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11-04 02:22:02| 人氣3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71030)中國音樂報-從“韓流”到“寒流”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韓流——一個司空見慣的名詞了。自九十年代中後期來,韓流就已到中國。特別是東亞地區,風靡一時,甚至可以說是”氾濫成災”了。一系列的韓國電視劇,韓國歌曲,韓國歌手開始進入了中國的大眾生活。
  1998年,以H.O.T為代表的一批韓國歌手以歐美音樂組合形式進入內地音樂市場,中國人對“韓流”一詞開始有了初步的認識。一夜之間,東亞、東南亞各國以及中國的螢幕之上,韓國的俊男靚女攜其作品競相亮相。從《藍色生死戀》到《我的野蠻女友》,從《冬季戀歌》到《太極旗飄揚》,從《巴黎戀人》到《大長今》,韓劇猶如磁石一般將亞洲觀眾牢牢鎖定,譜寫了一段段令人咂舌的收視與票房神話。於是,韓國的當紅藝人也隨著這些影視劇的傳播而變得耳熟能詳。從安在旭到張東健,從金喜善到全智賢,從安七炫到Rain,幾乎是家喻戶曉,人盡皆知。自此,韓流的大旗也在整個亞洲巍然立起,生生不息,成為一股不可小覷的新銳力量。
  韓流音樂——舞曲當道
  自1998年5月H.O.T的專輯在中國一炮走紅以來,CLON、NRG、安在旭、Baby Vox等韓國歌手相繼而來,韓國音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面而來,伴著狂歌勁舞踏入中國市場,引起少男少女們無法克制的尖叫,掀起了一陣陣“韓流”音樂颶風,僅2001年一年,韓國歌手在中國就舉行了16場演出。雖然中國大多數少年歌迷都聽不懂韓國話,但他們對韓國流行音樂的熱情卻絲毫不減,經典“哈韓”一族雖聽不懂韓語卻能在KTV高歌韓文歌曲,韓國音樂對他們的吸引力可見一斑。
  邁入新世紀,韓國流行音樂便挾著勢不可擋的舞曲之風一路摧城拔寨而來,並實質性地蠶食著廣闊的中國市場。有足夠的資本呼風喚雨的H.O.T最終沒有避開解體的“厄運”,但是沒有人願意忘記這樣一個組合昔日的存在和曾經存在過的價值,而單飛的安七炫人氣依舊無人能敵。縱觀一段時期以來頻頻現身的韓國藝人,李貞賢、寶兒、Baby Vox、NRG以及神話、TT MA,都是毫無保留地帶動了韓國舞曲的熱銷和視覺上的衝擊,而以狂放的舞曲著稱的這一波“韓流”衝擊來勢之迅猛讓人始料不及。
  大部分韓國歌手不但選擇了邊唱邊舞的形式,同時也追求著自身風格的獨特。如女歌手嚴貞華以暴露怪異的服裝和性感的舞蹈征服觀眾,被稱為韓國的麥當娜;以《和她的離別》等歌曲風靡韓國的金賢晶,舞蹈動作獨特,成為眾多歌迷爭相模仿的對象。
  李貞賢年僅16歲時,因拍電影《花瓣》而一舉成名。後來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裏錄製了一首單曲《哇》,連續三周排名第一,首張張專輯《換》更是在韓國大賣。其中收錄了她的成名歌曲《哇》,使她一氣拿下1998,1999年兩年的韓國歌曲大賞最佳新人,最佳歌曲獎及SBS的漢城廣播歌曲大獎第一名。她最為與眾不同的就是她的舞蹈。模仿韓國的宮廷貴族舞又以歐洲辣妹的勁舞為表現形式,摻雜了中國的太極拳,其舞蹈堪稱一絕,見者無不稱讚。每次演出她都會身著大韓民國的傳統禮服,頭戴一個大簪子,這是韓國傳統婦女的標準打扮。而她手上拿的那把大折紙扇則是貴族婦女的象徵。從不手持麥克風,而是無繩迷你麥克風戴在左手的小姆指上,再加上速度緩慢的迷幻勁舞,在強勁的RAP歌聲中,這便是她創作的李貞賢式的舞蹈。不要小看這個年輕姑娘,她的歌聲是傳統與現代的唯美結合。天真爛漫的李貞賢之所以會選擇作一名歌手是因為好玩。她本人因為形象多變,被認為是韓國“流行時尚的帶頭人”。今年,李貞賢為了全心全力投入中國地區的宣傳活動,果斷地決定暫時停止韓國活動,而在上舞臺的機會較多的中國歌謠市場上“ALL IN”。
