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白萩是台灣重要的詩人之一,也是少數台灣作家中跟重要詩刊及派別如「現代派」、《藍星》、《創世紀》、《笠》都有關連的詩人。是一位取材現實,創作技巧卻十分「現代」的創作者。他曾自述創作歷程可分為四個階段:《蛾之死》是第一階段;《風的薔薇》是第二階段;《天空象徵》、《香頌》、《詩廣場》是第三階段;《觀測意象》是第四階段;從事現代詩創作四五十年,曾獲第一屆中國文藝協會舉辦的四十四年度詩人獎,年少即有天才詩人之美譽。在參與「現代詩」、「藍星」、「創世紀」等詩刊後,他和好友林亨泰等十一人,共同發起成立台灣本土詩社──「笠」,並多次參與主編,對在地文學的貢獻相當大,亦得由此窺見其創作理念。
作為一個現代詩人,他的創作,多變而充滿韻律,寫實又脫俗,是難得可貴的;作為一個現代詩論家,評鷙擲地有聲,完全印證「詩言志」的功效。他所強調的語言之開創、「斷連並重」,以及「剛柔並融」,成了許多詩評家與學者對他詩作詮釋的最佳範本。其要求「語言要明朗,不要晦澀;題材要現實,不要虛緲」及嘗試融合新即物主義及象徵主義的方法論,亦頗令人稱道。
然而,若以詩人的詩觀及其自我論點來闡述其詩作,是有其盲點的;而多所聚焦於詩人所參與之詩社本土性思維時,反會使吾人忽略了詩行間所獨立展延的細緻性與空間性。因而,本論文希冀棄絕會對其帶來的不足及不見(「不足」乃論者常有以詩人詩觀切入研究其詩;「不見」則在白萩詩研究一直未能有新的方向突破),由筆者閱詩感與多年來對台灣現代詩的研究方向,從「存在」與「空間」及地理學的角度出發:試圖在廣場、雁、天空、觀測站……等等空間及意象中,看到現實擴張的「權力」運作與關係;並企圖再從這些「公共空間」及鳥、樹的書寫裡,觀照詩人「生命存在」之思索;甚之,及其伴隨而來的禁錮/孤獨意識——窺探詩人如何透過「語言」,以「詩意」展開棲居(海德格語),並讓其筆下的鳥、樹「充實圓整」(rondeur pleine),展開自身存在的圓整性,對生命/現實的種種壓迫「還以更強韌」的生存力道,產生豐饒的意義。
二、銅像及雕像:「廣場」空間中的權力置放
白萩有一首名為〈廣場〉的詩廣為流傳,這首詩筆者所引為刊登於一九八四年《亞洲現代詩集》第三集,那時台灣尚處戒嚴時期,報禁、黨禁都尚未解除,這首詩卻直接將「(公)權力」置放在公共間的現象發出質疑及不平之鳴,實在令人玩味。在進入探詩前,茲先將詩引錄如下:
所有的群眾一哄而散了
回到床上
去擁護有體香的女人
而銅像猶在堅持他的主張
對著無人的廣場
振臂高呼
只有風
頑皮地踢著葉子嘻嘻哈哈
在擦拭那些足跡
〈廣場〉
詩中的「銅像」作為國家意識形態的再塑,本身就像是一個權力威嚴的象徵/再現,它表徵了國家正統之延續不絕,依循了正當性的邏輯思索,當它放到公共空間,就已經說明政府營造的空間介入百姓的生活。威權的時代裡,公眾的「廣場」裡擺置銅像,顯得理所當然。它意圖塑造「共同記憶」與凝結「集體想像」,似乎也在召喚某種未彰的圖騰。然而,一個國家乃由不同社會族群/群體組成,在不同的想像地圖裡,自然與國家建構的意識形態有所出入。於是乎,代表「庶民性格」的群眾,遊移散聚再「一哄而散」,回到象徵私我的「家」,擁抱自己的女人。
