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選擇兩篇文章、一本書,作為延伸閱讀。第一篇君子不可以不學選自漢 劉向的說苑 建本第三,在這段孔子與子路的對話中不僅充分表露二人的修養與個性,更強調切磋琢磨、精益求精的學習精神,可與課文參照閱讀。
第二篇跑道症候群,選自顏崑陽的上帝也得打卡,作者用冷靜的筆調嘲諷臺灣短視近利的競逐現象,多少天才不就是這樣斲傷殆盡?以利當頭的又何只是方仲永的父親?學習是終身的志業,我們要有平和悠遠的心。
至於「唐宋八大家新賞 王安石」,著眼的是這本書的深入淺出,適合高中生閱讀,假如你想再了解王安石,它是不錯的選擇。
一、君子不可以不學 劉 向
孔子謂子路曰:「汝何好?」子路曰:「好長劍。」孔子曰:「非此之問也。請以汝之所能,加之以學,豈可及哉!」子路曰:「學亦有益乎?」孔子曰:「夫
人君無諫臣,則失政;士無教交○1,則失德。狂馬不釋其策○2,操弓不返於檠○3
。木受繩○4則直,人受諫則聖。受學重問,孰不順成○5?毀仁惡士,且近於刑○6
!君子不可以不學!」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7自直,斬而射之,通於犀革
,又何學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8,鏃而砥礪之○9,其入不益深乎?」子
路拜曰:「敬受教哉!」
【附註】
○1教交:能教誡規勸的朋友。
○2狂馬不釋其策:意謂狂奔的馬,必須以馬鞭控御,才可就範。
○3操弓不反於檠:意謂使用的弓放在檠中,就不會變形。反,翻也,變形的意思。檠,音ㄑㄧㄥˊ,輔正弓弩的器具。
○4繩:即繩墨,木匠用來測量直線的工具。
○5順成:順利達成。
○6毀仁惡士且近於刑:意謂毀棄仁義,厭惡賢士,必至德行敗壞,而遭受刑辱。
○7揉:與「煣」同,用熅火熏竹木,使彎曲或伸直。
○8括而羽之:括,箭矢的末端。而,如果。羽,作動詞,加上羽毛。
○9鏃而砥礪之:鏃,音ㄗㄨˊ,箭頭。而,如果。砥、礪,皆磨石,此作動詞,
磨利。
【語譯】
孔子對子路說:「你喜好什麼?」子路說:「喜好長劍。」孔子說:「我不是問這個。請以你的才能,再加上學習,難道別人可以比得上你嗎?」子路說:「求
學也有益處嗎?」孔子說:「做國君的人沒有諍諫的臣子,就會施政失誤;讀書
的人沒有教誡的朋友,就會品德缺失。狂奔的馬要不停地以鞭策來約束牠;使用
的弓弩放置在檠器中,就不會翻轉變形。木材受了繩墨處理就會變直;人受了勸
諫就會變得聖明。求學而又注重問難,哪會不順利成功的呢?毀棄仁義,厭惡賢
士,將會受到刑辱!君子不可以不求學!」子路說:「南山有箭竹,不經矯正自
然挺直,砍下來做箭射出去,能穿過犀牛的皮,還學習做什麼呢?」孔子說:「
箭的末端裝上羽毛,箭頭加以磨利,不是能射得更深嗎?」子路拜說:「我恭敬
地領受教導」。
二、跑道症候群 顏崑陽
有一種病,叫作「跑道症候群」,流行在他他你你我我之間,難以藥醫。
臺灣頭到臺灣尾,整個就是一條千萬人每天氣喘咻咻的大型跑道。至於中型跑道、小型跑道,更是三五步就有一條,例如行政院、立法院就是中型跑道,學校或公司便是小型跑道。甚至連沒有固定圍牆的什麼企業界、文化界……也是一條條中小型跑道。
跑道,是拿來「賽跑」用的。一百公尺、四百公尺、一萬公尺,有時還故意擺上障礙物,就叫作「跨欄」。只要你上了某一條跑道,便只能有一個念頭:拚命跑,跑贏所有的人。
人,假如經常站在跑道上,不肯離開;久之,就會得到「跑道症候群」。它的症狀是:每天,總覺得許許多多人跑在你前面,擋住去路;背後,又有許許多多人拚命追趕你,甚至推擠你,扯你的腳跟、撞你的屁股,恨不得你跌一跤。最後,很孤獨地在跑道上歇斯底里地奔跑,只覺前後左右都是敵人,沒有朋友。
這種病症,如果繼續嚴重下去,便開始有人受不了,揮起有形或無形的刀,非得叫敵人躺下去不可。
治療這種病,吃什麼藥都沒用;唯一的法子,是離開跑道,找個自己喜歡的樹蔭,靜靜地休息。問題是,很多人沒有這種勇氣,嘆曰:「人在跑道,身不由己。」其實,是捨不得擺在台上的獎品。
臺灣當前的社會,絕大多數人奔馳在跑道上,患了「跑道症候群」。最可怕的是,大人們不但自已不肯離開跑道,而且還驅趕年少無知的兒女們,設計各種奇奇怪怪的跑道,叫他們矇著眼睛,死命地跑,並彼此勉勵曰:
「別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點上!」
於是,我們便看到一幅圖畫:一群小羔羊般的孩子,滿臉汗水,兩眼茫然,在窄小的跑道上,你推我擠,爭先恐後。有的跑得很快,得到掌聲;有的跑得很慢,神情黯淡;有的跌倒,被踩過去;有的乾脆跳開,不跑了。
「爸爸媽媽說,非跑第一不可!」
我常在想,假如真的有孩子向大人說:「別逼我進跑道,給我一條鳥語花香、可以自在地散步的小路,好嗎?」不知道究竟有多少正在跑道上氣喘咻咻的人會同意?
來源:康熙文化
文章定位:
人氣(22)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