  “RAIN”在音樂層面及打造概念、衣服打扮、強而有力的POWERFUL精湛舞蹈方面都和現有的歌壇新人有著極大區別,2002年一出道隨即囊括了幾乎全韓國媒體新人獎項的第一新人RAIN,發揮至極的亞洲全方位形象和散發著強烈的獨特魅力,堪稱韓國新世代最重量級的人物。在中國,RAIN也擁有大量的歌迷和影迷,在上海的演唱會上,他讓無數歌迷為之瘋狂和尖叫。
 
 韓流影視——唯美的催淚彈
  從1993年中國首次引進韓劇《嫉妒》,到1997年央視播出家庭倫理劇《愛情是什麼》,1999年的《星夢奇緣》和《天橋風雲》,近兩年反復重播的《澡堂老闆家的男人們》、《看了又看》、《人魚小姐》,再到2005年的《黃手帕》、《大長今》和《加油,金順》,韓劇,就如同這個國家的泡菜一樣,以平實的特質和獨有的魅力開始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電視觀眾。屈指一算,韓劇已悄然走進中國15年了。從《藍色生死戀》、《冬日戀歌》到《我的野蠻女友》、《浪漫漫舞》……韓劇在短短的幾年間已經俘獲了老中青三代中國女人的心,賺得眼淚、歡笑無數。
  韓國影視劇美術感覺之強烈是其他國家影片中體會不到的。就如韓國的女人喜歡整容,希望自己的五官合乎審美的完美比例一樣。而韓國的導演追求完美的鏡頭效果,以至於很多的韓國電影看起來更像精心拍攝的音樂錄影帶或是廣告片,用光、場景佈置、色彩都無可挑剔,就像新年裏用來送人的賀卡,雖然充滿了商業味道,但一樣讓人愛不釋手。
  韓劇的演員一律是靚女俊男,這是吸引眼球最重要之處。一個個美女,不僅美若天仙,還很清純,這是吸引男觀眾的法寶。韓國這個地方雖說不出產美女,可他們的整容技術卻十分高明,這些演員經過醫師的努力,可說是一點瑕疵都沒有。
  韓劇中有很多悲劇,而且就算是大團圓的喜劇結尾,中間也會製造出許多催淚情節,騙盡觀眾眼淚。與很多好看的電視劇一樣,韓劇也非常講究故事的懸念,這也是商業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韓劇吸引觀眾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對古老傳統的尊重和對美德的發揚,不論是親情、愛情、友情,他們都用很東方的方式講述著。
  多數韓國人認為,《星夢奇緣》中的安在旭是韓流的開山鼻祖,但可以代表韓流在亞洲掀起高潮的電視劇,韓國人自己的看法是《冬季戀歌》,《冬季戀歌》唯美的畫面和悲情的結局捧出了兩個非常超級的韓流明星,就是裴勇俊和崔智友。再到後來,《浪漫滿屋》中的Rain和宋慧喬的扮演的神仙情侶都讓無數觀眾摒棄了其他而專注于韓劇。
  鋪天蓋地的韓國廣告
  馬路旁邊鋪天蓋地的韓國演員金喜善為國產手機做的廣告,你也許就會明白,作為“韓流”急先鋒的韓國影視文化已是怎樣的深入到中國的千家萬戶。李英愛的大長今掀起了一輪速食麵與大麥茶的廣告攻勢、張娜拉以活潑可愛PK著本土“酸酸甜甜就是我”的果奶飲料,韓國影視歌一人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了中國的明星廣告市場。
  “哈韓”風席捲潮流服飾
  走在大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一些人,他們一律染發。從漁夫帽到籃球帽、牛仔帽,把不同帽子與各種風格的服飾搭配是他們樂此不疲的裝飾手法。小格子襯衫或超大碼的T恤;淺色的大短褲或快要擦地的直筒褲;冬季的高領毛衣、長風衣到,高靴子、大鞋子……街頭比賽、街舞、T恤、Rap 、牛仔褲、耳環、掛鏈、運動鞋,這一切,無不打著韓國風情的烙印!韓流的威力如此之大,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滲透進中國年輕人的日常生活。
  韓國文學——《那小子真帥》
