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21-06-29 19:49:52| 人氣97|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6670-云何為『眾生中品中生非見道已前內凡』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題:云何為『眾生中品中生非見道已前內凡』

 

     眾所周知:『眾生』者,又名有情,即一切有情識的動物。集眾緣所生,名為眾生,又歷眾多生死,名為眾生,十法界中,除佛之外,九界有情,皆名眾生。至於云何為『眾生中品中生非見道已前內凡』?茲依《觀無量壽佛經疏》所開示,分述之如下:

(一﹞ 諸師云:中品中生見道已前內凡者。

(二﹞ 何故《觀經》云:「受持一日一夜戒,迴願往生。

(三﹞ 命欲終時,見佛即得往生。」

(四﹞ 以此文證,豈得言是內凡人也?

(五﹞ 但是佛去世後,無善凡夫,命延日夜,逢遇小緣,授其小戒,迴願往生。

(六﹞ 以佛願力,即得生也。若論小聖,去亦無妨。但此《觀經》,佛為凡說,不干聖也。

     由此觀之,如是『六者』,即所謂眾生中品中生非見道已前內凡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何以故?蓋『西方淨土』者,又名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的國土名,因其國只有快樂而無痛苦,故名。又稱西方淨土,就念佛之言,雖通於諸佛,然諸大乘中念佛之言,獨限於西方之阿彌陀佛。其故以建念佛而使一切眾生往生佛國之誓願者,法界諸佛中獨阿彌陀一佛也。又往生』者,去娑婆世界往彌陀如來之極樂淨土,謂之往,化生於彼土蓮華中,謂之生。往生之言雖通於諸受生,而諸教所勸之行,偏在極樂,故常以為對於極樂之別名,是淨土門之至要骨目也。是故看此《觀經》定善,及三輩上下文意,總是佛去世後,五濁凡夫,但以遇緣有異,致令九品差別。何者?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惡凡夫。以惡業故,臨終藉善,乘佛願力,乃得往生。到彼華開,方始發心。何得言是始學大乘人也。若作此見,自失誤他,為害茲甚。今以一一出文顯證。欲使今時善惡凡夫同沾九品,生信無疑,乘佛願力,悉得生也。

  總而言之,眾生有多義:(一)眾人共生之義。如同《法華文句》曰:「中阿含十二云:劫初光音天,下生世間,無男女尊卑眾共生世,故言眾生。此據最初也。」(二)眾多之法,假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如同《法鼓經》曰:「萬法和合施設,名為眾生。」《注維摩經》曰:「生曰:眾生者眾事會而生,以名宰一之主也。」《大乘義章》曰:「依於五陰和合而生,故名眾生。」《大經慧苑疏》曰:「眾法成生,亦名眾生。」《法華文句》曰:「若攬眾陰而有,假名眾生。此據一期受報也。」(三)經眾多之生死,故名眾生。不曰眾死者,以有生者必有死,有死者必有生故也。如同《般若燈論》曰:「有情者數數生,故名眾生。」《大乘義章》曰:「多生相續,名曰眾生。」《法華文句》曰:「若言處處受生,故名眾生者。此據業力五道流轉也。」《俱舍光記》曰:「受眾多生死,故名眾生。夫生必死,言生可以攝死,故言眾生。死不必生,如入涅槃,故不言眾死。」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21629日星期二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官網

台長: 果前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