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上一次行經過由高大鐵皮圍籬隔絕的工地,是多久以前呢?在台灣,這問題並不難回答,因為城市每天都有新建案,我們走過它的姿態總是匆匆,深怕一個停留就有髒污或危險上身。
那麼,上一次走進工地,又是多久以前的事呢?對創作坊廠長而言,是30年。
三月底,幾個創作坊老師聚在一起閱讀林立青撰寫的《做工的人》,我們為那些剛剛得知的工地真相而長吁短嘆,在紛紛聊起印象最深刻、最感到驚駭的異象片段時,還沒翻讀這本書的廠長立即和我們分享她30年前因為對建築工法感興趣,竟隻身闖蕩施工現場「拜師學藝」,學習泥作、箍筋......等複雜專業技術,因而得有機會和做工的人有長時間的近距離接觸。
話鋒一轉,廠長突然有感而發:「最不可思議的是,你們剛剛提的那些異象,我完全沒有隔閡感,他們30年前就是這樣的處境,怎麼30年後仍然如此?!」
30年,世界與台灣的面目早已大大不同,然而台灣的工地問題卻彷彿被施了一道時光凍結的詛咒,就這麼殘酷荒誕的停滯著。
翻讀《做工的人》之前,要有心理準備,這絕對不是一本讓人讀了會感到快樂的書,它太真實、太沈重,它要我們每一個人直視明明迫在眼前卻經常被忽略的勞工議題。
《做工的人》在台灣創下兩個奇蹟!素人作者林立青的出現是個奇蹟,身為工地監工,在汗水與血水交織的巨量勞動背後,他仍然相信握有一枝筆便握有改變世界的力量,他選擇書寫,寫下他身邊上演的一則則故事,不期望一定能改變什麼、撼動什麼,但至少不能沈默、不可以缺席。第二個奇蹟由台灣的讀者所創造,該書上市僅僅九天,立刻二刷,堪稱異軍突起的暢銷書!
為此,我依然想向廠長「申訴」:「也許30年來的工地處境沒變過,但30年後的我們,盼到一個發出正義之聲的林立青,也盼得一大群關注這議題的台灣人。」
在書市、網路一片叫好叫座之際,也有人不認同這兩個奇蹟,提出質疑:「憑什麼我的痛苦竟可以成為你的故事?你的感動?」、「即便滿足個人的閱讀慾望,表達自己的人道關懷,卻無法真正改變這些做工的人的現實生活。」
聽聞這樣不同的批評聲音時,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則具有強烈對照力量的漫畫,第一張圖:一個媽媽帶著孩子上學時,看見頂著毒辣太陽正辛苦工作的工人時,媽媽冷眉對孩子說道:「你看,這就是不讀書的下場。」另一張圖,同樣的場景,媽媽語重心長提醒孩子:「是不是覺得他們的工作很辛苦?我們讀書,就有機會成為做決策的人,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和待遇。」
簡單的圖,大相逕庭的社會縮影,我想活在那個可以人人一起變好的社會,也還是深深相信選擇讀書、寫字的我們,有機會因為理解得更多而做一些我們可以做得到的事,哪怕只是小事,都是一份不容低估的關鍵力量。
1.更多尊重
本書以〈工地「八嘎囧」世代〉作為第一個篇章,它像一張通行證的申請儀式,在進入《做工的人》的世界之前,請先卸下所有的個人偏見及刻板印象,林立青暢談他和這些年輕八嘎囧世代微妙的相處之道,且誠實坦言:
「這些所謂的八嘎囧,和在地生活非常緊密連結,他們未必知道自己在幹啥。他們對於家鄉和自己的宮廟有一種非常獨特的認同感,對主流社會議題沒啥太大興趣。普遍來說,胸無大志卻又積極擁抱社區,不愛讀書卻甘願為家庭付出,完全不求上進,卻熱情加入宮廟祈福遶境。」
有個以宮廟為家的信念、用自己的方式擁抱社區、為家庭付出,這樣的八嘎囧世代,不是媽寶,也不是啃老族、繭居族,他們活得熱情、有勁,活出一種為人生負責的青春姿態,如此灼灼燦爛,同時也顯影了台灣特有的宮廟生態現象。
