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3-27 05:30:35| 人氣4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降伏妄念,藉假修真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佛法就是如此,要時時準備好,隨時會有考驗。」

 

習氣,總是在生活中如影隨形地影響言行舉止。沒有遇到事情的考驗,就不知道自己是如此的自私自利;事情一發生,第一個念頭就是想到自己,想到自己的利益、想到會不會受到傷害、會不會吃虧、會不會少得到什麼、會不會……,所思所想皆是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考慮到別人會不會受傷,會不會太累、難過、對方有沒有拿到應得的利益……等等。

 

以前從未察覺自己竟有如此嚴重的習氣,還認為替自己爭取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什麼不對。現在,有福報能到牟尼精舍請示,依照佛菩薩的開示誦經消業、學佛修行、閱讀高僧大德文鈔、《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以及參與修行社團,才發覺自己過去一直放任無明習氣不斷地造業,生起煩惱與執著心。

 

眾生與我本是一體,何須分別你的我的?前幾天發生一件事,讓我發現自己有多麼自私自利:嬸嬸打電話來說要送我們東西吃,媽媽告訴我等一下嬸嬸來時,請她到菜園裡拔自己想吃的菜,當下我馬上抱怨:「那我們不就沒菜吃了?」幾分鐘過後,我對這個起心動念很後悔,為什麼我的心量這麼小、這麼自私,嬸嬸要送東西來給我們吃,而我卻連一點蔬菜都吝嗇,真正是我執、我相很嚴重。

 

又有一次,我到醫院回診,要搭電梯時外面已有很多人在等候,電梯門一開,每個人都往前衝想要快點進去,深怕搭不到電梯。眼看著電梯就要滿了,只剩下我和一位男士,那時我心裡就想著要趕快進去,免得搭不到電梯;但沒想到那位男士竟然禮讓我先進去,最後他才進來。進入電梯後,我心裡很羞愧地反省,別人是這麼有風度,禮讓我先進去,而我心裡卻只想到自己,真的很自私。

 

從這些日常生活小事就可以看出自己的貪嗔痴慢疑有多麼深重,若沒有學佛修行,是沒有辦法一一去除的;如此小事都放不下,更何況是生死大事呢?

 

佛菩薩處處都為眾生著想,念念利益眾生,所到之處皆能讓眾生心生歡喜,而我是凡夫,什麼都只想到自己、以自我為中心,佛與凡夫的差別就在佛是利人,凡夫是利己。 

 

我在靜坐時懺悔往昔的過錯,告訴自己要把我執、我相放下,遇到任何事情,第一個念頭不能只想到自己的權益,而是要多替他人著想,換位思考,若是自己處於同樣的位置,會希望他人如何對待?該怎麼做最圓滿?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既然知道自己有錯誤的習性跟觀念,就要下定決心『趕快』導正,千萬不能說難改,就給自己合理的藉口慢慢調整、慢慢改;小病不治,大病難醫,人之所以有許多惡習,皆因輕忽小習慣,以為無礙,結果日積月累,小汙點變成大污點。」

 

我反省自己並沒有認真精進地誦經消外道願與魔性,經文遍數不足以洗滌汙濁的心性;高僧大德文鈔、《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沒有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所以在遇到不合己意的事情時,才會起心動念,無明習氣大爆發!這些都是我必須要改過與修正的,我會更加努力地精進用功,將佛法的智慧落實在日常生活當中,將人生中所遇到的違緣橫逆轉變為成長的養分,提升心性和智慧!

