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10-29 08:22:34| 人氣43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修福德還是修功德?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之前幫忙結緣經書到大陸一間有名的道場,認識了該道場的一位師姐。她從小生長在澳門學佛的人家,自己對佛法也深信,且每日有唸誦《藥師經》的習慣。我曾簡單地和她分享精舍推廣的「因果債、功德還」,她覺得很好奇,因此我們單獨約出來交流各自的修行方式,我也拿了《因果濟世集》和《六祖壇經》與她結緣。

 

溝通後瞭解到,原來她是希望有功德的事都做一下。比如她供養三寶,幫佛像貼金身,幫寺廟鋪路,捐藥師佛像等等,並很滿意她生了3個小孩,2個大兒子都已長大,目前在美國留學。但這麼多年,基本上小孩不用自己帶,所以有大把的自由時間,還能不時有機緣幫做工程的先生接到工程項目。看得出她覺得人生能這麼順,和自己努力修福不無關係。聽到精舍的方便法可以用印經的方式,師姐表示她還沒印過經,聽說印經可以得智慧,這個她也要做起來。

 

看到師姐的狀態,想到了剛接觸精舍時的我,也同很多剛接觸精舍的有緣人一般,都是生活中碰到了困擾,希望能找到解決辦法。精舍推廣「因果債、功德還」的方法,確實很殊勝,有效的幫忙大家解決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問題,讓大家對佛法升起信心,有動力持續地誦經修行下去。我那時會覺得好像找到了靠山,有佛法就有辦法,很多時候還是用求的心,希望生活、工作、家庭皆順遂,福報滿滿,無病無痛,小孩乖巧懂事等等。

 

唸誦《金剛經》和《六祖壇經》讓我漸漸明白阿伯說的:「修行是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和智慧,進而提升心性,不是求佛幫你改變現狀。」年初讀到《六祖壇經》中的這段:「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佈施設齋,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有好一段時間都以為做任何渡眾的事情是在修福。且認為修行就是福慧雙修,修自己是在修智慧,渡別人是在修福報。

 

後來看到阿伯在群組裡說:「諸功德中,渡眾第一」時,還疑惑到渡眾不是福德哦?前段時間才明白過來,原來同樣渡眾這件事,實則看自己渡眾時是否有著相。著相渡眾則修得是福德,離相渡眾則修得是功德。如果渡眾時覺得自己渡到別人了,功德無量了,實則無功德;若渡眾時不認為自己有渡到誰,實無眾生可渡,則是真功德。

 

同樣,寺院的功德箱等諸多供養方式,如果覺得錢捐了、佛像捐了、路舖了等,自己可以多些福報,或可以求菩薩幫幫忙什麼的,這就是修福而無功德;如果錢捐了,沒記在心上,沒覺得自己會得個什麼,這就修了功德。

 

《六祖壇經》中六祖大師說到:「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佈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五祖大師則說到:「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現在參與精舍的渡眾業務時,都提醒自己不要有這個渡了眾生的心;捐錢給慈善機構也不要記在心上;幫了別人也不要希望別人改日會回報於我。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中說到:「修行就是要修得心性的解脫,要得到解脫,就要從佛法中尋覓。口誦心要行,無相、無念、無住,隨順因緣,該來就來,該去就去,莫執來去,莫執有無。」在每日的工作、生活、渡眾業務中去修行,漸漸做到無相、無念、無住;看得破,放得下,無所執著。

 

以上分享完畢,感恩精舍佛菩薩,感恩阿伯,感恩牟尼精舍及精舍師兄姐們。

 

(分享完畢)

 

學佛修行一陣子後,您可以再反問自己這兩個問題:

 

一、我為什麼學佛修行?修行的目的是什麼?

 

二、做善事、幫助大眾,是為了求福報?還是為了什麼要去做?

 

相信許多一開始接觸佛法的人都一樣,學佛可能是有目的的,比如為了解決當前的困境,或者求個未來順遂的福報…等,一開始大家都是有目的才來學佛修行,佛法確實也讓我們許多事所求如願,只要用對方法,大多能達到我們所希冀的願望。

 

然而,學佛修行若只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求福德難免是屬於狹隘的修行,佛教導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自性的光輝,且是人人皆有的。佛法若只用來追尋個人的利益,或是只為自己找到解脫輪迴的方法,而沒有推廣佛法的發心;又或者去幫助他人,其實也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著想。這些說到底,仍屬於自私自利的心態,但是如此真的就能得到智慧與解脫嗎?

 

我們看到諸佛菩薩不捨眾生,發願來娑婆世界渡眾生,來回不知多少次,顯示的形象亦無數,佛菩薩渡了這麼多的眾生,卻未曾聽說過佛菩薩在邀功的!

