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12-11-01 06:21:24| 人氣2,60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把沈重的包袱丟給神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復原課程第五課/把沈重的包袱丟給神


上一課談到不要把炭火放在心上,而堆在仇敵的頭上,有很多人都覺得是做不到的,是的,的確很難,因此要如此學習,我們先來看一篇文章,這是由瓊•亨特(June Hunt)所寫的,她是輔導員、作家、廣播節目主持人、全球性事工「心靈希望「(Hope For The Heart)創始人。她用一種聖經的視角,指導人們克服生命中最困難的一些問題。她也是《How to Forgive . . . When You Don't Feel Like It》(如何饒恕……當你感到不喜歡它)的作者。

瓊•亨特(June Hunt

在印第安那州帶領一場「饒恕」研討會時,我問聽眾,「你們中有多少人掙紮於饒恕某個深深傷害過你的人?」房間裡面馬上舉起了很多手。雖然我在研討會開始就問了這個問題,直到最後15分鐘我才望望聽眾,請之前舉手的一位年輕人上臺來。

裡克(那個上臺來的年輕人)和我站在一張桌子旁邊,上面放滿了岩石。我拿出我帶來的道具:一個兩英尺長的肉鉤和一個麻布袋。「裡克,給你。把這個肉鉤套在你的脖子上。」我聽到聽眾中有人喘氣--很可能為他們沒有被選中慶倖!

鉤子看起來很危險,裡克給了我一個警惕的眼神。但他還是把那個U形的鉤子頂端套到了脖子上,鉤子的杆一直垂到腰部,拱形的部分掛在前面像一個很大的魚鉤。

我一邊把麻袋頂端移到鋒利的鉤子末端,一邊說,「裡克,我問是否有人為饒恕掙紮的時候,你注意到你舉手了。」

「是的,我舉了。」

「你能和我分享一下嗎,什麼讓你如此難以饒恕?」

我把手放到一塊石頭上,打算裡克每提到一次侵害就丟一塊到袋子裡。每塊石頭代表他仍然帶著的一個傷口。

剛開始有點猶豫,裡克從他的童年開始講。沒過多長時間我就意識到他所有的「石頭」都來自同一個源頭--成長時有一個虐待他的父親。裡克輕聲地開始述說他痛苦的過去。

「從未按我原來的樣子接納我……」他父親的批評性態度讓第一塊石頭進入了麻袋。斷斷續續,其他的也跟著進入。

「沒有一點愛……沒有搭在肩上的手,沒有挽著脖子的擁抱,沒有拍拍背的鼓勵。」

「沒有父子單獨相處時間,沒有一起出去過,沒有關於男子氣概的談話,沒有關於事業的對話。」裡克繼續按著深埋在記憶中的情感「重播」按鈕。

「尖叫,所有的咒詛和口頭攻擊。完全的拋棄。」

最終,裡克訴說了一切。我告訴裡克,從可見的情形擴展來看,他的靈魂實際上有著一袋大石頭。我指著掛在他脖子上的袋子,石頭的重量讓袋子變得很緊。

「如果你餘下的生活都帶著這個袋子走路,會發生什麼?」

他馬上回答,「我不能跑。」裡克的回答完美地表達出了無法擺脫我們情感化「石頭」所要付出的代價。

把它從你的鉤子上拿下來……放到神的鉤子上。

思考所有關於跑步的經文。使徒保羅說,「豈不知在場上賽跑的都跑,但得獎賞的只有一人?你們也當這樣跑,好叫你們得著獎賞。」(《哥林多前書》9:24)。保羅問,「你們向來跑得好,有誰攔阻你們,叫你們不順從真理呢?」(《加拉太書》5:7

裡克從一個生理角度來講--「我不能再跑了」--但這句話在情緒上和屬靈上也是真實的。被太多石頭壓倒,我們能做的最多是在生活道路上艱難跋涉。

但一旦我們學習去饒恕(即使我們感到不喜歡它),我們擺脫了拉倒我們、耗盡我們力量的石頭。當我們完成饒恕的過程,我們會從那拉拽的壓力中釋放出來。

先知以賽亞書描述了這種自由:「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困倦,行走卻不疲乏。」(《以賽亞書》40:31

現在回到裡克:最後一件我想做的事情是釋放這個被情感痛苦壓傷的年輕人。我想看到他跑起來!

