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2-01-22 10:32:25| 人氣9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邪迷之時魔在舍,正見之時佛在堂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世道時時在變,要透過修行,開智慧,透徹了解人事物,才能在茫茫世道中找到適應之法。」

 

近年來,流行疾病、火災、洪水、旱災等各種災難在世界各地不斷發生,長期下來對有修行和沒修行的人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從許許多多的社會事件中,不難看出若不修行,只會讓情況更嚴重。或許是現今磁場混亂的關係,人們的心特別浮動,脾氣和情緒很容易被周遭環境影響,每逢週末和假日,人群聚集遊行時,便因立場不同,在各地常有傷亡發生。

 

本週便有一輛車高速向遊行人群衝撞,原本的慶典瞬間變成了人間煉獄。此外更常見的就是槍擊事件,因為擁有槍枝在這個國家是最平常不過的事,在一般的體育用品店或賣場,就可能有販賣槍枝的專櫃。常有學生帶著家長的槍枝去學校,一年至少會收到一、二封從學校寄出的信,提到類似的校園安全事件,所幸至今都沒有任何傷亡發生,但是有些城市就沒有那麼幸運了。今年槍枝氾濫似乎更加嚴重,剛過完10月,就已經破了歷年來的紀錄。連不常看電視新聞的自己,每次看都懷疑是不是新聞一直重播,因為一直在發生。

 

今年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數據顯示,從去年5月到今年4月底,這整整一年間,就有超過10萬人死於用藥過量。大約相當於同期美國死於流行性疾病的人口五分之一,比前一年同期增加了30%。其中大部份是服用假的人工合成藥物,類似毒品的止痛藥而死亡,但也有是服用「處方止痛劑」而死亡。其中許多案件當中,是青少年從社交通訊軟體,買了不知名的止痛藥,因此藥劑過量致死。這些不知名的人工合成止痛藥,其效力比海洛英還強數倍,許多人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服用了類似毒品的止痛藥而死亡,這就像是另一場流行疾病。

 

聖嚴法師在著作《公案100》中,提到「業識茫茫,無本可據」的開示:「溈山靈祐問仰山慧寂:『大地眾生,業識茫茫,無本可據,你有什麼方法知道他有沒有本呢?』仰山回說:『我自有勘驗的方法。』當時正好有一僧走過,仰山喊了一聲『闍黎』,僧人聞聲回頭。仰山說:『這個便是業識茫茫,無本可據。』

 

業識茫茫,是指眾生在善業惡業之中打滾,一生又一生,在生死苦海中,來來去去,進進出出,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不知歸宿在何處,也不知道本來面目是什麼,終極目標在哪裡?此即所謂『醉生夢死』。溈山靈祐問仰山慧寂:『一切眾生既是這樣,你可有方法知道他有沒有根本呢?』仰山說他當然有測試的方法。此時正好有位出家人經過面前,仰山就喊了一聲『闍黎(闍黎是對出家人的尊稱,意為某某師)』,僧人聞聲回頭,仰山說:『這個便是業識茫茫,無本可據。』

 

仰山勘驗的準則是,如果對方聞聲而不知所措,魂不守舍,就是不知何去何從。僧人被叫喚的聲音所動,表示他已放下自己而被他人影響;既然會被影響,可見他自己的『主人』已不知在哪裡。這段公案提出兩個層次:第一,未悟之前無本可據,是因為茫然不知所措。第二,悟後之人不需擁有什麼本來面目,如果有眾生需要他,他就反應;沒有人需要,他就不存在。好比深山中的古鐘,本來是沒有聲音的,有人敲才有聲響,敲過之後聲又不存在了。

 

尚未開悟的人,總是隨著環境的變動而產生有自我存在的反應,如果沒有環境,就不知道自我在哪裡。所以忙碌的時候非常無奈,覺得被工作拖累,不知辛苦所為何來。閒時又覺無聊,無從安置自己的心,必須找個寄託,把自我交給它。這跟嬰兒沒什麼兩樣,嬰兒不是睡覺就是吃吃玩玩,如果沒得吃、沒得玩又不想睡覺,那就哭!哭也是寄託。這不就是業識茫茫、無本可據嗎?所以這段公案讓我們了解,忙時不要覺得無奈,閒時不要覺得無聊,才不致於隨波逐流,變成茫茫然地不知所以。」(引用完畢

 

世道時時在變,如果不透過修行安住自己的心,在現今的災難、瘟疫中便容易不知所措。「業識茫茫」的眾生,在業海之中隨波逐流也作不了主,而定力不足便會因無明又造更多不善業,結果「一生又一生,在生死苦海中,來來去去,進進出出,不知生從何來,死往何去,不知歸宿在何處,也不知道本來面目是什麼,終極目標在哪裡?」

