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01-12 07:48:04| 人氣4,030| 回應1 | 上一篇 | 下一篇

楚天雲夢(韓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八月九日早晨,所有的慈青和爸爸媽媽們,以輕鬆、愉快的心情,展開了武漢半日遊。在這一個上午的遊程中,由院方人員盡地主之誼,全程陪伴我們,也算是另一種形式的交流。

 

車行在市區寬廣的馬路上,那時間尚早,人車並不多,倒是各大黨、政機關的警衛人員們,依舊堅守崗位,顯示出這座長江中游大城的重要地位。

 

東湖攬勝尋雲夢

 

遊程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一個名字聽起來很熟悉的地方──東湖。這座武漢市內的湖泊,論面積,比杭州西湖大上好幾倍,但知名度卻遠不及西湖。然而,這並不影響它在本地人心中的地位,每到假日,這裡依舊遊人如織。

 



據說在上古時代,我們今日所遊的東湖,乃至於整個武漢地區,都淹沒在古代大湖「雲夢大澤」的水域中。這座神秘大湖,大得足以包容整個台灣!楚地先民們生活在湖畔,留下了許多美麗的神話及詩歌,東湖的美,可能就是「遺傳」自上古的雲夢大澤吧?

 

走在環湖路上,兩旁盡是青青楊柳,遠望湖面,可見綿長的水平線,將天與水一線劃分,其上是悠悠白雲,其下則舟楫點點,在酷暑的季節中,這樣的景象,讓人從打心底降溫好幾度。

 

或許是離海岸太遠吧?武漢的人們似乎有意要這個面積有限的湖,負擔起一些大海的工作。他們在湖畔水域圍起一道水泥欄,在岸邊鋪上白砂,擺上陽傘、涼椅和椰子樹,外加一條不會動的古帆船。就這樣,把海灘的景色給「種」在湖畔,堪稱一絕也!

 

由於湖區廣大,我們只在兩處停留,第一處下車的地方,有著仿古的亭閣,黑色的屋瓦配上褐色的柱子,和遠處的多拱橋,風景不遜於杭州西湖。

 

「小心點,不要掉下去了!」慈青們和師姑師伯想盡辦法,獵取最佳鏡頭,甚至不惜冒著出糗的危險,也要留下最美的回憶。只是藍天白雲的現代風格,怎麼拍,就是不如德旻、德慇兩位師父來得搭調,他們灰色的唐式長衫,在古色古香的背景下,讓人興起通過時光隧道、回到古代的幽情。

 

離開樓閣,我們造訪一處蓮池,在這裡,每一朵花、每一片葉,彷佛吸足了土裡的養分與天上的太陽能,驕傲地綻放著、開展著。這鮮豔的紅花綠葉,仿若伸手可及,但一腳踏近池邊,卻是爛兮兮的泥巴,打量著自己身上的白褲、白鞋,還真是「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為妙呀!

 



涼風徐徐,輕撫一池華彩,波光瀲艷,蕩出一派閒適,我們在東湖,度過了最逍遙的一個早晨。

青年學子訪武大

 

離開東湖,我們又進入了市區,原以為下一站就是黃鶴樓,卻沒想到車子竟開進了武漢大學校門,教所有還在唸書的慈青們吃了一驚。這一站,進了別人的「地盤」,可得謹言慎行,以免「漏氣」!

 

「感覺起來好像清大」一位慈青說道,一入校門,兩旁所見,盡是宏偉的教學大樓。再往裡邊走,就是比較古早的建築了,不同於台灣日據時期常見的仿西式「紅樓」建築,武大的老校舍,是中西合璧的形式:上為藍綠色琉璃瓦的中國式飛簷,外牆則是土黃色的岩石牆。

 



而這些建築中,最具特色的,要算是建於民國十九年的老宿舍,和民國廿三年的圖書館了。老宿舍入口處是一個大拱門,有三層樓高,其上有一中國式城樓;進入拱門,迎接我們的,是數段石階,每上一段石階,就可通達一層樓。其中的一到三樓,被階梯劃分成左右兩邊,只有四樓和城樓連成一體,可以互通。

 

走上石階,第一個感覺是:這裡不像學校,倒像是某座山區小城的街道。左右兩旁的大門上,寫著「宇字齋」、「玄字齋」等名字,所有的宿舍名串起來,正好是千字文的開頭幾句:「天地玄黃、宇宙洪荒、日月盈晷」,顯示了當年校方期許學生們傳承文化,繼往開來的用心。

