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9-08-19 07:51:29| 人氣7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煙幕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煙幕彈

◎ 許慧如

看總統府記者會,我觀察到,記者針對救災不力提出的質疑甚至批評,馬總統有兩種乍聽有理,但其實根本是似是而非的煙幕彈。

一、消費救災人員:馬總統會指出某救災人員殉職、過勞入院等等,而且還會用感性的口氣補述這些人員發生悲劇之前的一些軼事。他的邏輯顯然是,「救災人員有傷亡=救災很盡力」,同時利用補述的那些軼事,營造出悲劇英雄的氣氛,要以道德力量削弱媒體質疑他的正當性,好像就是在說,「大家都這麼辛苦了,你們還要在傷口上撒鹽嗎?」

但是,如果總統與行政院長一開始就盡心盡力,並且判斷正確、決策正確、指揮調度正確,會有人員因為出勤過度而發生意外嗎?

二、玩弄數據:馬總統還會提出一些數據,大致就是哪天從哪裡救出多少多少人。這招他在之前的CNN專訪也用過,說「八月十四日天氣一轉好,我們就撤出二五一八人,這是創紀錄的」。二五一八人多不多,那要看總共有多少人需要救援吧。就像某年某月某日股市上漲七十點,那我們就得先問當時指數是在七百點、七千點還是一萬四千點吧。至於為什麼這些人會陷入需要救援的狀態,也還有人要負其他的責任吧。

二○○八年總統大選時馬蕭提出的六三三,其實也是這種數字遊戲,刻意隱藏可以比較的基準。(作者現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台長: 嘟嘟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