  對於韓國的文學,很多人不以為然。但韓國高中生可愛淘的《那小子真帥》卻的的確確在中國圖書市場上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熱潮,可愛淘也成為時下最受青少年追捧的韓國網路新生代偶像。根據小說改編,由韓國當紅明星宋承憲、鄭多彬主演的同名電影片也是廣受歡迎。小說中四處可見新穎別致的網路符號和網路中獨有的話語方式:一串另類的字串就成為一種意味深長的回復,打破了某些日常語言約定俗成的習慣用法,創造了一些流行語,這種簡潔、時尚而又有個性的語言,十分引人注目,並成為普遍的趨勢。而小說巧妙地運用了一切我們中學生耳熟能詳的道具,如發短信、手機聯絡,同時還有去改校服裙子,去卡拉0K唱歌等更讓青少年讀者產生會心一笑的情節,難怪能引起中國中學生的共鳴。
  在“韓流”席捲中國之初,曾有人預言“韓流”不會長久。但幾年下來,“韓流”已經從過去單一的依靠流行音樂來“俘獲”年輕人,轉變成用各種豐富的文化來吸引不同層次的受眾。從目前來看,“韓流”的主流已經開始從流行音樂過渡到影視劇,並且有韓國流行服飾文化、文學作品、飲食文化等做輔助,“韓流”已經變得比過去更穩定。今天,聽首韓國歌曲,看部韓國影視劇,玩玩韓國遊戲,吃頓韓國料理,已經再平常不過了。
  “中國風”令“韓流”變“寒流”
  曾經一度風靡亞洲地區的“韓流”確實降溫了!上海電視節被韓國視為最重要的亞洲電視節目市場,在今年6月的上海電視節上,韓國電視節目出口額為650萬美元,比去年977萬美元出口額減少了近1/3。而這種變化只是一個開始,經歷過“韓流”風潮的愛樂人們應該會發覺,“韓流”降溫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以影視、音像、遊戲為代表的韓流文化產品頹勢日益明顯。與“韓流”降溫不同,一股中國風正在亞洲地區風生水起,大有逐步成為潮流的趨勢,而這股“中國風潮”也對“韓流”有所衝擊,不少韓國藝人來華發展,學中文成了他們的緊要功課,唱中文歌更是他們在華立足的關鍵。本就一直關注韓國音樂人的小編,仔細搜尋了相關資料,與大家一起探尋“中國風”如何令“韓流”變“寒流”!
  從“韓流”到“寒流”
  影視可謂“韓流”的先鋒,不管是韓國飲食熱還是韓國服飾熱,幾乎都是從影視掀起的。不過,記者獲悉,韓國電視劇、電視節目和電影,在今年普遍遭遇“寒流”的襲擊,出口的降幅非常大。除了上海電視節上遭遇滑鐵盧外,韓國影視無論是出口還是國內市場,都全線飄綠。據韓國方面發佈的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上半年,韓國電影出口規模為748.5萬美元,僅為去年同期的43%。韓國電影海外市場主要在亞洲(近幾年往往占70%-80%),而日本又占其中的80%。可是,今年上半年,日本進口的韓國電影下降了74%。在韓國國內電影市場上,國產電影的觀眾佔有率跌至41.7%,是近6年來的最低紀錄。從2003年至2006年,韓國產電影的觀眾佔有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這說明,外國電影重新主導了韓國電影市場。
  繼2004年的《冬季戀歌》、2005年的《大長今》在亞洲火爆以後,韓國電視劇開始走下坡路。日本有韓國電視節目播放的頻道,2005年64個,2006年36個,今年則減少到30個。中國電視臺播出的韓劇數量也大幅度減少。2005年,韓國電視劇出口總額達1.016億美元,2006年降至8589萬美元。在韓國國內,電視劇的觀眾也在流失。2004年和2005年,收視率超過20%的電視劇有11部,而2006年只有六七部。
  韓國演藝圈掀起學中文熱潮
  韓國影視的降溫,無疑讓本已競爭十分激烈的韓國演藝圈“雪上加霜”,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便是韓國的明星們,他們紛紛自動降低片酬,以求渡過難關。
