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歐前共產主義國家中,對女性暴飲酗酒的社會接受程度很低。
※人民的小酒:研究說共產主義仍然導致酗酒※
最近英國大學有研究說,共產主義仍然是東歐人嚴重酗酒的原因。雖然把酗酒和"主義"掛上了鉤,但研究人員說這不過是反映了某種社會文化差異。
關於飲酒文化,中國流傳過的段子說:「革命小酒天天醉,吃壞了腸子喝壞了胃;吃垮了企業交不起稅,喝倒了革命老前輩……」
這種飲酒風氣似乎在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大力反腐反「四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後有所收斂。
英國肯特大學的研究發表在《比較經濟學期刊》2018年9月一期中,文章的題目是「共產主義時期的酗酒:為什麼東歐的酒消費習慣長期異於西方?」
主義與飲酒
肯特大學研究人員發表文章說,共產主義仍然是東歐人嚴重酗酒的原因。新的研究表明,冷戰時期共產主義國家的男女飲酒量多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公民。
可能是把酗酒和「主義」扯到了一起,這個「研究」受到了英國媒體關注。美國科學促進會的新聞網站EurekAlert也作了報道。有的報道還用了「共產主義導致嚴重酗酒」這種吸引眼球的標題。
研究發現的明顯的趨勢是,即使在蘇聯解體後,在前共產主義國家和"平等"社會裏面的時間越長,越可能導致更多喝酒的習慣。
研究發現,在共產主義制度下生活時間越長,人們就越可能酗酒。研究發現的明顯的趨勢是,即使在蘇聯解體後,在前共產主義國家和「平等」社會裏面的時間越長,越可能導致更多喝酒的習慣。
研究人員金塔莉(Gintare Malisauskaite)和阿列克斯·克萊恩(Alex Klein)兩個博士分析了塞浦路斯,希臘和馬耳他這些非共產主義國家公民的喝酒數據,將其同保加利亞,捷克,匈牙利,波蘭,羅馬尼亞,斯洛文尼亞和斯洛伐克這些前共產主義國家的公民做了比較。
研究的對象是生活在共產主義制度下的居住時間(年數),特別是在18-25歲這個成長定型的成年期,對於他們將來喝酒習慣的影響。研究中的"歐洲健康採訪調查"的數據是在2006-2009年間搜集得到的。
女性酗酒
研究中顯示的趨勢是,生活在共產主義制度下的時間和更多酗酒有關聯,即使在蘇聯解體後這些年也是如此。這種趨勢在女性當中更明顯,前共產主義的東歐國家當中女性飲酒的差異程度超過了西方國家。
報道說,中國經過數十年經濟增長,社會財富增加,"現在每個中國人喝的酒是1978年的4倍"。
在共產主義制度下生活越長,女性就更可能每月飲酒2-4次。在共產主義制度下生活每多一年,女性每年飲酒就會增加0.7%。每日飲酒量也會因此增加,當然增幅要更少。
不過暴飲酗酒,即喝6次或更多,在前共產主義國家中的女性當中的數字比較低。之前的研究也發現,在這些前共產主義國家中,對女性暴飲酗酒的社會接受程度很低。
不過這種國家中的男性暴飲酗酒同他們生活在共產主義制度下的年數有明顯關聯。分析顯示,在共產主義制度中每生活一年就會增加0.4%的每月或每周酗酒量。每日酗酒量的數字更小,在共產主義制度中每一年會增加0.1%的日飲酒量。
在這個貌似跨學科的研究中,研究人員並沒有能夠具體說明究竟是什麼令生活在共產主義制度中的人們喝酒更多,但是據說這可以作為未來研究的基礎。
中國,俄羅斯
影響飲酒習慣,除了社會文化態度,還有價格因素。中國媒體報道說,中國經過數十年經濟增長,社會財富增加,"現在每個中國人喝的酒是1978年的4倍",而且城市酗酒人數仍然在迅速增加。
俄羅斯總統普京和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的俄羅斯遠東經濟論壇期間飲酒捧杯。
報道說,隨著富裕程度提高,內省和收斂的傳統生活態度也有所改變,人們逐漸接受所謂西方的放任和隨意。
當然中國人的飲食習慣改變,主要是飲酒和食肉,也帶來了健康影響。報道引用的數據顯示,從1995-2025年,中國死於心臟病、高血壓、中風、糖尿病的人數是人口增長速度的10倍。
俄羅斯人飲酒量名列世界前茅。世界衛生組織2011年的報告說,俄羅斯每年人均消費酒精量為15.76立升,在歐洲國家中名列第四。
《泰晤士報》的報道曾把俄羅斯人酗酒習慣歸咎於"蒙古基因"。報道說,13世紀蒙古軍隊席捲了亞洲和俄羅斯,在長達200年間俄羅斯一直被蒙古人統治,其間斯拉夫人和東方多個民族發生了大量通婚。
報道引用研究說,50%的莫斯科人都繼承了蒙古人的基因,即他們的血液能夠吸收更多酒精,但血液中酒精分解的速度要慢於大部分歐洲人。
俄羅斯衛生部國家毒品研究中心的弗拉基米爾·努茲尼說,這意味著蒙古基因令俄羅斯人更容易喝醉,酗酒後醒酒時間更長。
喝酒讓人放鬆,是許多人交際時熱衷的飲品。
有關飲酒與健康之間聯繫的研究比比皆是,一會說少量飲酒對健康有利,一會又說即使適量也不好,而且喝酒並沒有安全上限。
那喝酒到底是好是壞?到底該喝還是不該喝呢,喝多少才算正好呢?
