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年初時,我跟家中大姑因網路發文起了爭執。大姑與我的原生家庭觀念差異極大,原生家庭接受在網路分享各種人事物,但是到了婆家,卻什麼都不能分享。大姑拉了婆婆,站在同一陣線上要說服我,大姑甚至去網路上找尋我的所有發文全部檢視;找完網路發文後,又去跟婆婆投訴,說自家的人事物都上鏡了。我一怒之下,在網路上將婆家的人都封鎖掉,甚至用通訊軟體把大姑也封鎖了。
我先生跟我觀念相同,我先生認為發個人文章、影片、照片,是個人自由。但是大姑跟婆婆,她們注重個人隱私,甚至連家裡的人事物都不想被知道。於是我們家就呈現了一家五口分兩派,只有公公不參與戰爭。為了此事,我請示牟尼精舍佛菩薩,第一次針對此事,佛菩薩開示:「兩人沒有相欠,只是觀念不同」。家庭氣氛依舊緊繃,為了顧全大局,我只好先寫信給大姑說聲抱歉,但是我的心裡有一個過不去的坎,我的內心一直想據理力爭自己沒有錯。為了顧全大局的道歉讓我很痛苦,甚至因此吵到都想離婚了。
第二次請示佛菩薩,佛菩薩開示我跟大姑都有被干擾。為了此事擺不平,我哭了很久,夫妻也吵了許多次,吵到公婆都從一樓上來二樓關心。痛苦了數個月,我知道我改變不了別人,看牟尼精舍部落格文章後,我明白苦難是要來成就人的,若是這苦難要來成就我,那我就只能接受與面對。原本打算過一陣子再唸的魔性經文,但現在我也不找理由和藉口了,雖然開示的經文多,只要認真唸,總有一天會完成的。
婆家人對唸經很反感,對出現經書也很敏感,所以我只好把《金剛經》一頁頁的拍進我的手機,並在裡面建立相簿。也慶幸最近部分餐館開放內用了,我現在可以去咖啡廳唸經。目前因消魔性的關係,雖說不能馬上修復跟大姑、婆家的關係,但是我不能再讓自己深陷貢高我慢與我執的痛苦深淵,我得改掉自己不好的想法,否則我走到哪兒,都會遇到相同狀況。要練習到阿伯說的:「遇到人家跟你講有錯,還能笑著回覆人家。」我相信,我總有一天可以的!
分享二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境界來時就是考試,評估個人的觀念跟心性,若沒考過就要重新再來過。故,與人相處都要圓滿,忍辱為上,能降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最重要。」
「要修行,心要轉,不好的行為要修正;心不轉,僅是修相,非真修行。」
清晨,在睡夢中驚醒過來,又一次夢到考試。夢中考試只做了一半考題,來不及做完時間就到了,老師要收試卷。心想:「這次的考試不及格了,試卷還有一半沒做完。」心情百般無奈又焦急,一下從夢中驚醒。
驚醒後,我反求諸己最近的行為舉止,發現自己常常被境轉走。最近發生了一連串的事情,讓我在生活中擔心很多事物,牽掛很多事情,導致自己的心情煩躁不安。兩個孩子放著漫長的暑假,男孩子調皮又搗蛋,顧著他們,家務活和功課都做不了,讓我失去了以往對他們的耐心。情緒一來就容易對他們吼,甚至氣來時會處罰他們,這讓我感到心力交瘁、體力透支。
事後又發現自己很懊悔,自己當母親當得不稱職。愛玩不是孩子的天性嗎?你說什麼他們就做什麼的孩子,不是提線木偶,就是過於順從、討好的人格,將來的人生路,未必有肯爭取、有主見、得到尊重的孩子好。既然大部分孩子的天性如此,就不值得父母雷霆震怒,傷害好不容易從小建立的親子關係。處罰孩子這件事,既不會讓孩子變得像自己期望的這樣,也不會讓我們心情舒暢。
後面慢慢轉念下來,靜坐的時候反思自己不能這樣下去,要讓自己的情緒穩定下來。孩子們沒有爸爸了,他們現在能依賴的是媽媽,媽媽要給他們足夠的安全感。而我也要做好言傳、身教,給他們加倍的愛,在他們需要陪伴的時候,好好陪伴他們。以後孩子大了,估計想要他們黏自己,他們也不樂意了。
孩子們不好好吃飯,就讓他餓一下,餓了,下頓飯自然會吃;打打鬧鬧容易摔倒,說了不聽,就讓他們自己跌倒一次,痛了,下次自然自己會注意;自己不願意刷牙,牙齒蛀牙、痛了,自己就會好好愛護牙齒。人教人教不會,事教人就會了。同理,因為自己某件事情上,自己沒有深思熟慮而去做決定,最後的苦果也是自己去承受。經一事長一智,自己撞過牆才知道痛,痛過了就會放下。生活就是修行,希望自己慢慢放下執心,不要容易著境,在因上努力,果上隨緣。