第二段,詩人對「銅像」做了許多實筆卻都是虛寫。因為,「偉大」在失去群眾的「舞臺」時便失去了作用,惟有在「人群」處,銅像才彰顯出它的價值──可是/可惜如今群眾已散。「對著」(不是背對!)無人的廣場,它仍在「振臂高呼」、「堅持」著「他的主義」,詩人戳刺國家/國族的大敘述觀,並透出不被「招」喚的企圖及思維,使意象裡帶著強勁的暗諷。
對照冰冷的「銅像」,女人的體香更令群眾們想去「擁護」。在「銅臭」與「體香」之間,作者冷諷不言可明。作者先以「身體」去解構/衝撞「政體」,在當時可謂獨樹一格;面對牢不可破的「國家神話」,詩人再以許多相對的概念及形容如:「女人」、「頑皮地」、「嘻嘻哈哈」來顛覆嚴肅的正式意義,最後的「落葉」為致命一擊,不僅將廣大的空間時間化,更將時間壓縮在「落下」一刻。
末段的俏皮口吻,將風擬人,語調淺白,似若小學童的口氣。踢踏間將足跡「擦拭」,詩人交待出一明一暗的事項:在明的方面,群眾聚集或逗留所留下的足跡怕被捕捉,亟需風的擦拭,反映出了一個威權噤聲的時代及百姓的惶懼;在暗的方面,群眾的輕蔑及不屑,全被風擦拭乾淨,一切以若未發生,明日銅像依舊高懸手臂,百姓的生活空間綰結在國家公共空間的建構下,於高壓的空氣氛圍裡,自然只能以詩來做為想像與介入的姿態,〈廣場〉仍舊是「廣場」。再看這首:
武士刀
欺壓著「台灣通史」
而書
棄絕在桌角
不被翻閱
旁邊守候著
無名者的雕像
陣風偶然掀起了
幾頁
隨被壓蓋
更遠的是
雕像目光所注
一方天窗
一隻沖飛而去的鷹鷲
公然啼叫
成了整個天空的怒吼
〈靜物〉
〈靜物〉跟〈廣場〉一樣,雖詩名不同,卻都指向「銅像/雕像」,銅像/雕像在詩名中缺席,更彰顯了它的「無所不在」。相較於〈廣場〉的,這首名為〈靜物〉的詩(發表時間更早,一九八二年《亞洲現代詩集》第一集),將詩人的心思勾勒得更為清楚。在首段中,《台灣通史》固然指的是一本書,更含射了台灣整個歷史,如今,它被「武士刀」壓著,為閱讀者「棄絕在桌角」「不被翻閱」。
「雕像」在次段登場,卻更為冷清,因為空間已轉換在「桌角」(連帶起知識的區域)。我們可以理解雕像為一無名者的藝術創作,當然也可理解為政治意識的產物,在詩中並未明指,有趣的是,在詩人有意無意的點染下,又何嘗不能以為是二者觀念的綜合、互滲?若此,即暗示著權力透過空間的運作(乃至文藝政策)已散佈到更小的領域;而「書本」是知識的客觀化物,透過「傳散」,它可以達到一種權力的作用,並且符合統治的需求。法國評論家傳柯(Michael Foucault, 1926-1984)對「空間與權力」的關係十分著迷,並對其有精闢的見解。在一次訪談中他是這樣說道:
一旦知識可以用區域、領域、移植、移位、轉換等觀念來分析時,我們就可以掌握知識做為一種權力形式與傳散權力作用的過程。我們有知識的管理、知識的政治學,以及經由知識運作的權力關係,而且如果我們試圖謄寫這些關係,就會用到場域、區域、和領土等觀念,指引我們去思考支配的形式。[9]
對傳柯而言,空間就是權力、知識等論述轉化成實際的關係之具體顯現之處,透過:區域、領域、移植、移位、轉換……等觀念來分析時,就可掌握到它的傳散/傳播過程與力道。白萩讓置放在空間的雕像和「書本」(知識的散播、教育)產生關連,已在尋找另一種訴求與思索。偶吹進來的風,雖然掀得了書頁,卻隨即被「壓蓋」,顯得無力回天。我們看到詩句中的雕像的姿態是「守候」,「目光凝視遠方」,若有所思。末段,它目光所及處:那隻「沖飛而去的鷹鷲」,叫出整個天空的怒吼亦有二層指涉:一是來自於自身的,雖然做為一個現代的「神化/神話」權威產物,現在也只能守候在「書頁的一旁」,鷹鷲成了「自我新的理想化身」;另一則是自前文的引線而來,所有的「被欺壓」及「怒吼」終究會爆開,鷹鷲成了庶民的象徵,「公然」且無懼地將胸臆中的憤怒在天空啼叫開來——為了方便討論,我們將二首詩整理成如下的表格,以便再做進一步釐析:
