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1-09-04 14:35:54| 人氣31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客家與周邊族群的關係--阿不滴的研讀報告(三)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客家文化在地化產生的變異

自從中國大陸開放,漢人研究進入另一階段高峰,許多資料紛紛出爐,其中客家研究成為顯學,對於客家文化形成與源起出現不同說法,有關客家族群遷移的歷史真相,也逐漸勾勒出各種不同面貌,不過令我感到好奇的是,客家族群歷經遷徙,每到一個地方即與當地文化進行一次文化融合,形成各地不同的文化風貌與內涵,甚至在語言上都出現相當大差異,有時隔一座山、隔一條河,語言都無法溝通,但是卻都被視為客家文化,之所以產生這麼多的變異,到底是何原因,的確相當值得研究。
尤其客家族群遷移至台灣,在地化過程中,有些消失了(變成河洛客),有些受閩南文化影響,或是與原住民文化融合成新客家文化,更有許多居住都市的客家人,在客家文化的母體上,附加了其他多元文化的元素,如此複雜的文化形成,不但造成北中南客家人的差異,甚至每個地方都有其特殊的客家文化內涵。
更令我感興趣的是,其他遷徙至世界各地的客家人,如何與其他不同族群甚至種族互動,不同的文化間到底是如何進行涵化的?在世界客屬總會召開的大會中,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家人,除了強烈的客家人認同外,也能夠明顯感受到其居住地的在地文化背景(例如來自東南亞的客家人,身上就會有一股檀香味。),儘管他們的生活方式及價值觀仍然是客家的,但是已經融入當地特有的文化在其中。當我得知印尼沙巴、馬來西亞山打根、模里西斯、法屬留尼旺這些地方,大多數華人均為客家人,的確令我感到十分好奇,這些人為什麼會遷移到那裡?是什麼原因讓他們做這樣的選擇?到了當地後他們如何開始生活?客家文化在地化是如何進行的?種種疑問,讓我感到無比興趣。

台長: 光爸
人氣(317)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社會萬象(時事、政論、公益、八卦、社會、宗教、超自然)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