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0-03-07 07:09:41| 人氣5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推薦 1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世上最好的藥方

以下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近來流行疾病橫行,已從中國蔓延到美國、韓國、日本等主要國家,目前尚看不出遏止的跡象。除外在環境日趨惡劣外,對修行人的考驗也是屢屢發生,相信諸位師兄姐多少也有感受到,舉凡內外在境界、道場、家庭,或讀經典、看《六祖壇經》有所疑惑不解之處,從師兄姐們的分享文可知,在在都是考驗。近日小弟因心性有待提升而面臨考驗,非常感恩阿伯指導、說明並適時伸出援手,慈悲愛護之心,內心感恩莫名。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誦經要堅持,修行到一個階段佛菩薩都會來考驗你,要好好表現,堅持不懈。」我只能說,大家誦經務必要堅持,懂也誦、不懂更要誦;《六祖壇經》也是,懂也讀、不懂更要讀。週日去現場發覺,精舍已火速於書櫃上置放《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及宣化老和尚講述的《六祖法寶壇經淺釋》供大眾結緣,若宗寶本的原文看不懂,可搭配宣化老和尚開示的白話譯文來看,從更白話的方式來加強瞭解《六祖壇經》。所以,如果有去現場請示的師兄姐,手邊還沒有書籍的話,不妨恭請此二書,好好潛心研讀,更可進一步將此二書推廣給親朋好友們,萬一自己近期沒去,親朋好友有去,也可請親友們幫您一同請書。

 

真的有心修行的話,佛菩薩或外道,均可能來設考題或干擾。考題我覺得非常的客製化、多元化,出題方式或以夢境,或在潛意識,或以香味,或以聲音,或以平常所接觸的人事物,或有形、或無形等,大多針對自己的盲點、所欲、所求、所不足等。解決藥方即是《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凡事不住於心,離境離相。有考驗,才能看出是否仍有盲點尚待突破。」最好能練到即一切相,就火速離一切相(非常高難度),透過考驗可以清楚知道自己仍存在的盲點,若能依佛菩薩開示來面對並突破考驗,一定對自己有所收穫。

 

最後,若師兄姐真面臨考驗時,建議可先用上面的解方或所學的神通,自行先處理。若真的不行,也別太ㄍㄧㄥ,勇敢求救,不要最後撐到帶著滿腦子疑團,而自空中生出一個莫名其妙的退轉心,甚至離開精舍,就得不償失了。《六祖壇經》云:「迷時師度」,真的迷到懷疑人生時,可以請教修行社團師兄姐,若能去現場請示佛菩薩與阿伯,三界之內的問題,以諸佛菩薩究竟圓滿的智慧,都不是問題,千萬別自行悶著頭,日也思、夜也夢,有時或許只是沖犯導致胡思亂想而已。以上心得與建議,分享予師兄姐。

 

分享二

 

我一直不太懂,看阿修羅道修偏特徵:「貪瞋癡。只重佈施,未修心性」。自知有障礙,但究竟病灶在哪?過去的我為何會與該外道相應,而無所覺察自己已經偏移?近來看了《六祖壇經》似乎有所方向解惑!

 

反覆看了〈外道願與魔性系列:阿修羅篇〉:「阿修羅是有條件的佈施……;善行的發心,大多與佛菩薩差別甚鉅……;反之佛菩薩佈施,是為了利益眾生,而不是利益自己」。更納悶疑惑,一路以來初發心是利眾,不為自己想獲得什麼。始終對功名、利祿、塵世不求亦不重視,希望自身存在有所微薄貢獻、價值意義。常覺得能做不多、已做的太少。在消此外道願感受更顯著,會不斷挑撥放大、考驗打擊此弱點,懷疑自我、加深無力感。

 

好幾次挫敗時,心中苦笑,心想:「對自我再失望、感到無能,但不放棄、不氣餒,總有我可做的事!難道這個結要生生世世輪迴不休跟著自己嗎?要突破!」想歸想,但實務上卻不知如何跨越,佛法沒有「用」就「沒有用」,但我就是不知道「如何」用及用「什麼」!是否我修行一直搞錯方向、用錯力氣?