|
〈廣場〉
|
〈靜物〉
|
首段:空蕩蕩
|
群眾已散去
|
書被棄絕在桌角,無人翻閱
|
次段:銅像/雕像登場
|
主角:銅像
動作:
對著無人的廣場/振臂高呼
|
主角:雕像
動作:
守候著……
|
末段:解構/衝撞
|
只有風
頑皮地踢著葉子嘻嘻哈哈
在擦拭那些足跡
|
一隻沖飛而去的鷹鷲
公然啼叫
成了整個天空的怒吼
|
如上所提示,二首詩若成一氣,從首段的空空蕩蕩,到主角(鑄像!)的登場,最後雖然留下的是「風」及「鷹鷲」,卻暗示著「偉大」已然受到的挑戰及「衝撞」。如果說「銅像」(乃至於威權體制下所形塑的「雕像」)是一個最高權力的表徵,那麼它被塑造的眼睛正好代替了「權力」無所不在的凝視,在每個無人/有人的廣場,甚至「滲進」沒有揭示的私領域空間。
三、「天空」是用來飛翔而非「囚禁」
傅柯在<與監獄的對話> 一文中,曾提及監獄是「權力機制化約成其理想形式的簡圖」,權力透過社會制度複合體而運作,從而在不同的建築類型中展開、達成。它可並非人們所認可的本質,而是「權力運作特殊形式的一個駭人準確的呈現」。[10]他提出這種「敞視建築」的外觀:
圓形監獄由一個中有高塔的大中庭,以及旁邊圍繞的一系列建築物所組成, 這些建築物被分割成不同樓層與牢房。每個牢房中有兩扇窗子:其中一扇引入光線,而另一扇則面朝著有大片監視窗可監督這些牢房的高塔。這些牢房變成了「小型舞台,於其中每一個演員都孤獨的、完全個體化,並且持續可見的。」禁閉者不僅可被監視都看到,而且是被單獨看到;他們被從任何方式的接觸中隔離開來。這種權力是持續的、有紀律的與匿名的。任何人都可運作此建築機制,只要他站在正確的位置,而且每一個人都將受制於它。這個設計是多目標的。這個監視可監管囚犯、瘋子、工作、學童或家庭主婦。[11]
因而若圓形監獄運作得當,幾乎可以消除所有監獄內的暴行。因為被禁閉者無法察知監視者是否在塔內,他必須將監視當成恒久與全面的督察,隨時注意自己的行為。這就像楚門的世界(The Truman Show)般,此建築的完美在於雖然並無監視者出現,可是這個權力機器仍可以有效地運作。「一旦囚犯無法確定他自己是否被監視,他就變成自己的小警總」。這樣的話語聽起來,真的格外諷刺。
在「這個(人造的)機器」之中,每一個人都被網羅,不管是權力執行者,或是受制者其實都一樣。就傅柯而言,圓形監獄(敞視建築)不是權力的象徵,因為它不指涉其他任何事物;最大的權力象徵是,這樣一個「機構」與「管理場所」(settings)的造就與建構:
它也沒有任何深沉的或隱藏的意義。不管它是否真的操作,它的功能是加 強控制。它所有的形式、物質性、所有的面相,一直細到最細微的細節,均在予其功能此一詮釋。此建築本身是中性的,從它自己「空間運作」的方式來看,也是普遍的。因此,是一個完美的技術。當圓形監獄「投入」並影響其他的制度【機構】時──最明顯如監獄、學校、醫院和精神病療養院,這個建築技術帶著它自己的慣性。如圓形監獄並非有紀律的技術的本質一般,監獄也不是唯一的實際例證,而是這個權力形式的表徵性運用。
