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來文照登:
收音機裡傳來了歌聲:「酒矸倘賣無,酒矸倘賣無,酒矸倘賣無,多麼熟悉的聲音,陪我多少年風和雨,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是您扶養我長大,給我一個溫暖的家……。」
父親往生後,我只要聽到「酒矸倘賣無」這首歌,我的淚就會不由自主的滴落。腦海中一直浮現父親走在鄉間小路上,肩上挑著沉重的農産品,吃力的走著去市場叫賣的那一幕。父親雙肩上那層厚厚的肉瘤,是他長期挑重物的印記,父親生於民國初年,經歷過八年抗戰、國共內戰來到台灣,父親這一世非常缺乏福報,所以一輩子都過得很辛苦,但他卻將所有的一切都給了這個家。
父親往生後,我至精舍請示,佛菩薩開示祂在冥府第四殿。我先將其超度至「平民區」,再將其超度至「聚善所」修行(相關文章請點選:超度父親去當神明-聚善所)。父親去了「聚善所」兩年之後,因心性考核沒有過,又回到「平民區」待緣轉世。三年之後,我再將其超度至佛化家庭投胎。
迴向成功的那天,看到迴向公告上面特別註明:「因其女兒有在利益眾生,超度至小康家庭。」看到這個訊息,我得以放下心中大石。因佛菩薩開示,超度父親去佛化家庭投胎的經文數是《金剛經》、《藥師經》、《地藏經》各220部,我一直擔心這樣的功德,父親來生會去清寒的家庭投胎,這樣祂又會跟今生一樣過的非常辛苦。得知父親能去小康家庭投胎後,我跟阿伯說:「感念佛菩薩跟您的幫忙,佛弟子叩謝佛恩!」
約半年後,我夢見父親提了兩大行李箱在排隊,祂叫我幫祂買車票,說祂要去一個地方。夢境中,祂排隊的地方是火車站,場景類似六十年代的建築物,火車也是那種舊式的藍皮車廂,而排在祂前面的人,男女老少都有。父親示現的面貌約五十歲左右,整個面色紅潤,氣色很好。這個夢境透過請示,佛菩薩開示:「父親即將投胎至澳門。」
我看到這個開示,心情五味雜陳!老爸去投胎了,以後祂不會再回來看我了,我也夢不到祂了,這輩子父女之間的情份,到這裡真的結束了!我也上網搜尋了澳門小康家庭的年收入,換算成台幣約四百萬,父親的來世不愁吃穿了。
再見了,老爸!女兒就送您到此了!讓您投胎至佛化家庭,希望您能好好把握此機緣,好好修行。祝福您,人生下一站幸福!
(分享完畢)
這篇分享文內容不長,但裡面對於父親的情意卻讓人蕩氣迴腸!每當父親節來臨的前夕,電視、網路上關於慶祝父親節、感懷父親節的產品,總讓人眼花撩亂。曾幾何時,孝順這固有的人倫美德,已淹沒在層層的物質表相中!
當父親節到來,很多人在預約上餐館或選購禮物時,通常只會想到要吃些什麼、要買什麼當禮物,但是金錢只能滿足我們的虛榮心或填飽口腹之慾,卻忽略了父親精神上,甚至心靈上的真正需要,這是很可惜的!
台灣有句諺語:「在生一粒豆,卡贏死了拜豬頭。」孔子說:「孝敬父母最難的事情是『色難』。」孝,最難的是給父母好臉色。人生在世,對父母、長輩的孝敬,是為人子女、晚輩者當做與應做的本分事,日常生活中,大小事情的噓寒問暖,勝過綾羅綢緞、山珍海味的侍奉。孝不是形式,如果只有養而沒有恭敬心與尊敬心,那跟養隻狗或貓有何差別!
給父母住好的房子、穿上等衣料的衣服、吃大餐、出國旅遊,這是物質層面上的孝,是屬於最低層次的孝。最高層次的孝,應當如有緣人般,父親往生多年後還能將祂放在心裡,時時惦記著將其拔苦予樂。
文中有緣人按照佛菩薩開示的經文數,將父親超度至佛化家庭投胎,卻在迴向圓滿時收到佛菩薩告知:「因其女兒有在利益眾生,超度至小康家庭。」眾所皆知,祖德好壞會影響後代子孫,但本篇文章點明了一個重要觀點,後代子孫的所做所為也能影響先人。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的心念與所作所為,佛菩薩和上天都知道,二十四小時之中,時時刻刻都在關心提醒;有認真和用心在修行渡眾的人,都是佛菩薩和上天眷顧的對象,因為你的無私利眾而有累積功德,在你人生最需要幫助的時刻,佛菩薩能夠適時將你的功德轉換,化險為夷,救你一命,佛助自助者。」
阿伯曾說過:「諸功德中,渡眾功德第一。」將愛父母、親人的心,擴展延伸至讓所有人都能因聽聞佛法,而開啟自身的法身慧命,讓佛陀的諄諄教誨都能深入每個人的心中,讓眾生因甘露法水的澆灌而無有恐懼、無有煩惱,讓每個人都能明瞭因果,有正確的生命價值觀。有緣人「自利」而後「利他」的積極作為,不只讓自身的家庭生活越來越和諧美滿,有緣人對眾生無所求的付出,還讓往生多年後的父親能蒙受其利,投生到中等的佛化家庭,這份大禮於有緣人來說,想必勝過人世間的任何金銀財寶吧!
有緣人說:「父親這一世非常缺乏福報」,但小編卻有不同的看法。人這一輩子的壽夭窮通於出生時大致上已決定了,所謂「吃苦才能了苦」,這一輩子的辛苦貧賤能於今生了盡,寒冬過後才會是百花盛開的春天。有緣人對父親的大孝,讓小編深信,祂未來世的生活在佛法的孕育下,必是亮麗動人的彩色人生!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