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名稱: 私立宜寧高中 一年級 1 第二名
作 者: 王本心
參賽標題: 朋友,讓我們一起走出傷痛
書籍ISBN: 9578246307
中文書名: 收藏天空的記憶
原文書名:
書籍作者: 珮特‧布森
書籍編譯者: 郭郁君
出版單位: 玉山社
出版年月: 2002年9月
版 次: 二版
一●相關書訊:
珮特‧布森(Pat Brisson)在新澤西洲的木橋長大,就讀羅德格斯大學,獲得圖書館學學士及碩士學位。目前為圖書館員,從事諮詢的工作,與丈夫艾默及四個兒子住在新澤西洲的菲利斯堡,創作過十本童書。《收藏天空的記憶》是一本寫給七到一百歲的小朋友極大人看的書。它的文字簡單,平凡的語句將淡淡的思緒以及死亡的現實呈現出來,描寫一個療傷的記憶。它是一本關於愛的書,所以它不沉重,可以輕輕的飛進我們的心靈深處,讓撫慰的微風吹過熾熱的傷口,帶走活著的我們心中負荷的憂傷。
二●內容摘錄:
下列文字摘自《收藏天空的記憶》
母親去世的一年前,我們一起收藏天空的記憶。開始,是因為我看到一輛從蒙大拿州來的車子,車牌上寫著:「寬闊的天空。」我們手牽著手站在那裡,凝視著九月下旬的天空,清風拂過我們的髮絲,刷過雙頰,也翻攪出溼土與落葉的味道。就在這時,正好有一群鳥兒飛過天際,彷彿這幅景象早已事先安排好了。「當你覺得自己確實看到想拍的畫面時,捏一捏我的手,就像按下照相機的快門。」我靜靜地站在那裡,一動也不動;然後我捏一下媽媽的手。「喀嚓!」我們不約而同地說,然後笑了出來。這是我收藏的第一個天空的記憶,而且,也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回憶,因為就在第二天,媽媽發現自己罹患了癌症。(p.20)
三●我的觀點:
《收藏天空的記憶》這是一本以一個十歲小女孩艾美莉的眼光來面對喪母的失落與走過悲傷的過程。艾美莉收藏天空的記憶,這也是她一步步陪伴媽媽走完生命最後日子的記憶,在媽媽的引領下,她學會欣賞天空的景緻,從天空陰雨天情的幻化、春夏秋冬的遞嬗到浮光掠影的流轉,感受到生命的韻律,學得謙卑以及無限寬廣的心。當媽媽的病情轉劇,每況愈下,甚至生病去世時,這些記憶成為她日後對媽媽追思的依靠、療傷的慰藉,和走出傷痛的力量。當艾美莉治療悲傷的過程中,心情像一艘忙亂的船在憂傷的大海漂泊,她的維琪阿姨總會在此時扮演避風港的角色,在心靈上支持她無依無靠的靈魂,在精神上接納她不同階段的心理情緒,陪伴她一起經歷傷痛,在傷痛中成長。
艾美莉面對失落與憂傷
媽媽過世的那整個夏天,艾美莉的淚水始終沒有停過,她曾憂傷到懷疑自己是否能再次擁有快樂的生活。有些日子,艾美莉對於失去媽媽的失落,感到憂傷和無助,她以哭泣或是咆哮來宣洩情緒,她的維琪阿姨總會緊緊抱著她,像她說:「我知道對你來說,這一段日子真的很難熬,但是我們一定會渡過的,我保證。」維琪阿姨讓艾美莉坐在床緣,抱著她輕輕的搖。維琪阿姨也會告訴艾美莉關於她和艾美莉的媽媽成長的點滴,當艾美莉哭泣時,維琪阿姨也跟著落淚,他們互相安慰,互相分擔心理上的憂傷。
艾美莉在傷痛中成長
原先,艾美莉一直不可能將媽媽的東西清出來,不過後來她發現,決定送走媽媽的鞋、襪以及類似的日常用品,事實上並沒有她想像中的困難。艾美莉漸漸地像以前一般:和朋友玩撲克牌、上圖書館借書、打保齡球或是和維琪阿姨一同做義大利麵和肉丸子,她開始將對媽媽的思念轉移到其他事物上,暫時拋開悲傷的感受,盡情笑鬧,這讓她感到比較不孤單,同時也覺得自己也許可以撐過去。就在一個秋天的晚上,艾美莉突然驚覺,那一整天,她完全沒有想到媽媽,剛開始,她感到愧疚,但隨之即了解到這並不代表她不再愛媽媽,而是,這一切已不再令她感到那麼傷痛,同時,她幾乎能聽見媽媽對她說:「這不是很奇妙嗎?」
當失落來敲門—面對爺爺意外的告別