「裡克,你想要帶著所有過去的痛苦度過餘生嗎?」

「不,我不想。」

「那麼你想要把你的父親從你的情感鉤子上放下來,把他放到神的鉤子上嗎?」

「是,我想。」

低著頭,我帶領裡克禱告:「主耶穌,」我開始說。「主耶穌,」他重複道。「謝謝你保守我的心……我是如此多地被傷害。……你知道我感到的痛苦……因為我父親的對待……他的生氣……他缺乏愛,他的虐待,他的拋棄。」

突然,在會眾中,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我帶領裡克禱告來把他的父親釋放給神的時候,禱告的暗流(略高於耳語)在整個房間飄蕩。很多會眾自發開始和裡克一起禱告。我意識到這一天,很多沉重的袋子會很快變空。

當裡克繼續禱告,值得注意的改變發生了。他的聲音,剛開始是冷淡的,後來變大並充滿堅定的力量。當我們結束時,我把沉重的石頭袋子從裡克的鉤子上拿下來。馬上,他看起來像是世界的重量從他的肩上卸下來。感謝的眼淚透露出裡克現在感到了由饒恕而來的無比的自由。還有,那天,通過神的能力,禮堂內很多苦澀的袋子默默地變空了。

這是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必須提供的好消息:我們可以選擇!由於神的恩典和饒恕,我們可以選擇:要麼繼續背負積累起來虐待的重量,要麼把我們悲傷和抱怨的袋子交到神的手中--讓它永遠在神的鉤子上安息。

 

談到這種傷害,很奇怪的,通常被傷害的人明白不對的,要逃離,但就算在身體逃離之後,心理上還是留著一個位置來安置這些傷害,而且是日以繼夜地,三不五就拿出來自己傷害自己一下。離婚之後,我開始去約會時,女兒一開始很反對,認為我應該要好好安份在家當母親的角色,甚至還規定我不能出去和男人吃飯看電影。

我對著女兒說(她已二十歲了):「當妳對我說這些話時,請妳先回答我,那妳的父親現在天天睡在誰的旁邊?而如果妳反對我出去約會,也行,那請妳週末時陪我出去看電影逛街,妳也不要約會,我們母女就如此過一生,妳做得到,我就做得到,如果妳想要有自己的快樂,憑什麼要我心如止水,讓我的人生不再有快樂?又不是我做錯了,是妳的父親做錯,為什麼是我被懲罰?」

聽到我如此說,她回答不出來。有段時間她沈默以對,大約半年以後,她想清楚了,就開始鼓勵我出去找自己的快樂。後來,她也變得比較快樂了,面對父親的背叛,她不再去背那包袱,而是放下丟給神。

被傷害的人,常常會自憐,然後自己懲罰自己,以為自己不再配有快樂了,不能再如何如何了,以為自己的快樂就隨著那人而遠離了。我告訴女兒,不要這樣想,離開這個家是妳父親的損失,是他該被懲罰,而不是我們自己懲罰自己,我們值得有快樂的生活,所以該做什麼就做什麼,把那個傷害的擔子放下。

要把擔子放下,一定從饒恕著手。我女兒生氣我出去約會,是她無法放下對父親對她傷害擔子。為瞭解下女兒心中的結,我一定要先放下,不然這個擔子,不只我會挑一輩子,還會留給女兒繼續挑,所以我就用神的眼光來看前夫。

前夫是萬惡的罪人嗎?好像也不是,他除了上了別的女人的床,不願負當父親養家責任外,他沒殺人放火。也許從他朋友的立場上來看,也許他還是好朋友呢。從那女人的立場上來看,他還是惜香憐玉的好情人呢。所以,就神的眼光來看,他只是迷了路的羔羊。

有話說「愛有多深恨就有多深」,因此,當雙方的愛消失之後,恨也要消失,不是說「愛恨交加」嗎?所以這種擺不脫的愛恨心結,一定要求神幫忙。

再來看一篇 瓊•亨特(June Hunt)的文章

如何擺脫男女間“互相依賴”的畸形關係?

