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4-30 00:01:47| 人氣4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獅子睡醒了(一)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5月3日 耶利米書29~31章

  華夏大地的戰火熄滅了,中國人肯吃苦,工資和土地成本都是低廉到不行,而市場又有驚人的潛力,對全球各地的外資產生了磁吸效應。加入世貿組織(WTO)以後,降低關稅稅率,並且減少非關稅障礙,國際貿易簡直是暢通無阻。

這些有利的因素,全都在中國大陸匯集。過去二十七年,GDP(國民生產毛額)以平均每年9.5%的速度竄升,成為全球第四的經濟大國。世界的經濟格局,要從「美國一極」演變成「美、歐、亞三極」了。

美國早就預測到這一點。自從冷戰結束,它就傾向在經濟和軍事上,以中國為區域性的潛在競爭對手或假想敵。美國國防部的《防務評估報告》和《國防報告》預測,「2015年前後,可能出現一個與美國勢均力敵的全球性對手,中國和俄羅斯都有這種潛力。」它主張美國必須抓住2015年前的戰略機會,全力阻止這兩個國家壯大起來。

§ 威脅全世界?還是即將崩潰?

中國這個經濟體實在是太龐大了,全球的學者提出兩套相反的論調:「中國威脅論」高估了它的GDP,而「中國崩潰論」低估了它的GDP。

﹡中國威脅論

「中國威脅論」說,全球經濟滯塞,而中國的經濟發展一枝獨秀,可能在十年之內超越美國。世界銀行的「購買力平價」排名,把中國列成世界第二經濟大國,各界懷疑實際的GDP遠高於帳面。

如果GDP被高估,就會喪失出口貿易的優惠關稅、國際金融系統的低利貸款,並且加重在聯合國等機構的繳費義務。

大陸的統計專家許憲春、任若恩等人指出,中國的統計系統有欠完善,統計資料不夠精確,而且正在進行體制性的改變,所以經濟核算有一些問題。但是,從統計測算的角度來看,GDP有些地方高估,有些方低估,跟實際的數字相差不大,或許是小幅度地低估了。

目前,統計工作的品質已經提升,體系和方法已經跟國際接軌,而且這些統計資料也被世界銀行認可了。

﹡中國崩潰論

另一套理論認為,中國提出的資料不可信,GDP被嚴重高估了,而這個國家即將崩潰。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國匹茲堡大學羅斯基的論述。

他說,中國宣稱經濟騰升,但是能源消耗反倒下降了,而國內航線的里程數也沒增加多少。他懷疑中國的前途黯淡;另一方面,如果經濟強勁,那實際上排放的二氧化碳就不可能減少,它必須為全球環境的惡化負責。

任若恩指出,美國、日本、德國、英國和韓國都發生過「能源消費與GDP增加不同步」的情況,反駁了羅斯基的觀點。他指出,羅斯基的研究過於片面性,結論失之偏頗。

§ 這樣估算才公道

世界銀行和「國家統計局」按照「名義匯率法」估算,去年中國的GDP列在全球第七,而GNP(國民平均所得)只有1100美元。「名義匯率法」把各國統計部門公佈的統計數字,用官定匯率來折算成美元,問題是匯率不斷地浮動,所以這種計演算法容易失真。

世界銀行說,如果考慮各地的物價指數,用「購買力平價法」來計算,中國去年的GDP就排名世界第二,而GNP則接近5000美元。問題是,它用十八年前的資料當作計算基礎,失去了準確度。

有些學者用最近的資料,以「名義匯率法」和「購買力平價法」來綜合測算,顯示去年的GDP是全球第五,而GNP是三千多美元。

§ 將來會怎麼發展?
上個世紀末,全球的經濟排行榜大致維持著「美日德英法中義加」的態勢。

﹡GDP的預測

至於這個世紀,北京大學教授林毅夫認為,美國能長期維持3%的成長已經相當不錯了;而中國可以在今後三十年保持在8%以上,將來勢必會凌駕美國。這種假設過於樂觀。

北京市統計局的核算學專家許憲春,根據先進國家的經濟發展史和各項因素研判,美國在本世紀上半葉的平均年成長率是3%,日英法都是2.5%。

那中國呢?它在1978-2000年,達到9.5%的平均年成長率。而日本和亞洲四小龍,在經濟飛躍的那二十年,平均年成長率也是9%。這五個地區在衝刺以後,都放慢了腳步,四小龍的表現差強人意,日本則出現「不到3%」的龜速。

「衝刺──減緩」是一個鐵則,而中國應該不會輸給四小龍,因為它有潛在的大市場,以及發展的潛力。你瞧,城鄉差距極大,東西部發展的差距極大,與先進國家的技術差距也極大,而GNP又這麼低,這些既是嚴重的問題,也提供了發展的空間。

因此,許憲春預測,中國在本世紀上半葉的衝勁比先進國家強。在本世紀第一個十年,平均年成長率可以達到7.5%,以後每十年減少1%。換句話說,在2011-2020年是6.5%,在2021-2030年是5.5%,在2031-2040年是4.5%,在2041-2050年是3.5%。從2050年開始,中美兩國同樣是先進國家,經濟發展成熟了,平均年成長率都只有3.0%。

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教授李京文等人,利用系統動力學、投入產出和經濟計量,做出跟許憲春近似的預測。而國家計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的博士解三明等人,利用生產函數和計量經濟模型所做的預測,也是大同小異。北京國民經濟研究所王小魯的預測,比大家略低一點。

﹡排名的預測

分析了國內外歷史資料和經濟成長的因素以後,許憲春根據上述的成長率來估算,預計中國的GDP會在今年超過法國(這一點已經實現了),明年超過英國,排名第四。國際貿易的腳步更快,中國從亞洲各地進口原料,加工製造成機具和電子產品,銷售到到美歐市場,進出口貿易總額已經攀升到第三位。

經過2008年亞運和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大陸的GDP可望超越德國,排名第三。在2020年如果能按照計畫,實現全面的小康社會,就能跟日本抗衡。

在本世紀中葉,有機會超過日本,成為第二位的經濟大國。屆時,中國的GDP跟美國相較,可望從目前的11%上升到36%。

台長: 魏筱玉
人氣(4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