想起最近台灣的宮廟文化也躍上國際舞台,由公視和HBO共同合作製作的連續劇⟪通靈少女⟫(改編自編導陳和榆於2013年創作的學生劇展作品《神算》),全程將以中文及台語發音播映,是HBO的首部中文電視劇,這正是台灣青春世代以澎湃熱血感動世界的證明。
也是青春象徵的檳榔攤,在林立青筆下,有一種入世的里仁之美。
檳榔攤和工地生活有緊密連結,是做工的人的便利商店,沒想到居然還是監工的寄件、宅配地址。由於工地生活如漂流的孤島,鄰近工地的檳榔攤成為安全且固定的住址,適合寄送各種工程文件和樣品,而且保證收得到。
這是監工林立青的獨門管理方式,我則感受到濃濃的本土人情味,檳榔攤竟是這樣有溫度的地方。林立青和檳榔攤的關係不再只是個下單買檳榔、飲料的大客戶,他和檳榔西施保持友善的朋友關係,時而互相打氣、時而同仇敵愾,點點滴滴的細節和觀察,顛覆了大多數人對檳榔攤與檳榔西施的膚淺印象。
原來每一處小角落都有故事,只要懂得尊重,願意聆聽與理解,世界將不再是我們一直以為的樣子,它會裂解出許多縫隙,產生更多解讀可能。
2.更多疼惜
只要翻讀《做工的人》,一定可以明確感受到「做工的疼惜做工的」書寫主軸,它穿走全書,我猜想作者在寫作時,未必有意識的設定這條主軸,只是他信筆寫來的一篇篇文章,稍稍留意便會發現最終都指向「做工的疼惜做工的」,因為那是每一個做工的人牢牢鑲嵌在身體裡的生命信念。不被社會關注的這些人,在必須自救的唯一選項之外,他們還能夠救人,被救則是極為難得、稀有的生活奢侈。
當他們踏進便利商店前,會先檢查自己的鞋底是否乾淨,如果是骯髒的,儘管他們有多需要便利商店,他們也寧願不進去,只因那每一個工讀的超商店員,都是年輕的學子,也可能是他們的孩子,基於疼惜,他們不願添擾。
愛自己的兒女天經地義;愛自己的敵人則根本違逆人性。
在工地的做工人,最怕遇見在工地的外勞,外勞年輕、體力好、薪水低,是建商愛雇用的員工,一旦駐進工地,對台灣勞工便是最大的威脅,然而弔詭的是當他們碰上外勞,相處一陣子之後,幾乎人人一面倒的從排斥轉變為同情,林立青說:
「台灣人對人的良善,此時就出現了。不只一個師傅在得知外勞的悲慘待遇後,將畢生所學傾囊相授,師傅們從自身的經驗得知,要擺脫受人壓榨的人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擁有專精的技術。」
30年前的廠長在工地和工人一起生活、還需千求萬求才能學得幾種建築工法(關鍵的「拉水平線」專業工法是師傅怎麼樣也不可能放手而必須藏私的),30年後的外勞因為和做工的人過著同樣被壓榨的人生,於是,輕易融化了複雜的同業心防,他們得來本地工人視為永遠不可觸及的人生最大奢侈「被拯救」。
讀到這一段,我唯有佩服,甚至感到無比汗顏,這是「做工的疼惜做工的」信念的極致詮釋,還有什麼樣的疼惜是比深愛自己的敵人、放敵人一條生路的做為更加無私、可貴的呢?
或許和這群懂得伸張正義的無名英雄長期相處、耳濡目染之下,林立青的身體裡也深植這樣可敬的信念,他在書中也留下一些為了「救人」而遊走灰色模糊地帶的堅定腳印,像是有前科的工人,是建商的拒絕往來戶,林立青卻有不同的想法:
「我在工地學會不問他人過去,即使我知道也不要過問。除非他們主動提起,否則只要工作能做好,這些私德和過去的經歷對我而言不重要。」
有時,灰色世界比起黑白分明的世界,多了那麼一點對人性的信任和溫度,我以為這樣的活著才深具意義和影響。
3.更多良心
當週刊下著這樣斗大而又聳動的標題「泥水工週薪10萬,比教授還多3倍」時,你我的心底會浮起什麼樣的念頭呢?