 

一般人開始學佛以後,有一種人修行很勤奮,但牢記自己做了多少事。比如聽說唸佛功德很大,便每天花很多時間用功唸佛,而因此沾沾自喜,逢人誇耀,卻不知唸佛功德在心中,是需要內心與佛號相呼應才是真唸佛。

 

另有人熱衷於做佛事、善事,用許多錢財布施,每天都忙著跑各處的道場,常常忙著報名參加這個法會、那個講座,還有各式各樣的活動,搞得自己很忙。參加這些都很好,但若只是「有報名參加」就很心安,而生活中遇到各種問題,就懷疑是否布施得還不夠,或是佛法不靈?遇到問題仍習慣性地怪東怪西,抱怨連連,這樣都僅是在佛法邊緣打轉,並不了解修行的實益。

 

《金剛經》:「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佛在經典中不只一次提醒我們,放下一切妄想執著,才能得大自在清淨。我們從「有為法」中入了佛門修行,又再從佛法中認識到「無為法」。

 

無為法不是什麼都「無為」了!不是兩手一攤,什麼都不管、都不做就是無為。而「有為法」也不是不對,說起來無為法是建立在有為法上面的。

 

意思是,我們仍要遵守五戒,一樣要修十善,各種佛法的修行、各種善心善舉都要盡心盡力去完成,但是無論做了多少事,都不會存有「我做了多少,可以得到多少回報」或者「上天會很眷顧我」…等等各種有所求的妄念。

 

《金剛經》提到:「如來在燃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佛為眾生說了許多法,但《金剛經》:「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看到「無所得」、「無有說法」是否會心慌呢?心中會想,我來學佛就是希望得到一生平安,做好事也是為了求各種順利。其實學佛修行、做好事,不特定去祈求,很多時候自然也有其順利的發展。

 

但是,我們眾生最大的束縛,就是糾結在對於各種事項、名相的「執著」。然而,這些執著實際上是虛妄的,因為終究是「夢幻泡影」中的一個泡泡,但那個「堅固執著」的心,會束縛著我們。「有求」的心讓我們不自在,甚至永遠只是在修點福報,卻未曾真正在修功德。如分享文所引述《六祖壇經》:「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佈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

 

《花語滿天維摩說法》裡面提到:「求道學佛應該沒有利害的觀念。有求皆苦,無欲則剛。一個人活在世間上一無所求,有求皆苦,沒有利害,也無功德思想,人就是應該做好事。有很多人學佛卻還抱怨沒有好的報應,你花這些精神去做世界上任何事都有利益的,只有學佛不同。學佛是學空法,一切放下,連放下的觀念也放下。大家如果用有所得之心去求無所得之法,那是完全背道而馳了。」

(引用完畢)

 

有求皆苦,那麼不求就不苦了!不求,是放下我們習慣執著的心,如:父母放下對子女過多的操心,兒孫自有兒孫福。貧困者放下對富足的渴求心,只要現在開始不吝布施,自然能存下未來的福報資糧。貪求享受的放下對各種享樂的慾望心,欲望愈多會永無止境地用享受滿足自己,實則身心愈苦。修行者放下對法的執著,不用佛法衡量別人,不自以為修佛法就有高人一等的貢高心。

 

淨空法師:「有為法就是生滅法,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壞空,找不到一樣東西是不生不滅的,找不到。這一切生滅法全是假的,如夢、如幻、如泡、如影。真正知道了,不能把這一切萬法放在心上,這就對了。《金剛經》的作用就在此地,不把它放在心上,它是假的。

 

三種莊嚴,『入一法句。一法句者,謂清淨句。清淨句者,謂真實智慧無為法身。』什麼是真實智慧?什麼是無為法身?『清淨有二種,應知,何等二種:一者,器世間清淨。二者,眾生世間清淨』。器世間清淨,國土清淨;眾生世間清淨,佛清淨、菩薩清淨,是清淨的世界。『今云一切皆成佛,極顯此二種清淨也』。世尊為我們顯示出清淨到極處,就是惠能大師見性時的第一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今天極樂世界的依報,它的環境是自性清淨心現出來的,能現的自性清淨,所現的境界它怎麼會不清淨?我們今天所居的國土,跟西方極樂世界是同樣的清淨,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這就是佛說的『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居住在這個世界上的人心不清淨,心不清淨把這個世界變成不清淨,是這麼一回事情。

 

修福不著相,這是功德;如果著相,是福德。功德,做了之後沒有分別執著,心地清淨,若無其事,這個力量幫助你超越三界、六道輪回,那叫功德。功德跟福德有差別的,事是一樣的,念頭不一樣。」(引用完畢)

 

無為,是清淨心的展現,讓我們做的、修的是功德;有為,卻讓原是修功德的,變成了福德。原來,修福德還是修功德?盡是在我們是否有一念私心,或是全然清淨心!我們平時是在修福德還是修功德?請問問自己的心!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0200601 (70).jpg

20200601 (72).jpg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台長: 淡雅
人氣(43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 個人分類: 2-15其他 |
此分類下一篇:拋開忌妒,滿心祝福
此分類上一篇:喜歡殺價,到底便宜了誰?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