 

一如台灣的大學校園,只要是學生活動的地方,就少不了各種海報、傳單,老宿舍土黃色的外牆上,貼滿了各式各樣的補習及徵才信息,舉凡家教、打工、英語檢定、電腦教學等資訊,應有盡有。

 

而和台灣地區大學不一樣的,是這裡幾乎看不到有關娛樂的資訊,牆上最醒目的文康活動海報,是國際標準舞教學。此外,就是幾張慶賀某某人通過英文、電腦檢定的大字報,顯示出在中國大陸的大學生,並沒有「由你玩四年」的逸樂取向,他們辛苦通過高考之後,不僅不鬆懈,反而更用功精進。

 

台階盡頭,是一棟青瓦黃牆的大樓,上面用篆書寫著「圖書館」三個大字,在這裡,校方行政人員親切地接待我們上頂樓參觀。仲夏的武大正值暑假,學生們大多返鄉去了,但是圖書館一樓的閱覽室內,仍有幾位同學專心讀書。我們的到來似乎打擾了他們,幾位同學抬頭看了我們一下,又若無其事地讀他們的書。

 

「這裡是人家的圖書館,要保持安靜!」為了維護學生讀書的安寧,大家放輕腳步走上樓。這座大樓規模恢宏,藏書當有數萬冊,只是必須憑證閱讀,慈青同學們無緣享用。倘若今日館方大發慈悲,讓我們得以博覽群書,只怕數十慈青學子人手一冊,看到太陽下山都捨不得走呢!

 

而登臨頂樓,就看到了中國高等教育「211」工程大展,所謂「211」指的是全中國大陸兩百一十一所重點大學院校,包括著名的北大、清華,當然也包括武漢大學。中國教育部門在這兩百一十一座大學院校身上,投注相當大的資源,支援各校學術研究、教學發展,期許它們成為世界一流學府。

 

「哇,你們的教授都好年輕呀!」師伯看到牆上的教授簡介,讚嘆連連。這些青年學者,將寶貴的青春歲月奉獻給知識和學術,在一般人向「錢」看齊、汲汲營利的時候,他們卻甘願固守本位,全心研究,即使收入並不豐裕,仍然樂在其中。看到他們的奉獻及成就,不禁令人興起「見賢思齊」的敬意。

 

看完了「211」工程大展,走出戶外,又是一番好風景,遠處的湖邊,矗立著幾棟現代化的高樓,而那一帶,也是校區範圍。那新大樓與舊圖書館遙遙相望,鋪陳出武漢大學的恢宏氣度,在此學習的人們,當可兼顧傳統與現代,培養出湖海般寬闊的胸襟及遠見吧?

 

「慈濟」臨行前,我們在圖書館前合影留念,讓武漢大學古樸的建築與精進力學的精神,永遠存在我們的記憶中。

 

博物館內探珍寶

 

「各位同學,請把鞋子套起來!」解說員提醒道。這裡不是骨髓移植的隔離病房,而是湖北省博物館的大門。為了保持館內清潔,所有的遊客都得套上鞋套方得進入。

 

這座博物館雖然名為「湖北省博物館」,但是館中展出的文物,全都出自一個春秋時代貴族「曾侯乙」的墓地。那位墓主是春秋時期楚國附庸「曾」國的國君,他姓姬,名乙,位列侯爵,故名曾侯乙。他統治的地方不過才幾個縣那麼大,但是從他墓中挖出的各種文物卻多達一萬五千多件!今日博物館內所展出的豐富寶藏,也不及其總量的四十分之一!

