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背草
英文名稱: Sowthistle Tasselflower、Red Tasselflower
學名: Emilia sonchifolia (L.) DC. var. javanica (Burm. f.) Mattfeld
Cacalia sonchifolia L.
Emilia sonchifolia (L.) DC.
Emilia sonchifolia (L.) DC. in Wight
Emilia taiwanensis S. S. Ying
Hieracium javanicum Burm. f.
科名: 菊科(Compositae.)紫背草屬(Emilia)
別名: 葉下紅、紅背草、一點紅、羊蹄草、牛石菜、牛尾膝、紅背仔、紅背草假芥藍、爆仗草、矮腳樟、文武狀元、喇叭紅草、小蒲公英、土黃連、野芥藍、紫背犁頭草Karawagai(阿美)、Youmuru(泰雅)、Sairabasu(布農)、Kamu'tto(排灣)。
原產地: 泛亞洲、非洲熱帶地區。中國大陸華中以南地區都有。
分佈: 是台灣地區常見的野花,從海邊到一千多公尺的原野、路旁、 園圃、荒地及田邊都可見著芳蹤。
用途:
1.食用:紫背草嫩莖葉可當野菜煮食,唯帶有苦味,應先用沸水汆燙過或用鹽水泡過,除去苦味後再行煮食或炒食,花可油炸或煮湯,嫩莖葉也可加香料及其他調味料後醃漬成泡菜食用。
2.性味:全草或帶根全草:苦、涼。效用:全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利水,涼血。治咽喉痛,口腔破潰,風熱咳嗽,泄瀉,痢疾,便血,小便淋痛,子癰,乳癰,癤腫瘡傷,水腫,跌打,蛇傷。
莖: 紫背草全株帶粉綠色,但莖葉背光處往往帶紫紅色,所以稱為紫背草,莖略直立,稍分枝。
葉: 單葉,互生;下部葉具柄,上部葉無柄;下部葉片長 5~10 公分,寬 2.5~6 公分,卵形至披針形,葉尖銳形,葉基箭形,葉緣粗鋸齒緣;上部葉線形,較小;葉基抱莖,羽狀分裂,葉柄有翼。
花: 頭狀花序筒形、多數生枝端、排列成疏散繖房花序、常呈 2 歧組合;總苞片 2 列、矩圓形、基部稍膨大、綠色;花兩性、均為管狀花、紅色至紫紅色、外側被細毛;雄蕊 5 枚;雌蕊 1 枚、子房下位、柱頭分歧;四季開花。
果實: 果實為瘦果,長約 0.25 公分, 5 稜形;冠毛白色,長約 0.8 公分。當種子成熟時,變成白色球形放射狀,被風一吹,瘦果便乘著降落傘似的白色冠毛,到處旅行完成播種繁延任務。
特性:
一年生草本植物。四季開花。紫背草全株帶粉綠色,全株密生細毛,但莖葉背光處往往帶紫紅色,所以稱為紫背草。紫背草有豐沛的白色乳汁,味道極苦,若要以嫩莖葉作野菜食用,需要先以沸水川燙之後再吃,是兔子很愛吃的食物。
文字資料取自:
http://163.17.44.1/teach/校園植物/紫背草/紫背草.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