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8-24 09:17:53| 人氣774|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8.21陪伴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參加認輔研習,東華大學的教授提出「1/168的奇蹟」計劃,東華的學生在去年每星期固定時間去某國小認輔學生,不上課,只是陪伴,也許打球,也許下象棋,活動不拘,但一定會在約定好的固定時間出現,被認輔的學生都是行為偏差被提出認輔的小朋友,有時大學生來時剛好小朋友耍脾氣甚至會對大學生施加暴力或不理會,不過這些大學生的原則是一地會出現陪伴,如果真的生病來不了,也一定會寫卡片託人帶來,在這樣『穩定的承諾與陪伴』中,這些大哥哥大姊姊跟小朋友建立了關係,在其他老師看來,這些大哥哥大姊姊又不教功課,真不曉得在幹麻,可是奇蹟出現了,原先行為偏差的小孩竟然有極大的轉變。
探討這樣無為的陪伴為何會讓學生有極大的改變,很重要的一點應該是這些東華的學生對認輔的方式是注重在建立和小朋友這個『人』的關係,而不是注重在『解決小朋友行為偏差的問題』。對小朋友本人的看重,讓這些小朋友漸漸自尊自重。
兩天的研習,不學輔導技巧,重點在觀念的改變。對教授的理念,我雖然深有同感,可是在和其他老師討論時也深深感受到其他老師對這種觀念有很大的質疑與不信任,光要老師每星期找一小時跟學生在一起,就有很多人說找不到時間。但我想老師們最大的問題不是時間,而是觀念。要老師不求效率只是無所為的陪伴學生而且看到學生這個人而不是學生的偏查行為問題,對總是要快速解決問題且習慣指導別人的老師而言,真的很困難。
幾乎所有行為偏差的學生都是因為家庭功能嚴重缺乏才造成小孩的行為問題,這些小孩在家跟學校常常被罵被看到缺點,很少被當作人尊重,很少被看到「能力」。捫心自問,如果我的父母家人酗酒甚至性侵家暴,我會怎麼看待這世界,我會如何在這世界求生存?其實要當中輟生還得具備很多能力,否則你想想在家外生活吃住都是很大的問題,生存本身不就是一項不得了的能力嗎?如果是我也許會餓死。
如果家是地獄,為什麼要回家?每個不喜歡回家的人都在外面尋找沒有血緣關係的家人。當血緣家庭漸漸崩解,朋友比家人更像家人。我希望自己是想尋找家人的學生心中的『重要他人』。

台長: 漫遊者
人氣(774)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全站分類: 台灣旅遊(台澎金馬)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