塵世俗務忙得團團轉,但,人身難得,不該空過。要把握可以修行的機會,珍惜寶貴光陰,不要用難得的人身,忙了一世,鬧了一世,苦了一世,到頭來,又空過了一世!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