  據韓國三大電視公司的電視劇製作部門透露,目前三大電視公司都在對韓劇的製作進行“計劃生育”,以往製作一部電視劇從立項到製作,再到後期播出基本上製作人就可以決定,但現在要開拍一部新劇,必須要經過多道研討和電視公司高層方可進行。此外,還有一大明顯的變化是,韓劇以往都是韓國本土原創,演員和主創班底全部為韓國人,劇情也主要以照顧韓國本土觀眾的需求為主。但眼下,韓國演藝圈正悄然掀起了一股學習中文的熱潮,不光明星們紛紛主動學習中文,三大電視公司還派出影視製作人員到中國接受中文的短訓。
  “會說中文很有優勢!”韓國首爾廣播公司中國部有關負責人感慨地說,之所以會掀起中文熱,很大程度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中國影視製作公司涉足和韓國方面的合作,能到中國“淘金”,是現在韓國明星們認為值得驕傲的事情。越來越多的中國電視劇登陸韓國螢屏,在首爾、釜山等城市,甚至還有專門播放中國電視劇的頻道。
  “中文風”不僅盛行于韓國的影視圈,更是滲透到其音樂領域,越來越多的韓國歌手以能夠唱中文歌而驕傲,並且將此作為互相拚爭的籌碼。因為他們逐漸認識到,中國比起韓國有數目可觀的受眾群,華人地區將是最大的消費市場。面對“粥少僧多”的韓國現狀,聰明的藝人選擇海外發展,可謂“紮根本土,海外開花”。
  大量韓星頻頻來華發展
  韓國文化產業由風靡一時的“韓流”遭遇“寒流”有諸多原因。其中,過度看重明星效應,過分商業化運作,批量生產內容雷同、表現手法簡單的搞笑喜劇片言情片倒了觀眾胃口是十分關鍵的原因。為了應對“韓流危機”,大量韓星頻頻來華發展,不僅是其官方的一種緩解壓力的措施,也是眾多明星自謀出路的睿智之舉。比如韓國國家廣播公司和中國中央電視臺合作拍攝的《北京,我的愛》在中韓播出都取得了熱烈的反響。可見,如今的文化市場上,不再是“韓潮”的一邊倒,而是中韓融合的強強相長。大量韓星擁入中國市場,將“中國風”元素加入自己的演藝之中,是否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韓流”在逐漸“退潮”,慢慢匯入中國文化的浩瀚海洋呢?
  安七炫:從H.O.T到獨闖再到KV組合
  安七炫的經歷可以說是韓星裏跌宕起伏的“典範”。他在風風火火的H.O.T解散後,獨自發展闖天下,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俊秀的外貌,加上在H.O.T中練就的扎實的舞蹈功底,很快作為最早沖入華人音樂界的“黑馬”倍受關注,一時間中國的少男少女們癡迷于他炫目的舞臺魅力。安七炫紅火了一陣後,眾多韓星群起追之,蜂擁進入中國市場,對他造成一定的衝擊,於是他改變戰略——與吳健豪組成跨國“KV組合”,力圖用這種方式真正進入華語音樂界,同時他也很努力的學習中文來迎合市場的需要。組合中的兩個人分別由兩個偶像團體蛻變而來,絕對的俊美讓他們享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但是畢竟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們最終難逃“好言分手”。
  Super Junior裏的中國美少男
  2005年11月6日,韓國SM娛樂公司精心策劃,成立了一支向亞洲娛樂市場發起新一輪強大衝擊的新人組合——Super Junior(超級少年)。由13名實力非凡的美少男組成的“Super Junior”頓時成為歌謠界的新寵。成員中,除了韓國本土帥哥,還首次加入了中國籍美少男成員韓庚。如此跨國度組合更加堅定了Super Junior的國際型路線,在開拓亞洲市場特別是華人市場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3名成員分別在歌唱,舞蹈,演藝,主持和綜藝等各方面均有各自特長,可謂全方位全攻略。以一位華人成員作為開拓華人市場的“利器”實乃明智之舉,不僅吸引了大量中國歌迷的關注,更是將“中國元素”巧妙地引入自己的團隊,親近了華人細微中又“攻入”了市場。中國美少男的功效不可低估啊!
