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3-06-04 17:44:22| 人氣2,15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我與花園同時變老

推薦 5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忽然發現已經被人當成是老人了,按月有了老人年金,出門搭車有了優惠,上車有了特享座位,遊樂場常是半票即可進入,公營園區甚至只象徵性收費十元…。
 或許我體力體能稍減而不比往昔,或許鏡中之我與往日照片中之我已有所不同,或許年紀比我小的交往者越來越多,而他們對我的稱呼也在緩慢卻帶著決定性的改變中,從大哥到叔叔,到阿北,到爺爺一直不可逆的把我托上更老一點、更老一點的境界,但若非這些外來的提示提醒,我是不會察覺我已經變老的。
 沒有錯,我頂上頭髮日稀,我卻驕傲的認定這是累積長久歲月才得以擁有的專屬髮型,別人想學還不可能。我的體力變弱,我也覺得並無違和,從小我的體能狀況就一直是弱弱的,躲避體育課不愛運動場又不是今天的事。
 總之,老去的或許只是鏡中之我。總之,若非外在太多過份雞婆的單位、太多白目的人類一直叮嚀著嘮叨著,我對年紀始終無感,我對年老更無察覺。
 然後,我發現了有與我同老的。
 不是老妻砂子小姐與我同老,她年紀小我許多,無論心智的純真度或外在形貌都一直年輕我太多,我永遠無以察覺她變老;不是朋友同儕與我同老,我也渾然不覺朋友變老了。教我感受到與我同老的是看不見卻變得快速而強烈的一種叫做環境的東西,我倒沒有那麼大的關懷面闗懷社會環境、地球環境之變,我小小一個文字書寫人,感受的只是文字書寫環境變了,或許這不叫變老如同我不覺自己之變老,而是變得非常劇烈而快速幾乎難以辨識之形貌。
 這話題到此只能以想當年三個字說下去。
 想當年,我的文稿不但常是百發八九十中,稿費一個字常是一塊五兩塊錢計算的,據說核稿費的先生並不是一個字一個字細細點數字數的多少,而是用尺一量,刊登出來的版面尺寸多大就代表有多少字數而直接核發稿費。當然每一個段落那些空白位置也算了稿費,那像今日的電腦顯示,計費計到了個位數。我明白我的投稿獲得採用率如此之高並不是我的文筆特別之好,而是接受投稿園地選項非常之多吧。
 中央副刊、中華副刊、新生副刊、青年日報副刊、台灣時報副刊、台灣日報副刊……,每一個報紙都有一個或多個副刊,完全無私也無所謂「圈子」而徹底開放接受投稿。幾十種報紙之外還有各種雜誌、期刊,可說只怕你寫不出稿子來,不怕沒地方收容你。而最欣喜的還是時不時收到素未謀面的主編小姐先生忽然來了一個通知:某某某專欄請你來寫吧、某某某專題請你寫一篇吧。
 就這樣的,除了本職之外,我簡直變成了一個書寫人,每天就是書寫不停。而各種徵文、徵獎比賽也從年頭辦到年尾,在我的本職工作特別繁重的時期,至少我不會放棄每一個徵獎競賽,因為彼時稿費雖高,畢竟也沒有獎金之高,而且脫離日常書寫習慣之後我唯有藉著參加競賽來驗證自己的書寫水平有沒有跟上時代水準。
 每天我進到我的辦公室,約有七八種報紙任我翻讀,我進到我職場必須日日往訪的單位,更是兩大報架,密密掛著二、三十種報紙供我閱覽。即使我去修個車、喝杯咖啡,吃一客簡餐,也必有幾份報紙和多種當期雜誌填滿我的閱讀飢渴症,那是當年盛景。
 當年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各個單位的報架空下來了。
 各個公私單位幾乎不再訂報了,即使茶几上擺著報紙,竟也直到晚上了都還沒有被打開來。這代表的是一種互為因果的必然,沒人喜歡訂報看報,就沒人喜歡編報印報啦。
 無處不在的便利商店呢?記得不久前店中報架還依銷售量而分隔出大小不同的容積,每天總容納著十種八種報紙,漸漸的報架聊備一格移往偏僻角落,陳列展售者只剩三種兩種報紙,然後是,有許多便利商店根本就不再賣報紙了,報紙已然成了歷史上的傳說。
 書店呢?書店已然消失。我的老家小小一條街以前有兩家書店,現在都消失不見了。三公里外的小城書店只剩一兩家,化身成為書城,裡頭賣文具、玩具、禮品、玩偶,書呢?尋尋覓覓,擺在狹窄偏遠位置。沒有幾個人買書,總不能浪費商店裡珍貴的「坪效」啊。
 書和報紙的命運變得如此不堪,書寫人又如何呢?又能如何?
 感謝還努力存活的報紙和雜誌的經營者還用心留著一個版面餵養依然會感受到飢餓的閱讀人,留一方投稿園地給依然喜歡書寫的書寫人,書寫人得以依然享有投稿、發表的機會,維持著心中那一股不斷的火苗。當然大環境不再富裕多金,稿酬及版稅大大失色,以前出版社出書一刷兩千本起跳,還有印量更多的,一刷再刷一直刷不停,現在常常出現的是初版一千本的印量,甚至更少。版稅給付隨著銷售量萎縮到令人難以想像,別說煮字療飢,煮字療飢根本已是奢望之事,一本書一年結算一次的版稅成了三位數成了常事,而更教人辛酸的還是有些書寫者不但沒有版稅的預期,想出一本書還要自付出版社若干編印成本費,出版社收了這一點錢代工編印,出書之後贈書三五本給書寫人,若想多要幾本可以打折購買,這是我最近才知道的事,一問才知早已行之有年。
 而隨著清粥少了,僧人多了,發表的園地變得稀有而又珍貴,於是一篇稿子寄出去,主編小姐先生客客氣氣回信告知,來稿留用,預定在四個月或是六個月八個月之後發表。有些主編工作超量而忙不過來,連想客氣回覆一下都沒時間,投稿人只好耐心期待忽然有奇蹟出現的一天。
 偶而和書寫同好聊起投稿和發表的現況,無人不是同聲一歎。
 但我倒也視若平常而無喜無悲,與此變化同步的我,好巧不巧也變得習於慢活慢寫,不再下筆萬千字似奔馳之馬,反如山林拄杖老翁之安然徐行,發表之快或慢成了不再也不須介意之事了。

 很多人常說文學不死,也有很多人心中始終滿抱信心:閱讀不會被拋棄,因為文化是不會滅亡的。
 文化不會滅亡,只是會悄悄的在表象和內涵上變貌。
 不變的是我的書寫啊,只要還有一雙能夠敲得動鍵盤的手,我堅信是不會中止的。
我與花園同時變老/刊登於2023年6月號文訊雜誌

台長: (砂子)
人氣(2,159) | 回應(0)| 推薦 (5)|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文訊雜誌 |
此分類下一篇:陪小孩走一段
此分類上一篇:一個便當一百塊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