 

「各位請看,這就是曾侯乙墓的大編鐘….。」隨著解說員的腳步,我們首先觀賞了博物館的鎮館之寶。這座大編鐘由大大小小六十五口鐘組成,鐘型像兩片瓦合起來,敲擊不同的部位,鐘聲也隨之改變。而它最令人驚奇的地方,不盡在工藝的精美,更在廣闊的音域。

 

「這座鐘的出土,改寫了世界的音樂史」它的特殊之處,就在於它能發出完整的七聲音階,打破了中國音樂,只有宮、商、角、徵、羽五音的傳統。故曾侯乙大編鐘曾被喻為「古代的鋼琴」,不僅可以演奏一切中國古樂,甚至也曾用它演奏過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兩千四百多年前的春秋時代,竟有如此精巧的樂器,就不難想像當時鐘鼓齊鳴的莊嚴場面了。

 

看過大編鐘之後,解說員又帶著我們欣賞了無比精美的青銅器,這些厚重,但雕工精美的器物,分成日常使用的餐具、祭祀時使用的禮器等。有容量達三百公升的超級大酒缸、外層放置冰塊以供應冷飲的「古代冰箱」等,透過這些文物,我們瞥見了古代封建貴族令人驚訝的物質生活,即便是現代的富商巨賈,也未必能享受到那無比的奢華。

 

而在眾多的青銅器中,最具時代意義的,是鼎和簋這兩樣禮器,在祭祀活動中,鼎的功能是盛裝牲禮,簋則是用來盛飯食。根據周禮的規定,天子祭祀時當擺設九鼎八簋,侯爵者,僅能擺設七鼎六簋。但是曾侯乙墓中,卻挖出了九個鼎,八個簋,顯見曾侯乙已經置禮法於不顧,擅自行天子之禮儀。可見春秋時期禮崩樂壞,小國尚且以天子之禮自居,無怪乎大如楚國者,膽敢「問鼎輕重」了。

 

「從曾侯的遺骸推算,他的身高大約一米六二,死時大約四十多歲….。」解說員將大家帶到曾侯乙的復原頭像前,談起了他的生平。那頭像面貌和善憨厚,額上的皺紋和微揚的嘴角,看起來就像個「好伯伯」。雖然以現代的標準看,他,實在是其貌不揚,而且英年早逝,但在兩千四百多年前,他可是享盡榮華富貴的「好命人」喔!

 

曾侯乙雖然身材短小,但是他的棺槨卻是像貨櫃般大,木製的內棺重達兩噸半,上面繪有許多怪獸圖案。而外層的棺,則是以青銅為骨架,重量更高達七噸!如此驚人的棺廂,莫說埋葬亡者綽綽有餘,即使給活人當寢室,也絕對是空間寬裕,許多慈青在外租的房間,都還沒它寬呢。

 

「在墓中,考古隊也挖出了不少殉葬者的遺骨,他們大多是年輕女性,最大的廿五歲,最小的十歲….。」「天哪,十歲小孩也陪葬!」館方解說殉葬的情形,慈悲的慈濟人們不禁嘆息。遙想兩千四百年前,曾侯乙往生了,但他在臨命終時,仍想帶走世間的一切財富寶物、童僕奴俾,期待著在幽冥界繼續享受貴族生活。

 

曾侯乙往生至何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他墓中出土的一萬五千多件文物,卻說明了兩千四百年前的中國人,有著多麼進步的物質文明,以及多麼慘無人道的殉死陋習。從古代視人命如草芥,到今日提倡尊重生命,愛人助人,我們在這個陰暗的館中,看到了人類文明的曙光。

 

最後,解說員帶領大家到音樂廳,親身體驗曾侯乙大編鐘的神奇音效。舞台上,複製的大編鐘傲然矗立在正中央,旁邊還有古箏、笙、簫、鼓等樂器,幾位男女樂師穿著古裝,為大家演奏各式樂曲。

 

「首先,請大家欣賞中國古曲」沒有指揮,樂師們憑著密切地默契,以箏樂開頭,隨即鐘聲、鼓聲齊鳴。那大編鐘操錯起來分外吃重,女樂師拿著小槌子敲擊架上小鐘,發聲清脆響亮的鐺鐺聲;而底層厚重的大鐘,則有賴男樂師,以粗壯的木杖撞擊,「硿!」渾厚的低音憾人心弦。

 

古曲之後,一位穿著古裝、曳著水袖的女舞者上場了,她嫚妙的舞姿、婀娜的身段,配上鐘鼓音樂,重現了古代「楚腰纖細掌中輕」的江漢風情。或許在兩千四百年的春秋時代,楚王和曾侯,就在宮廷之上飲美酒、聽雅樂、觀舞姿哩!

