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5-07-09 11:10:40| 人氣11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普渡衆生]GAY電影大師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皮埃爾•保羅•帕索裏尼[義大利]

1975年11月1日,萬聖節和萬靈節之間的那個夜晚,義大利作家、“後新現實主義時代"的電影導演帕索裏尼在羅馬郊區被一個17歲的男妓用棍棒擊殺,時年53歲。這位毀譽參半的大師的猝然暴斃震動了歐洲文藝界:教士們在他屍骨末寒時便開始驅除他的“邪惡魂靈",而他的朋友、學生和崇拜者們(其中包括薩特、貝爾托魯奇和羅蘭•巴特)則為他舉行隆重的葬禮,尊奉他為“聖—皮埃爾•保羅"。

帕索裏尼稱得上是一個混亂躁動的巨大的矛盾綜合體;他的父親是一名法西斯軍官,母親是一位反墨索里尼的敏感的農村婦女;他是戰後藝術界員著名的馬克思主義者,但義大利共產黨在1949年以同性戀為由將他開除;他景仰神聖和主,但他14歲就放棄了天主教信仰並一生與教會公開對抗;以無產階級左攝自居的他在60年代末的學生運動中站到了警方一邊反對學生革命;他批評電視開創了一個享樂主義的時代,但是他在影片《定理》和《天方夜譚》中公開蓄意地表現色情;他的影片《軟乳酪》因瀆神而給他帶來了四個月的監禁;而兩年之後,他又以《馬太福音》一片獲天主教電影大獎;這位被稱為“文質彬彬、具有深厚美學修養"、反對野蠻暴力的詩人、小說家卻拍攝了據色情作家、臭名昭著的薩德侯爵的小說改編的影片《薩羅》(索多瑪120天),在銀幕上展現了骯髒、血腥、不堪入目的場面(這部帕索裏尼絕筆之作在所有國家均被禁映);直到生命完結的前一天,他還在為同性戀者的平等地位而疾呼,而他卻固執地視墮胎為法西斯主義行為…

法斯賓德[德國]

自1969年處女作問世到絕筆之作《水手奎賴爾》,法斯賓德十四年間共拍攝了四十一部電影,是“德國新電影運動"另外三位元導演的電影作品的總和。像法斯賓德這樣年輕有為、才華橫溢,集導演、編劇、製片、演員、攝影、剪輯、作曲于一身的電影藝術家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是極這少見的,這在世界電影史上堪稱奇跡。

他是一個公開的同性愛者,在他的影片裏有不少同志題材。那濃重的同性情欲呼之欲出、標誌鮮明,鼓舞了一股我行我素的同性戀自覺。他說:同性愛可能是我所有影片裏的一個元素,不見得通通都是這個題材,但它們都有一個同性戀者的觀點在其中。法斯賓德的兩個男友先後上吊自殺,他自己也試圖自殺過數次,他那影片裏的人物就跟他本人一樣,都是充滿了悲慘的命運。

1982年6月10日淩晨4點50分,法斯賓德在慕尼克的公寓裏赤裸裸地死去了,他的嘴裏銜著一截未吸完的煙頭,身旁是電影劇本《羅莎 盧森堡》的手稿。這是現代主義殿堂裏的犧牲者——當他以全身心的赤誠與渴望貼近並獻身於生活及電影的同時,也被它們吞噬。

德里克加曼[英國]

1994年2月15日,英國電影導演德里克加曼因ADIS去世。絕筆之作是《藍色》,影片沒有畫面,只有藍色。影片是加曼在醫院治病的經過,描述了他與ADIS共存的最後的歲月,是不同尋常的對病情的藝術性解釋。

他走了,留下了《藍色》,留下了《卡拉瓦喬》《塞巴斯蒂安》《愛德華二世》《花園》等一部部經典的同志電影作品。在他的最後的一本書《自承風險》中,加曼這樣寫道:今晚,我累極了,我的目光無法集中,我的身體逐漸消沉。同性愛的朋友們,在我離你們而去的時候,我會唱著歌離開。作為見證人,我必須寫這個時代的悲傷,但並不是要拂去你們的笑容。請讀一讀我在字裏行間所寫的這個世界的關懷愛心,然後,把書合上,去愛吧!希望你們有更好的未來,無憂無慮地去愛。也請記往我們也曾愛過。夜幕逐漸掩下,星光便會露出。"“我活在愛中!"

台長: 獨孤尋
人氣(11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電影賞析(電影情報、觀後感、影評)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