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我」是AI機器人?
還是腦部加裝晶片的人?
出於評委的創意想像移入

平行世界故事其來有自
神仙打鼓有時錯
眾生迷惘等解惑

*

寫作苦行僧
小聲說說創作的曾經
人與電腦為什麼哭
出題者為何跨越紅線

          大家睜眼來發現

*

〈先讀一下:課文原文〉深藍的憂鬱                 

                                                黃 海

    深藍電腦再度發揮難以置信的棋藝,第十次打敗我這個赫赫有名的世界棋王。   我已信心全失,沮喪得無地自容,只好偃旗息鼓,一個人躲在沒人知道的地方,放聲哭泣。幾次出力撞牆,希望自己更笨或更聰明都好過些,可惜只撞出滿頭包。

 「電腦即將接管世界了!人類的智慧還有用嗎?」全世界的媒體和科學家多少年前就發出驚人的警告和疑問,難道即將成為事實? 

 與深藍對弈的慘敗,讓我有著深沉畏懼而惶惶不安。我常常在夢裡看到一個全身藍色衣服的翩翩少年站在我前面,絮絮叨叨說些我聽不懂的話,就像深藍電腦已化身為人形的傢伙在揶揄我,對著我指指點點。 

 悲傷蟄伏許多日子後,電腦科學家朋友王文燦提供一個點子。 

 「你可以變得更聰明,你可以打敗深藍唷!」他悄悄在我耳邊說了幾句話。 

      我展開了難得的微笑,心中長久的陰霾隨之消散,彷彿看到下一次比賽後的勝利歡呼,全人類也都在熱烈鼓掌。 

      終於,在我的腦部植入超級計算能力的電腦晶片之後,我決定與深藍電腦再一次交手,以圖扳回失去的自尊,代表人類與機器智慧的決戰。 

     現在,深藍電腦已經進步到有著人類形體的外貌和四肢,可以自由走動說話,就像一個聰明絕頂的俊美青年,但我們卻無法了解深藍是不是有了意識──機器人產生心靈的奧祕,是科學家一直窮追不捨努力想解開的千古之謎。 

     深藍一如他的名字,全身穿著藍色系列的衣服,眼眸顯示出迷人的晶藍,銀亮的頭髮有著高貴的氣質,配上他俊挺的臉龐,更顯得聰慧不凡。 

      「你好!深藍電腦!」我與深藍握了握手。 

   雙方行禮如儀,深藍禮貌地對我鞠躬,我竟不自覺地對機器點頭。我面對的是一個可敬可怕的對手,卻不是人類。 

   這回,深藍簡直不堪一擊,一敗塗地,而且,大聲哭起來……  

「老兄!別……別叫我電腦!」深藍說:「我應該比你更像人類唷!」 

 這時,我看到王文燦身邊站著幾位設計深藍的電腦科學家,正頻頻叫好,王文燦豎起大拇指,對著我和深藍喊叫:  

「成功了!成功了!機器有了情感!」 

                                                  ******************

原來,有關111年國中教師甄選國文考題爭議事件,6/23 我上《 聯合報》新聞了。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6409119

我差不多半個月之後才發現。但是我投給國語日報的文章《 人與電腦的哭泣》早已寄出。 標題,就是考題的答案原文保持 委婉和謙卑,沒有太多的辯駁,只顧輸出自己的原創旨意,尊重出題委員的銓釋創意(認為也許可以寫成第二篇小說),我的文章也顧及國語日報的溫和理性風格,國語日報是用來分享學術文化心得,不是用來論戰的地方。

國語日報陳主編回信告知2022/7/10刊出,讓我非常安慰,也為考生們和現任國中教師們作了美好的闡釋。
*
聯合報記者劉懿萱的報導,簡單扼要,切中要害,直指問題的核心,記者說出我的看法:

   依照出題委員的看法,小說在探索人與科技的對立矛盾,會變得薄弱很多,也脫出原先要傳達的焦點是「製作出有情感和意識的電腦。」此外,故事中『我是偶然具備情緒的人工智慧』並沒有出現在文中,出於評委的創意想像移入,產生不同的故事觀點,始料未及。

劉懿萱記者是根據我給出版社的答文而發的新聞。

*一位非常資深專業的現任老師,特別來信說: 

主辦方通常都尊重命題教授,
這類打死不改的情況,
幾乎每年都發生。

對於38試題答案:評委說選D才對,B錯誤;D是指「我是有著人體外貌和四肢,會沮喪、會哭泣的電腦,B是為了獲勝不惜在腦部植入電腦晶片的人類;評委並且在他的答覆文說「本文錯解已久」。考生們難以心服,而對於老師們過去對〈深藍的憂鬰〉的教學方向更是大顛覆。難怪玻嚇到了!

教科書出版社編輯說:當時所有老師看到都覺得傻眼,掀起一波討論,老師們都嚇壞了。

我懷疑,評委可能缺少所謂Cyborg的概念,對於人體加 裝機器(或晶片)之後的人類,可說是Cyborg,人機混合體他無法處理這個概念, 或沒有這個概念。錯誤的邏輯造成錯解以致溢解、跳解。跳脫原創故事,自創第二故事,大大踩了出題的紅線,其實出題沒錯,是他自創的答案有誤。

也就是說,評委認定數以百計的老師們的教學解讀全部錯解;無視於課文開頭寫的:我這個世界棋王被深藍電腦打敗十次,「我一個人」躲在沒人知道的地方放聲哭泣;否定我原來我是個人,(翰林版)還寫自己撞牆滿頭包。「.....在我腦部植入超級計算能力的電腦晶片之後,我決定與深藍電腦再一次交手...」評委無視於隨後決戰對奕前, 寫了「我竟不自覺地對機器點頭,我面對的是一個可敬可愛的敬手卻不是人類。」