  張娜拉:韓國的小天后,中國的“刁蠻公主”
  張娜拉在韓國是炙手可熱的人氣小天后,近年來走勢極其淩厲,唱歌、影視表演、主持、廣告模特多方面發展,不但四張韓語唱片銷量驚人,數部收視率極高的電視劇更讓很多中國觀眾誤以為唱歌只是她的“副業”。也許大家不知道,張娜拉的名字“娜拉”在韓語裏的意思就是“中國”,所以她和中國的淵源可是非同尋常呢!張娜拉進入中國市場可謂“蓄謀已久”了,並且是在做足準備的情況下踏入華人這塊市場的。最初來到中國,她立即請了華人助理貼身教中文,言傳身教中國文化。第一次在中國灌錄唱片就邀請當時的新銳製作人董赫男操刀,當她的第一支中文歌問世後,外界反響果然不錯,不僅僅是因為她那“稚嫩可愛”的華語發音,更是因為她努力融入的精神。接下來她便在北京成立了屬於自己的音樂工作室,全心製作華語專輯,並且在中國影視劇中大展拳腳。如今,她可是無人不知的“刁蠻公主”,活潑、靈氣、純熟的演技讓更多的中國人喜歡上了這個會說中文的韓國“格格”。
  李準基:“王的男人”入贅英皇公司
  李準基開始被中國觀眾認識就是源於那部《王的男人》,在片中,李準基飾演供皇族玩弄的藝人孔吉,男兒身的他,點絳唇描美目柳腰輕擺,女裝扮相嬌媚撩人。不僅讓故事中的皇室子弟心猿意馬,也征服了螢幕前的眾多觀眾。人氣愈滾愈大,現在,李準基已成為廣告商眼中的搖錢樹。近日,這個長著中性臉孔的韓國男孩,他的名字與中國英皇公司聯繫緊密,李準基以千萬身價加盟香港英皇,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在其簽約現場,英皇公司宣稱將負責李準基在中國的發展工作,為他開闢更大的演藝市場。對於此次進軍中國市場,李準基表示自己很有信心,他希望借助這個平臺拉近和中國影迷的距離。對中國文化一直很感興趣的他還現場穿上了唐裝。如今,“王的男人”都已經來華發展了,可見,中國這個市場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啊!
  車仁表:華人最熟悉的韓星
  車仁表可以說是在華發展最為成功的一個,如果和一個不認識他的人介紹他是中國人,一定有人信。地道的普通話,一樣的黃皮膚,儼然一個“Made in China”。在韓國車仁表可是頗受歡迎的大帥哥,他擁有謙和的外表,猶如鄰家大哥般親切,因而為其來華發展奠定了“群眾基礎”。他有著洞悉市場的敏銳度,是當紅韓星開闢中國市場的典範。《四大名捕》、《天若有情Ⅰ》、《愛在離別時》等影視劇中他頻頻亮相,觀眾們很多都已將其劃為“自己人”。連他自己也有把全家搬來中國的計畫,可見車仁表已將中國視為自己的“家”了!
