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6-30 18:04:17| 人氣1,128| 回應5 | 上一篇 | 下一篇

觀故宮特展「畢沙羅」及歷史博物館特展「米勒」後感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米勒「拾穗」展出情形,取自(新台灣週刊)

本週二,筆者再度和詹瑞彬老師畫室一起上台北參觀特展,分別是故宮的「畢沙羅」以及歷史博物館的「米勒」,其中畢沙羅出身中產階級,米勒出身農夫,兩者畫出的「播種者」,有不一樣的地方:
畢沙羅畫的「播種者」
米勒畫的「播種者」

而畢沙羅曾參與了「新印象派」也就是「點描派」,此畫派出自於「色彩科學」被重視之時,其原理為「並置混色法」,可增加明亮度,而「調色混色法」則會減低明亮度,如這張DM封面,即是畢沙羅以「並置混色法」描繪:
畢沙羅特展DM

但因並置混色法使用起來相當費力,因此畢沙羅點了四年後,就把它放棄了,而之後出現的畫家秀拉,則是點到了三十二歲就過世了。
畢沙羅畫的人物畫
「新印象派」畫家秀拉的「點」明顯比畢沙羅的還細膩。
畢沙羅的子女以五個顏色畫出之人像畫

而畢沙羅曾受到十九世紀自然主義畫家柯洛的影響,因此都喜歡畫陸地,而莫內則是受杜比尼影響愛畫水面及雲霧。

而在此時,風景畫是不被重視的,只有一些信奉新教的地區如荷蘭才重視它,且當時的畫壇以宗教歷史畫為一流,肖像畫為二流,風景畫為三流,最後才是靜物畫,也因為如此,能入選沙龍的都是一些宗教、歷史、神話題材的畫,同時也是當時中產階級的喜好,一些風景畫、風俗畫則不為人喜愛,而受到忽視,米勒則是其一,他於四十歲時決定走自己的路,一邊務農一邊描繪農民,他的傳世傑作都是在此時產生的。

米勒生長在一個信仰虔誠的基督教家庭,親人之中有神職人員,此家庭雖窮困,但相當重視教育,因此米勒曾習過拉丁文...等功課,也認為自己是有文化的「知識農民」,他受他的祖母影響最大,當他要出外以繪畫謀生時,曾說:「你要作畫家,要先做一善良的人,要為「永遠」而描畫,要我看見你做惡人,我寧可看見你死。」後來,米勒為了養家糊口而畫了符合當時中產階級的喜好題材,卻賣不掉,還因旁人說:「這不是專門畫裸畫的米勒嗎?」而認為遭恥笑,從此走自己的路,畫「農民畫」,想不到又被認為題材激進而入不了選(當時有政治熱衷者的寫實主義畫家如庫爾貝,專畫工人,筆觸相當有力量),筆者認為這是保守勢力的「被害妄想症」而想讓這些以農工題材的畫消失不見,但這些畫還是在後世留名了,如「拾穗」、「晚禱」等,前者充分展現博愛思想,聖經中:「你們收取莊稼時,不可割盡田角,也不要拾取所遺落的,要把這些留給窮人和寄居的人。」而後者則展現了工作中不忘信仰功課,信仰對一位基督徒來說永遠是排在第一的:
米勒的「拾穗」
晚禱

而米勒他重視思考,不重技巧,因而畫出的畫有其宗教情操及思想,此乃是以風景畫、風俗畫抒情之典型。
牧羊女:米勒畫此畫時,以牧羊女代表主,羊群代表信徒,充分展現了基督教「跟隨主腳蹤」之意念。

(完)

台長: 小慧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