權力透過空間運作的微妙關係,就生命的角度來看,人像動物一般,都在「無形的牢籠」中不斷被監視,它所蘊涵的空間乃是權力藉以掌握樣貌的譬喻,以及作為權力機器之隱喻與權力運作之憑藉。然而,這無形的牢籠,在白萩詩行底下化成了無私的天空。既然權力透過空間與系統不停運作著,那麼在詩人心中,儼然便能化為一座座阻人行進的高山乃——至於穹蒼。「天空」原有「母親般溫柔的胸脯。/那樣廣延,可以感到鮮血的溫暖,隨時保持著/慰撫的姿態。」如今完全變了調,被他詩筆下的「阿火」──這個通俗的台灣人角色──「射殺」了!天空的死亡,也暗喻自己「不自願的被出生/ 不自願的被死亡」了。存在的絕望,生活瑣事萬般不順心意,最後只能朝向太陽穴尋求最後的解答,悲憤而鬱結;當「天空」被作者轉換成「母性」的角色,暗指和「大地」一樣有相同的功用時,最終卻也抵擋不了死亡與戰爭所來的壓迫及威嚇,無法為他們擔負起保護及庇佑作用。
「天空」是白萩創作中,戮力經營的一個焦點所在;在他的許多詩作中,都可以看到天空的「足跡」。它已被提升起來成為一個「高度象徵」,反諷的是,天空出現時,死亡及陰暗的訊息也跟著被作者「引導」出來:
詩題(詩行有出現天空的意象)
|
「死亡」及「陰暗」的訊息
|
〈夕暮〉
|
於是你不再尋求這天地間對你有何關係
活過,愛過,一切生長都把眼簾垂落
讓光輝散入無語的河中流入蒼冥……。
|
〈鳥兒〉
|
地球永遠有一半幽暗
|
〈謝謝〉
|
看著天空有什麼用
天空也要暗了
在鐘聲中
那些模糊的亡靈叫著:
「再見了世界
謝謝你
太謝謝你了」
|
〈誰讓我們〉
|
依靠的天空變了面孔
我們再次地被遺棄
……
孤獨地受難
孤獨地死
|
〈休憩的點〉
|
在我們的世界中
一隻鳥兒盤繞著
從出生到現在
猶未尋到休憩的點
|
〈無題〉
|
一匹狼對著天空嚎叫
熱血滴在雪地上
比槍比刀鋒還愴痛
|
如上臚列所呈現的,跟天空相關的竟然都是「蒼冥」、「幽暗」、「亡靈」……我們「看著天空有什麼用/天空也要暗了」,原來百姓「依靠的天空變了面孔/我們再次地被遺棄」、只能「孤獨地受難/孤獨地死」找不到「休憩的點」,連狼都對著它嚎叫,聲音「比槍比刀鋒還愴痛」。更遑論為人所熟知的〈流浪者〉把天空形象化,隱喻人存在的緲小及困境,以及被「雲翳冷冷地注視」,不斷飛行的〈雁〉群,「在藍色的大地與/奧藍而沒有底部的天空之間」牠們最後也將死去,如冷去的夕陽。
「天空」比起傅柯提及人造的「敞視建築」有過之而無不及,更巨大更無可遁逃;它給我們活著以信仰(一如阿火的「天理」),最後卻襯出了悽愴的悲劇感。因為,天空已不再是天空,無法眺望,不僅是對命運的提示,更隱藏其對現實環境的批判。我們雖不用將其鎖定某些族群或政黨,卻不能無視這樣的權力壓迫/壓力對當時百姓乃至詩人所產生對生存的疑惑、焦慮、無奈、哀傷乃至於憤怒之感受。這樣的感受不啻是「阿火的世界」所專有,更隱微藏在天地間飛翔的鳥禽。這首〈金絲雀〉,可讓我們「瞰/看」得更清楚些:
把整個世界關在檻外
那是不可信賴的陌生人充滿窺探的
竊聽的耳
遺忘自己的存在吧
立在空隙地帶的一隅
將生命消磨吧
沒有遺憾地消磨吧
(當天空洩下晨光
擊痛了翅膀
不被信賴的生命
把歌唱給沒有人聽吧
把血一滴滴地
從胸中釋放
唉,我唯一的金絲雀
每日每日地啄掉翅膀的羽毛
每日每日用歌聲吐著血
〈金絲雀〉
無所不在的權力關係,讓「抒情主體」常常化為詩中的禽鳥或豢養者,來「反抗」/回應這種不得不的束縛。外面的界是「不可信賴的」,而那些陌生人的耳朵像眼睛一樣,不停向內部「竊聽」,我豢養的禽鳥唱歌卻「沒有人聽」,但牠仍是想唱,最後也只能啄盡羽毛,唱到「吐血」。我們看到這種「監視」及「監聽」如夢魘般,在身邊「環繞」,並在合理化及正常化的空間中不斷被「提醒」,「看、聽」已然/全然滲入到百姓的生活空間裡了。再來看這首一樣有翅羽的〈蛾〉:
