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購物| | PChome| 登入
2007-02-06 02:57:00| 人氣318| 回應0 | 上一篇 | 下一篇

污黑的雙手卻不得尊重?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0 訂閱站台

在台灣,老一輩投入機械產業的人,客氣一點的叫師父,不客氣的叫黑手,被稱為夕陽工業的背後,也扶植了經濟成長及家庭溫飽,甚至是一個企業的發展及國家的競爭。

但他們始終得不到尊重,因為大家都叫他們「黑手」。

對於社會所給予的評價,搞科技的就是西裝筆挺,拿扳手的就是雙手油污,只因為機械業沒什麼好宣傳可報導,而新聞上總是看得到這世界的科技已經走到什麼程度,人與人的技術及能力透過管理將其鏈結,垂直整合管理是必然的方向,像鴻海(我們勉強稱他為科技業好了),其實有一半的案子也是代工,而他們的代工跟台灣過去中小企業沒什麼不同,最大的不同在於整合能力造就訂單數,那為何機械業的黑手師們會陸續消失在社會裡?

就我所觀察及看到的部份,民族性是一個關鍵性的問題。

聽我老弟提過台灣的師父的確是世界第一,但他們成為第一的方式是「土法煉鋼」所磨造出來,例如一個直徑為10cm的鋼性材料,客戶委托將所有成品磨成9cm,而老闆就會要求員工快速完成以求交貨,在這其中,由10→9cm的過程,為求效率是不會讓你用精密儀器一個個丈量完成,也因此許多師父都是在這樣的環境裡成長、達到訂單標準,但無形中也損失了對客戶的商譽,因為不良率改善的過程,一切都是用「人」去完成,老闆聽不進理論派的員工建議用機器測量,永遠都是如此。

其二在於投資上,由於早期投入機械市場的工作多,因此經營者總是會選擇用相同的成本來達到更高的利潤,這些全都是用人工去完成,在這個市場逐漸成熟的階段,自動化概念已經開始萌芽,像日本以重工聞名全球的技術中,一台打磨、丈量的機器需百萬元才能購入,「馬上要先投入這麼多錢要何時才能賺回來」的想法,重覆在每間代工廠發生,而偏偏台灣經營代工的工廠又是處於競爭的環境,相繼削價競爭的對立中,無法採用以價制量的戰略也只能繼續用人工處理完成。

這一切都是人工所構築的神話,這一切有多神?

『以前我們學校有個同學很早就跟他老爸作黑手,有次上實習課的時候老師自己操作機器來解釋剛材的變化原理怎麼運用,當老師手動示範拿在講台上說明這根鋼材已經是處於理想狀態,這名同學馬上出言反駁並不理想,後來拿去機器上作測量時證明這同學是對的,他是怎麼知道的? 原來從小就開始接觸這行業的經驗,讓他可以用目測砂輪機磨燒鋼材的著燒時所產生的亮度及色溫(橘、紅、深紅多種變化),來判斷砂輪機的轉速是否正確』

台灣的黑手神話聽不完,但最可惜的就是這些人現在也只能夠到大陸就位,對岸現在正走向台灣過去的路;台灣人的土法煉鋼造就出許多世界第一,可惜這些經驗無法繼續傳承下去,寫到這裡我想起日本經營之父-稻盛和夫在『我這樣改造命運』裡提過,在他剛創業不久時,為了讓產品能夠符合電子業所要求的高精度,他一次又一次的將材料放進實驗爐燒,但燒出來的成品就像章魚一樣東翹西翹,經過數個星期的失敗,在某一次重覆檢驗流程的時候,他想到『何不在燒的時候用力壓平?』,就這樣的一個念頭,他成功作出客戶所以要求的產品。

這些經驗,都是要透過機器配合人工去完成,而現在,這些擁有世界第一實務經驗的師父,在面對高學歷卻僅有理論的主管階級,二者就像不具同塑性的材料難以熔合,除了嘆息這些寶貴經驗即將失傳以外,也只能繼續嘆息下去。

台長: 墨東月
人氣(318) | 回應(0)| 推薦 (0)| 收藏 (0)| 轉寄
全站分類: 不分類

是 (若未登入"個人新聞台帳號"則看不到回覆唷!)
* 請輸入識別碼:
請輸入圖片中算式的結果(可能為0) 
(有*為必填)
TOP
詳全文