 

分享完畢

 

佛看世間萬物只是世間萬物,佛聽各種聲音只是各種聲音,佛的六根與眾生的六根沒有差別,佛與眾生,都是眼能看、耳能聽、身體能感受。但佛與眾生的差別,是佛的六根接觸到六塵,真如本性起作用,產生了見聞覺知後便停止了,佛不會再任由見聞覺知繼續發酵,不會讓劇情持續往下發展,不會讓自己因境起妄念,此後由意識心主導一切。

 

我們卻不同,我們眼睛看見世間萬物,剛開始是世間萬物,是真如本性在起作用,但我們會讓見聞覺知繼續往下發展,因此看見開花會滿心歡喜,看見落葉會傷春悲秋。我們耳聽各種聲音,剛開始是各種聲音,是真如本性在起作用,但我們會讓見聞覺知繼續往下發展,因此有了天籟美聲與鬼哭神號的分別。我們身處種種覺受,不會讓自己只停在單純的酸痛麻感受上,是讓自己繼續往下發展,生起了這個我喜歡、那個我討厭的分別。

 

說起來,這世間的每件事、每樣東西,都有我們心識裡的斧鑿痕跡,我們讓最單純的真如本性起作用,產生見聞覺知後,從此淪陷在裡面出不來,一直往下生起無數個作用,讓自己因境起妄念,追逐著財色名食睡,還認假為真、樂此不疲地跟自己說:「一切都是值得的!」殊不知這些自己認為的值得,都是自己找來的塵勞,是自己往身上增加包袱,死後還不願放手,將這些包袱帶著往下一世繼續輪迴。也因此,這一生執著什麼,轉生到了下一世,還是繼續執著同樣的東西。

 

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佛性,都有跟佛陀一樣的般若智慧,但是因為習慣被累劫以來的執著、妄想主導,本有的光明智慧不能彰顯,所以就需要經過刻苦、努力的修行,才能夠恢復本來面目。俗話說:「沒有天生的彌勒,沒有自然的釋迦」,要發奮圖強,天天用功,念念在道,時時精進,才能有所成就。

 

但道理易懂,習氣難除,尤其關係到我們的生命、財產、安全時,原本以為的心境泰然、平靜無波,可能會在轉眼間消失,瞬間心如脫韁野馬,萬馬奔騰。《六祖壇經》說:「於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見,一切塵勞妄想,從此而生。」又說:「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無,眼耳色聲當時即壞;善知識,真如自性起念,六根雖有見聞覺知,不染萬境,而真性常自在。」眾生的佛性與佛沒有差別,佛性不會因處在聖賢位而增加,也不會因身在凡夫地而減少,一切都在於自己遇事時的心境。心被境轉,則「邪迷之時魔在舍」;心不被境轉,則「正見之時佛在堂」。

 

聖嚴法師說:「我們常說的度眾生,是度諸佛心中的眾生;所謂成佛,是成眾生心中的諸佛。其實佛心與眾生心,原是同樣的心。之所以有佛與眾生之區別,是因佛的心已是清淨的,佛的慈悲及智慧也是圓滿的;眾生的心則是雜染的,眾生的智慧與慈悲,已被煩惱遮沒了;眾生縱然也有一點智慧與慈悲,卻是殘缺不全、有漏有染的。一旦轉煩惱為智慧,捨自我成慈悲,則眾生心的當下就是佛心了。

 

眾生的種類繁多,其中唯有人類有明辨是非的認識心,所以可善、可惡,也能為善去惡;只有人類有聽聞正法、學佛成佛的善根,所以釋尊來到娑婆世界,示現由人成佛的事實。因此釋尊告訴我們:『人身難得,佛法難聞。』今天我們何其有幸,生而為人,又得聞佛法,修學佛道,怎麼還不好好地把握住這個難得的大好因緣呢?」(引用完畢

 

《六祖壇經》教我們要自性三歸依:從迷惑顛倒裡回頭,歸依覺,從今以後覺而不迷。從一切邪知邪見裡回頭,依佛知見,從今以後正而不邪。從一切染污裡回頭,歸依清淨,從今以後淨而不染。誠實面對自己的盲點,知過即是了悟。誠心懺悔,懺後不再起、不再做,便是真修行。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20210701 (2).jpg

20210701 (1).jpg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台長: 淡雅
人氣(9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2-15其他 |
此分類下一篇:業障、沖犯,讓人生諸事不順
此分類上一篇:用心修行,消災免禍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