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8-01-04 14:33:50| 人氣3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畫圈圈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我們家的貓和狗都有一個共同習性,貓尤其嚴重。這個習性就是:不管我在哪一個地方丟下一小張報紙、一塊毛巾、一條破布、牠都會跑到那上面去窩著,無視於十多坪大的客廳可以讓牠跑,牠就只要那一塊才舒服。
這種現象實在令人好奇,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心理作用,讓牠們這麼愛畫地自限?!
這讓我想到好多年前的自己,也許現在還是,但是不比當年嚴重。走在人行道上,我一定要踩在格子裡,不喜歡踩在邊界線。大學沒有一本化的教科書之後,我就差不多打入【不會唸書】的那種學生了。不管做什麼事情總是需要有個儀式,比如新學年一定要用一本新的筆記本,然後買一堆花花綠綠的原子筆,就覺得自己會有一個好的唸書開始。
每一次買【空中英語教室】,都是以為自己英語能力大大提升的開始---當然是笑話。(我聯想到經過改掉【大中至正】這四個字的儀式之後,台灣的民主指數是不是一夜攀升到世界第一?!)
關於寫作也是要有儀式的,就是要讀很多資料,買全新的稿紙,巨細靡遺地提綱、字字斟酌,而且每一個字都要寫得非常美麗。這個儀式的過程是很享受的,雖然寫到最後不知所云。
對很多事情都有興趣,而且道具超多,但是最後都不了了之。
我想如果一直是這麼重視儀式的話,可能早就放棄很多事情了,因為真的很累。
有一天有位道友問我,現在到底是為什麼而寫?應該不是為了興趣了吧?!
我想了一下回答他說,如果不是有興趣的因素存在,應該早就不幹了吧?就連我們家從不唸書的老爺也可以理解【每天讓自己保持超high的心境並且想盡辦法把這種high傳達出去】,是多麼痛苦的一件事情?!
可是完全為了興趣嗎?那又不可能,如果沒有一點現實上的成就感支持,那就好像我每年冬天必打的毛線一樣,也是三天曬網一天捕魚而已。反正沒有feel,就是最好的放棄理由了。
重點是,我從來沒有想過寫作這件事情,究竟要站在興趣這個圈圈,還是要站在現實這個圈圈?
許多人喜歡站在圈圈裏面,喜歡看給他明確人生指引的書籍;也有許多人喜歡爬出圈圈,喜歡看無限辯證的書籍(我和我親愛的學姊一致認為大學念的法律書籍就是這種【鬼打牆】的書,看不到結果的。但不能否認這是做學問要下的功夫。)
許多人談感情喜歡站在圈圈裏面,設定好種種條件和變數;許多人談感情喜歡站在圈圈外面,崇尚自由。
有些人看中了大多數人喜歡找圈圈窩著,所以就會給很多口號,幫你畫很多圈圈。這些圈圈看起來很像是自由的,但是其實是把這個圈圈接到自己的利益之上。比如說【人民要當家做主—所以請支持XX黨。】、【我們要用經濟打造一個美好的未來—所以請投給XX。】、【我們要打破傳統、要創新—所以請支持XX計畫。】、【自己的未來自己掌握—所以你需要XX】、【女人要獨立自主爭取自己的權益,所以你要成為XX會員】。
有些人一輩子都在追求站在圈圈之外,告訴他們什麼他們都是質疑的、反叛的,錯過了偶爾站在圈圈之內的篤定庸俗樂趣(像是在演唱會裡大喊【五月天我愛你】這種樂趣。)。別人的圈圈鎖不住他們,因為他們早已準備好自己的圈圈。
作人其實有些哀怨,因為無論如何你就是有一個圈圈,是別人給的也好,是自己畫的也好。
真正的自由之路在哪裡呢?
我最近小小的發現:真正的自由之路,其實是一個超級堅固的大圈圈,叫做【信念】。因為這個超級大圈圈,才可以個個擊破生活上許多偏執無聊的小圈圈,可以讓自己少煩許多零零碎碎的事情。有一個信念在,要做什麼不做什麼都很清楚,根本不用去想自己究竟站在圈圈裏面還是圈圈外面。
但【信念】的選擇本身是有難度的。因為【信念】就是一個不甚完美的選擇,有時你會後悔因為自己的信念少了很多好處,有時你會擔心因為自己的信念多了很多壞處,然後也會害怕自己的信念被嘲笑。所以大多數人寧可不選擇一個信念,選擇在利與弊的每日週轉中,跳格子過生活。
很多人以為自己有信念,在跟別人爭論的時候可以滔滔不絕據理力爭,但是真正行動起來又猥猥瑣瑣,要不斷地對自己和別人解釋。其實有信念的人根本不需要對別人解釋,因為行動的爆發力會讓鬼都看得出來他的信念是什麼。
最後請容我這樣打趣地改寫一首詩結尾,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圈圈,何處惹塵埃?
謝謝。

台長: 絜心
人氣(3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