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3-24 13:46:01| 人氣8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用智慧圓滿婆媳問題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我在一個比較疏離的家庭中成長,憧憬著家人在一起的和樂氣氛。當年跟先生交往時,被先生和家人相處時溫暖、愉快的時光感動,期待加入他的家庭。沒想到進入他的家庭後,才知道婆婆的個性是不甘寂寞、控制欲強,兒子另組家庭卻不讓他獨立。我總覺得自己的加入,搶走了她的兒子,她才會漠視我的存在,跟她在一起時,我常常覺得不能呼吸,沒有自己的空間。

 

在公公去世前兩、三年,公婆偷偷在家附近買了房子,明顯想要依靠先生而不是大伯,跟我們有關係的決定,卻沒和我們討論,強迫我們接受。先生跟父母為此大吵一架,爭執中,婆婆辯解他們的行為,也提起幾年前我給她的一封信,不能諒解我信中要她給我一個空間。在他家我像是外人,在一個疏離的家庭中長大的我,更感覺十分孤單,每次家庭聚會我都很緊張、難受,好多年不知道怎麼跟公婆相處。

 

公公去世後,知道自己無法再漠視婆婆在住家附近存在的事實,硬著頭皮努力去做到媳婦應盡的責任,要先生不管週末再累,我們也要去陪她,也花心思帶她到各處去玩。那時還沒入社團,還是有私心,怕她常來店裡會影響工作。前日看到一位師姐的分享文章,提到她消外道願時,因瞋恨母親迴向了九次,非常慚愧的是,我也是。對公婆的嗔恨心,消外道願時一再跟菩薩懺悔,迴向了十次才成功。

 

這幾年來經歷了親人一個個離世,今年年初疫情時,母親驟逝,不能回台奔喪,這才感受到婆婆的健在、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的珍貴。先生和我不能日日陪伴,知道婆婆有個男友可依靠,自己是打從內心深處支持她的男友。近日婆婆和她男友請我去餐廳吃飯慶生,給了我生日卡,感謝我接受她的男友,也常常花時間陪伴他們倆。後來仔細看了卡片,上面寫著:「You make the world a brighter place !」心裏很感動,我終於放下心中的一顆大石頭,修補了我們之間的裂痕。

 

最近每每讀到《六祖壇經》一段:「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為浮雲覆蓋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游,如彼天雲。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原來現在「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的感覺是如此美好,我卻執著於需要自我空間,讓自己陷入困境將近20年。感恩菩薩給我這個機會,好好反省自己,讓我有所成長。以上分享,感恩閱讀。

 

分享完畢

 

有緣人結婚後因執著於需要自我空間,與公婆相處極為疏離,總是覺得孤單、緊張、難受,陷入自我塑造的困境將近20年。因為對公婆的嗔恨心,也讓她在消外道願時,一直到第十次才迴向成功。這篇分享文細數她在心境轉換過程中的種種改變,值得大家借鏡。

 

從這篇分享文的用詞,可以看見有緣人心境上的轉化。一開始有緣人一直認為婆家帶給她壓力,使用「不甘寂寞、控制欲強」來形容婆婆,說婆婆「漠視」她的存在,令她「覺得不能呼吸,沒有自己的空間」,以及說公婆「明顯想要依靠先生,而不是大伯,跟我們有關係的決定,卻沒和我們討論,強迫我們接受。」先生和公婆爭執中,婆婆「辯解」他們的行為。這些用語都顯示著有緣人對於婆家的不滿與排斥。

 

上述這些負面思考,是因為有緣人有外道願所影響。外道願會產生黑氣、魔性,除了不按牌理出牌,還會讓人執著於某些標準和期待,一旦這標準被別人破壞、干預致使無法滿足,當事人就會生起嗔恨心。像有緣人不停執著於追求「自我空間」,但婚姻就是要犧牲享受、享受犧牲,如果不願意讓步或犧牲,不如不要結婚,以免結了婚,又沒盡到媳婦應盡的孝道本份,反而造下不孝的業力。

 

嗔恨他人是傷害自己的行為。有緣人銷外道願時,迴向一直沒過,她提到「一位師姐的分享文章,提到她消外道願時,因瞋恨母親,迴向了九次,非常慚愧的是,我也是因對公婆的嗔恨心,消外道願時一再跟菩薩懺悔,迴向了十次才成功。」為何要一再迴向補經文?因為經文未內化,心性未提升。

 

《金剛經》、《六祖壇經》都要我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如果讀了經卻仍然「有所住而生其心」,一心執著於某件事,則處處都有障礙。這裡說的障礙,是自心創造的障礙,認為別人造成自己不便、不順的障礙,並非真的有障礙,全是自己的執心和分別心在作怪。

 

《六祖壇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淨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恆沙。」對公婆沒有分別對待,就不會產生各種是非紛擾。《六祖壇經講記》提到:「你內在沒有任何的預設立場,沒有任何的偏見,沒有任何障礙,那時候你的智慧會很高,天下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難得倒你,而且你不會再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或是參不透的東西。現在因為你的心亂,你的心不能夠平等,所以不能悟道。」(引用完畢

 

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布袋和尚有首詩:「我有一布袋,虛空無罣礙,展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是一種對萬事萬物豁達、自在的心態。只可惜一般人的「布袋」都太小,處處都罣礙,覺得別人找麻煩,而忘了回過頭來自省,是否是自己心量不夠、不懂體諒?

 

廣欽老和尚說:「論人的是非曲直,心裡不平,起了煩惱,那就是自己的錯、自己的過失。不要去管是非曲直,一切忍下來,心裡安然無事,這才對,自己也無犯過失,這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

 

如果人人都能學習佛菩薩和高僧大德們的高深智慧,用清淨、寬廣的心,看待生活周遭的人事物,就能看見別人的好,瞭解別人的需求,而不是只有感受到自己的苦。

 

無論如何,最後仍然要恭喜有緣人,終於走出自己架設的高牆,擺脫多年來由自己上鎖的桎梏。希望身處同樣情境,遇到相同問題的人們,也能早日放下成見與執著。用智慧的眼,看見這世界的美。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摩訶薩!

 

20210901 (64).jpg

20210901 (61).jpg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

 

台長: 淡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