  其實無論是當年“韓流”盛行的時期,還是現在“中國風”大行其道之時,都是文化發展必然經歷的階段,無所謂誰輸誰贏,因為最終受益的都是觀眾!當然作為新生事物興起的“韓流”以其時尚新奇的特質俘獲了我們的“娛樂”的心,然而耳熏目染的中國文化畢竟是最合口味的“真源”,所以相互融化將使兩種文化最完美的呈現! 文/李凱 於玲玲

 鋪天蓋地的韓國廣告
  馬路旁邊鋪天蓋地的韓國演員金喜善為國產手機做的廣告,你也許就會明白,作為“韓流”急先鋒的韓國影視文化已是怎樣的深入到中國的千家萬戶。李英愛的大長今掀起了一輪速食麵與大麥茶的廣告攻勢、張娜拉以活潑可愛PK著本土“酸酸甜甜就是我”的果奶飲料,韓國影視歌一人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捲了中國的明星廣告市場。
  “哈韓”風席捲潮流服飾
  走在大街上,常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一些人,他們一律染發。從漁夫帽到籃球帽、牛仔帽,把不同帽子與各種風格的服飾搭配是他們樂此不疲的裝飾手法。小格子襯衫或超大碼的T恤;淺色的大短褲或快要擦地的直筒褲;冬季的高領毛衣、長風衣到,高靴子、大鞋子……街頭比賽、街舞、T恤、Rap 、牛仔褲、耳環、掛鏈、運動鞋,這一切,無不打著韓國風情的烙印!韓流的威力如此之大,已經在不知不覺中悄然滲透進中國年輕人的日常生活。
  韓國文學——《那小子真帥》
  對於韓國的文學,很多人不以為然。但韓國高中生可愛淘的《那小子真帥》卻的的確確在中國圖書市場上掀起了一股不小的熱潮,可愛淘也成為時下最受青少年追捧的韓國網路新生代偶像。根據小說改編,由韓國當紅明星宋承憲、鄭多彬主演的同名電影片也是廣受歡迎。小說中四處可見新穎別致的網路符號和網路中獨有的話語方式:一串另類的字串就成為一種意味深長的回復,打破了某些日常語言約定俗成的習慣用法,創造了一些流行語,這種簡潔、時尚而又有個性的語言,十分引人注目,並成為普遍的趨勢。而小說巧妙地運用了一切我們中學生耳熟能詳的道具,如發短信、手機聯絡,同時還有去改校服裙子,去卡拉0K唱歌等更讓青少年讀者產生會心一笑的情節,難怪能引起中國中學生的共鳴。
  在“韓流”席捲中國之初,曾有人預言“韓流”不會長久。但幾年下來,“韓流”已經從過去單一的依靠流行音樂來“俘獲”年輕人,轉變成用各種豐富的文化來吸引不同層次的受眾。從目前來看,“韓流”的主流已經開始從流行音樂過渡到影視劇,並且有韓國流行服飾文化、文學作品、飲食文化等做輔助,“韓流”已經變得比過去更穩定。今天,聽首韓國歌曲,看部韓國影視劇,玩玩韓國遊戲,吃頓韓國料理,已經再平常不過了。
  “中國風”令“韓流”變“寒流”
  曾經一度風靡亞洲地區的“韓流”確實降溫了!上海電視節被韓國視為最重要的亞洲電視節目市場,在今年6月的上海電視節上,韓國電視節目出口額為650萬美元,比去年977萬美元出口額減少了近1/3。而這種變化只是一個開始,經歷過“韓流”風潮的愛樂人們應該會發覺,“韓流”降溫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以影視、音像、遊戲為代表的韓流文化產品頹勢日益明顯。與“韓流”降溫不同,一股中國風正在亞洲地區風生水起,大有逐步成為潮流的趨勢,而這股“中國風潮”也對“韓流”有所衝擊,不少韓國藝人來華發展,學中文成了他們的緊要功課,唱中文歌更是他們在華立足的關鍵。本就一直關注韓國音樂人的小編,仔細搜尋了相關資料,與大家一起探尋“中國風”如何令“韓流”變“寒流”!