11年的衝突、混亂和眼淚之後,派特麗夏(化名)鼓起勇氣結束了和她有毒癮男友分分合合的關係。但她沒有感到安慰,反而被悲傷壓倒,想要再次把他帶回身邊。為尋求方向,她撥通了我的諮詢廣播節目「希望之夜」(Hope In The Night)的熱線。

 「我知道我走開是對的,但我感到的都是悲傷。為什麼我不能對他如何對待我感到生氣呢?為什麼我不能說,感謝神,因為他最終離開了?」

當我請派特麗夏更多解釋他們的關係時,她說自己陷入了和這個男人的關係,他的藥物濫用造成了衝突和混亂。在他們交往早期,派特麗夏後悔選擇和他住在一起,讓他搬出去。他直接搬出去,去了另一個女人的寓所。但4個月之後,他回到了派特麗夏的門階前。

「他發誓他會一直愛我,所以我允許他回到了我的生活。但他仍然吸食大麻和濫用藥物。最後有一天我告訴他我不能再這樣做了。」

很清楚,派特麗夏渴望神的力量,嘗試有一個全新的開始,但她的情緒壓倒了她的理智,擦去了所有他對她造成的痛苦記憶。她說……

「在我的頭腦中,我知道分手是正確的事情……但是我不能讓我的心跟從。我仍然愛他。我怎麼能讓我的心跟從我的頭腦呢?」

我和她分享了《約翰福音》12:35:「光在你們中間還有不多的時候,應當趁著有光行走,免得黑暗臨到你們」,接著說,「真正的愛--最高的形式--讓另一個人得到最大的益處。只要你支援他的毀滅性生活方式,你就不是在愛他。更糟的是,他會把你也拉下水。」

為了讓派特麗夏體驗持久的平安,我解釋說她需要處理那種極度的「互相依賴「--她的念念不忘,禁不住想要去幫助、解決、取悅和營救她的男友。就如很多互相依賴的關係,派特麗夏被控制和操縱了。她形成了一種不平衡的、不健康的依戀,成為了迷戀。她被控制和被拋棄的童年歷史為了未來這段不正常的關係打下了基礎。

我提醒她關於神的第一誡命:「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擴展開來說:「資訊是很清晰的。我們絕不能讓任何人來成為我們的‘神’……去取代神在我們心中的位置,那裡只有神可以佔有。如果生活過度聚焦於另一個人的需要、願望和幸福,會導致一種錯位的依賴,讓你陷入被控制和操縱的迴圈。」

派特麗夏的故事說明了在「互相依賴」關係中的普遍情形--「弱者」和「強者」的迴圈。下面是它的工作原理:

弱者

小時候,那個軟弱的人的情感需求從未被他們的父母滿足。長大後,這個人夢想著遇到一位負責任、強大、有領導力的幻想伴侶來把記憶一掃而空。一個女人可能幻想著她「穿著閃亮盔甲的騎士」,而一個男人可能夢想著找到一個把自己理想化並鼓勵自己的女人。弱者傾向于成為「愛的沉溺者」,不斷渴望別人來完全他們--滿足他們的空虛和渴望。雖然他們被照顧他們的人深深吸引,但他們又對未來真正的情感親密很驚恐。

強者

那個強大的人小時候陷入和父母的不健康關係--常常成為父母的照料者、知己或代理配偶。(典型地,父母中其中一人缺席,要麼是情感上缺席,要麼是生理上。)長大後,這個強者需要被別人需要,被那些看起來需要營救的掙扎、弱勢的人吸引。從內心深處來看,雖然這個人是強者,但是對一段親密關係的結束很驚恐。

迴圈

當一名強者進入與一名弱者的關係,他們很容易互相「沉溺」,並且拒絕承認這種沉溺。要打破迴圈,至少一方必須意識到這種錯位依賴,去尋求對神的依賴。

把另一個人不健康的需求替換為對神的健康需求,這完成了2件事情:作為個人,他們的基礎成為了神的愛--一種不會被拿走的無條件的愛。同時,他們不再因為不被愛或被拋棄感到驚恐,他們有力量自己站立,獨立成長,同時鼓勵另外一個人發揮其最大的潛能。

在談話最後,派特麗夏確認想要開始一個新生活,把自己的生活完全放在神的掌管之下。她意識到,有基督在她裡面,她永遠不會孤單……永遠不會被忽視,永遠不會被忘記。她肯定這點,神使用他的話語反擊她對拋棄的恐懼。她也致力於參與教會一個「互相依賴「症支援小組,並且在生活中去尋求一個真正虔誠的男人,可以在她的人生旅程中支援她。

派特麗夏和我一起禱告,感謝神的應許,「我總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希伯來書13:5》)我們電話結束時,我提醒她,從「互相依賴」中得到自由代表著我們為自己做了一件最好的事情……也為那些我們愛的人。

台長: 耶利亞
人氣(2,60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 個人分類: 婚變時怎麼辦 |
此分類下一篇:面對離婚,基督徒有何不同?
此分類上一篇:炭火,請堆在他的頭上,不要堆在你的心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