 

(分享完畢)

 

修行,是一個去惡從善、修正沉痾已久的無明惡習、導正言行舉止的過程。每個人的資質不同、智慧深淺不一,所體悟的境界、所需要的時間也就不同。但相同的是,眾生的佛性本自俱足,皆具圓滿的智慧與清淨的自性,只是在六道輪迴多劫,沾染五濁惡世的無明塵垢,必須藉由持誦大乘經典洗滌汙濁的心性,將佛菩薩的智慧落實到日常生活當中,斷惡修善,才能漸漸去除無明,顯露智慧,恢復本來的面目。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生非事事會如己意,故要修忍辱;忍辱方能負重,任重才能道遠。」

 

人為什麼有煩惱?因為心性未提升、不清淨的緣故:想的太多,反省的太少;向外關注別人太多,向內觀照自己太少;貪嗔痴慢疑太多,清淨平等正覺太少;痛苦執著太多;真誠慈悲太少。

 

生命就像一座天秤,善惡分別在兩端,多做善事、心存善念,就會傾向善的那一邊;作惡多端、惡念叢生,就會往惡的那一端沉淪。眾生之所以在苦海中浮浮沉沉,皆因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惡業多善業少,因此隨業輪轉,在這六道輪迴中來來去去,受因果報應、痛苦不堪。我們有機會能學佛修行,除了精進誦經消除自身業力之外,應當多多廣傳佛法、勸人為善,幫助眾生走向天秤上善的那一端,讓眾生有機會藉由行善修福報、長養慈悲心、啟發智慧。

 

當眾生的念頭皆趨於善時,這世間的爭執紛擾自然就能漸漸地消失無蹤,整個世界呈現平安和諧的景象。當眾生心心念念皆是善時,就會有共同的信念:「善事多做,惡業不造,才能趨吉避凶。」看到多行善事之人歡喜讚嘆;遇到造作惡業之人應慈悲憐憫,想辦法勸他為善,走上正道。

 

《六祖壇經》云:「不思善,不思惡。」學佛修行先學斷惡修善,再修不執著於善惡,才能真正地明心見性,達到清淨平等正覺的境界。所謂「明心見性」,「心」是智慧,「性」是佛性,心中了無罣礙,沒有任何分別執著,對任何事情不著痕跡,才能回復本來面目。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皆是未來佛;眾生所具備的成佛條件和佛菩薩都是一樣的,只是被妄想雜念、執著煩惱所障蔽,所以才會墮落紅塵、輾轉於六道輪迴。學佛修行,就是一個去蕪存菁、返還本來面目的過程;因此,心中不能一直有好壞、善惡、正邪的分別,有分別就會產生執著;有執著就會生起煩惱;有煩惱就會沉淪於痛苦;有痛苦就會導致心不清淨;心不清淨就會生起愚痴無明;愚痴無明不破,智慧就不能顯露;唯有「不思善,不思惡」才能真正地明心見性。

 

善惡容易分別與修正,但自身「盲點」是眾生難以覺察的部分,需透過學佛修行來摒除。《金剛經》與《六祖壇經》猶如修行路上的一盞明燈,能照破心中的千年暗室,覺察自己心性上的盲點,並且一一修正去除,突破修行上的障礙,返還本來面目。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人就是因為遇到了障礙,腦筋才會去動、去超越,才能有歷鍊的機會。」

 

生命中的歷練,都是成就我們的珍貴養分,不怕吃苦、不畏艱難,才能超越一切痛苦。要感恩生命中的各種考驗和磨難,風平浪靜的海面無法鍛造優秀的水手,人生的路上唯有碰到暗礁才能激起美麗的浪花。勇士面前無險路,上天在給您一份困難的時候,同時也準備好一份智慧,讓您在突破困境時同時得到豐益的收穫。

 

逆境,是智慧的試金石。感恩人生路上的每一刻、每一個人事物,這些都是歷練的過程,也是成長的痕跡。勤誦《金剛經》與《六祖壇經》並且自省內化,您就能漸漸地突破盲點,感受到佛法無邊的奧妙,收穫豐盛的人生!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2020030101 (11).jpg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護法韋馱尊天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台長: 淡雅
人氣(4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2-15其他 |
此分類下一篇:究竟是「需要」,還是「想要」?
此分類上一篇:勿為小事憂,事事皆小事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