  從“韓流”到“寒流”
  影視可謂“韓流”的先鋒,不管是韓國飲食熱還是韓國服飾熱,幾乎都是從影視掀起的。不過,記者獲悉,韓國電視劇、電視節目和電影,在今年普遍遭遇“寒流”的襲擊,出口的降幅非常大。除了上海電視節上遭遇滑鐵盧外,韓國影視無論是出口還是國內市場,都全線飄綠。據韓國方面發佈的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上半年,韓國電影出口規模為748.5萬美元,僅為去年同期的43%。韓國電影海外市場主要在亞洲(近幾年往往占70%-80%),而日本又占其中的80%。可是,今年上半年,日本進口的韓國電影下降了74%。在韓國國內電影市場上,國產電影的觀眾佔有率跌至41.7%,是近6年來的最低紀錄。從2003年至2006年,韓國產電影的觀眾佔有率一直保持在50%以上,這說明,外國電影重新主導了韓國電影市場。
  繼2004年的《冬季戀歌》、2005年的《大長今》在亞洲火爆以後,韓國電視劇開始走下坡路。日本有韓國電視節目播放的頻道,2005年64個,2006年36個,今年則減少到30個。中國電視臺播出的韓劇數量也大幅度減少。2005年,韓國電視劇出口總額達1.016億美元,2006年降至8589萬美元。在韓國國內,電視劇的觀眾也在流失。2004年和2005年,收視率超過20%的電視劇有11部,而2006年只有六七部。
  韓國演藝圈掀起學中文熱潮
  韓國影視的降溫,無疑讓本已競爭十分激烈的韓國演藝圈“雪上加霜”,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便是韓國的明星們,他們紛紛自動降低片酬,以求渡過難關。
  據韓國三大電視公司的電視劇製作部門透露,目前三大電視公司都在對韓劇的製作進行“計劃生育”,以往製作一部電視劇從立項到製作,再到後期播出基本上製作人就可以決定,但現在要開拍一部新劇,必須要經過多道研討和電視公司高層方可進行。此外,還有一大明顯的變化是,韓劇以往都是韓國本土原創,演員和主創班底全部為韓國人,劇情也主要以照顧韓國本土觀眾的需求為主。但眼下,韓國演藝圈正悄然掀起了一股學習中文的熱潮,不光明星們紛紛主動學習中文,三大電視公司還派出影視製作人員到中國接受中文的短訓。
  “會說中文很有優勢!”韓國首爾廣播公司中國部有關負責人感慨地說,之所以會掀起中文熱,很大程度是因為越來越多的中國影視製作公司涉足和韓國方面的合作,能到中國“淘金”,是現在韓國明星們認為值得驕傲的事情。越來越多的中國電視劇登陸韓國螢屏,在首爾、釜山等城市,甚至還有專門播放中國電視劇的頻道。
  “中文風”不僅盛行于韓國的影視圈,更是滲透到其音樂領域,越來越多的韓國歌手以能夠唱中文歌而驕傲,並且將此作為互相拚爭的籌碼。因為他們逐漸認識到,中國比起韓國有數目可觀的受眾群,華人地區將是最大的消費市場。面對“粥少僧多”的韓國現狀,聰明的藝人選擇海外發展,可謂“紮根本土,海外開花”。
  大量韓星頻頻來華發展
  韓國文化產業由風靡一時的“韓流”遭遇“寒流”有諸多原因。其中,過度看重明星效應,過分商業化運作,批量生產內容雷同、表現手法簡單的搞笑喜劇片言情片倒了觀眾胃口是十分關鍵的原因。為了應對“韓流危機”,大量韓星頻頻來華發展,不僅是其官方的一種緩解壓力的措施,也是眾多明星自謀出路的睿智之舉。比如韓國國家廣播公司和中國中央電視臺合作拍攝的《北京,我的愛》在中韓播出都取得了熱烈的反響。可見,如今的文化市場上,不再是“韓潮”的一邊倒,而是中韓融合的強強相長。大量韓星擁入中國市場,將“中國風”元素加入自己的演藝之中,是否也從一個側面說明了“韓流”在逐漸“退潮”,慢慢匯入中國文化的浩瀚海洋呢?
  安七炫:從H.O.T到獨闖再到KV組合
  安七炫的經歷可以說是韓星裏跌宕起伏的“典範”。他在風風火火的H.O.T解散後,獨自發展闖天下,不過“塞翁失馬,焉知非福”。他俊秀的外貌,加上在H.O.T中練就的扎實的舞蹈功底,很快作為最早沖入華人音樂界的“黑馬”倍受關注,一時間中國的少男少女們癡迷于他炫目的舞臺魅力。安七炫紅火了一陣後,眾多韓星群起追之,蜂擁進入中國市場,對他造成一定的衝擊,於是他改變戰略——與吳健豪組成跨國“KV組合”,力圖用這種方式真正進入華語音樂界,同時他也很努力的學習中文來迎合市場的需要。組合中的兩個人分別由兩個偶像團體蛻變而來,絕對的俊美讓他們享盡了天時地利人和。但是畢竟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他們最終難逃“好言分手”。
  Super Junior裏的中國美少男
  2005年11月6日,韓國SM娛樂公司精心策劃,成立了一支向亞洲娛樂市場發起新一輪強大衝擊的新人組合——Super Junior(超級少年)。由13名實力非凡的美少男組成的“Super Junior”頓時成為歌謠界的新寵。成員中,除了韓國本土帥哥,還首次加入了中國籍美少男成員韓庚。如此跨國度組合更加堅定了Super Junior的國際型路線,在開拓亞洲市場特別是華人市場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3名成員分別在歌唱,舞蹈,演藝,主持和綜藝等各方面均有各自特長,可謂全方位全攻略。以一位華人成員作為開拓華人市場的“利器”實乃明智之舉,不僅吸引了大量中國歌迷的關注,更是將“中國元素”巧妙地引入自己的團隊,親近了華人細微中又“攻入”了市場。中國美少男的功效不可低估啊!