每當自己快支撐不下去的時候,自己鼓勵自己,所有好事發生之前,一定有糟糕的事情先來折磨你。沒有山窮水盡,哪有柳暗花明;沒有萬念俱灰,哪有絕處逢生。我要感恩生命裡的所有痛苦和磨難,那都是佛菩薩給我們的考題,所有打不倒你的磨難,終將使你更加強大。
觀人修己,凡事多想想自己的不足,常感念別人的好。知足常樂,福氣常在。
(分享完畢)
《六祖壇經》:「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但我們從來都是心不平、意難淨;行為從來都是順應己意、不管他人,因此隨著外在人事物的種種變化,自編、自導、自演著各種不同的內心劇情。
修行的關鍵在於心性的提升,而心性提升與否,從你處理日常生活的大小事便能看出。現代網路發達,許多人習慣將生活事鉅細靡遺的PO在網路上,但世人忽略了一件事,你樂於將事事分享給別人知道,不見得被你PO的人也樂意。當我們心裏只想著自我時,往往就忘了別人的存在與感受,爭執、糾紛也因此而生。
分享一的事情不難解,畢竟有緣人當初沒有經過當事人的同意便將生活隱私上傳,如果有緣人的大姑跟婆婆剛開始的抗議,有緣人能做最即時的認錯、道歉、處理,事件想必就落幕了,但偏偏人遇事時,最先檢討的不是自己而是別人,因此才有了後續的錯上加錯,有了後面的心情煎熬。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佛菩薩開示的結果係指導大方向,小細節則是自己要學習處理。在佛菩薩的心目中,每個人都具有能力把自己的事情打理好,這能力會根據各人經驗與淬鍊的程度而每個人有所不同。要時刻問自己,如何圓融處事?如何改變現狀?如何面對逆境?如何突破障礙?要自己動腦筋,才能跳出框架,不再自我設限。」
「情緒是自己的功課,要靠自己轉念控制,並非仰賴他人,否則只是心外求法,解決不了根本的問題;注重內心的修持,找出自己的盲點並加以改善,才是正法。若有契入正法,便能漸漸地明白自身七情六慾的起與落,不容易被其所左右,心性能越來越穩定,其後行運也會較順遂,雖仍不免會有干擾,但歷事鍊心,境界方能提升,智慧才能開展。」
「人要修忍辱,不要常跟別人起口角;若會對別人所說的話非常在意,是因為心識產生作用,所以起了執心,有時會過度放大,或曲解對方的意思,進而產生誤會與爭執,若雙方皆認為自己有理,並且據理力爭,就會造下怨結;所以為了避免這種陰錯陽差的因果糾葛,人要善護念,善護自己的嘴巴,並且要有包容心。」
生活是最好的修鍊場,事情是最好的心性磨刀石,每件事情的發生未必都有因果相欠,但每件事情的善後處理,卻是提升智慧的必經過程。唸經消除魔性是一個方便法,但口誦心不轉,唸破萬卷亦枉然。因為我們的心無法平靜、無法不被境界所轉,所以才無法做到「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也因此佛菩薩才會開示要唸那麼多經文數,無非是期待眾生能自我體悟,「心悟轉法華」。
魔性會吸收黑氣,會讓人過度放大、或曲解對方的意思;外靈干擾會讓人心智混沌、行為失常,但這些都不能作為與人爭執的藉口。自己的個性不改、自己的習氣依舊,才是讓黑氣不斷增長、外靈不斷來找的主要原因。佛菩薩相信每個人都有處理事情的能力,因此不需要發生每件事都來請示佛菩薩,遇事時,只要把握好「四要」:「事要圓,嘴要甜,人要暖,境要緩」,則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沒有撫不順的人,任何事情都能圓融平和,使之圓滿落幕。
阿伯說:「修行人胸襟要開闊,包容心要足夠,這都是功課。」孩子的吵鬧,能不破壞自心的平靜、安然;別人的挑釁、辱罵,能不激起你的回嘴反擊;他人的輕視眼光,能不讓你自慚形穢,如此,你才看起來、聞起來、聽起來,有那麼一點點修行的樣子了!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