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生前曾到中國四大佛教聖地 (四川峨嵋、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 之一的五台山朝拜,廟裡的住持告訴毛澤東「八三四一」,四個數字。毛澤東終其一生始終參不透的大師的禪機,甚至把自己的一支部隊代號用「八三四一」來當代號,直到毛澤東過世,才發現毛澤東享年八十三歲,在位四十一年!關於這段典故,很多中國人都知道,而且您可以去山西五台山看到這個典故的資料。中國奇人異事之多,令人驚歎不已!
朋友透過一位出租車司機介紹,找一位70多歲的老中醫看病。這位老中醫看病很神奇,他先不問你有什麼病,只是先把脈,把完脈就開直接寫症狀和開藥方;開完藥方才問你要看什麼病,你說你頭痛,他就指藥單上的說,這個藥就是治頭痛的;除非你有什麼想看的病,不在他把脈診斷出的症狀裡,否則就去抓藥了, 通常都在老中醫的診斷和藥方就能把你的病給診斷出來了,不會被考倒的。
我的朋友是和我一起去給天津的氣功師傅按摩時,我學氣功的師傅幫我朋友把脈,他說我朋友心脈太弱。不過,我師傅長於氣功按摩和針灸,雖能把脈診斷病症,但開藥方卻不是他的專長,所以建議我朋友去找正式的中醫抓藥。朋友在西醫檢查不出心臟有什麼毛病,於是透過熟識的出租車司機介紹這位老中醫,幾帖藥吃下來,果然藥到病除!一聽說有這麼神奇的老中醫師,我也想去試試,治治我多年的胃病。
這位出租車司機經常接送這位老中醫上下班,所以和老中醫很熟,透過這個出租車司機介紹,還可以只要花10元的小費,就可以插隊看診,免排隊省時間。也許你會問有這個必要嗎?這位老中醫是名醫,應該比「專家門診」的級別,檔次還高 (之前說過中國看病分專家門診、一般門診,收費不同),一星期只有週二上午看病,所以慕名而來的人從早上五點就開始排隊!
早上五點?我也感到很懷疑,早上五點醫院開門了嗎?天津還有一種職業,專門幫人排隊掛號!所以你可以找人幫你排隊掛號,排隊的費用約5元。實際上老中醫的掛號費是2元,我付10元的插隊費,扣掉正常應該交給醫院的掛號費,老中醫可以多賺8元。為什麼有人願意賺這種錢,五元而已?!很多人下崗 (大陸用語指失業) 工人沒工作可做,這也算是一種兼職吧。補充一點,2元的掛號費算是貴的,一般應該是一元吧?
事實上,老中醫應該已經退休,只是在該醫院「兼職」而已,所以他的二位助手應該是老中醫的徒弟或他聘請的人,和院方無關;院方只是提供場地,賺掛號費和中藥藥方的費用;所以老中醫有時會開一些「私家」藥方,在門診室拿藥,不在院方的中藥局配藥。二位助理中,一位應該是徒弟,他的工作是把老中醫用毛筆寫的藥方,用圓珠筆再謄寫一份交給院方批價和抓藥,因為老中醫的字很草,一般不熟悉中藥專有名詞的人,可能認不出藥方和所寫的劑量。
輪到老中醫幫我看病,因為我和氣功師傅瞎學一些中醫的常識,所以我知道把脈是左右手都必須把,左右二手把脈位置對應的身體部份並不相同。本來我的手掌是半握拳狀,老中醫還特地把我的手掌掰開,兩手都把完脈後,開始問我的名字、 年紀;然後寫下我的症狀,「脈象無力」,手足猶甚…「以及藥方和劑量」。
果然都寫完才問我要看什麼病,我說我的胃不好,他說他知道,還有什麼病要看嗎?因為我少年得「痔」,我的氣功師傅要我去買「槐角丸」的中成藥吃,所以當老中醫開藥方寫到「槐角」(因為我知道槐角,所以字能認出來) 我就知道他已經診斷出了,因此我指著藥方說,您已經看出來了。
老中醫還提到我的腎脈弱,這點我的氣功師傅之前並沒告訴我,所以當時我有點心虛以為是「腎虧」,然後老中醫突然說有幾個字要送我!這可不得了了!因為沒有病人得到老中醫的這種特殊待遇,而整個門診室擠了不少排隊的等候人,當然門診室外也還有一堆掛號在更後面的人在等,小小的門診室擠滿人,我的隱私全沒了!這是中國很多很不好的生活習慣之一。我當時很擔心老中醫寫什麼「戒之在色」、「勿縱欲過度」之類警語,戒語給我,一直感到忐忑不安,因為我以為他說我有腎虧。
老中醫寫的幾個字,因為不是藥名,所以望文生意我能看得懂,他寫「將來你的事業有成」。整個事情忽然來個大逆轉,和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我莞爾一笑覺得很有趣,直向他道謝!當然很謝謝這個可愛的老人金口一句,說了祝福我的話;這位老中醫看我一頭霧水,他解釋說他剛剛把脈時順便看我的手相 (他要我把手掌攤開是為了看相而不是看病),原來老人家是幫我看中醫免費送算命!
難怪古人說「醫卜星相」,原來學醫的都會兼學看相啊?哈哈哈!練氣功的都得懂一點醫術,中國傳統固有文化確實博大精深啊!我後來去按摩的時候,告訴我的氣功師傅我腎脈弱的問題,他說他知道啊,他指我後腰的筋說,因為我通到腎脈的筋變硬失去彈性,氣脈不通所以腎脈當然會弱啊!而且吃中藥也沒用,就必須靠按摩才能讓筋變軟有彈性,而自己苦練氣功則必須練到家才能自救,沒個十年八年也是沒用!
原來是我自作聰明誤以腎脈弱是腎虧,擔心老中醫在眾目睽睽之下送我什麼「警語」、「戒語」,眾目睽睽之下那可就有點尷尬了。結果都是我自己心中有鬼,想歪了!
我中藥已經吃了三帖,症狀改善不少,其實單就「槐角」用藥的這部份,我師傅和老中醫絕對都是對症下藥,但我之前買中成藥「槐角丸」的藥力顯然不如親自用藥煎的「槐角湯藥」效力強,因此之前吃了二盒槐角丸時,症狀改善的很有限; 現在喝苦苦濃濃的湯藥,症狀就立即有明顯的改善了。
建議各位既然要吃中藥就別怕麻煩,還是煎藥的藥力比藥丸或藥粉效力高很多,雖然麻煩一點,但這樣反而能省錢、省時更有高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