一條蠶,飢餓了
在我的內部
吃著我的心
他老是不滿足
吃完我的心
又在吐他的絲
吐完了絲
在我幽暗的內部
去做一個夢
夢見一片透明的天空
一對飛翔的翅膀
他要去擁抱
他咬破了我的外部
不聽我的勸告
闖入了這個世界
他說:這個世界很温暖
這個世界很光明
不像我幽冷的內部
有一夜,他又在蠟燭上
試著世界的温暖
卻被燒成灰燼
永不回來
〈蛾〉
當蛾在「我」幽暗的內部時,牠可以做夢,可以擁抱;可是當牠不聽「我」的勸告,誤以為外部的世界跟內部的世界一樣「溫暖」而「光明」時,卻「卻被燒成灰燼/永不回來」。詩人區分出內外的世界與領域,似乎在提誡我們:外部這個「無形不在的牢籠」。本節最後引的這首〈雁的世界與觀察〉,更淋漓地表達出這種感受,孤雁之所以成為孤雁,不是和同伴們在飛行途中離散了,而是飛的行這段「旅程/路程」不斷遭受到「窺視、竊聽、追踪」,最後被「射殺」了:
˙觀察者
一
……
窺視的眼透過望眼鏡
無聲的接近
偵查你的言行
更將豢養的雁
裝置了竊聽器
飛進你們的行列
各地的哨站
隨著你飛過的路
迅速的通報連結
從無礙的時間和地點
不驚擾你的追求
他們早已準備
二
……
而準星們透過草叢
獵狗伏在隱處
持槍的人屏息待立
……
三
……
循著心底的路線
無誤地出現在他們計算的天空
便有哨聲破出林梢
啊,他們竟仿造了你的語言
向著你們的行列呼喚
同樣的頻率同樣的基調
刺動著你的血脈
引導你的目光落向同胞
……
四
靜默靜默在樹梢
有瞭望台蹲伏著監視
靜默靜默在樹背
有獨眼的槍管在窺探
靜默靜默在草叢
有偽裝的獨木舟在待命
不要驚擾只準備
讓你們飛下
不要妨礙只注視
讓你們入夢
從各方位各角度
分配眼光
交織一面無形的天羅
只等待一聲發動
而一聲命令竟然也是雁聲
短小的呵欠
〈雁的世界及觀察〉
將鳥喻人,亦將人喻鳥,這首詩人類從「觀察者」(!)變成雁群的「加害者」,而人類豈只使鳥兒「受難」!白萩這首詩表面在寫人類對鳥禽的獵殺及不愛護,然而詩不是教化品,好的創作自然會蘊含著作者的寓意與暗諷。因而,整首詩中我們看到「無形中的力量」不斷對「雁群」的「偵查」、「計算」、「監視」、「窺探」、「注視」、「竊聽」及「從各方位各角度/分配眼光」,透過「獵狗」、「準星」、「各地的哨站」及「通報連結」,如此方能對目標物的一舉一動不間斷進行掌握及控制。詩人並將此一「視野」拉升起,用「鳥瞰」回應整個「監看」。白萩許多詩行,不管是「廣場」(銅像)、「靜物」(雕像)、「天空」還是「禽鳥」(雀、雁)、「昆蟲」(蛾),我們經常能感受到「它」的無孔不入及「無所不在」之「存在」,那不僅反映出那個時代的氛圍與氣候,更是整個島嶼的人們、有靈性的作家,對周遭環境的壓抑之強烈感受,擴而及之,成為全人類生命的命題/難題──對束縛、箍制之反思。
四、在鳥與樹之間:白萩的禁錮及孤獨意識
白萩作品寫「鳥」及「樹」為主題與意象,佔了滿大的篇幅,除了上節舉例的〈金絲雀〉及〈雁〉外,還有許多。此二種生物也經常是文人詠懷的對象,不過它們的特性/特點相當多,文人因著自己的思考及情感各取為對象抒懷。在白萩的詩文中,我們卻經常看到它們所呈出的「禁錮」及「孤獨」的意識,究竟是怎麼回事?頗值得探尋。我們先從天上飛的鳥兒看起:
詩題(禽鳥類別)
|
「禁錮」的意識
|
半邊(筆者按:鳥)
|
窗上/鳥影/橫過/何時死睡的半邊/將全然蘇醒?
