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11-07 08:26:10| 人氣15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金剛經第八說-不執文字的智慧與考驗

    有很多人讀《金剛經》的理由和有很多人不讀《金剛經》的理由是一樣的:「妙不可言的文字安排:非~,是名~」

 

 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

 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

 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 故名一切法。

 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如果讀《金剛經》只是研究文字的邏輯,卻不學習其中真義,那是非常可惜的;如果不讀《金剛經》只是因為覺得饒舌,同樣非常可惜。

 

  其實 世尊如此說法,有著很大的慈悲。多數人在生活中往往習慣「有」或「沒有」,最後不知不覺就落入「執著」的迷障了,其實執於「有」或執於「沒有」都不是正確的。

 

  為什麼?因為「無常」。

 

  有句話說得好「世界上唯一『不變』的真理就是『變』」。比如說桌上擺了個杯子,這一刻可能裝滿了水,下一刻也許什麼都沒有;或者現在裝的是蘋果汁,待會盛的是熱咖啡。那麼杯子裡到底是「有」?還是「沒有」?

 

  為什麼「無常」?因為「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

 

  曾經聽過這麼個比喻:人生是一段經過許多車站的旅程。每到一個站就有人走進你的生命,同時也有人離開你的生命。你從來不知道誰會走進自己的生命,因為這段相聚之緣可能結於五百年之前;也無從得知誰會在何時離開自己的生命,因為每一次相聚各有緣深緣淺。

 

  「聚散有時,人生無常」--這就是世間的真相,執著又有甚麼用?所以《金剛經》教我們通通放下,這些「非~,是名~」的語句安排正啟示著「不執文字的真實智慧」。

 

  「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說明:實相就是本來具足的清淨,只有不執著世間的花花表相,才能恢復本具的清淨。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說明:心不動念就沒有分別,為了分別而動了心,反而會落入分別相。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說明:諸法萬相都是因緣和合,大眾應有此認識,隨時保持內在清淨,不隨表相浮沉。

 

  由上引數例可知 世尊演說《金剛經》就是為了讓大眾明瞭世間的真相就是「無常」,如何在變動不居的世界精進提升亦是《金剛經》的核心意義。簡單來說,可以歸為八字:

 

  「內不動念,外圓諸緣」

 

  「內不動念」:保持本具清淨,不因外在境界生起妄心。不起妄心,即保真心,就能恢復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佛性。

 

  「外圓諸緣」:各種遭遇皆有因緣,善緣也好,惡緣也罷,提醒自己常養「慈悲心」,念念無私利眾,讓每一段緣分都能終於圓滿。

 

  「修行」不是坐談而已,而是能平和地面對生活的各種境遇,窮通好壞都不會影響內在的安定,接著學習以積極、正向的方式對待所有人事物。就如一泓淨水,雲來有影,雲去無痕,凡事清清楚楚,沒有絲毫罣礙。這就是《金剛經》的精神,也是「明心見性」的要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惻隱之心.jpg

台長: 淡雅
人氣(155) | 回應(0)| 推薦 (1)|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3-5金剛經論述 |
此分類下一篇:《金剛經》法句探索01
此分類上一篇:金剛經第七說:無私利眾,去障成佛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