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前幾天在MSN上遇到小平,無意間聊到迎接新年的一些「瘋狂」舉動。其實我從未如一般人那樣去參加所謂的跨年活動,但這次心底卻有股衝動想去墾丁迎接2008年台灣本島的「第一道曙光」。不過想到元旦當日墾丁必定人滿為患,所以我便提議改去西子灣送走2007年的最後夕陽也是不錯的「跨年」活動。很高興小平也很爽快地答應了。
天公不做美,12月31日當日正值寒流來襲,氣溫驟降,想必海邊一定是風強天寒,所以我著「全付武裝」,穿了一件毛衣與一件外套,外加一件擋風的風衣,脖子圍上來南部從未用過的圍巾,準備「迎戰」冷酷的天候。南部的冬天一向是早晚溫差大,中午與小平要去屏東車站坐車時,竟然感到有點「溫暖」。
走出了高雄車站,準備搭248的高雄市公車到鼓山渡輪站。說實在的,我從未搭過高雄市的公車,因為我是個十足的「都市文盲」,不懂得使用大眾運輸工具,甚至到台北到搭乘MRT也會被搞得「霧煞煞」。以往到高雄都是自己騎摩托車或開車,所以坐公車也是第一次新奇的體驗。
等了一會公車就來了,投了12元,與小平找了一個後面的位置,雖然今天是上班日,但車上卻有不少年輕人,看起來都是要出遊的樣子,大概也是要跨年迎新吧。車子行駛在高雄市區,一幢又一幢的高廈,正在興建中的捷運,……,高雄是愈來愈有都會的味道了。特別是車子行經愛河時,很難想像小時候的這條臭水溝居然變成一個如此美麗的都市觀光景點,心裏突然有種莫名的感動。從前開車經過時我從未注意到高雄街頭的改變,但今天坐公車卻多了一種悠閒,也才有機會體驗到高雄的轉變。
到了鼓山渡輪站,投了10元上了渡輪。站在甲板上看著港都,漢神百貨、85大樓都一一映入眼簾,雖是寒冬,但在午後冬陽的照射下,心裏頭卻暖暖的。到了旗津,當然免不了要品嚐烤魷魚,就和小平買了50元兩隻的魷魚,請老闆娘剪碎分成兩袋,站在路邊大快朵頤一番。吃飽喝足了,我們便一路探險,去尋找「高高在上」的旗后砲台。眼看著砲台就站在那裏,原本以為這條就是通往砲台的路,但走了才知到這裏是路中有路。後來多拐了幾條巷子,皇天不負苦心人,終於被我們發現通往砲台的路了。小路順坡而上,愈往上走,整個旗津和市區的景緻就愈清楚。
旗后砲台砲台是國家二級古蹟,相較起府城的億載金城可說是比較完全不同的設計。砲台的一邊看到的是高雄市區,另一邊則是西子灣和中山大學。站在這個至高點,冬陽已躲起來,隨之而來的是陣陣的冷洌海風。順著砲台旁的小路,一路通往了燈塔,一座指引多少船隻入港的白色巨塔。
因為要趕在5點25分前到達西子灣等待夕陽,我們便從燈塔旁的小路下坡趕往渡輪站。在離開旗津前,小平買了一支糖葫蘆,看他一付吃得津津有味的滿足模樣,還真是像個小孩子,帶著一股天真。上了船,整個天空陰沉無比,再加上寒風的吹彿,讓人感到寒意襲人。回到鼓山渡輪站後,我們搭「11號公車」,一路「走」到西子灣。就在剛走沒幾步路後,我看著手錶,居然已經是5點25分了,但整個天空卻灰濛濛,看來是看不到夕陽了。
「看來今天是看不到夕陽了。好在剛剛有看到2007年12月31日下午3點的太陽。」
「……」
雖無緣與2007年的最後夕陽見面,但看到2007年12月31日下午3點的太陽,也算是一種安慰吧!
隨著腳步的增加,西子灣是愈來愈近,但天色也愈來愈暗,不知不覺到達西子灣的時候已經天黑了。爬了不少階梯,來到打狗領事館,裏面展示不少港都的照片,和一些西洋古代「上流社會」使用的面具。在昏黃的燈光下,遠遠地望著華燈初上的港都,身子雖冷,但心裏覺得好陶醉。
走回西子灣,原本想直接從此搭99號公車回火車站,沒想到末班車已在六點半就離開了。我和小平只好頂著刺骨的寒風再走回渡輪站等待248公車。站在公車亭裏等車,夜晚的寒冷更加劇烈,每個人都包得像小籠包似的,多了一股新年味。等了一會兒,公車終於來了。車上沒有太多的人,跟小平坐在公車的後面,車子重新走回今天下午經過的愛河,在燈光的照射下,港都呈現了另一種夜晚的美,令人好沉迷。也許大家都去參加跨年晚會了,路上人車並不多,雖有點冷清,但坐公車在13℃的港都市區,看著路上等待紅燈的車子,與街上過往的人們,卻有種在首爾街頭的感覺,讓我心神嚮往 ~ How romantic!
在高雄車站附近找了一間小店,吃了熱騰騰的陽春麵和小平分享的小火鍋,心頭真是溫暖。
時間不早了,坐上9點15分往台東的莒光號,我們回到熟悉的屏東車站,今晚沒有太多人但卻多了一股冷清的屏東,送走了2007年的最後一日。
第一次搭高雄公車,探險旗后砲台,走了很多路到打狗領事館,……,在我多災多難的2007年,最後一天卻令我感到如此幸運與開心。在回味無窮的除夕,我要更加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與那奇妙的「緣份」!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