|
雁
|
我們將緩緩地在追逐中死去,死去如
/夕陽不知不覺的冷去。仍然要飛行
繼續/懸空在無際涯的中間孤獨如風中的一葉
|
極大至小(筆者按:白鴿)
|
白鴿成群地逃入天空/何種悔恨在驅逐著你們//這是遠行的早晨/我在窗口讀著你們的隱喻/懷著抗議的訣別//(這是誰的巢/荒涼而狹小/囚禁著我的一生)
|
鳥兒
|
鳥兒老在尋找著天空
在那兒,我們一定遺失了什麼
被土地所禁錮的樹林
狂厲地舉手哭嚎
|
SNOWBIRD
|
不要輕易地觸探我的主題/生存或死亡……我沒有生存的主題/沒有生存中生存的主題
|
SNOWBIRD
|
現在一株樹生存/在你冰雪的象徵中/一隻鳥生存只生存/在你死亡的象徵中
|
雁的世界與觀察
|
而準星們透過草叢/獵狗伏在隱處/持槍的人屏息待立
|
雁的世界與觀察
|
窺視的眼透過望眼鏡/無聲的接近/偵查你的言行/更將豢養的雁/裝置了竊聽器/飛進你們的行列
|
金絲雀
|
有一夜,他又在蠟燭上
試著世界的温暖
卻被燒成灰燼
永不回來
|
囚鷹
|
而我,來自遼藍的長空,去向遼濶的自由/卻為禁錮的鏈索,留下頹然的沉默?
|
這些禁錮的意識有些只是因為「窺視」、「竊聽」,到後來的「囚禁」、「接近」,最後是「死亡」、「死去」,甚至「燒成灰燼」了。在天空,原本鳥類該是自在地飛翔,現在卻一點也不可靠,而充滿悲觀/悲劇的況味。那麼樹呢?有趣的發現:這種禁錮的意識,到了「有根」的樹身上時,變成了一種絕烈的孤寂感受。筆者試著將其整理、羅列如下:
詩題(植物類別)
|
「孤獨」的意識
|
流浪者(筆者按:樹杉)
|
站著。 祇站著。孤獨
地站著。站著。站著
站著
向東方。
孤獨的一株絲杉。
|
樹
|
這立身之點/這是我們的土地,我們的墓穴
|
路有千條樹有千根─
紀念死去的父母
|
但來時的路/己在風沙中埋葬/已腐爛//在這擾擾的世界之內,祇剩我一個/一個。
|
然則(筆者按:木頭及鐵釘)
|
我是一枚釘死的鐵釘,入木的部分早已腐锈。/腐锈在檻內而望著藍天的眼光卻猶為新亮的釘頭
|
苦梨
|
狠狠的一斧/創傷了我們的苦梨/往日的一點一滴/便哀痛地從創口淌下……/哎,苦梨還是乖乖結一輩子的苦梨
|
冬(筆者按:枯樹)
|
堅忍而緊閉著嘴/無一聲禱告
|
風的薔薇
|
當夜空所有的眼/對我注/沒有愛/空空洞洞的/意志
|
風的薔薇
|
因了過大的空間/根成為顫抖,自由/創造了/我們的孤獨
|
SNOWBIRD(筆者按:樹)
|
現在一株樹只生存/在整個冰雪的象徵中
|
「意識」(consciousness)是一個不完整的、模糊的概念,人在思考時或似感受圖像一樣感受到自己的所思所想即是人的意識,一般認為意識是人對環境及自我的認知能力以及認知的清晰程度。現在意識概念中最容易進行科學研究的是在覺察方面:例如,某人覺察到了什麼、某人覺察到了自我。有時候,「覺察」已經成為了「意識」的同義詞;它們甚至可以相互替換。意識這個問題涉及到認知科學、神經科學、心理學、計算機科學、社會學、哲學等。就存在主義及現象學大師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而言,人是被拋擲到世界(being thrown into the world)中「去生存」。此有(Dasein)感受自己被拋向生也被拋向死,因而這種存在的孤獨意識,是創作者共同的體認。白萩的詩裡,不管是視覺化的詩如〈流浪者〉,還是紀念父母詩章〈路有千條樹有千根〉,我們都看到了,那種強烈的孤寂感受。在「飛翔」的鳥禽及昆蟲中,我們看到無可奈何「囚困」及束縛,到了象徵頂天立地的樹木時,那種「孤獨」的意識被詩人特別地彰顯出來,就連「風中的薔薇」也失去了自信及意志,不再含苞開放,只剩「無意義的手勢」(〈風中的薔薇〉)。然而,跟「飛翔的姿態」不同,樹木是有根的,它可抓緊地面並生長,有「立身之點」,雖然「入木的部分早已腐锈」,但「腐锈在檻內而望著藍天的眼光卻猶為新亮的釘頭」,仍告訴著我們,透過「語言」,是可以「詩意地棲居」(poetically man dwells)的。[18]海德格說語言乃「存在之屋」(Language is the house of Being)時,他是有其深刻觀察的。他以「橋」為例,說明其做為語言/天地的媒介,在於它是天、地、神、人這「四重」集結的世界:
