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6-06-15 21:31:07| 人氣139|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1463-云何可致『泥洹』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標題:云何可致『泥洹』

眾所周知:『泥洹』者,又名涅槃,舊譯諸師,譯為滅,滅度,寂滅,不生,無為,安樂,解脫等。新譯曰波利暱縛喃,譯為圓寂。滅者,滅生死因果之義也;滅度者,滅生死之因果,渡生死之瀑流也,是滅即度也;寂滅者,寂有無為空寂安穩之義,滅者生死之大患滅也;不生者,生死之苦果不再生也;無為者,無惑業因緣之造作也;安樂者,安穩快樂也;解脫者,離眾果也。至於云何可致『泥洹』?茲依《出曜經》所開示,分述之如下:
(一) 【食知自節】。多食之人有五苦患。云何為五?(1)大便數;(2)小便數;(3)饒睡眠;(4)身重不堪修業;(5)多患食不消化。多食之人有此五苦,自墜苦際不至究竟,是故佛說食知自節也。
(二) 【悟意令應】。晝夜警悟係意在禪,若睡欲至時當舒一腳垂於床下;若睡纏綿不解,當垂兩腳到於床下;若睡重當經行,經行睡重者以水灑面;若復不解,仰觀星宿以寤其志,初夜中夜後夜令無懈怠,是故說寤意令應。
(三) 【意常覺寤】。身口意常得覺寤,婬怒癡至尋能除斷,不遇煩惱所遊安隱,是故說意常覺寤。
(四) 【晝夜力學】。晝習夜亦爾,夜習晝亦爾,初夜中夜後夜亦復如是,持心專一無他異念,唯從於道思惟心所念法,是故說晝夜力學。
(五) 【漏盡意解】。意勇剛強乃能盡漏,持心懈慢者,不能盡漏,不能精勤於行,是故退轉墮於凡夫部,然彼行人晝夜精勤如救頭然,持心勇捍不慮嶮難,志崇斷結滅漏為先,是故說漏盡意解也。
由此觀之,吾等學佛修道者若能如是『依教奉行』,將是眾行已辦,世患諸惱永不復生,求入泥洹大化諸結,縛著染污人者隱而不起,趣泥洹境無有罣礙,捨現在業入泥洹境,而致泥洹也。何以故?蓋如同肇師之《涅槃無明論》曰:「泥曰,泥洹,涅槃,此三名前後異出。蓋是楚夏不同耳。云涅槃,音正也,(中略)秦言無為,亦名度。無為者,取於虛無寂寞妙滅絕於有為。滅度者,言其大患永滅,超度四流。」《大乘義章》曰:「外國涅槃,此翻為滅。滅煩惱故,滅生死故,名之為滅。離眾相故,大寂靜故,名之為滅。」《涅槃經》曰:「滅諸煩惱,名為涅槃。離諸有者,乃為涅槃。」《圓覺經》曰:「以因緣俱滅,故心相皆盡,名得涅槃。」賢首《心經略疏》曰:「涅槃,此云圓寂。謂德無不備稱圓,障無不盡名寂。」《俱舍論》曰:「通達言唯自見道,是證圓寂初加行故。」《唯識述記》曰:「西域梵音云波利暱縛喃。波利者,圓也。暱縛喃,言寂。即是圓滿體寂滅義。舊云涅槃,音訛略也。今或順古亦云涅槃。」《華嚴大疏》曰:「譯名涅槃,正名為滅。取其義類,乃有多方。總以義翻稱為圓寂。以義充法界,德備塵沙曰圓。體窮真性,妙絕相累為寂。」
總而言之,學佛修道者欲證入『大般涅槃』,須歷經三大阿僧祇劫,即從初發心,經『十住』『十行』至『十迴向』,須一大阿僧祇劫,即佛法所稱『三賢位』之菩薩;從『初地(歡喜地)』至『七地(遠行地)』,又須一大阿僧祇劫(即第二阿僧祇劫);從『八地(不動地)』至『成佛』,尚須一大阿僧祇劫(即第三大阿僧祇劫),況且菩薩乘『願力』再來,亦有『隔陰之迷』,尤其在『末法時期』之今日,欲『明心見性』都很困難,是故本師 釋迦牟尼佛大慈大悲『無問自說』,開示吾人三根普被、利鈍全收、徑中之徑,與十方諸佛共同讚歎、推薦之『念佛法門』,勸勉吾人先求生『西方極樂世界』,繼續學佛修道,有一流之師資(阿彌陀佛及觀音、勢至、文殊、普賢等菩薩摩訶薩)及諸大善人(往生者皆為阿惟越致菩薩)聚會一處,又有一流學佛環境及設備(思衣得衣思食得食、蓮花化生、能說法之眾鳥及羅網寶樹等),不但沒有『隔陰之迷』之險,而且亦不要『三大阿僧祇劫』之長,所謂『面見阿彌陀,何愁不開悟』是也。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06年6月15日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http://blog.sina.com.tw/famscl/
http://home.kimo.com.tw/famscl/
http://tw.myblog.yahoo.com/famscl/
http://blog.yebi.com.tw/blog/famscl
http://club.pchome.com.tw/myclub/famscl/
http://home.pchome.com.tw/school/famscl/
http://groups.msn.com/p477dr5jofi8mjdsl9vac38hh4
http://club.yam.com/club/Learning/Religion/famscl/

台長: 果前
人氣(139)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心情日記(隨筆、日記、心情手札) | 個人分類: 學佛心得分享論叢 |
此分類下一篇:1464-何等為『四無所畏』
此分類上一篇:1462-云何為『三十四瑞應』

我要回應 本篇僅限會員/好友回應,請先 登入
TOP
詳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