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拿大西岸,有一座島嶼,隔著一個很窄的喬治亞海峽(Strait of Georgia)與北美大陸相望,那座島叫溫哥華島,它的面積三萬兩千兩百六十一平方公里,比台灣稍小,南北長約四百六十公里(台灣是四百公里),人口六十七萬,這個數字,從好的方面看,代表著它的自然資源多;往壞的方面想呢?就是「無甚可觀」。
不過,因為它是卑詩省省府維多利亞的所在地,天氣比一水之隔的溫哥華市稍稍溫暖些,吸引了不少退休人士與移民來此居住,再加上省政府與省議會大樓及一座有名的布查德花園(Butchart Garden),因此,有些旅行團,偶而會把維多利亞列入行程,時間大約是兩天一夜,有的甚至一天來回,早上去黃昏回,連住都免了。
在這種情況下,溫哥華島的旅遊資源的確是很窘迫的,但是,隨著這幾年自助旅行的人口增多,有不少人開始注意到,溫哥華島還有些值得去的地方,例如,隨手在坊間的旅遊指南(Tour Guide)裡,都可以查閱到溫哥華島上,還有兩個很有特色的地方,兩個都是小鎮,相隔只有十六公里,一是鄧肯(Duncan);一是茜美娜斯(Chemainus)。
這兩個小鎮所以會被注意到,是因它們的「特產」,鄧肯是有名的「圖騰鎮」,小鎮四處可見高聳入天的圖騰柱,大約有七十多根,且鎮公所前面還有與紐西蘭原住民交換來的圖騰柱,目前世界最粗大的圖騰柱也在這裡;茜美娜斯則是有名的「壁畫鎮」,目前全鎮擁有的壁畫已有近四十幅,這大概也是世界之最。
有趣的是,圖騰與壁畫,原本不是鄧肯與茜美娜斯的原產品,更非它們的專利。事實上,茜美娜斯原先是以伐木工業起家的,一百多年的開發,隨著溫哥華島的重要性逐漸衰落,使得沒有天然美景的茜美娜斯面臨轉型或「等死」的抉擇,就在有心人詳細的規劃下,一九八二年,壁畫嘉年華(The Festival of Murals)於焉誕生,他們從彩繪小鎮歷史出發,吸引了世界知名的藝術家前來共襄盛舉,到如今,茜美娜斯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戶外畫廊。
一個可謂「病入膏肓」的小鎮,竟然從此獲得新的生命力,重新站起。
在茜美娜斯的成功經驗之下,給了「厝邊」鄧肯一個靈感,三年後的一九八五年,鄧肯辦了一場類似的嘉年華,與一支名叫柯維茜(Cowichan)的原住民族(屬印地安民族的一支,世居鄧肯附近。)一起歡慶,架設各種原始的圖騰柱是活動中最重要的一部分,說是原始,在他們製作這些圖騰柱時,卻並未墨守成規,反而採用了不少現代的造型,二十年不到,成就了圖騰城市(City of Totems)之名,並與茜美娜斯連成一氣,雙雙成為溫哥華島除了維多利亞之外的旅遊重鎮。
我去過鄧肯與茜美娜斯兩次,每次去,看兩座小鎮現今的發展狀況,不免也會想起台灣……
不能否認,在一般國外觀光客的心目中,一想到要去台灣,恐怕最先想到的,風景方面還是阿里山、日月潭、太魯閣,了不起墾丁、北海岸,會想到台東的初鹿牧場,就算很高竿了。建築方面,就是故宮博物院、中正紀念堂、紅毛城、安平古堡,了不起鹿港、左營春秋閣,會想到朝天宮,就算是行家了……
另外一種,就是「吃」,宜蘭牛舌餅、新竹貢丸、台中太陽餅、員林肉圓、台南棺材板,分別以「地方名產」的誘惑身段勾動遊人的食慾,讓旅行團還願意去嚐鮮;要不,就是以一區塊的姿態向遊人兜售一種所謂「美食的文化」,如基隆廟口、台北的幾個夜市、高雄六合夜市。
然而這些地方,多少已是大都市,或是擁有一個大縣的資源,發展久了,自然能成為觀光產業裡的重要稱代詞,但對於很多逐漸沒落,或是根本就未曾興旺過的小鄉村或小鎮來講,要成為旅行地圖上被勾出來的地名,大概都還有一長段路要走,如果少了有識者的努力,這「路」恐怕都還是雜草叢生,連個方向都還沒譜。
再者,囿於資源的限制,也很少有政府單位想到要讓觀光事業往更基層的行政區域扎根。就拿我熟悉的大台中好了,大里、烏日、大雅、東勢、太平……這些小鄉鎮,會讓你想到什麼?
這時候,我有個感覺,溫哥華島的茜美娜斯和鄧肯,在「創造」觀光事業的方式與過程上,應該可以成為台灣各鄉鎮想要在這方面有所作為的典範。有些已有自己專屬「特產」的地方,也可以參考茜美娜斯和鄧肯的模式,在原有的基礎上加強,例如,苗栗縣三義的木雕,前幾年曾有國內大報副刊與之合作,進行詩與木雕藝術之結合,如果能再與國際的木雕藝術接軌,舉辦一些相關活動,或者政府單位出面購下木雕家的作品,擺放在三義鄉內有綠地的位置,或行政機關門口……,都可以增加三義木雕的「能見度」,這會直接促進三義的觀光事業。
龍井鄉,東海大學附近的理想國藝術社區,已有一段時間了,可以再拓展,讓遊人一見到「龍井」,就不只想到「茶」,還會聯想到藝術茶坊、藝術精品店、藝術咖啡店乃至東海大學等等。
至於那些、更多的「無名」鄉鎮,就有賴更多更多的人去思考,去「創造」出它們的觀光賣點,像茜美娜斯和鄧肯「無中生有」出壁畫與圖騰一般,也創造出屬於自己的旅遊產品。
我試著以茜美娜斯和鄧肯為範本,為我較為熟悉的兩個鄉來勾勒一下吧!
烏日,可以在明道中學的校門口或校內建築的牆壁上,請畫家畫上美麗的圖畫(壁畫),或者由學校與政府或贊助單位合作辦一大型的壁畫比賽,出資鼓勵商家或住家在自家牆壁的空間塗鴉,可委請藝術家指導幫忙,甚且可做評比獎賞,每年固定選一天做「壁畫嘉年華」,讓壁畫的生機年年更新,幾年後,它會成為一種習慣,自然就會深入人心。
大里,在中興路快要到霧峰的邊界附近,有一座全省都算少有的「運動公園」,但似乎「運動」的功能一直難以彰顯,何不也在那兒立幾個大型圖騰柱,圖騰這玩意兒,其實並非台灣特有,但就是因台灣沒有,所以,可以「創造」。在大里運動公園隔著中興路的對面不遠,還有一座公園預定地,但預定好久了,裡面幾座墳墓仍未遷走,遑論建公園了,如果能遷走,最好,真遷不走,至少也要「美化」一下,然後,那裡也可以立幾個圖騰柱,讓它與運動公園那邊的圖騰柱連成一氣,進入人們印象的力量就會增強。
雖然面積相似,但我深信台灣,在很多方面,並不比溫哥華島差,人口多、經濟資源也強過溫哥華島,台灣缺的只是「想像力」,與把這「想像力」具體實現的人與團體。
也許從這裡開始,以茜美娜斯與鄧肯為師,台灣會有一個全新、充滿觀光活力與資源的未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