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7-22 15:06:46| 人氣65|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710-何等為『五菩提』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標題:何等為『五菩提』

眾所周知:『菩提』者,Bodhi,舊譯為道,新譯為覺。道者通義,覺者覺悟之義。然所通所覺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斷煩惱障而證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為之諸法,斷所知障而知諸法之一切種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於此二者,故謂之大菩提。如同《智度論》曰:「菩提名諸佛道。」又曰:「菩提,秦言無上智慧。」《注維摩經》曰:「肇曰: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菩提者,蓋是正覺無相之真智乎。」《止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稱道。」《大乘義章》曰:「菩提胡語,此翻名道。果德圓通,名之為道。」《安樂集》曰:「菩提者,乃是無上佛道之名也。」《唯識述記》曰:「梵云菩提,此翻為覺。覺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至於何等為『五菩提』?茲依《止觀輔行傳弘決》所開示,分述之如下:
(一) 【發心菩提】。於無量生死中,為阿耨菩提故。
(二) 【伏心菩提】。於諸煩惱調伏其心,令行諸波羅蜜故。
(三) 【明心菩提】。觀三世法總相、別相、諸法實相諸波羅蜜故。
(四) 【出到菩提】。於般若中不著般若,能滅諸惑見十方佛,出於三界到薩婆若故。
(五) 【無上菩提】。謂坐道場,得菩提故。
由此觀之,如是『五種』,即所謂五菩提,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所應知。何以故?蓋『菩提』者,略說二斷二智,是名菩提。二斷者(1)煩惱障斷;(2)所知障斷。二智者(1)煩惱障斷故,畢竟離垢,一切煩惱不隨縛智;(2)所知障斷故,於一切所知,無礙無障智。是故所謂(1)『發心菩提』,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發心者;(2)『伏心菩提』,制伏煩惱而行諸波羅蜜者;(3)『明心菩提』,觀察諸法而行般若波羅蜜者;(4)『出到菩提』,於般若波羅蜜中,得方便力,故得無生法忍而出三界,到一切智者;(5)『無上菩提』,坐於道場,斷煩惱之緣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總而言之,梵語『菩提』,華言道,即諸佛所得清淨究竟之理也。以其無滅無生,不變不遷,是為常住果。如同肇師云:「道之極者,稱曰菩提。秦無言以譯之,後代諸師,皆譯為道,以大論翻為佛道故。」《般舟經》云:「諸佛從心得解脫,心者清淨名無垢,五道鮮潔不受色,有解此者大道成。是知吾教以心為道,心乃自性清淨心也。其體湛寂,其性靈照,無名無相,絕有絕無;心不能思,口不能議,褒美稱為第一義諦。」又《度一切佛境界經》云:「菩提者,不可以身覺,不可以心覺。何以故?身是無知,如草木故;心者虛誑,不真實故。是故菩提非身心也。」今觀眾生心行,入本性清淨智,窮眾生心源者,即顯諸佛解脫之果,如勸求水,不得離冰,寒雖結水成冰,暖則釋冰為水,若能善用其心,則獲一切勝妙功德。凡夫由昧心源,故隨妄念,若能於妄念深照性空,名解大道。故《華嚴經》云:「體解大道,發無上心,此心智發,能為佛母,號曰智度。」《法華經》云:「為滅諦故,修行於道。由道是心,其性虛通,遍一切法,無非是道。」是故觀婬怒癡,相同水月,了染淨體,性如虛空,遇順無著,逢違不瞋,於惡境界,得解脫門,乃行非道,通達佛道,是名無礙人,一道出生死,若起凡見,成地獄業,如熱金圓,取必燒手,如是無為,名道人也。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07年7月22日星期日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http://city.udn.com/blog?famscl
http://hk.myblog.yahoo.com/famscl/
http://blog.yebi.com.tw/blog/famscl
http://hercafe.yam.com/blog/famscl/
http://tw.club.yahoo.com/clubs/famscl/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http://groups.msn.com/c6uurjfl7afq6ghbsguhvnqp52

台長: 果前
人氣(65)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圖文創作(詩詞、散文、小說、懷舊、插畫) | 個人分類: 學佛心得分享論叢 |
此分類下一篇:1711-何等為『華嚴十戒』
此分類上一篇:1709-何等為『體性三類』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