研究人員發現,那些少量飲酒者要比一點酒都不喝的人早亡率要低。
具體來說,那些一生從不喝酒的人要比每周喝3杯果酒或啤酒的人死亡或是得癌症機率高7%。
矛盾與爭論
然而之前的研究卻說,即使少量飲酒也會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但是,少量飲酒可能會對心臟有好處,並降低早亡率。
研究人員承認,這可能給人們發出比較含混的信息。
因為單從癌症風險來看,一些人認為沒有所謂的"酒精安全上限"。
雖然另外一些人強調適量飲酒可能給心臟帶來的益處。有專家說,這可能是酒精中的芳香劑和其他化合物,而非酒精本身的作用。
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Queen's University Belfast)的這份新研究試圖利用美國近10萬人死亡與癌症的數據,來揭開酒精與健康之間的爭論。
研究人員計算了人們一生中的平均飲酒量,得出的結論是那些稍微喝一點酒的人(每天不到一杯)早亡或是生癌率最低,每天喝2到3杯人死亡及患癌風險上升10%,豪飲者風險則上升21%。
該項研究的負責人安德魯說,它與英國有關飲酒指南相符合。
根據英國最新出台的飲酒指南,無論男女每周飲酒量都不應該超過14個酒精單位,大約相當於6品脫啤酒(酒精度為4%)。
如果是酒精度在12%果酒的話,則大約是9杯(125毫升杯)。也就是說,很容易過量。
研究人員希望,公眾在全面了解飲酒與健康之間種種厲害關係之後,可以做出明智和健康的選擇。
但這並不意味著原本不喝酒的人從此開始喝酒來改善他們的健康,因為研究人員也無法弄清為什麼少量飲酒者死亡率較低,這也許跟這些人醫療條件好,或者是他們還有其他比較健康的習慣有關。
比如,適量飲酒的人是否也經常運動、飲食平衡並且在通常情況下都會照顧好自己呢?
可能這些人做事比較自律,自律的人往往在別的方面也能掌握好平衡。
七種癌症
專家承認,確定適量飲酒對健康是否有益,是一項複雜和長期的工作。
但是英國NHS(英國全民醫療保健系統)說,酒至少與7種癌症有直接關聯。
它們包括口咽癌(oropharynx, mouth and throat), 喉癌(larynx ,voice box), 食道癌(oesophagus, gullet), 肝癌(liver), 結腸癌(colon,bowel)、直腸癌( rectum) 和女性乳腺癌(female breast)。
之前的數據顯示,即便是適量飲酒也會增加風險:每天一杯就會增加 4% 乳腺癌風險,而過量飲酒則會增加 40% 至 50% 的風險。
這酒還應不應該喝?怎麼喝?
專家建議,即使不超過每周14個酒精單位的推薦量,也要分開喝,不要一下子把一周的量在一天全部喝完。
而且,飲酒最好不要空腹。這樣才能給你的身體,特別是你的肝臟得以喘息的機會。因為大量飲酒不僅傷肝,還會永久性殺死神經細胞。
當然,那些認為適度飲酒可能對身體有益的觀點一直存在,甚至連一些專門研究酒精問題的組織也不得不承認,少量飲酒可能對預防心臟病和某些類型的中風有積極作用。
有關酒精對人體健康影響的研究和辯論仍會繼續下去。
與此同時,如果你喜歡喝兩口,請您適度,英文有句話說:It's all about balance and moderation,一切在於平衡與適度。
但如果你本來不愛喝酒,也不要就此強迫自己開戒。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