 

一、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節錄引用: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功德,是在你自己本性裏來找,不是到外邊向外馳求的。不是說「我做點布施,供養三寶,我就有了功德」;那只可以說是福,沒有功德。所以福德和功德,是有分別的;福德是你做這些事可以得福,不可以立功。福德,是由你造福業,將來受福報;功德呢,是你直下承當,自己當時就得到好處的。

 

「自修性是功」:你自己修你自己的性是功。怎麼叫自己修自己的性呢?本來你沒有見性,所以要修性;怎麼修性?就是不生煩惱。有人打你,你當撞到牆上了;誰罵你,你當他唱歌給你聽,給你奏音樂呢!再或者你認為他說外國話。

 

「自修身是德」:怎麼修身呢?就是不做壞事,沒有欲心,這是修身;你沒有貪心,沒有瞋心,沒有癡心,這都是修身;你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這都是修身;這是德。(引用完畢

 

《六祖壇經》:「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這幾句話給我帶來很大的省思。「功夫」不是攀緣而得,而是向內潛修,點滴修持自性而來!原來我是貪求功夫,希望有能力利眾助人,亦是希望肯定自我生命價值,我自以為發心、願力是與師尊、佛菩薩同在,但其實「執著」於「渡眾、利眾、佈施」相中,這不同於佛菩薩的「清淨」,隨順因緣幫助眾生。「腦袋一熱,執著心一來,你說我也要度人,它是人心、顯示心、不放的執著在起作用」。就算非貪求或希冀物質名利,但有所執心不清淨,亦是魔性黑氣。阿伯曾說:「萬法唯心識,清淨不二法。何謂清淨?即是心不外攀。」如此省思,似乎可理解為何過去曾相應被牽引入阿修羅道。

 

功夫哪來?弘一大師言:「真功夫在戒定慧」《六祖壇經》:「定是慧體,慧是定用」、「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淨空法師言:「真功夫是在一切境緣之中修清淨心,把一切妄想、分別、執著打掉,這叫真用功」、「真正修行人,把佛所講的這些道理跟生活集合成一體,用佛理來勘驗我們的起心動念,勘驗我們的行為,這叫真用功!」《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佛法,係教您由自己努力,親自身入其境去歷鍊,自性自渡,而非四處求或看就能得。」

 

自修身是德!我未從生活日常點滴實踐起,忘了在生活中轉化心念,一事一物皆修行、歷事練心。我錯了,一直在分別生活與修行學佛,這就是修表皮、修「相」。我始終在逃避敷衍生活,一直得過且過,認為修行解脫最重要;本該圓滿各角色、責任、因緣,不應為修行、自我解脫而忽略家庭、生活之責,顧此失彼。各方圓滿才是真圓滿、真功夫。德行從哪來?綱常倫理、四維八德…,皆是從日常角色盡力用心修養而來!

 

二、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聖嚴法師《六祖壇經精選集》:「清淨的法身,是以法為身,而法是功德法不是煩惱法;而功德是無漏的功德法不是有漏的功德法。」「何名有漏的功德?是自私的、有自我執著、自我中心,無漏功德則沒有自我中心。凡是自己付出的,都希望得到回報;凡是自己的努力,都希望有人來讚歎、肯定;凡是自己的任何一點成績,都希望人家來讚美、接受,而自己就覺得,這是一個真正的成果;凡是做任何事,雖然幫助人解決了困難,可是內心有所期待、執著。」

 

看《六祖壇經》:「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我才注意功德與福德不同!〈疑問品第三〉提到,有人向惠能大師請教,梁武帝造寺度僧、布施設齋,為何達摩祖師回應「實無功德」?師曰:「名為求福,不可將福便為功德」。有相佈施僅是福德,實與功德不同。我不求回饋亦無所求,但仍落於執著「佈施」,亦是著相佈施。《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本份,多出來的才是付出;付出而有所求,是福報;付出不求回報,才是功德。」「只做善事不唸經,這是修福報。要唸經才有功德可以消外道願、消業障,真誠的懺悔,把自己的心性調整好。福慧雙修之後,心性與淨土相應,才能去淨土。所謂的功德,即是惡念的銷融,自性的顯露。」

 

三、如何實踐

 

《六祖壇經》真的是施行細則,指引眾生怎麼做!《六祖壇經》〈疑問品第三〉:「見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無滯,常見本性,真實妙用,名為功德。內心謙下是功,外行於禮是德;自性建立萬法是功,心體離念是德;不離自性是功,應用無染是德。若覓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輕,常行普敬;心常輕人,吾我不斷,即自無功。自性虛妄不實,即自無德,為吾我自大常輕一切故。善知識!念念無間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識!功德須自性內見,不是布施供養之所求也,是以福德與功德別。」

 

過去人生歷鍊不足、涉略不廣,未培養能力,以致於各方碰牆,使力使不上。沒有歷練,能力就會被綁住而無法超越。以前人生空白停滯太長,但肯學、肯做、肯付出,無妄念分別,隨順機緣而不斷播種施肥。實修用功將貪嗔癡三毒轉為戒定慧,用心轉念將煩惱化為菩提,將不足化為前進學習動力。做中學、學中覺、覺中悟。

 

提醒自身不罣礙本分、福德、功德……,秤斤論兩本份做到沒?超過算功德多少?就是隨緣、用心,步步踏實過生活、修行!引用師姐所提:「『斷惡』是我們的義務,『修善』是我們的本分,照著本分腳踏實地的修、拼命的做,所有的一切善事,都是我們該做的事,有好處,自己不領受、不貪著,就是菩薩道。」

 

似乎找到校正方向,再來就是生活中如何實踐、老實實修!會用功者,日常動靜皆可用!就看自己如何悟、如何運用實修!以上分享,感恩!