大多數的人大概都會信以為真吧,只有少數懂得思考判斷與置身其中的當事人明白,那不過是一則只看見表象、懶得追蹤真相的新聞,而且更可怕的是它的目的僅僅只是為了製造社會一片嘩然的話題效應。這些負責走在人們前端的財經雜誌,有時會為了閱聽率而罔顧真相,進而影響普羅大眾的觀感,傷及處於弱勢階層的當事人,如此缺乏良心的報導行為,令人髮指。
林立青在閱讀這則新聞時,非常氣憤,他和幾個泥作師傅罵聲連連,他萬萬沒想到的是這些師傅在負面情緒的發洩後,竟開始一場「有建設性」的正面討論,專注思考究竟一個工程要如何輕輕巧巧、彷彿能不食人間煙火般的賺取週薪10萬元,來來回回的問答,硬是將一場火爆叫囂的熱炒食堂現場,翻演成優雅的下午茶讀書會,無論氣氛如何逆轉,終究是一場在現實生活中不可能達成的賺錢任務。
我想那是因為他們有良心,每一分工都對得起自己、每一分錢都取之有道。
因為閱讀《做工的人》,我開始在網海中追蹤林立青的相關消息,然後發現他在書籍熱賣後,於「閱讀最前線」發表了一篇既精彩又動人的文章⟨關於寫作——理解人性的方式,以及創作的原因⟩(該文請見:https://news.readmoo.com/2017/03/23/170323-why-i-write-lin/),更加深信他是一個有良心的寫作者。
當他的著作熱銷,快樂理所當然降臨,未料憂愁也隨之乍現,身邊幾個熟識的工地師傅都紛紛誠摯恭喜他:「太好了,這是個可以脫離工地生活的好機會!」林立青頓時大受打擊:
「無論我怎麼樣和他們長期相處,當我的文字能作為中介橋梁的時候,反而成為我「可以離開」的選擇。和他們期待自己的孩子一樣選擇「離開」這個環境。甚至他們認為我的離開方式會是值得津津樂道的:我靠著自己的文字創作能力而可以跳脫與勞動為伍的命運……我們的社會究竟給了勞動階級多嚴重的偏見,嚴重到在這其中,技藝專精的師傅都認為一有機會就該離開?」
而我深信他的書寫初衷,不是為了離開,而是為了讓更多離不開的人,有機會好好活著,養得起一家子、照顧得了只能日漸病弱的身體,贏得該有的專業尊嚴和生活品質。因此,他透過樸實無雕飾卻力道強勁的文字大聲疾呼: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被更好,更溫柔的對待,擁有更多選擇和自由。」
他同時也在這篇感慨萬千的文章裡,懇切尋求更多有良心的志同道合者:
「我相信我寫作的故事如果把工人換成保全警衛、超商店員、便當店員工、移工、社會上的每一種職業都可能會有同樣的震撼,勞工絕對不是什麼應該承受美好幻想的對象……如果你透過我的創作品讀到什麼未曾有的感動,而你想理解更多,你可以實際的接觸這些未曾接觸者,再用自己的眼光設身處地的思考看看。畢竟我作品中的所有人物都離我們不遠。你可以買一罐汽水去找舉牌工問路,你可以嘗試著將資源回收物交給周遭的拾荒者,甚至你家裡就有在工地的勞工可以問問看他們的感受。然後開始對話,在思考這樣的社會體制是否應該改變?如何改變?」
是的,每一個閱讀過《做工的人》的讀者,都會是一顆種子。
當我們在短短的兩、三個小時與林立青相遇於窄窄的方寸書世界之後,接下來的萌芽路程必須由自己決定,是隨風飛翔?或者飄洋過海?又或是等待著一隻對的動物將我們遞送至發芽的沃土?只要永遠銘記最初被這本書撞擊的悲涼與慨嘆,我們便不會只是旁觀他人的苦痛,明白閱讀完一本書不是終於抵達一個終點,而是正要開展新的起點。
從凝視自我做為開始,在生活不如意、覺得全世界都對不起自己時,記得透過書寫,點亮情緒的黑洞,重新整合自我的生命籌碼與價值,一定有一件事情是對的,只是我們從未發現又或者不曾重視。
而後,將生活視野伸展、拔高,凝望近在身邊更廣大的人間、更不幸的人們,靠近聆聽與瞭解、深入思索和判斷,究竟我可以透過讀書、寫字改變什麼?留下什麼?
於是,《做工的人》的問世和再版便有了意義與價值。
不沈默、不缺席,緊握一枝筆,寫出多一點尊重、多一點疼惜、多一點良心的文章,是林立青這個台灣1985年出生的有為青年教會我們的事。
他是島嶼率先為做工的人啼叫的雄雞,即便聲嘶力竭也要執拗喚醒一絲絲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