橋是這樣一種物。由於位置把一個場地安置在諸空間中,它便讓天、地、 神、人之純一性進入這個場地中。位置在雙重意義上為四重整體設置空門。位置允納四重整體,位置安置四重整體。這兩者,即作為允納的設置空間和作為安置的設置空間,乃是四重整體的一個庇護之所,或者如同一個詞所說的,是一個Huis,一座住房(Haus)。這個位置上的這種物為人的逗留提供住所。這種物乃是住所,但未必是狹義上的居家住房。[19]
換言之,「橋」在展現物與世界之基本結構關係之後,它使世界顯現並制約(condition)了人類;它並非物質的概念,而是「一種對物的集結意義之解釋能力」。[20]「四重」的集結缺一不可,也由此,海氏說:「物協同世界來拜訪人類(Things visit mortals with a world)」,因為「當我們瞭解它們(物)的訊息時,我們就獲得了存在的位足點」;[21]因而語言作為橋的隱喻,以及詩做為創作的模式,它們都有助於把人類歸屬於大地,並且幫助人們「瞭解」(understanding)、領悟自己的生存/存在和世界(與他者同在)的關係,我們了解了「生」可是漸漸邁入死的歷程時,那麼我們便應該對它有所「反省」;人們可透過其所佔據之位置而體會到人與諸空間之關聯,若人們能依據自己的棲居之「地」,從根本上思考到「棲居之所的價值,這彿彷就會有「一道光線」[22]落到作為存在的位置上。
海德格常引用賀德林的詩句,來闡述他心目中理想主體存在於世界之安適狀態,透過這樣的狀態,主客體可以達到一種和諧並「安居」,去執我,既然無以飛翔,何妨以身體緊抓大地。樹/木/花的形象成了白萩詩中的「身體/主體」,[23]並透過詩意的安排使其安居,建立世界並顯現大地,強調了與大地的連、結狀態。居住在大地上,仰望天空,我們如白萩展現的樹及詩意般,安居其間,印證了海德格所言「詩意並不是超臨和脫離大地」,[24]相反地,它把我們帶回到土地上,使之歸屬大地,進入棲居的狀態。[25]
五、圓實的存在:鳥、樹在自身當中展開圓整性
而鳥呢?牠們也並沒有離我們遠去,反而提示了一個更圓實的存在。鳥兒本該於天際翱翔,被天地緊緊包裹,就像一個圓實的存有者。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 1884-1962)在《空間詩學》「圓的現象學」一章中,認為一隻鳥就是一個充實的圓整的球,他對鳥類及「圓」的概念之辯證細緻又見精闢:
鳥幾乎全然是個球體,而牠當然是生命高度凝聚所顯現的崇高、顛峰與神 聖狀。態除了鳥之外,我們再也看不到,也沒也辦法想像有任何更高度的整體存在。高度的全神貫注,使得鳥類形構出巨大的個體力量,但也蘊含著,牠有極端的個體性,牠的孤傲不群,牠在社交上的脆弱。[26]
鳥被視為四面八方都有所防衛的一種生命集中凝聚之狀態,這個生命被包裹在一個活生生的圓球當中,也就是因為這樣,它的整體性(unité)也達到了極大化。我們看到白萩詩中鳥的姿態,或立或飛,或啄或啼,都展現一種「全神貫注」(concentration)的意象,進入到一種「生命高度凝聚所顯現的崇高」境界,在這些意象裡,展現並認識到了生命的「家」(foyer)及土地/大地。也就是因為如此,鳥類成了詩人的基本軸心意象,包覆的天空,讓其成為圓實的存有者,即使外在是充滿「亂箭」及「監視」,一如〈雁〉群被置入冷酷、「魘夢」的世界,卻以不斷飛行的意志去挑戰「地平線」,牠們抵抗的力量雖然柔弱卻充滿強韌的美感,詩人透過這樣圓實的存有,「不斷地繁殖它的圓形狀態,增生出全然圓整狀態的靜謐」。[27]
相較於鳥類,巴舍拉也提及了樹,在他的思維中,樹木又何嘗不是一種圓形的構成?當一件事物變得更孤絕時,它就會變得圓實,例如有「根」的樹緊緊抓住大地,巨大的穹蒼圍繞它而存在,儼然是宇宙的軸心。東西方的神話中皆不斷提及,樹本身就具有通達天聽及冥地的神秘特質,樹本身建立起圓整性,又開展出圓整性;即使樹的姿態、形狀萬千,劫難、磨難無可計量,但它們皆不致會分裂流離,影響自身的存在性,誠如巴氏所言:「它超越了形狀的偶然性,也超越了變動當中難以捉摸的偶發事件。」白萩筆下的鳥及樹,亦可作如是觀。鳥類雖然孤傲、社交脆弱,然則沒有再比牠們有任何更高度的整體存在和更圓潤的鳴囀;樹木神采奕奕,永處於軸心讓天空向其圍繞,即便千萬磨難,依舊挺立於天地之間!面對生存的壓力、命運的脅迫,以及戰爭的無奈,詩中的天空雖被射殺,但從未真正「死去」!鳥兒於其中、詩中不斷現跡,樹更是「有千根」,詩人創造出了非人的(如鳥禽及樹等)形象來寄寓人的處境,以反抗這種壓迫,而鳥和樹似都具實回應了存在以「更強韌」的生存力道,並在自身當中展開了自由與圓整——