在我十五歲那年的夏天,爺爺悄悄的走了,一點聲音也沒有。每當我面對爺爺的逝去感到悲傷,感到無助時,對於爺爺的遺物,我總是刻意迴避,接觸這些遺物只會令我忍不住哭泣。並不是因為這些回憶太感傷,相反的,是因為這些回憶太美好了。我的傷感來自於必須接受爺爺再也不存在的事實,如詩經蓼莪所說的:「出則銜恤,入則靡至。」沉重得令我幾乎要潰堤了,讓我想大哭一場。縱使心裡再怎麼感到悲傷,喪假結束了,意味著我必須回到學生的身分,盡我應盡的本分;我必須先粗略地整理感傷的情緒,暫時收起悲傷的神色,回歸正常的生活步調,讀書計劃也照常作息。緊湊的考試、接踵而至的功課,使我忙碌的幾乎忘了失去爺爺的傷痛。在一個暮秋的傍晚,我忽然間想起了爺爺,我想起的並不是他已不存在的身影,而是他爽朗的笑容及駝著背卻帶有一股堅毅的形象,我曾捫心自問,我是否能承繼爺爺堅毅不屈、刻苦耐勞的精神呢?相信這樣,我對爺爺的感受得到釋懷,他的生命也獲得更好的延續。爺爺走的很安詳,這是我比較安心的地方,爺爺,請您慢走。
悲傷教育—從失落中找出正面的意義
人的一生可以說是相聚和離別的連續。我們在與他人的相聚中形成自己,而且又因一部分活在親愛的人心中,所以在相聚所帶來的喜悅之後,隨之而來的離別就如同自己的某個部分消失了一般,對生存者來說,存在與不存在,衝擊在於內心的安全感被活生生的抽離,所有放不開、割捨不下的是被遺棄、沒來得及溝通道別,沒來得及表示道歉彌補及再也沒有雙向交流的感覺。於是單向的情緒沒有出口,沒有回應,積壓成心中的痛,來自於內心深處「再也沒有…」「再也無法…」的感覺。這種感覺正是文中艾美莉傷痛的緣由。
當所愛的人遭逢死亡、或是死亡變的可以預見時,被留下來的人一定會經驗到一連串稱做「悲傷過程」的情緒反應。任誰都無法逃避那種喪失某種重大事物的經驗所伴隨而來的悲傷。很多人對死亡所帶來的失落體驗或悲傷,都只認為是消極的、否定的,就像弗洛依德所提出的「悲傷工作」的概念那樣:持續不斷悲傷的週期。正因為我們將所有的注意裡都集中在失去親友所帶來的負面情緒上,忽略了「悲傷過程」的正面意義,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悲傷教育」。
當我們沉緬於「悲傷過程」的情緒時,會不斷反問自己有關人生的問題,過程中,我們重新省視自己,重新界定既有的觀念,這正是悲傷帶來的收穫。在我們經歷「悲傷時期」逐漸屈於復原期時,我們可以和以逝者做最後的道別,將逝者從生者的生活中心慢慢移開,結束「悲傷時期」,好讓生者能夠「逝者已矣,來者可追」地迎接明天的到來。但是道別常令人困惑,一般人常以為道別意味著遺忘,其實不然;道別既不是遺忘更不是逃避,而是對已然逝去的一切,寄予無限的追思。關於悲傷的經歷,是不會忘記的,只是它們不再那麼有稜有角,不再有聲音,我們收拾心情,繼續過日子,並不代表我們不再想起逝去的親友,而是他們已經成為我們的回憶。如同文中艾美莉起初一直難以面對媽媽的離去,時時刻刻惦念著這個想法,這個想法一消失,她就會浮現罪疚感,漸漸地,她在復原的過程明白到,這並不表示她不再愛媽媽了,而是這一切已不再令她感到傷痛,進而送走媽媽的遺物,選擇和媽媽好好的說一聲再見。因此,只要我們願意,隨時都能打開記憶重溫過去,讓我們可以靜靜地重新翻閱我們的記憶,慢慢第走過內心深處熟悉的場景,再次聆聽播放過的對白,再度勾勒出思念的人,這一次,我們可以選擇擁有過去美好的回憶,選擇不再感到愧疚,選擇面對自己的思念、面對心中的遺憾,選擇和過世的摯愛好好道別。
失落和分離是人生的創痛。我們藉由悲傷來哀悼失落,宣告分離,並且將所失落的在內心重新定位,才能繼續人生。悲劇性的體驗的確會剝奪人生的希望和喜悅,甚至把一個人的餘生封閉在惱恨之中,但若相反地以積極的行動來活用並創造這個悲傷經驗,讓一個人可以和他人分享自己的悲傷經驗,並帶給有同樣悲傷經驗的人關懷與體貼,那就表示已從狹隘的自我束縛中獲得解放,生命也朝更成熟的方向成長。
四●討論議題:
當我們所愛的人遭逢死亡、或是死亡變的可以預見時,被留下來的人一定會經驗到一連串稱做「悲傷過程」的情緒反應。設想你處於喪親之痛或面對摯愛的遽然消逝,但是你卻必須重回工作崗位,盡你未完成的任務,你將如何在短期內整理悲傷的情緒回到以往生活的軌道上呢?
許多人在面對身邊的親人或朋友遭逢生離死別的「悲傷過程」時,往往會覺得尷尬,不知道該和他們說些什麼,或是如何與他們相處。身為這些人的親友,我們該如何給予他們必要的幫助,對於他們情緒的傾吐給予適當的回應呢?
文章定位:
人氣(14) | 回應(0)| 推薦 (
0)| 收藏 (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