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6》在王家衛的系列作品來說,有一個很大的特徵(或是問題),那就是《2046》並非為原型作品,而是個簡易版的集大成之作;用一個很易懂的比喻來說,《2046》就是精選輯,它置入了先前的文本,例如帶有延續意味的《花樣年華》與《阿飛正傳》等等…。
當我們看著前往「2046」的軌道虛幻且超現實的交叉而過之際,那代表的不僅是時間、記憶與愛情,裡面還運送著王家衛團隊先前所拍攝的「故事」。
周慕雲自然是最喜歡蘇麗珍(《花樣年華》裡的張曼玉),唯有經過最喜歡或是最為愛戀的人之後,才可以放開雙手盡情地戲謔。用這樣的悲傷來悼念過去,用這樣的歡愉填補空虛而產生更多的空虛,如果不是經過最愛的人,那肯定無法直覺式地去遊戲人間。
王家衛畢竟是個謹慎的人,並沒有如卡爾維諾(Italo Calvino)般地用力翻玩讀者與作者之間的虛實迷惘;在《2047》的2046航道上,還看得見周慕雲,並沒有搞得太難。
不知不覺,好就好在不知不覺,有知有覺就慘了,就刻意了。能長久地把情緒壓低在一條水平線下,就像在游泳池潛泳一般,安靜地從不浮出水面換氣。
用賭局來說愛情,以時間來說愛情,以肉體的淋漓或是呻吟來說愛情,甚至是一頓宵夜以及一杯酒穿插愛情。
哪來怎麼多情慾?你不禁要問?
這是感受性的問題,感覺是無法量化的,所以根本沒有多與少的問題,而是當下最直接的行為與思索。
我不敢說《2046》是純粹耽溺於先前幾個文本的氛圍,但是拿《花樣年華》對比《2046》,無論是情感張力或是劇情的緊密性,都是《花樣年華》明顯優於《2046》。就連電影音樂的使用上,個人認為《花樣年華》都略勝一籌。
作品究竟需不需要「延續」,或是切成兩半。除非有不得不然的原因(例如:撈錢?),一次性在於感官經驗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事情一輩子只有一次。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