 

(分享完畢)

 

蔡師兄近來不斷提醒大家,每日閱讀《六祖壇經》。《金剛經》為目標,《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為施行細則,日讀兩品,時時內省,配合實踐,日久功深。精舍已火速提供電子版讓大家下載,詳見【公告流通】《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宗寶本》。親赴現場請示的師兄姐可以直接請書,不便到現場的師兄姐也可以網路索書,參考牟尼精舍-經書、書籍索取(零散),在備註欄位備註《六祖壇經》宗寶本和《六祖法寶壇經淺釋》即可,現場義工師兄姐會協助寄出。網路上已有師兄姐精心製作的原文唸誦示範影片,近期也將有白話淺譯版影片上架,敬請期待。

 

準備這麼多資源,就是為了眾生的心性提升。《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讀《六祖壇經》是上根器、中根器、下根器的人都可以悟道的。要內化並實踐《六祖壇經》的經義,聞思修,不思善、不思惡,方知其奧妙之處。」「《金剛經》是修行的宗旨,而《六祖壇經》則講述修行的方法。《金剛經》和《六祖壇經》這兩部經都在講無相、無念、無住,兩者要交替看、互相搭配,並用心實踐,方能漸漸看清真理,瞭然於心。心口若如一,修行得真義。」

 

佛菩薩開示以銷外道願優先,社團師兄姐提醒大家:「人生無常,劫難若至,定慧不足,妄心必起。務必先衝《金剛經》來消除魔性或外道願等,若有業障,頂多來世自受;若是魔性,未來必將殘害他人。屆時他人倒楣,自己還攬更多業障。所以總是外道願等優先處理!」銷外道願的過程,會有很多的外道干擾考驗,主因都是自己的妄心所致,許多師兄姐迴向時也頻頻卡關。佛菩薩慈悲,開示大家全力衝刺銷外道願之餘,搭配《六祖壇經》每日閱讀兩品,並靜坐自省3050分鐘。蔡師兄說:「學佛已久心性卻依然冥頑之人,要多誦《六祖壇經》,才能幫助契入佛法,不然永遠在原地打轉,心性提升永遠遙遙無期。」

 

小編自己也是被外道干擾追著跑,雜思和干擾很多,讓我不勝其擾,定力非常有待加強。平時努力誦經轉心性,但就和分享二的有緣人一樣,盲點不知如何突破。但是看了《六祖壇經》有種找到方向與執行作法的感覺,尤其是白話版的《六祖法寶壇經淺釋》,簡直就是修行的考題解題大全,非常的生活化、平易近人。搭配自己的誦經定課和靜坐自省,心念轉了,黑氣就消弱許多,對排除黑氣的幫助非常大。

 

《六祖法寶壇經淺釋》:「『念念無間是功』你念念存著正念不間斷,念念修行不停止,久而久之,就有功了。所謂「初而勉強,久而自然」,你最初是很勉強的,但是時間一久,就自然了;自然,就是功。『心行平直是德』:你心裏常常能行平等率直,沒有一切的委曲相,也就沒有彎彎曲曲的那種心,這就是德。」

 

黑氣重的人如小編我,常常有各種彎彎曲曲的心,貪嗔癡慢疑、貢高我慢等等,在閱讀《六祖壇經》的過程中,對照自己的身口意,盲點一一浮現,這本真的是很好的修行轉心性指導手冊。

 

現代文明社會文昌武治,但是這就是太平盛世嗎?大自然用多少的災害在警告人類快點回頭,又有多少的災情是因為人性的貪嗔癡而擴散嚴重?為什麼在這個全球都動盪不安的時期,精舍會一再強調提升心性的重要性?因為「心性提升」才是世上最好的藥方。《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有些疾病是上天放下來的,因人心不古,所以人要修行,心性轉,疾病才會漸漸改善。」如同分享一所提道,修行考驗越來越頻繁,遇到各種考驗的時候,解決藥方即是《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修行要凡事不住於心,離境離相。有考驗,才能看出是否仍有盲點尚待突破。」故外道願速銷,努力內自省,大家加油!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740432743.jpg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南無阿彌陀佛

南無大悲觀世音菩薩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韋馱菩薩

南無伽藍菩薩

南無十方一切諸佛菩薩摩訶薩

台長: 淡雅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