  張娜拉:韓國的小天后,中國的“刁蠻公主”
  張娜拉在韓國是炙手可熱的人氣小天后,近年來走勢極其淩厲,唱歌、影視表演、主持、廣告模特多方面發展,不但四張韓語唱片銷量驚人,數部收視率極高的電視劇更讓很多中國觀眾誤以為唱歌只是她的“副業”。也許大家不知道,張娜拉的名字“娜拉”在韓語裏的意思就是“中國”,所以她和中國的淵源可是非同尋常呢!張娜拉進入中國市場可謂“蓄謀已久”了,並且是在做足準備的情況下踏入華人這塊市場的。最初來到中國,她立即請了華人助理貼身教中文,言傳身教中國文化。第一次在中國灌錄唱片就邀請當時的新銳製作人董赫男操刀,當她的第一支中文歌問世後,外界反響果然不錯,不僅僅是因為她那“稚嫩可愛”的華語發音,更是因為她努力融入的精神。接下來她便在北京成立了屬於自己的音樂工作室,全心製作華語專輯,並且在中國影視劇中大展拳腳。如今,她可是無人不知的“刁蠻公主”,活潑、靈氣、純熟的演技讓更多的中國人喜歡上了這個會說中文的韓國“格格”。
  李準基:“王的男人”入贅英皇公司
  李準基開始被中國觀眾認識就是源於那部《王的男人》,在片中,李準基飾演供皇族玩弄的藝人孔吉,男兒身的他,點絳唇描美目柳腰輕擺,女裝扮相嬌媚撩人。不僅讓故事中的皇室子弟心猿意馬,也征服了螢幕前的眾多觀眾。人氣愈滾愈大,現在,李準基已成為廣告商眼中的搖錢樹。近日,這個長著中性臉孔的韓國男孩,他的名字與中國英皇公司聯繫緊密,李準基以千萬身價加盟香港英皇,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在其簽約現場,英皇公司宣稱將負責李準基在中國的發展工作,為他開闢更大的演藝市場。對於此次進軍中國市場,李準基表示自己很有信心,他希望借助這個平臺拉近和中國影迷的距離。對中國文化一直很感興趣的他還現場穿上了唐裝。如今,“王的男人”都已經來華發展了,可見,中國這個市場確實是“兵家必爭之地”啊!
  車仁表:華人最熟悉的韓星
  車仁表可以說是在華發展最為成功的一個,如果和一個不認識他的人介紹他是中國人,一定有人信。地道的普通話,一樣的黃皮膚,儼然一個“Made in China”。在韓國車仁表可是頗受歡迎的大帥哥,他擁有謙和的外表,猶如鄰家大哥般親切,因而為其來華發展奠定了“群眾基礎”。他有著洞悉市場的敏銳度,是當紅韓星開闢中國市場的典範。《四大名捕》、《天若有情Ⅰ》、《愛在離別時》等影視劇中他頻頻亮相,觀眾們很多都已將其劃為“自己人”。連他自己也有把全家搬來中國的計畫,可見車仁表已將中國視為自己的“家”了!
  其實無論是當年“韓流”盛行的時期,還是現在“中國風”大行其道之時,都是文化發展必然經歷的階段,無所謂誰輸誰贏,因為最終受益的都是觀眾!當然作為新生事物興起的“韓流”以其時尚新奇的特質俘獲了我們的“娛樂”的心,然而耳熏目染的中國文化畢竟是最合口味的“真源”,所以相互融化將使兩種文化最完美的呈現! 文/李凱 於玲玲

台長: ●貞子●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