 

「接下來,請大家欣賞貝多芬第九交響曲『快樂頌』!」這最後的壓軸,就要展現曾侯乙大編鐘的真本事了,樂師以中英文解說了一遍,只見觀眾們滿懷期待,而外國朋友們則是滿臉懷疑的表情,似乎不太相信這座古鐘,可以演奏十八世紀貝多芬的音樂。

 

「青天高高,白雲飄飄,太陽當空在微笑。」快樂頌的主旋律由小鐘清脆的聲音引出,在女樂師的巧手下,七聲音階聲聲分明,感覺上像是歐洲教堂的鐘聲。「硿!」木杖重擊大鐘,低音透過空氣,震懾了每個人的耳膜!一曲快樂頌,就在小鐘的輕快,與大鐘的渾厚中完美劃下休止符。

 

鐘聲鳴罷,掌聲響起,真是不得不佩服「中國人真行呀!」

 

 

楚天極目黃鶴樓

 

遊罷東湖、武大、博物館後,已近中午時分了,但我們仍馬不停蹄地趕到此行最後一站「黃鶴樓」,這勝景是中國三大名樓之一,來武漢一遊,豈容錯過!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走在黃鶴樓公園的階梯上,許多人便試著背出唐代詩人崔顥的「黃鶴樓銘」。原本,崔顥並不是特別有名,在黃鶴樓題下這句詩後,卻讓詩仙李白來此遊覽時,半天寫不出一句詩,只留下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只因崔顥題詩在」的感嘆。李白的挫敗,讓崔顥與黃鶴樓從此聲名大噪,成為江漢一帶必遊的勝地。

 



雖然黃鶴樓歷史悠久,但是今日的黃鶴樓,卻是一九八五年重建的。黃鶴樓自唐以降,歷代均有修建,唯清末時,黃鶴樓附近民宅大火波及,讓它成了一堆廢墟。後來中共當局撥款重修,依清朝形式重建,但是材質卻是鋼筋水泥,甚至樓內還有電梯,方便觀光客上下樓呢!

 



 

現代的黃鶴樓景區,所有的建築幾乎都是現代的,唯有入口處的「鵝池」還保留著王羲之以及歷代書法家的墨寶。離開鵝池往上走,則是一座仿古的「千禧壇」,那兒掛著一口千斤大鐘,不時傳來遊客們敲響的鐘聲,據園方人員表示,它是為了慶祝澳門回歸而特別設立的。

 

走近黃鶴樓,便會被它特多的飛簷所吸引,自一樓以上,五樓以下,四邊的每一角都有三重飛簷,讓整座樓充滿了靈活的動感,仿若振翅欲飛的黃鶴。黃鶴樓的正門,掛有一匾,上書「氣吞雲夢」四個大字,說明了此地乃是古代大湖「雲夢大澤」的遺跡,在這裡登高遠望,山川美景必然盡收眼底。

 

 

登臨頂樓,視野果然無比開闊,浩浩長江、雄偉的大鐵橋,甚至武漢大學校區的湖,全都一目了然,無怪乎在頂樓的另一側,要掛上「楚天極目」的匾了。在樓上,可見「晴川歷歷漢陽樹」,而「芳草戚戚鸚鵡洲」,據園方人員表示,它隨著長江水文的變遷,已不復存在了!

 



今日黃鶴樓,景色依舊,而武漢城區,已是高樓大廈林立,車水馬龍不息,這樣的繁忙景象,即使崔顥、李白再世,也不知該如何下筆吧?今天,我們不寫詩,僅用底片和數位影像,紀錄慈濟人在此地的遊蹤,數日辛勞,半日得閒,真是不意快哉呀!

 

 

遊罷黃鶴樓,亦將別楚地,隨著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我們相聚的時間越來越少,但是這一份好緣,卻是越結越深了!從東海寶島到雲夢楚地,只要有愛,就沒有距離,今日的結緣,正是明天更進一步合作的起點,相信在未來,我們一定有緣再相聚!

 

(早期文稿)

 

攝影:許明捷

台長: 許老爹
人氣(4,030) | 回應(1)|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北區好友 |
此分類下一篇:廬山戀(韓吉)
此分類上一篇:冰點(小飛俠)

果媽媽
那裡挖出來的舊稿啊?好珍貴喔!謝謝.

去年秋天我也去了武漢.東湖,博物館,黃鶴樓,韓吉替我複習了這些景點,博物館很有看頭,推薦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
2012-01-17 15:34:38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