引用書目
一、專書
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1998。
王志弘《性別化流動的政治與詩學》。台北:田園,2000。
白萩《蛾之死》。臺北:藍星詩社,1958。
白萩《風的蔷薇》。臺中:笠詩社,1965。
白萩《天空象徵》。臺北:田園,1969。
白萩《白萩詩選》。臺北:三民,1971。
白萩《香頌》。臺北:笠詩社,1972。
白萩《現代詩散論》。臺北:三民,1972。
白萩《詩廣場》。臺中:熱點文化,1984。
白萩《觀測意象》。臺中:臺中市立文化中心,1991。
白萩《白萩詩選》。台北:三民,2005。
白萩、陳千武編《亞洲現代詩集 第一集》。臺北:時報,1982。
白萩著,李敏勇編《白萩集》。臺南:台灣文學館,2009。
季鐵男編《建築現象學導論》。台北:桂冠,1992。
顧蕙倩《詩領空 : 典藏白荻的詩/生活 》。台中:台中巿文化局,2015。.
龔卓軍《身體部署:梅洛龐蒂與現象學之後》。臺北:心靈工坊,2006。
二、翻譯書籍
大英百科全書公司台灣分公司編輯部編譯《大英簡明百科》。台北:遠流,2004。
巴舍拉著,龔卓軍、王靜慧譯《空間詩學》。台北:張老師,2003。
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1993。
卡斯威爾(Tim Cresswell)著,王志弘等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
台北:群學,2006。
列絲麗.坎尼斯.威斯曼(Leslie Kanes Weisman)著,王志弘、張淑玫、魏慶嘉譯《設計的歧視 : 「男造」環境的女性主義批判》。台北:巨流,1997。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詩.語言.思》。北京:文化藝術,1991。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人,詩意的安居:海德格爾語要》。上海:遠東,1996。
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海德格爾選集》。上海:上海三聯,1996。
梅洛龐蒂(Merleau-Ponty)著,姜志輝譯《知覺現象學》。北京:商務,2005。
傅柯(Michel Foucault)著,杜小真編選《傅柯集》。上海:遠東,1999。
三、期刊論文
白萩<雁的世界及觀察>,《詩風》第100期(1981.10)。
李元貞〈論白萩《天空象徵》裡的「雁」〉,《龍族詩刊》9期(1973.7)。
陳文尚〈存在空間的結構〉,《地理彙刊》5期(1986.3),頁130-148。
許甄倚〈棲居的詩學——陳黎作品中的空間印象與人文關懷〉,發表於「第三屆花蓮文學」研討會(2005年12月19日,花蓮縣文化局)。
張默〈站著一支入土的樁釘:白萩的詩生活探微〉,《聯合文學》2卷8期(1996.6),頁104-110。
鄭慧如〈一九七0年代臺灣新詩中的身體觀〉,《逢甲人文學報》4期(2002.5),頁47-97。
四、網路資料
關於「意識」之界定,網址http://zh.wikipedia.org/zh-tw/%E6%84%8F%E8%AF%86
同前註。傅柯<權力的空間化──米歇.傅冦作品的討論>,收於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1993),頁375-384。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