評委的說法移入原文未有的想像,自創了一個不存在的前提,他在疑義回覆文說道:「我」是偶然具備情緒的人工智慧,雖然榮任棋王多年,運算能力卻不如「深藍」,(所以一開始被打敗)選D才對。D是:我原是具有人體外貌四肢會哭泣的電腦。

            對於開頭「我一個人.......」的描寫,出題委員只能當我是機器人。

            選B為了獲勝不惜在腦部植入電腦晶片的人類。被指錯誤。出題委員的意思是:我」這個是偶然具備情緒的人工智慧的腦部再植入電腦晶片

 

其實,評委所以出現以上的主觀詮釋 ,跳脫原創主軸,自創另一前提,顛倒了主軸,來自評委對於深藍說的「我比你更像人類唷!」這句話的錯解,再而造成溢解,迷困眾生。我終於找到關鍵所在,和破解之道,深藍說這句話,是反諷,他有了入性。且聽我進一步的深度解說: 

 以下,繼續本文:s://blog以.uite.net/bhhwang_2013.9/wretch1/5904600以1

------------------------------------------------

 評委認為「我」是偶然具備情緒的人工智慧,這是錯誤的的邏輯造成,他為原文添加了想像移入,移動了前提,認為開頭寫的「我一個人」怎樣怎樣,這個「人」是偶然具備情緒的人工智慧,是具有人體外貌四肢會哭泣的電腦。

 這個只能說:出題評委太跨越紅線了。

 林茵老師在我臉書留言說:按作者作品已釘死的觀點,詮釋的人永遠會給我們更多新鮮的想像,這些想像與詮釋,往往超出作者原本的預設。誤讀原非壞事,但是如果強作解人,倒也未必。 不過無論如何黃老師這一篇文章究竟是引起了一些討論與重視,也為好的科幻作品作為科學的前沿,做了最佳例證

 林茵老師說:我們的探討,儘管無法改變什麼,但至少可以提供將來授課老師們正知正解,畢竟誤教可比誤讀還嚴重啊! 

蔚宇蘅老師說: 好的作品引發更多的討論與想法,隨著時間,作品也在時代裡演化更多象徵與意義。感謝老師分享好文與大家討論~

關於深藍的歷史資訊(林茵提供):

https://www.peoplemedia.tw/news/80483ffb-a126-4c22-9ddc-f9eef2ccbc00?fbclid=IwAR3udvvhTqsqdXeK6Ye1hWf2-HZKDHqBqbvH5641mzjrqQZFf3ZBKjYgZLk

林茵在我臉書說:深藍世界棋王對弈的資訊如上。儘管勝負已定,但背後似乎頗不單純。值得關注的是科幻作者的寫作應有所本,此處以人物的原型及情節轉化,比之科學家較為關注功能及現象,作家們更是關切涵義及影響。

 

教師甄選考題疑義.png - 部落格文章/插圖

人與電腦的哭泣-20220710國語日報上一個人.jpg - 部落格文章/插圖
人與電腦的哭泣20220710國語日報下.jpg - 部落格文章/插圖

                                ********
原來,有關111年國中教師甄選考題爭議事件,6/23 《 聯合報》有新聞了。我差不多半個月之後才發現。聯合報記者劉懿萱非常能夠切中要害,簡單扼要,直指問題的核心。依照出題委員的看法,小說在探索人與科技的對立矛盾,會變得薄弱很多,也脫出原先要傳達的焦點是「製作出有情感和意識的電腦。」此外,故事中「我是偶然具備情緒的人工智慧」並沒有出現在文中,出於評委的創意想像移入,產生不同的故事觀點,始料未及。
她是根據我給出版社的臨時答文而發的新聞)
---------------------------------------------------------------------
2022-06-23 11:24 聯合報 考生質疑新北國中教甄答案「怪怪的」 竟釣出作者親回 2022-06-23 11:24 聯合報/ 記者 劉懿萱 /新北即時報導北
新北市111學年度國中教甄初試。圖/新北市教育局提供




正式老師職缺一位難求,分數些微差距皆影響能不能進到複試。有新北國中教甄考生針對國文考科第38、39題申請疑義,然而命題老師仍舊維持原答案。因此考生轉向翰林出版社詢問後,竟獲作者黃海回應指,對命題教授解讀產生不同觀點始料未及。新北教育局表示,將維持原答案,但未來會納入考試出題參考。

 

新北今年國中教甄僅開124位名額,有2979人報名,雖有563人缺考,但競爭仍舊激烈,分數些微差距皆影響能不能進到複試。而今年國文考科中第38、39題,以「深藍的憂鬱」一文作為組題,不少考生認為命題教授解讀有誤,因而申請疑義,但最終命題教授仍維持原答案不變。

 

考生轉向翰林出版社詢問後,編輯詢問創作者黃海。黃海表示,第38題依照出題委員的看法,小說在探索人與科技的對立矛盾,會變得薄弱很多,也脫出原先要傳達的焦點是「製作出有情感和意識的電腦。」此外,故事中「我是偶然具備情緒的人工智慧」並沒有出現在文中,出於評委的創意想像移入,產生不同的故事觀點,始料未及。

 

另外,黃海也回應第39題,認為選項應設計成複選題較理想。

 

新北教育局則表示,教甄皆聘用具專業權威之命題教授,相關試題疑義皆係命題教授以自身學術專長,秉持專業出題及評析。該題組將維持原答案,但未來會納入考試出題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